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芢生物争取港上市 核心产品研发逾十年
华芢生物重点开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药物,核心产品Pro-101-2预计2027年第三季度启动3期临床试验 重点: 华芢生物过去两年亏损近两亿元,行政开支甚至高于研发开支,研发团队仅有33人 总裁为创始人之子,加入公司前的工作履历集中在智能驾驶系统、无人驾驶系统领域 莫莉 最近港股气氛炽热,恒指连续十日上涨,带动新股市场回暖。自4月19日起,至少有16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主要来自医疗、金融、人工智能、消费等行业。上周一,专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华芢生物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表,但这间已成立12年的企业,至今尚无成功上市的产品。 华芢生物的主攻方向是发现、开发和商业化伤口愈合的多功能疗法,目前重点开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药物,核心产品为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hPDGF–BB)药物Pro-101-1及Pro-101-2,现正分别进行2b期和2期临床试验。早在2013年8月,华芢生物就与军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开始Pro-101-2的临床前研究,直到2021年,Pro-101-2启动了针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临床试验,从临床前研究至今,研发时间已超过10年,公司预计2027年第三季度启动3期临床试验。 PDGF是血小板在损伤后分泌的生长因子之一,能促进新血管的生成、调节炎症并刺激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速伤口的愈合,常用于慢性伤口、糖尿病溃疡。虽然研究已经证明PDGF的有效性,但是中国至今尚无一款获批上市的PDGF药物,各大药企的在研药物中也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中药企业天士力医药(600535.SH)曾经开发过一款PDGF-BB候选药物,2014年就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但至今没有进展。 而在美国市场,至今仅有一款施乐辉(SNN.US)旗下的PDGF药物Regranex由FDA在1997年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但治疗该疾病的新一代产品速必一已于2023年底在中国获批上市。 从行业来看,PDGF所属的生长因子药物的市场规模并不算大。根据招股文件引述的研究,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生长因子药物市场呈下降趋势,但是受需求增加、适应症范围扩大及家庭消费能力提升的推动,预计该市场将进一步增至2026年的86亿元。 长远来看,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仍然有限,该研究预计,2026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3%。不过,华芢生物的10款在研管线中的7款PDGF候选产品,覆盖了多种适应症,除了烧伤和糖尿病足溃疡外,还涉及痔疮和放射性溃疡等适应症。 研发团队仅33人 由于暂无上市产品,在2022年和2023年,华芢生物分别录得8,593万元及1.05亿元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亏损由行政开支占主导,而非研发开支。公司2023 年的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分别为4,212万元和3,992万元,行政开支主要包括行政人员的薪金、花红以及其他雇员福利、招待及差旅费用、与融资活动及招聘咨询服务有关的服务费等。 从雇员人数来看,作为一间生物医药公司,华芢生物的研发团队人数仅有33人,行政人员的人数却有44人,2023年研发人员的人均福利开支为31.9万元,甚至不如行政人员的人均福利开支32.3万元。 从华芢生物的高级管理团队成员履历来看,他们在医药研发领域的经验似乎尚有不足。公司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为现年55岁的贾丽加,她曾在北京的多间医药企业担任过销售经理、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医药的销售及运营管理。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以及总裁王轲珑是贾丽加之子,年仅33岁,在加入华芢生物之前,王轲珑的主要经历集中在智能驾驶系统、无人驾驶系统领域。 华芢生物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的执行董事翟俊辉于2019年加入公司,他拥有预防医学的博士学位,曾经担任过微生物学的副研究员;另一位负责领导公司临床前研发工作的首席研发官赵兴卉,则拥有遗传学博士学位,曾在多间研究所和医院担任副研究员。这两位研发核心人员都曾在军科院工作,而华芢生物的核心产品Pro-101-1及Pro-101-2都是与军科院合作研发。 从2012年成立以来,华芢生物直到2021年5月才拿到第一笔外部融资,Pre-A轮的投后估值为8亿元。同年10月及2023年5月,公司分别完成A轮和B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高达33亿元,两年来估值增长三倍。 华芢生物的外部投资者包括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鼎晖投资,以及由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控股的政府产业基金青岛高科,在拿到后者的投资后,华芢生物在2023年6月将公司注册地址从北京迁到青岛。 虽说华芢生物暂未公布招股详情,亦无收入和利润,但是在若以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来看,港股市场上有不少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的市值远低于33亿元。例如专注于罕见病治疗领域的北海康成(1228.HK),市值仅约1.5亿元。对于研发进展较为缓慢、研发投入不高的华芢生物,投资者或许难以给出太多热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佰泽医疗赶上市 融资续打并购战
