The Chinese developer of next-generation cancer treatments is raking in huge returns from its flagship drug, but R&D and sales costs keep rising.

核心产品收入丰厚 百济神州何时扭亏?

泽布替尼是首款在美国获批的中国国产创新药,在美获批四年后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如今进入商业回报的爆发期 重点: 百济神州2023年的营收同比上涨73.7%,仍然录得巨额亏损,也没有具体的预期盈利时间指引 另一款潜力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已在欧洲获批上市,但海外商业化权益曾两次被合作方退回,或因同类药物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莫莉 在生物医药行业,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通常被称为“重磅炸弹”药物(Blockbuster drug)。如今,中国的第一款“重磅炸弹”药物出现在创新药行业“一哥”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手上。上周一晚间,百济神州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核心产品抗癌药物泽布替尼全年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 受两大明星产品泽布替尼以及替雷利珠单抗的销售带动,百济神州去年营收同比上涨73.7%至24.6亿美元,包括产品收入2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4.5%,以及合作收入2.6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6.7%。 不过,即使收入大幅增长,百济神州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其中经营亏损12.08亿美元,同比减少约33%,全年净亏损收窄至8.82亿美元。财报公布后,百济神州的美股在其后两天大涨3.3%和12.1%,港股和A股更连续三日上升,或显示投资者对这次公布的业绩较为满意,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最值得期待的,是泽布替尼的未来潜力,作为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经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 销售额不断上涨,去年第四季度的全球销售额达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全年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泽布替尼是首款在美国获批的中国国产创新药,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适用范围的增加,如今进入商业回报的爆发期。自2019年11月在美国获批成人套细胞淋巴瘤以来,泽布替尼已经在美获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等多个适应证。 截止2023年底,泽布替尼已累计在全球超过65个市场获批,而美国是它最重要的市场,去年美国市场贡献的销售额高达9.4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6%。 泽布替尼成为百济神州的王牌支柱产品,在整体产品收入中占比高达61.9%。但作为国内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还有另一款刚刚出海欧洲的潜力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值得关注,该产品全年销售额为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9%。但令人关注的是,替雷利珠单抗第四季度只卖了1.28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2.5%。 虽然替雷利珠单抗是国内首个PD-1出海产品,2023 年9月在欧盟获批上市,预计将今年内在美国获批上市。但是在全球竞争极其激烈的PD-1领域,替雷利珠单抗能否取得如泽布替尼的亮眼成绩,仍有待观察。 替雷利珠单抗的海外商业化权益曾先后两次被授权,但此后又都被退回。跨国医药企业诺华制药(NVS.US)曾在2021年以6.5亿美元的首付款,获得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地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替雷利珠单抗药物的权利;其后,新冠疫情影响了该药物在美国的获批进程,诺华仅表示终止合作原因是PD-1抗体前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百济神州称,权益收回后,将会独立销售替雷利珠单抗。 高额开支难减 百济神州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预期在2024年及以后,产品收入增幅将继续超过经营费用增长,使公司能够持续提升经营优势和现金流,但没有给出具体的预期盈利时间指引。 在拥有一款“十亿美元”药物后,百济神州为何仍未盈利呢?这与百济神州庞大的产品管线带来的高额支出有关,因其现有17款商业化产品,以及超过50款在研药物管线。这意味着,公司不仅需要高昂的研发开支,亦有大量的商业推广和销售成本。 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经营费用总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这已是百济神州积极控制成本的结果,增速较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当中,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分别为17.8亿美元和15亿美元。 根据百济神州在业绩快报中披露的研发进展,自主研发的三款已上市药物,均有新的适应证处在临床三期阶段,而尚未上市的新药Sonrotoclax有四项注册性临床试验,包括用于一线治疗CLL的全球三期注册性试验,今年预计还会有超过10款新分子药物进入临床阶段。这些“烧钱”的研发管线,对应着庞大的研发支出,将进一步推后百济神州的盈利时间表。 截至去年底,百济神州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85亿美元,较2022年末的38.75亿美元有所减少。百济神州在港股的市销率为6.8倍,相比之下,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在港股的市销率为7.1倍。对于已经验证了自身研发及商业化能力的百济神州来说,下一步能否让更多重磅产品带来商业化回报,并最终为股东带来利润,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biotech company has been dogged by multiple challenges recently, including declining revenue, ongoing losses and a recent rejection by one of its overseas partners.

