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森欲‘脱钩’中国 会否引发仿效潮?
据报道,这家自动卡车技术公司正寻求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中国业务
重点:
- 自动卡车公司图森未来据称正寻求剥离中国业务,将更先进的美国业务作为主要资产
- 此举可能会大大降低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为公司股价带来提振
阳歌
在近一年的寒冬之后,美国的中概股可能终于将迎来春天:最新迹象显示,中美两国证券监管机构正不断接近达成协议,允许中国公司继续在纽约交易。但一年多前开始的中美技术领域的脱钩看起来仍将继续,最新消息称,自动卡车公司图森未来(TSP.US)正在寻求将中国业务与规模更大的美国业务剥离开来。
稍后我们将更仔细地研究图森未来有关报道的具体内容。这些报道称,该公司欲作价约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与美国业务相比,它的中国业务规模更小,而且没有那么先进。但是同样有趣的关注角度是,其他中国公司是否可能会效仿,以类似的方式把非中国业务独立出来。
在此方面,有三家中国公司似乎可能采取这种做法,它们是:短视频巨头字节跳动,其海外版TikTok在西方的知名度更为人所知;滴滴全球(DIDI.US),这款打车软件在中国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业务;以及涂鸦智能(TUYA.US),该物联网平台运营商总部在中国,并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实际上大部分客户都在国外。
从宏观来看,中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让对方获得本国公司和客户的敏感数据。对于图森未来而言,主要担忧是该公司拥有的显示货物在全国如何运输的大量数据。图森未来目前共运营着100辆自动驾驶卡车,其中约75辆在美国,其余25辆在中国。当然,如果它的技术实现了商业化,这个数字可能很快增长,预计最快在明年就能开始实现。
图森未来上个月曾引发媒体关注,它宣布与美国的国家安全监管机构达成协议,将把来自美国业务的数据储存起来,限制中国子公司的访问。如今,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随着美国和中国业务正式成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这似乎很快将成为永久性的安排。
路透社率先报道了这个消息,称图森未来希望以大约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这个数字意味着,图森未来对自身的估值为40亿美元以上,因为根据目前卡车车队的情况,其中国和美国资产规模的比例为1:3。
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图森未来30亿美元的最新市值,意味着如果真以10亿美元出售中国子公司,其股价将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对于一家被认为全球行业领军者之一的公司来说,这样的价格并不夸张。图森未来的投资者包括美国领先的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UPS.US)、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US),以及纳威司达公司。
图森未来股价已经从一周前的历史低点反弹了超过50%,不过最新收盘价13.54美元仍然比去年4月的IPO发行价低了约三分之二。如果备受打击的在美上市中概股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图森未来通过将中美业务分割开来,消除主要的监管风险,极有可能从中获益。
剥离措施如何有利?
说了这么多,我们将用剩下的篇幅研究此前提到的另外三家公司,包括为什么采取类似的剥离措施对它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这个群体中的“大佬”是字节跳动,根据灰色市场交易,它的市值在去年6月达到了4,250亿美元(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样的数字几乎可以肯定是有所夸大的,但应该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看看上市的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腾讯(0700.HK)目前的市值分别为2,900亿美元和4,700亿美元。
字节跳动最有价值的两项资产是TikTok和更早的同类产品——服务中国市场的抖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试图让字节跳动出售TikTok,或者至少将主要股份出售给美国合作伙伴,不过现任总统拜登不再采取这样的策略。
不过,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同时,字节跳动已经在采取措施,将TikTok的全球业务与中国业务分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划清界限的做法确实是有意义的。这样一来,TikTok就可以在不受中国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在美国上市,而且作为一个独立实体,TikTok的估值可能会远高于作为字节跳动下属公司的估值。
接下来是滴滴全球,它已经成为中国对在美上市企业数据安全担忧的代表。去年年中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后,滴滴被迫迅速转弯,目前希望从纽约退市,在香港重新上市。
该公司的国际业务目前相对有限,根据招股说明书,它在中国以外的15个国家有业务,包括墨西哥和巴西。假设滴滴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利润丰厚的西方市场投入运营,同时考虑到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也可能对中国访问用户数据感到不安,滴滴考虑类似的剥离肯定是合乎逻辑的。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涂鸦智能,去年几位美国参议员特别指出了该公司可能构成的风险,因为它大约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美国客户。另有三分之一来自欧洲,这最终也可能引发类似的数据安全担忧。其余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对于涂鸦智能这样的公司来说,剥离中国业务同样是有意义的,这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全球业务面临的监管风险比现在小得多。然后,中国业务可以作为独立公司运营,或许可以寻求在香港或中国内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会让中国的监管机构更放心。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拥有全球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这样的分拆看起来确实很有可能,而且由于监管风险的显著降低,甚至可能给股价带来上行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