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并购潮方兴未艾,民营肿瘤医疗集团佰泽医疗申港上表,加入这一波并购战 重点: 过去三年,佰泽医疗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4% 公司毛利从2021年的4,139万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78亿元 李世达 在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医疗卫生类事业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民营医院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后,民营医疗集团掀起并购潮,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 为了扩大医疗事业版图,多家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寻求上市。今年以来,肿瘤医疗服务提供商美中嘉和(2453.HK)于1月登陆港交所;3月,树兰医疗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至4月,台湾佳世达科技(2352.TW)旗下江苏南京明基医院也向港交所递表。 近日,以癌症筛查与肿瘤治疗业务为主的佰泽医疗集团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由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是中国民营医疗赴港上市的又一案例。 佰泽医疗于2018年收购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后开始拓展业务,先后收购及托管多家医院,主要提供癌症筛查、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肿瘤康复等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截至2023年底,佰泽医疗集团在中国内地共拥有六家自有医院及两家托管医院。 毛利大幅提升 根据申请文件,佰泽医疗自有医院门诊人数从2021年的19.6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70.1万人次。住院人数则从5,834人次增至4.4万人次。托管医院去年的门诊与住院人次则分别为49.3万人次及2.9万人次。 财务数据方面,2021至2023年,佰泽医疗的营收分别为4.6亿、8亿和10.7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6,195.5万、7,551.5万和2,440.6万元,亏损持续收窄。 其中2023年佰泽医疗营收同比增长约33.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7%,成本增幅显著低于营收。从销售费用看,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仅增加约145万元,而营收则增加约超过两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出现显著增长,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4,139万元、7,995万元及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7.5%。毛利率则从2021年的9%增至2023年的16.6%,大幅提升7.6个百分点。 商誉减值风险较大 业绩快速成长,来自公司对外收购增加。2021年至2022年,佰泽医疗陆续收购太原和平医院、武陟济民医院两家自有医院,以及增加托管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另外,去年佰泽医疗与最大客户黄山首康医院(托管医院之一)产生大额关联交易,后者为前者贡献收入1.8亿元。同时,过去三年佰泽医疗还为黄山首康医院提供了1.1亿元的无息借款,以及5.6亿元的融资担保。 多项并购交易也为佰泽医疗带来大额商誉。2021年至2023年,分别录得商誉5亿元、6.4亿元及6.4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商誉占净资产比重达54.7%,意味着承担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 自成立以来,集团累计进行了四轮融资,融资总额近7.4亿元,投资方包括上海栩琨管理、正奇(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北医汇金等多家投资机构及医疗产业基金。截至B轮融资后,集团的投后估值达到26.2亿元。 相较于自建医院的周期长与大投入、管理团队组建耗时,并购是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扩张的重要方式。 近年医院并购规模激增,收购方也不限于医疗集团,如字节跳动在2022年全资收购妇幼医院美中宜和、平安保险(2318.HK;601318.SH)收购北大国际医院、泰康保险收购苏州口腔医院等。 