君实生物换研发背景新帅 能否挽救低迷业绩表现?

这家生物科技公司面临营收下滑、迟迟无法实现盈利,以及出海产品遭退货等诸多困局,市场关注其商业化成绩 重点: 君实生物原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出任首席执行官,股价却连续多日下跌 商业化进展迟缓的同时,君实生物近年来研发和商业化团队已经历多番震荡   莫莉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整体环境趋冷,在业绩压力之下,无论是创新药企还是老牌医药公司,高层人事也频频出现变动。1月12日,头部创新药企业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7.HK; 688180.SH)宣布,公司原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将出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而前任CEO李宁获选为副董事长,并担任全资子公司TopAlliance Biosciences董事长,负责海外业务。 消息公布后,截至上周五,君实生物股价已连续五日下跌,累计跌幅达到15.7%,显示资本市场对于这次换帅并不满意。过去一年来,君实生物的市场表现可谓“跌跌不休”,从2023年年初约46港元的高位一路下滑,目前股价已不足15港元,市值缩水近七成。此时宣布换帅的新人选为内部提拔,难以给市场带来振奋情绪。 新任CEO邹建军拥有临床肿瘤学博士学位,具备二十余年临床经验和肿瘤药物研发经验。邹建军曾在拜尔医药担任中国肿瘤研发部医学经理、治疗领域负责人、全球医学事务负责人,也曾在恒瑞医药任职首席医学官、副总经理。2022年4月,在经历恒瑞医药的高管大幅降薪后,邹建军宣布离职,仅仅8天之后便加入了君实生物,依旧主管研发领域。当时君实生物给邹建军开出的年薪超过400万元,还有300万股的股权激励,远高于同期恒瑞医药所有高管薪资。 但如今,君实生物面临营收下滑、迟迟无法实现盈利、出海产品遭退货等诸多困局,邹建军此番升职,已不复当年加入君实的风光。2023年前三季度,君实生物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下滑19%,净亏损逾14亿元。 君实生物的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近年来销售表现起起伏伏,作为2018年获批上市的第一款国产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7.74亿元和10.03亿元销售额。但随着更多国产PD-1进入市场,加上君实生物医保谈判失利,2021年特瑞普利单抗销售额锐减至4.12亿元。此后,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新增获批两项大适应症,2022年销售额回升至7.3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特瑞普利单抗实现营收6.68亿元,同比增长约29.7%。 至于其余已获批上市的产品,销售表现则更为平淡。2023年前三季度,小分子新冠口服药民得维取得收入1.24亿元,阿达木单抗取得收入约9,940万元,曾经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埃特司韦单抗已不再产生收入。换言之,除了在PD-1这一红海市场上厮杀的特瑞普利单抗,君实生物并无其他能支撑销售业绩的重磅产品。 商业化进展迟缓的同时,君实生物近年来研发和商业化团队已经历多番震荡。2018年至2021年底,君实生物曾连续更换三位商业化负责人,后两任首席商务官分别在任1年及4个月,团队稳定性受影响。直到2021年11月李聪出任君实生物联席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公司商业化工作。 “出海”项目遭退货 在研发领域,公司首席科学家武海,以及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冯辉在2023年8月底相继辞职。根据君实生物上交所的招股书,两人是公司四位核心技术人员的其中两位。财报显示,君实生物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在由升转降,从2022年末的995人,降至去年6月末的854人。 新年伊始,君实生物的美国合作方Coherus(CHRS.US)宣布终止与重组人源化抗TIGIT单克隆抗体(项目代号为JS006)的许可合作,君实生物前期已从Coherus处收到的3,500万美元执行费及Coherus承担的研发费用等无需退还。2022年年报显示,君实生物该年在JS006项目上投入研发费用5,154.9万元,占营收比重为3.55%。 去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获美国FDA批准两项鼻咽癌相关的适应症,这是首个成功出海美国的国产PD-1单抗,也是美国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这款药物的美国合作方也同样是Coherus。不过,鼻咽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欧美国家的患者数量较少,Coherus估算,美国每年新发鼻咽癌患者2,000人,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的销售额峰值大约为2亿美元,加上君实生物仅能获得20%的销售分成,这款药物获批给公司带来的营收提升或许不如市场预期。 君实生物在研产品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类疾病,除了已经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四项产品之外,还有近30项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超过20项在研产品处在临床前开发阶段,仍需庞大的研发投入。 目前,君实生物的市销率约为10倍,而拥有在欧盟获批的PD-1产品的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市销率仅有7倍,显示君实生物的估值仍有一定溢价。虽然君实生物的新任CEO有较好的临床研发背景,但她能否带领公司在商业化领域交出更好的成绩,还有待时间证明。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is biopharma company has marked out a path to profitability by licensing its drug expertise and antibody platforms to partners such as Pfizer.

