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dilao's Super Hi files for IPO

特海国际申美上市 集资提速海外扩张

火锅巨头海底捞的国际业务部门去年收入增长23%,并首次实现盈利,集团希望借此吸引投资者的兴趣 重点: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特海国际报告去年收入增长23%,并首度实现盈利,公司目前在香港挂牌,并已申请赴纽约二次上市 作为在香港上市的知名火锅公司海底捞的附属国际业务公司,特海国际在全球经营着 115 家餐厅,其中约一半位于东南亚 谭英 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658.HK)4月26日提交赴纽约二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后,公司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次日上涨5%。曾经的母公司海底捞(6862.HK)的股价涨幅更大,因为投资者笃信,海底捞的这家国际子公司,可能受益于新资金的注入,为全球扩张提速。 特海国际和海底捞是一家家族企业,由创始人张勇及其妻子舒萍掌控。舒萍于2022年12月将特海国际从海底捞分拆出来,现在负责两家公司的经营。张勇和舒萍拥有特海国际逾50%的股份。特海国际的总部位于新加坡,舒萍在管理家族企业的同时,也和儿子生活在那里。 据媒体报道,特海国际计划通过在纽约上市集资1亿美元,不过IPO定价尚未公布。此次上市将是张勇名下公司的第5个IPO。 火锅在中国很受欢迎,张勇正试图将这种吃法输出往世界其他地方。 尽管如此,与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麦当劳(MCD.US)等国际餐饮巨头或百胜中国(YUMC.US)相比,市值95亿港元的特海国际仍微不足道。 特海国际的市销率和市盈率分别为1.48倍和36.5倍,与一些同行相比看起来相当不错。这可能部分是由于海底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30位雅虎财经分析师对海底捞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海底捞的估值被低估了高达50%。 特海国际的市值不到前母公司的十分之一,名气也没有那么大。关注最新上市申请情况的Seeking Alpha撰稿人多诺万·琼斯(Donovan Jones)表示,要获得类似的地位,特海国际可能面临诸多艰难。“中餐厅市场仍然高度分散,”他写道。“由于在地域上缺乏重点,于个别地区或缺乏当地知识,公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特海国际拥有115家餐厅,其中大部分位于亚洲和美国西海岸,不过公司最近开始涉足中东市场,在迪拜开设了一家门店。自2019年以来,它的收入稳步增长,除了疫情的第一年,即2020年下降5%外,去年增长更达23%至6.86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2,520万美元,这是自海底捞2019年开始公布海外业务数据以来的首次盈利。与此同时,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1年的区区430万美元,增至去年的1.14亿美元。 海底捞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餐厅,开始向中国境外扩张,一年后在洛杉矶开了第二家店。它在美国的主要目标客戶是熟悉火锅就餐风格的海外华人,在美国的13家餐厅中有10家位于加州。 东南亚基地 特海国际的主要市场在东南亚,那里有51家门店,占其门店总数近一半。它在日本和韩国还有13家门店,在加拿大有3家,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有5家。2022年,该公司重组为一家开曼群岛公司,以便在香港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场数据,以2022年5.58亿美元的收入计算,特海国际是全球第三大中国餐饮连锁品牌,也是中国最大的中餐厅品牌。招股说明书指出,国际火锅市场在2022年规模达到了343亿美元,占整个国际中式餐饮市场3,061亿美元的十分之一以上。 特海国际指出,像它这样的大型全球中餐馆运营商还不多见,因连锁品牌的市场一般局限在个别国家。截至2022年底,在国际市场拥有10家以上餐厅的中餐品牌仅占总数的13.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的更是稀少,仅占总数的5%。 特海国际在管理如此分散的资产方面能取得成功,来自于它跟海底捞的联系,或者更准确地说,得益于其创始人的本事,他们打造了中国最成功的本土连锁品牌之一。虽然在知名度上仍落后于母公司海底捞,但差距不大,因为海底捞报告整体翻台率每天为3.8次,而特海国际为3.5次。 海底捞在中国的主导地位部分归因于其标准化食材的能力。品牌也以确保顾客满意而闻名,从建立每位顾客个人特征的数据库,到顾客等位时为他们提供擦鞋和免费的美甲、洗头等服务。特海国际开设的餐厅提供的类似特色服务,包括在餐桌旁制作手工面条。 海底捞紧跟国内外同行的最近趋势,在3月宣布推出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对它的1,374家自营店(去年底的数据)形成补充,采用许多连锁品牌都会用的战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快的增长。特许经营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餐饮品牌的欢迎,它们希望打入中国的中小城市,那里的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 1994年,张勇辞去了在四川简阳一家国营工厂的电焊工作,开始火锅店生意,信奉“服务会影响顾客的味觉”。他要求员工孝敬父母,体现了中国敬老的价值观。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张勇为员工提供住房等福利,这令员工流失率很低。他利用品牌的知名度筹集资金,并创建了一系列相关公司。其他早期分拆上市的公司包括生产火锅调料的颐海国际(1579.HK)和曾在北京上市的北京优鼎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许可以解释海底捞在中国本土市场取得成功的原因:颐海国际让海底捞对供应链有了更大的控制权,同时还能为自己筹集资金,减少对母公司的依赖。但在海外建立类似的网络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特海国际的业务分布在广泛地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PC Dash reports strong annual results