经营及管理16家医疗机构的海吉亚医疗(6078.HK),去年便一连收购三家医院、5月豪掷16.6亿元收购三甲医院长安医院、11月又收购曲阜城东医院,扩张的脚步并未停歇。 佰泽不易突围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正处于扩张爬坡期的佰泽医疗也不敢停下脚步,直言本次融资后将通过收购新医院的方式进行扩张,并将强化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包括采购设备、聘请专业医疗人员)、扩展医院管理业务、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系统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在中国所有民营肿瘤治疗集团中,佰泽医疗的肿瘤收入市占率约0.5%,排名第五,但是在早癌筛查中心数量、胃肠镜检查病例数上均排名第一,并在提供肿瘤服务的自有医院数量方面排名第三。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随着对肿瘤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和,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7,687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6%。 中国肿瘤医疗市场具有较大的成长前景,行业龙头海吉亚医疗目前市盈率约27倍;而今年初上市的美中嘉和,上市后股价至近日累升逾倍。显示当前市场或许对民营医疗概念股并不排斥。消化系统方面的癌症治疗与筛查,是佰泽医疗最大的优势,但在民营医疗收购战方兴未艾的环境下,佰泽医疗想要突围而出有一定难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泰格医药营收利润双降 政策扶持或可带来转机
虽说净利润大幅收缩近六成,资本市场仍给了泰格医药最新财报不错的反馈,在财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大涨8.4% 重点: 从2023年的年报中可以窥见,泰格医药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数量已有缩减趋势 相比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的主阵地仍然是国内,受到地缘政治影响的风险较小 莫莉 今年以来,整个医药外包服务(CXO)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板块整体悲观,1月底以来,美国国会议员的提案《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的动向,也反复牵动着CXO行业龙头药明康德(2359.HK; 603259.SH)的股价变动,让其他上市的CXO公司的股价同步受到重挫。相比之下,国内市场为重的临床新药研发外包(CRO)龙头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347.HK; 300347.SZ)却成为资金避风港,即便业绩表现平平,股价却在波动中上行。 上周四,泰格医药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营收及利润同时下滑。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减少8%,净利润仅有2.35亿元,同比减少5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减少20.5%。 虽说净利润大幅收缩近六成,资本市场仍给了这份财报不错的反馈。在财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泰格医药股价大涨8.4%,投行平安证券给出增持建议。该行分析师表示,由于部分来自2022年四季度的订单,因疫情押后到2023年一季度兑现,导致上年同期的营收基数较高,再加上2023年下半年创新药的研发需求减弱,也影响了今年一季度新开的临床项目。平安证券认为,一季度的表现符合预期,全年业绩有望呈现前低后高趋势,逐季实现改善。 泰格医药主要业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包括药物临床研究、器械临床研究等,二是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细分为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医学影像等,这两大板块基本覆盖了国内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所提出的全部临床试验的内容,泰格医药 2021 年在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份额达 12.5%,位列第一。临床CRO是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最大的一环,据Frost & Sullivan研究报告,临床试验的支出约占总研发支出的67%。 在一季度财报中,泰格医药并未详细披露业务细节。不过,从2023年的年报中可以窥见,泰格医药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数量已有缩减趋势,截至2023年底共有752个数目,比2023年中期减少了20个项目。2023年净新增的订单金额为78.52亿元,同比下滑18.8%,公司解释一方面因为部分客户在2023年四季度取消之前的订单,或在执行项目中发生了负面变化,另一方面则是新增订单的过手费(Handling fee)同比大幅下降。 泰格医药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的销售毛利率为37.83%,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平安证券指出,在新签订单相比23年初普遍降价的情况下,泰格医药毛利率能保持相对平稳,是因为轻资产的临床CRO在行业寒冬时能更有效地通过提升效率、优化架构等方式降低成本,对冲价格压力。 