和铂医药达成巨额合作 依靠对外授权扭亏为盈

从卖厂卖管线断臂求生,到走上盈利之路,和铂医药依靠的,是多项对外授权合作和抗体技术平台 重点: 和铂医药与跨国药企辉瑞子公司Seagen达成一项对外授权,将获得5,3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今年上半年,凭借多项对外授权以及提供研发服务,和铂医药的营收同比增长逾48%   莫莉 当中国医药创新行业还处在融资寒冬之际,有些企业已经凭出色的业绩走出困局,实现自我造血。上周五,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142.HK)宣布,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跨国药企辉瑞(PFE.US)子公司Seagen达成一项对外授权合作,诺纳生物将获得5,3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不过,消息公布后,和铂医药的股价却大幅跳水,消息公布当日下跌7.3%,下一个交易日继续下挫超过8%。的确,和铂医药从该合作中获得5,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在中国药企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出海项目中,未算高价交易。同一周内,百利天恒(688506.SH)与百时美施贵宝(BMY.US)达成的一项双抗ADC授权合作,从中获得8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逾80亿美元的总付款。相比之下,和铂医药的合作金额成了“小巫见大巫”。 可是,和铂医药的合作方Seagen是ADC领域的资深玩家,由辉瑞以430亿美元的天价收入麾下。和铂医药能与Seagen达成合作,亦是对其研发能力的肯定。为何市场并不买单,股价不涨反跌呢?或许因为和铂医药的股价提前上涨,已经将利好预兑现。在合作消息公布前,和铂医药在并无任何好消息的情况下,曾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高达25.5%。 和铂医药此次对外授权的,是一款特异性靶向人间皮素(MSLN)的ADC,Seagen将获得该药物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临床前数据显示,该药物在体内研究中表现出卓越的药效性和安全性,已经于2023年8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达成合作的诺纳生物,是和铂医药成立于2022年11月的全资子公司,凭借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 诺纳生物成立不久,已有多项合作订单,不仅与mRNA行业新锐莫德纳(MRNA.US)达成合作,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亦与美国Dragonfly Therapeutics、Mythic Therapeutics等企业以及华盛顿大学等诸多全球学术机构签下合作订单。和铂医药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诺纳生物在手的生物合作项目有30多个,其中20多个项目是今年新增。 扭亏为盈 目前,和铂医药手头仍然没有实现商业化的产品,但是境况已比去年好得多。去年下半年,和铂医药不仅将核心产品巴托利单抗转让给石药集团(1093.HK)子公司,亦结束了一款重要产品的III期临床试验,还将位于苏州的产业化基地转让给了药明生物(2269.HK)子公司药明海德,带来6,193万元亏损。 今年上半年,凭借多项对外授权以及提供研发服务,和铂医药实现营收约4,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8.4%。其中,分子许可费同比增长45.8%至3,95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授权及合作协议的预付款及里程碑收入增加;研究服务费及技术许可费,也从上年同期的50万美元增至150万美元。 今年2月,和铂医药与Cullinan Oncology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转让HBM7008在美国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获得2,500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达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铂医药去年转让的巴托利单抗今年亦有一系列研发进展,今年3月巴托利单抗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III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研究结果公布,6月巴托利单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和铂医药也因此获得里程碑付款。 管线转让也让临床试验投资减少,和铂医药得以“轻装上阵”,研究和开发成本也从去年上半年的8,360万美元,大幅减少至今年同期的2,840万美元。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盈利291万美元,远胜去年上半年的7,308万美元亏损。 不过,对外授权合作后续能否持续为公司带来收入,仍然取决于临床试验的进展结果以及合作方的项目管线调整情况。今年以来,基石药业(2616.HK)、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等多间创新药企的出海项目遭遇“退货”,影响后续收入。和铂医药12月初亦公布,由于巴托利单抗的III期临床试验延期,将撤回巴托利单抗的BLA,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重新提交BLA,影响后续销售收入分成。 从卖厂卖管线断臂求生,到走上盈利之路,和铂医药依靠的是多项对外授权合作和抗体技术平台。但是,和铂医药估值不高,市销率仅1.8倍,同样提供专有技术平台、深耕ADC领域的未盈利药企科伦博泰(6990.HK)当前的市销率却高达9.4倍。随着和铂医药合作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有望持续获得收入,或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has a total of three marketed proprietary products.