​​积极扩张增长强劲 达美乐中国蓄势待发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表示,去年收入增长51%,并首次录得经调整年度盈利 重点: 随着大举进军中国二线城市,达势股份去年收入增长逾50% 作为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计划将门店数量从去年底的768家增加一倍,到2026年达到1,600多家 阳歌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发现,将业务扩展到更多城市总会带来增长潜力。 自2010年经营达美乐门店以来,公司大部分时候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服务对味道有较精细要求的消费者。但和中国很多西式快餐连锁店一样,它最近在中国一线城市外发现了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达势股份称之为“新增长市场”,比萨和其他西式食物在这些市场被视为时尚,甚至是风潮的象征。 公司从2017年开始,引入本地化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运营。现任首席执行官王怡曾就职于麦当劳中国等全球品牌,她的的任命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达美乐中国近年开始在中国寻求更积极的扩张。除了是中国内地的独家特许经营商外,公司还将特许经营权范围扩展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去年3月在香港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以及首份年报显示,2023年的下半年实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在新增长市场的收入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业绩还表明,这些新增长市场的门店,已成为达美乐中国的超级明星——它们拥有非常短的门店投资回报期——会让其他餐厅运营商羡慕不已。公司去年的同店销售以高个位数增长(此前两年为两位数增长),轻松地实现连续26个季度同店销售正增长。 说实话,几乎所有中国的快餐连锁店运营商,都非常乐意向股东提交像达势股份这样的财报。其主要亮点包括去年收入增长51%至30.5亿元,以及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全年净利润22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01亿元出现重大逆转。公司还实现了经调整(通常不包括员工股权激励和一次性上市费用)利润878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1.14亿元。 强劲增长源于达势股份去年新开180家门店,公司全年门店总数增加31%,到2023年底达到768 家。今年第一季度,又新开67家门店,预计今年全年将新开240家门店。公司开始大举扩张以来,至今已在33个城市开展业务,包括最近在台州、金华和惠州开设了门店,此前它还制定中国开店蓝图,到2026年底开店逾1,600家。 达美乐的标志性特色也帮助公司够迅速扩张——一是较小的门店模式,二是高度重视外送服务。中央式厨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已经在在华东、华南和华北三个主要区域设立中央厨房,并计划今年在武汉市开设第四个,主要服务中西部地区。公司还打算搬迁和升级华北地区的中央厨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达势股份在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我们在新进驻城市的持续成功,以及在2023年新开门店的整体强劲表现,是越来越多的消者认可我们优质比萨和卓越的服务以及达美乐比萨于中国品牌实力及品牌发展势头的有力证明。” 深入中国二线城市 接下来我们再来深挖一下这些宏观数据,看看达美乐中国的这些新增长市场门店到底有多赚钱。公司指出,就开业首30天的销售额而言,达美乐全球表现最好的首19家门店全被中国占据,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新增长市场。 鉴于销售如此强劲,中小城市的门店能很快收回投资也就不足为奇。公司表示,去年上半年进驻六个城市后,新开的48家门店平均投资回报期仅为9个月,远低于全球很多快餐店通常所需的两到五年。 自2020年以来,北京、上海门店的平均日销售额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而在去年略有下降,但新增长市场的门店同期大升了51%。去年这些中小城市的门店日均销售额为12,285元,较2022年的9,009元大幅增长,并接近去年北京和上海门店的日均销售额12,881元。 公司新增长市场门店数量,在去年上半年正式超过北京和上海总和,截至去年底,占总门店数量的54%。 有趣的是,新增长市场的顾客多选择堂食或自己取餐,只有42%使用它的配送服务,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76%的外卖订单占比,反映这些较小的市场更喜欢到店消费,在那些市场,达美乐比萨品牌被视为“风潮“,也丰富了消费者外出就餐体验。 虽然数据总体上相当乐观,但我们也应指出,疫情期间同店销售增长强劲,2021年增长18.7%,2022年亦上升14.4%,但去年的增幅放缓至8.9%,一定程度反映后疫情时代人们恢复外出就餐的趋势。即便升幅为8.9%,期内同店销售增长也也不输于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以及Tims天好咖啡的运营商Tims天好中国(THCH.US),甚至略微领先。  去年3月IPO之后,因为投资者看好其强劲增长的故事,达势的股价一度上涨63%。此后回吐部分涨幅,但目前仍较46港元的IPO价格高出15%。以此计算,该股的市销率(P/S)约为2倍,高于百胜中国的1.48倍,更是遥遥领先于Tims天好中国的0.77倍及日本拉面连锁味千(中国)(0538.HK)的0.58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Chinese restaurant sector is continuing a run of upbeat results and earnings forecasts, with hotpot giant Haidilao saying its profits surged last year.