值得一提,泰格医药除了CRO的主业之外,也曾长期在医疗健康行业进行投资,通过投资平台入股了多家已经实现IPO的企业,包括嘉和生物、北海康成、智云健康等。但是,近两年来生物医药行业不景气,泰格医药投资亏损额亦不低,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投资亏损为359万元,因公司投资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滑92.77%至1275万元。 创新药期待政策支持 受美元加息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创新药融资活动明显减少,这也大大影响了为药企提供服务的CXO企业的订单收入。因此,许多CXO企业加大海外拓展的力度,其中尤以药明康德为佼佼者,2023年来自境外的收入占比已经超八成。 然而,今年1月,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拟禁止联邦机构购买特定生物技术公司的设备及服务,当中点名提到药明康德。对于营收主要来自美国的中国CXO企业来说,这条法案可说攸关生死存亡。相比之下,泰格医药的主阵地仍然是国内,2023年约57%的收入来自中国,受到地缘政治影响的风险较小。 另一方面,近期北京、广州等地密集出台创新医药及生物医药相关的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及相应部门从创新药物探索、研发、申报、使用、支付等多角度进行鼓励,有望刺激创新药行业及投融资市场,对于扎根本地市场的泰格医药来说,属利好消息。 虽然疫情之后,泰格医药订单相应减少,但主营业务保持平稳。目前,泰格医药的市盈率约为16倍,高于药明康德的9倍。如果在中国各地政府政策支持下,创新药研发能进一步复苏,泰格医药或迎来更广阔前景。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盛禾生物将上市 传闻筹资额大减
这家2018年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5月引入唯一一轮融资,投后估值刚好达到在港交所上市的最低要求 重点︰ 盛禾生物的产品仍在研发或临床阶段,并没有任何产品及授权收入,去年亏损1.3亿元 市传盛禾生物将集资5,000万美元,比去年传出的1.5亿美元的集资额大减66.7% 裴梓龙 香港股市近年持续疲软,新股市场更陷入寒冬,今年首季成功在港上市的新股只有12只,总集资额仅47亿港元,创2009年同期以来新低,全球排名更跌至第10位,跑输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市场。 这两年来,在美国持续加息的大环境下,市场“便宜钱”不再,导致靠烧钱发展的初创科技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比以往更难以在市场融资,只能靠消耗自有资本艰难维生。不过,内地开发免疫疗法、包括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的抗体细胞因子的创新药企业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恰好在去年8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前获得融资,引入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倚锋资本,以2.1亿元购入14.89%股份,投后估值达到14.1亿元,折合约15.3亿港元。 恰好是因为这笔“救命钱”,令盛禾生物刚好跨过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公司申请上市的门坎。根据港股《上市规则》第18A章的要求,申请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到15亿港元,同时其运营资金足以应付集团由上市文件刊发日期起至少12个月所需开支的至少125%。 虽然如此,盛禾生物首次上市申请却无功而回,今年2月卷土重来,直到4月15日,终于成功闯关。 事实上,盛禾生物去年8月首次申请上市时,市场传闻公司会集资1.5亿美元,然而这次卷土重来后,市传的集资金额大幅缩减至5,000万美元。虽然最终集资额仍要公司正式启动招股时才公布,但这个消息也侧面反映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集资并不容易。 创新药这个赛道曾获资本力捧,虽然前期要靠烧钱研发,但如果有一两款产品能够成功商业化,因为有专利,就会成为“印钞机”。但这也伴随极高风险,万一全部失败,那投资就化为乌有。盛禾生物在招股文件首页就有这么一句︰“无法保证我们最终能够成功开发和销售我们的核心产品或我们的任何管线产品。” 根据盛禾生物的介绍,公司正在开发的9个管线中,有6个已经处于临床阶段,其中有三个属于核心产品,包括两个抗体细胞因子和一个ADCC增强抗体。据招股书引述的研究机构数据,盛禾生物旗下的三款抗体细胞因子,是全球治疗癌症患者临床进展最快的抗体细胞因子。 所谓抗体细胞因子,是由肿瘤相关抗原识别部分和细胞因子有效载荷组成的融合蛋白亚群,是近年较为新兴的生物制药方向。抗体细胞因子可为肿瘤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如T细胞和NK细胞)搭桥,类似于双特异性抗体的功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各种成分,细胞因子分子以高密度固定在肿瘤病变处,抗体细胞因子进而显示出强大的肿瘤杀伤作用。 集资用于临床试验 目前盛禾生物所有的产品都在研发或临床阶段,过去两年的收入大多来自政府补助向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还有合约生产服务销售收入,去年共录得2,100万元收入,但单单计算研发费用,过去两年分别花了5,317万元及4,304万元,两年用了约9,600万元。