快讯:诺华再退出合作 百济神州股价挫

最新:抗癌药制造商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H)周二公布,旗下百济神州瑞士和诺华制药(NOVN.SWX)签署协议,诺华将向百济神州交还食道癌药物替雷利珠单抗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 利好:诺华仍会向百济神州提供过渡服务,以确保该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计划中的关键事项能顺利推进,包括对生产、药政申报、药品安全和临床事项的支持。 值得关注:早在今年7月,诺华已决定退出百济神州在研的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项目,意味该公司在三个月内,第二度与百济神州终止合作。 深度:百济神州共有三款已上市的自研产品,其中获批在美国用于治疗淋巴瘤的百悦泽,以及在国内PD-1领域领先的百泽安的销售增幅理想,引领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收入大增74%至5.95亿美元(43.4亿元),而净亏损也收窄27.1%至7.3亿美元。不过,该公司被美国药企艾伯维(ABBV.US)指控百悦泽涉嫌侵犯其专利,加上接连被诺华终止合作协议,令该公司的产品出海大计受阻,引起市场关注。 市场反应:百济神州的港股周三下挫,中午收盘软4.8%至120.9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was slapped with a patent lawsuit by U.S. rival AbbVie in June, and suffered another blow to its global ambitions in July when Novartis pulled out of a drug collaboration.