根据时间表,盛禾生物有6款产品已进入临床一期或二期,这也意味需要更多资金应付高额花费,这也正是急于上市的主因之一,公司也直言集资所得将全部用于三款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 由于欠缺收入来源,盛禾生物过去两年分别亏损约5,200万元和1.33亿元。事实上,在2022年底,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下182万元,根本无法应付开支,幸好去年获得倚锋资本2.1亿元融资,才有足够资金继续运营。而截至去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剩下1.25亿元,到了今年2月底,再降至约1.02亿元,流动负债总额高达3.98亿元,当中有3.17亿元是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 今年以来,暂时只有专注于针对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荃信生物(2509.HK)这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时的市值近44亿港元,上市首天股价大涨23.7%,表现相当不错。不过,统计去年成功在港上市的7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只有科伦博泰生物(6990.HK)的股价目前仍录得超过一倍升幅,其余已全数跌穿招股价,跌幅达37%至69%,反映投资市场在目前高利率的大环境下,对生物科技板块的前景不太看好。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诺辉销售真实性再遭质疑 核数师倡独立委员会调查
诺辉健康今年1月曾发出盈喜,但这份利好财报迟迟未现踪影,原因竟然是审计机构德勤质疑其收入表现 重点: 为回应质疑,诺辉健康新增了两名资深会计师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成立独立特别委员会监督调查 该公司的业绩争议主要在于特殊的收入确认方式有虚增收入的可能性,过高的应收账款可能与经销商压货有关 莫莉 作为中国的“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6606.HK)的业绩曾让许多同行眼热,三年收入增长超过25倍,毛利率过去三年从52%扩大到90%。可是,2023年下半年的一份沽空报告,让诺辉光鲜亮丽的财报出现裂痕,市场开始质疑,“一路高歌”的财务表现背后,究竟是数字游戏还是真材实料。 近期,诺辉再陷风波,原因仍然与财务数据有关,只是这一次质疑其销售真实性的变成了“友军”——会计师事务所德勤。 早在今年1月,诺辉就曾向市场透露业绩的正面信息。公司在盈利预喜中预告,2023年收入将同比增长158.9%至168.2%,最高达到20.49亿元,其中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更是成为年销售额破10亿元的超级单品。可是到了3月,这份备受期待的年报却迟迟未能见全貌,在预计发布年报的日期,公司宣布年报延期到3月28日再公布,接近港股年报业绩披露期的尾声。 3月28日,投资者不仅没能等到业绩大涨的年报,还等到一枚重磅炸弹——自诺辉上市以来就与其合作的审计机构德勤提出,需关注核心产品常卫清、噗噗管、幽幽管的交易有效性,以及相关销售模式的商业实质和商业合理性、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有效性。德勤甚至认为“进行独立调查乃属必要”。换句话说,德勤作为给诺辉的年报签字背书的审计机构,对公司收入真实性产生了严重怀疑,导致这份年报无法发出。 市场似乎早已嗅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在诺辉宣布消息的前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在休市前突然大幅跳水,当日下跌19.8%,算上再之前一日的跌幅,其股价在停牌前两个交易日已大跌25%,创17个月新低。 面对审计机构质疑,诺辉在11天后宣布新增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二人均为资深会计师,在财务报告、企业内部调查及内部控制方面拥有丰富知识及经验,而且两人曾在德勤工作,其中一位更曾担任合伙人17年。同时,诺辉成立了仅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内的董事会独立特别委员会,根据此前德勤的强烈建议,公司已聘用第三方专家进行独立调查,此次成立的独立特别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调查等各类事项。 独立特别委员会往往出现在上市公司出现企业管治问题、监管调查危机等情况,由多名独立董事所组成,大多为高年资且具备一定声望的法律和会计专家,且与调查所涉事项无利害关系。 争论焦点何在? 虽然德勤对于诺辉产品的交易有效性、销售模式等质疑的细节尚不明确,但是从去年8月的美国财经媒体Capitalwatch对诺辉的调查报告中或可一探究竟。 Capitalwatch当时声称,根据其历时16个月在全国各地的跟踪调研,认为诺辉通过不断压货的方式,营造虚高的销售收入。以核心产品常卫清为例,调查报告声称2022年常卫清在公立医院的销售量约为6,000份,以每份500 元供货价计算,该部分的销售确认收入仅为300万元。但诺辉回应称,常卫清来自医院渠道的收入约为2.6亿元,已确认收入的销量约为17.2万份,每份约为1,483元,该单价远高于调查报告中声称的500元,也高于常卫清在部分医院的销售价。 不过,诺辉的收入确认方式的确独特,是样本寄回实验室且公司完成检测服务,或采样盒到达消费者手中超过12个月的服务有效期,这可能导致部分产品是以过期产品的形式被确认收入。2022年,常卫清出货量80.6万份,收入确认量为36.1万份;2023年上半年,出货量53.9万份,收入确认量42.9万份。这意味着,公司可能在财务报告中夸大出货量或者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入虚增。 此外,诺辉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也不断攀升,从2019年的31%上涨到2023年上半年的117%。Capitalwatch认为,应收账款过高的原因是公司向经销商压货,公司回应这是因为业务的服务确认方式,导致当期收入大部分需要等到下一期才能收回。 诺辉的独立调查报告需时准备,但长远来看,公司手握常卫清、噗噗管和幽幽管三款已上市的癌症早筛产品,针对的是中国最高发的消化道癌症中的结直肠癌和胃癌,随着居家健康筛查的普及,诺辉的市场前景仍然相当广阔,且看此次调查能能否给市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明基医院业务稳健 前景独欠增长亮点