百济神州迎丰收期 两大外患仍需关注

 由于两大核心产品海内外销量超预期,这家生物制药公司二季度产品收入同比大增81.8% 重点: 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百悦泽二季度全球销售额3.08亿美元,增幅达139% 继6月被艾伯维指控专利侵权,诺华也于7月中退出一项合作计划,令该公司的产品出海大计接连受阻   陈嘉仪 专注于开发创新抗肿瘤药的百济神州有限公司(6160.HK; 688235.SH; BGNE.US)最近公布了相当亮眼的二季度业绩,见证了其自主研发产品开始踏入收成期。 百济神州上周三公布,二季度总收入达5.95亿美元(42.5亿元),同比大增74%,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销售增长;同时,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5.66亿美元,大幅缩减32.7%至3.81亿美元,主要因为期内产品收入的81.8%增幅,抛离经营费用的17%增长,令经营表现改善。 百济神州已上市的三款自研产品中,全国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淋巴瘤的百悦泽,以及在国内PD-1领域占先的百泽安,是两大销售主力。季内,作为强效BTK抑制剂的百悦泽全球销售额达3.08亿美元,同比飙升139%;其中美国销售额约2.24亿美元,大幅增长152.9%。百泽安于内地销售额则为1.5亿美元,增幅为42.5%。 以上半年计,集团总收入约10.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9%;净亏损约7.3亿美元,缩减2.71亿美元或27.1%。其中百悦泽全球销售额5.19亿美元,增长123%,主要受益于美国销售额大增132%至3.62亿美元。百泽安内地销售额则达2.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虽然百济神州季绩理想,但投资者的反应相当飘忽,在公布业绩后一天,其股价下挫3.3%,但翌日却回升6.2%。有券商则调升其目标价,瑞信认为该公司二季度收入升幅优于预期,主要是因为百悦泽销量理想,协助亏损收窄,加上销量组合持续变化以及经营杠杆增加,把目标价从180港元小幅调升至180.6港元,评级维持“跑赢大市”。 东吴证券则指出,百悦泽在全球多中心“头对头试验”中,打败了美国药厂艾伯维(ABBV.US)与强生公司(JNJ.US)合作研发和商业化的领先产品伊布替尼,上半年获批跻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一线用药,将为百悦泽的海外销售带来持续高速增长。此外,由于另一主力产品百泽安在中国境内已获批11项适应症,其中医保纳入9项适应症,考虑到二季度产品收入增长超过了经营费用增长,看到了盈利信号,决定维持“买入”评级。 不过必须留意的,是该公司实质仍处于亏损状态,在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更已累计亏损57.43亿美元,主要反映其重研发和自主“出海”模式的产品销售成本、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开支仍然高昂。此外,也包括因美元走强,按美元计价子公司所持外币货币价值重估,所录得的汇兑损失。 诺华退出合作 至于百济神州的另一个隐忧,是接二连三的商业纠纷,可能会成为其进军全球的障碍。 虽然该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BMY.US)因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被召回、因此自2020年展开的诉讼,已于8月1日达成了仲裁和解,对方同意在无现金补偿下,向百济神州出让所持约2,327万股公司普通股,换取终止双方签署的许可和供应协议。但今年6月,该公司却遇上更大挑战,遭美国药企艾伯维通过旗下Pharmacyclics LLC对百济神州和其美国分公司BeiGene USA提出申诉,声称百悦泽涉嫌侵犯其专利。 百悦泽是百济神州首个成功商业化的自研产品,2019年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第一款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抗癌新药,目前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等超过65 个国家及市场获批,证明获得欧美主流市场认可,而且增长势头迅猛。 由于其在全球多中心头对头试验中,在有效性、安全性层面均优于艾伯维的伊布替尼,而伊布替尼曾经是血液瘤领域的领跑者。因此,艾伯维眼见百悦泽美国销量以倍速增长,藉专利诉讼试图加以遏抑,在制药商是很常见的现象。 虽然百济神州已响应会奋力辩护,并强调百悦泽是基于公司的原始开发,但类似诉讼往往拖延数年,期间可能会为其销售带来不稳定因素。 除此以外,跨国药企诺华制药(NOVN.SWX)于7月上旬决定退出公司在研的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项目,对百济神州也是一个打击。TIGIT一度被看好可成为新一代免疫治疗靶点,根据双方最初的协议,百济神州通过对外授权,能获得诺华分阶段付款逾28亿美元,而这次终止协议,虽然不会影响前期已收到的3亿美元现金首付款,但余款难有着落,恐怕会影响未来收入。同时,诺华的退出也可能被市场理解为投下不信任票,或意味该项目前景并不乐观。 估值方面,百济神州暂未录得盈利,可与同类创新药公司君实生物(1877.HK; 688180.SH)的市销率作比较。百济神州最新市销率为12.3倍,稍低于君实生物的13.6倍,但由于君实的港股今年已累挫逾五成,反观百济神州的港股跌幅仅12.7%,意味市场对后者的看法可能稍为乐观,说不定在今年稍后时间,百济神州能享受较明显的估值修补。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中国半导体行业或迎来复苏