明基医院是内地华东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计划集资扩大发展,正向港交所申请上市 重点: 明基医院去年收入26.9亿元,按年增长15% 上市集资所得,将用于扩建及升级现有医院 刘智恒 今年初,专注治疗肿瘤的民营医院美中嘉和(2453.HK)在港上市,由于股份背后的投资者星光熠熠,有中金、中信及石药(1093.HK)等,市场寄望甚殷,想不到上市首天即跌破定价超过三成,令市场大跌眼镜。可幸后来陆续收复失地,股价拾级而上,上周五更报23港元,较上市价升逾六成。 在市场对民营医院股的印象稍微修复之下,台湾资金背景的明基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本地首家挂牌的综合民营医院股。 持两家三级医院 根据申请文件,明基医院旗下有两间医院,分别是2008年开始营运的南京明基医院,属三级甲等医院,另外是2013年开始营运的苏州明基医院,属三级医院。两家医院总运营面积合计约38万平方米,注册床位1,850张,拥有超900人的医生团队,去年门诊次数超过200万,住院手术逾 20,000宗。 明基医院背后大股东是台湾上市企业佳世达科技(2352.TW),公司成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医疗事业、智能解决方案及网络通讯事业。在液晶显示器和投影机等领域,佳世达更居全球领先地位。另外,在证券柜台买卖中心交易的综合医疗服务供应商盛弘(8403. TPEx),亦持有少量股份。 过去三年,明基医院的业绩均有增长,2021至2023年收入分别是22.2亿元、23.4亿元及26.9亿元;盈利6,908万元、8,955万元及1.67亿元。 过去多年,明基医院在华东建立了一定的名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2022年明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在全国排名第五。以每张登记床位的平均收入计,在内地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一。 医疗市场持续增长 对于内地民营医院的前景,仍然在上升态势。内地医疗市场整体稳中向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计内地医疗总支出在2026年达到12万亿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1%,并于2030年增至16.2万亿元 民营医院的收入则由2017年的3,191亿元增至2022年的6,0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7%。估计于2026年达到1.09万亿元,2022年至 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9%。 无可否认,医疗市场及民营医院正处于稳定增长中,明基医院亦在华东区站稳一席位,有相当知名度,业绩也在稳步向上;但明基医院缺乏一个增长亮点,能吸引投资者在现时疫弱的港股市场投下信心一票。 特别在资本市场,相比于医药或生物科技股份,民营医疗机构相关的股份相对乏爆炸点,前者有无限想象空间,后者的业务稳打稳扎,正所谓收入有数得计。强如海吉亚医疗(2453.HK),市值也不过179亿港元,市盈率在23倍水平。 缺乏扩张大计 明基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住院服务,另外是门诊服务,来自患者的每次住院平均支出,由2021年的19,142元跌至去年的17,042元,门诊平均支出也出现饱和之态,过去三年分别是571元、599元及584元。公司去年整体收入能上升,全赖住院及门诊人数提升所致。 然而,医院目前的处理量已达到一定水平下,除非兴建新医院,否则不容易再有大幅增加,过去三年的床位数是1,600张、1,700张及1,850张,增长平稳,未来要大幅增长不易,因要考虑医院是否有充足空间。至于平均床位周转天数,分别是9.4天、9.2及8.2天,要增加周转天数相信也不容易。 事实上,集团的毛利率也不吸引人,经过之前努力,已由2021年的15.3%,提升至去年的18.9%,能否再有一个理想升幅,暂时很难说。若以现时看,毛利率较康宁医院(2120.HK)的25.8%低,更远远及不上海吉亚的31.6%。 明基医院表示,上市集资将用作扩建及升级现有医院,部分或用于投资并购,另外是升级现时的“智慧医院”。细看其未来发展,都只是在原有规模上构想,未见有新增医院大计,亦乏在其它地区拓展的蓝图。 当然我们明白在内地要再建一家具规模医院,除了涉及资金外,专业医护人员也不易招聘,各地又有不同规限及要求;但若没有一个更具前景的计划,明基医院的吸引力不够强,特别在目前差劲的港股市场。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I制药烧钱迅速 英矽智能再冲港股