半导体行业股份的中期业绩预告陆续披露,让市场对行业气候变化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窗口   买方研选 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企业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1347.HK; 688347.SH)本周一正式在上海科创板上市,该公司筹集资金高达212亿元,使其成为今年A股最大规模上市筹资活动的同时,也成为继中芯国际(0981.HK; 688981.SH)和百济神州(6160.HK; 688235.SH; BGNE.US)之后,科创板历史上的第三大IPO。 该公司的股价当日开高走低,开盘曾大涨逾15%,但其后曾回落至迫近招股价的52元水平,收盘涨幅仅剩2%,或许侧面反映投资者对这个板块的看法颇为分歧。 事实上,从华虹的上市表现,加上半导体行业股份中期业绩预告的陆续披露,让市场对行业气候变化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窗口,而且相关看点也比较多。 值得留意的是,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仍在继续,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普遍业绩冲高。经历过前两年的资本开支高峰后,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转为负增长,但国内代表性半导体设备公司在首两个季度均表现较好。据某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刚刚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7亿至19.3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21%至155%,由此推算,预计单是二季度已实现净利润10.8亿至13.3亿元,相比一季度环比大增82%至126%。 去库存成功 存储芯片周期见底的信号最为明确,其价格经历过前期的大幅下跌之后,已经跌破上一轮周期低点,海外大厂纷纷表态减产保价。今年5月开始,存储芯片价格见底企稳,从近期某存储厂商发布的财报来看,二季度同比下滑速度明显放缓,并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27%。目前市场预期DRAM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可能触底反弹,三季度起DRAM和NANDFlash均价,均有望分别上涨7%和5%。 LED驱动芯片也在率先开始去库存,目前已进入补库涨价阶段,作为调整时间最早的IC细分领域,LED驱动芯片库存去化已至尾声,多数产品已进入8至10周的健康库存水平。 相对来说,与手机相关度较高的微控制单元(MCU)、射频、仿真及摄像头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去库存进度相对滞后。据国内某CIS龙头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28亿至1.9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91.5%至94.3%,按此推算,该公司二季度实际上已录得净亏损,可见行业仍在去库存阶段未见明显回暖。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苹果公司(AAPL.US)正积极采用3D打印技术,预计新款Apple Watch Ultra的部分钛金属机构件,将采用3D打印技术。由于该技术可满足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和一体化等,应用领域广泛,但受制於高昂成本,很难大规模民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设备和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其应用领域也开始进入民用领域。如果苹果真的在Apple Watch Ultra中运用3D打印技术,可能标志该技术将正式走入消费电子等民用市场,值得市场关注。 本文辑录自机构投资者研究共享平台“买方研选”,原文网址请点击这里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elius headquarters where it develops its drugs

复宏汉霖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科创板上市脚步停止

从事生物制药的复宏汉霖,公布终止在科创板上市,同日又发盈喜,上半年赚2亿元,上市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重点: 2022年度的公司业绩披露,核数师就其投资理财问题,出具保留意见 公司财务亦面临压力,去年流动资产总值21.9亿元,但流动负债总额达50亿元    莫莉 股市低迷气氛持续蔓延,新股市场好似一池死水。上周一(7月3日),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696.HK)公告,将不再推进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计划,复宏汉霖冲击“A+H”的进程无疾而终。 A股上市之路遭遇挫折,复宏汉霖心知不妙,深恐股价受压,迫不及待地在同一时间发布盈喜,让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复宏汉霖称,预计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2亿元,去年同期的亏损额为2.5亿元,意味着复宏汉霖将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投资者显然对扭亏为盈的消息颇为满意,7月4日一早开盘,复宏汉霖股价上涨,早盘一度急升30.3%,当日收涨18%,每股报13.3港元(12.2元)。 复宏汉霖表示,上半年盈利主要源于核心产品,曲妥珠单抗(汉曲优)覆盖的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汉斯状)的销售收入也在持续提高。汉曲优于2020年7月和8月,相继于欧盟和中国获批上市,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的治疗。这是首款由复宏汉霖自建商业化团队,主导国内市场销售推广的产品,目前正处于商业化全面提速阶段,今年第一季度,汉曲优已实现国内销售收入5.386亿元,同比增加66.7%。 年报披露财务内控风险 2019年9月,复宏汉霖登陆港股,募资额达到32.09亿港元。在短短6个月后的2020年3月,复宏汉霖试图再一次冲击资本市场,筹备科创板上市。根据当初的IPO计划,复宏汉霖拟募集资金40亿元,其中24亿元用于“生物类似药及创新药研发专案”,7亿元用于“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专案”,9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只是,当百济神州(6160.HK,688235.SH,BGNE.US)、荣昌生物(9995.HK,688331.SH) 、诺诚健华(9969.HK、688428.SH)等后来者纷纷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复宏汉霖的上市一直只闻楼梯响。公司在2021年及2022年,两次延长A股发行上市的有效期,然而在筹备3年后,却终止科创板上市,复宏汉霖并未详细解释原因,仅在公告中称,是“综合考虑本公司实际情况及资本市场规划”所作出的决定。 2022年共有40家公司终止在科创板IPO上市,包括7家生物医药企业。据上海交易所披露,终止原因中,有53%的企业是因为关联交易、成本费用真实性、财务内控等财务核查相关问题,约28%是因为技术先进性论证不充分等科创属性问题,另有20%是因为股份权属不清晰等合规性问题。 目前,尚不清楚复宏汉霖是因为什么原因终止上市,不过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核数师有一条保留审计意见:“复宏汉霖一笔在2019年,向私人实体投资的1.17亿美元(8.47亿元)理财出现问题,一方面有一部分投资未从投资管理方处收回,另一方面该笔投资已产生相应亏损。” 2019年9月,复宏汉霖与尚乘环球市场公司签订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并向投资帐户存入1.17亿美元。2021年9月该笔投资已经到期,可复宏汉霖至今仍有6636万美元未收回。这笔大额投资在2019年至2021年的年报中均未被披露,直到2022年年报,才将该笔交易界定为“须予披露的交易”,并透露这笔交易带来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可能约人民币3.9亿元”。这显示,复宏汉霖或许在内部管控以及资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 商业化全面深化 复宏汉霖现在中国已有五款产品上市,18项适应症获批,销售空间不断扩大,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约97.2%。除了核心产品汉曲优正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首款创新药产品汉斯状,其增长前景也相当可观。汉斯状于2022年3月在国内成功上市,现已经获批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等适应症,其中汉斯状是全球首个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汉斯状实现国内销售收入约2.498亿元,3 月份的单月销售额已经过亿。 复宏汉霖在海外市场亦表现不错。汉曲优已在中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2022年的海外销售收入0.35亿元,获得海外授权许可及研发服务收入1.69亿元。今年2月,汉曲优在美国递交的上市许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有望进一步覆盖欧美主流市场。值得注意是,该药物在美国及加拿大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2021年授权给Accord US,复宏汉霖可以从中获得销售里程碑付款。 随着复宏汉霖商业化进程深化,财务状况也将好转。公司称,终止上市“将不会对集团日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过,表面说没问题,但从财报来看,复宏汉霖仍有不小的债务压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现金和银行存款6.8亿元,流动资产总值21.9亿元,但是流动负债达50亿元。以第一季度的营收计算,复宏汉霖的市销率仅1.6倍,远远低于同行信达生物(1801.HK)的10倍市销率,显示其市场价格偏低。当前复宏汉霖开始迈入盈利期,但管理层或需加强内部管控,以赢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