这家AI制药企业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合计募资约4亿美元,但其烧钱速度亦十分惊人,急需在更大的资本市场融资“续命” 重点: 英矽智能去年收入同比增长70%,达到了5,118万美元,其中有3,900万美元来自药物开发项目的对外授权 该公司目前还未有任何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开发药物通过三期临床试验,若研发进展不顺,将大幅影响公司市值 莫莉 在去年6月递交的招股书失效之后,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近期更新招股文件,将与2023年底赴港申请上市的同行晶泰科技争夺“亚太AI制药第一股”的名号。 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是一间AI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最新的招股书中,英矽智能透露,2023年的收入同比增长了70%,达到了5,118万美元,其中有3,900万美元来自药物开发项目的对外授权。在2023年9月和2024年1月,英矽智能接连完成两项对外授权交易,合同金额总额最高可达15亿美元,其中与Exelixis(EXEL.US)的合作,让英矽智能可以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这也是亚太地区的第一个AI新药的专利授权合作。 英矽智能的业务主要包括管线药物开发、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三大领域。其中,管线药物开发服务是支柱业务,公司通过研发内部管线候选药物,在其对外授权或实现商业化后产生收入,该分部去年贡献收入3,902万美元。 药物发现服务是与药企等第三方合作,利用英矽智能研发的Pharma.AI平台发现与疾病有关的靶点,识别并进一步研发,从中收取服务费。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则是客户使用Pharma.AI平台时,就该平台的访问权限收取的预付订阅费。2023年,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分别贡献879.6万美元和336.2万美元,期间签订软件客户达50个,新增礼来(LLY.US)、诺和诺德(NVO.US)等大型药企客户。 在大额对外授权合作的加持下,英矽智能去年财务表现稍为好转,除了收入上升,净亏损也同比减少1,019万美元至2.11亿美元。不过,尽管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收入,这间技术驱动公司烧钱速度仍然十分惊人,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达到5.6亿美元。 在过去生物医药融资活跃的时期,英矽智能依靠“人工智能+医药”的概念颇受资本青睐。自2014年成立以来,英矽智能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合计募资约4亿美元,股东名单星光熠熠,包括启明创投、创新工场、高瓴资本、药明康德(2359.HK; 603259.SH)及复星医药(2196.HK; 600196.SH)等。2022年8月,英矽智能完成了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更获沙特阿美旗下的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公司的投后估值高达8.95亿美元。 截至去年底,英矽智能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7亿美元,这个金额与不少通过港股《上市规则》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相比,其实已为数不少,但以英矽智能的资金消耗速度来看,可能无法维持一年的运营开支。2023年,英矽智能的研发开支为9,734万美元,同比增长24.5%,行政开支亦高达1,734万美元,当中包括劳工成本、股份薪酬开支等项目。 此外,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截至2024年1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达到8.47亿美元。由此可见,管理层或急于登上港股市场,获得更为通畅的融资渠道,为众多管线的下一步研发提供资金。 AI制药前路未知 招股文件披露,公司旗下拥有涵盖纤维化、肿瘤学、免疫学和其他治疗领域的15款候选药物管线,其中6种已取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其中,小分子候选药物ISM001-055是英矽智能的核心产品,也是研发进展最快的管线。对于AI制药行业来说,这款候选药物也有重要意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ISM001-055是全球首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发现靶点、并设计化合物的候选药物。 过去两年里,由AI辅助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不断增加,但是目前还未有任何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开发的药物通过了三期临床试验。部分AI设计的小分子药物临床研发进展不顺,导致研发企业的市场估值一落千丈。2022年上市的英国AI制药企业BenevolentAI(BAI.AS)曾备受瞩目,但是其核心管线BEN-2293在II期试验中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公司随后裁减一半员工,股价亦下跌超过90%。 英矽智能的ISM001-055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项目,在中国和美国近40个研究中心同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中美国2a期临床试验已于 2024 年2月完成首批患者给药,在中国2a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该候选药物的研发情况,或对公司业务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港股和A股市场尚无AI制药企业上市,另一间冲刺港股上市的晶泰科技在2021年的最后一轮融资中,投后估值高达19.7亿美元,比英矽智能高出一倍有余。与其他AI制药公司相比,英矽智能不仅拥有自我造血能力,通过管线授权持续产生营收,还拥有进展较快的自研管线,值得投资者长期留意。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