海底捞去年盈利倍增 新策略应对消费降级

多家中国内地餐饮企业公布了不错的业绩或发出盈利预喜,包括这家火锅连锁集团“一哥” 重点︰ 海底捞发盈喜,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1.7倍,最少有44亿元 在“消费降级”的大前提下,海底捞也部署推出廉价品牌及产品   欧美美 经过两年多新冠疫情,内地餐饮业去年终于等到春天,纷纷公布理想的业绩表现。 其中,在中国经营必胜客及KFC的百胜中国(YUM.US; 9987.HK)去年盈利大升87%至8.27亿美元新高、主打酸菜鱼的九毛九(9922.HK)也预期盈利增长不低于813%,深圳上市的全聚德(002186.SZ)也预期由2022年亏损2.78亿元,至2023年转赚5,600至6,600万元。最近,到了火锅一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发出盈利预喜,预计去年盈利同比大升不低于168%至最少44亿元。 餐饮界巨头业绩改善,无疑是因为去年初中国官方全面撤销“清零政策”,饿了近两年的消费者们终于可以放心外出用膳,令一众餐厅的客流量大幅回升。海底捞在盈喜报告中提到,去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33.3%,达414亿元,而盈利增加主要是因为翻枱率提升与运营效率改善。 值得留意的是,海底捞无论是收入或盈利,都已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比当年增长不低于65.9%及71.8%,主要因为管理层的积极扩张策略。 说起海底捞的扩张,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勇曾经历最痛苦的至暗时刻,幸好他决定壮士断臂,今天才能走出阴霾。 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由于张勇当时认为疫情很快过去,所以趁机快速开店,一年间新增门店多达544家,全球门店一举增至1,298家;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继续扩充,半年就开了近300家新店,但疫情挥之不去,导致公司财政急速恶化。 直到2021年6月,张勇承认误判形势,直言2020年的扩店计划是“盲目自信”,并于年底启动大规模关店的“啄木鸟计划”,单在2021年年底便关闭260家餐厅,展开裁员行动,以提升运营效率。 到2022年下半年,张勇眼见疫情开始缓和,紧接起动“硬骨头计划”,重开之前关闭的门店,虽然全年只新增24家海底捞餐厅,另有48家恢复营业,但最终成功从2021年的亏损41.6亿元,到2022年扭亏为盈赚13.7亿元。 张勇并没有急于在疫情后扩充,截至去年6月底,中国门店总数为1,382家,比2022年底只增加了11家;他选择专注于加速内部改革,包括下放产品上下架的权力,再将海底捞门店按地区划分,由19名“区域教练”分管,而店长也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 去年,海底捞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花式服务吸客,例如部份海底捞分店自发提供了“散场巴士”接送观众:而不少分店则自创多种独特菜式,例如北京、东北区域的“酸菜白肉锅底”,河南的“胡辣汤底”,苏州的“小龙虾炒饭”等,希望以独特化口味留住客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全国餐饮收入约5.3万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但餐饮同时是“内卷”最严重的行业,海底捞靠修甲、擦鞋、服务员举灯牌为客人唱生日歌等服务杀出一条血路,而去年员工大跳火爆抖音的“科目三”舞蹈,更成为网络热话。 转攻廉价市场 不过,即使扭尽六壬增加客源,也要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由于内地居民消费力下降,近年出现了“消费降级”的现象,而各大餐饮品牌也打响了消费降级战。例如海底捞推出去服务化的平价品牌“嗨捞”应战,人均消费仅79元,比海底捞便宜逾20%,除了无人唱歌跳舞外,锅底也只有售价19.8元的清油麻辣鸳鸯锅,以及29.8元的川味麻辣鸳鸯锅,而每碟牛肉也只是28元至49元不等,比海底捞便宜超过一半。 经过一连串改革,海底捞去年多个假期的客流均大幅增长,截至去年6月底,其翻枱率同比上升0.4次,至每天3.3次,虽重回3次以上水平,但对比最辉煌时的每天5.2次,仍有一段距离;至于平均单价也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整体单价只有102.9元,比2022年同期的105元减少约2%,市场预计,由于公司去年下半年持续提供折扣优惠,以及推出更多促销活动,预计单价会持续下跌。 海底捞的盈喜公布后,其股价在三个交易日内上涨约4%,预测市盈率16.7倍,稍高于九毛九的15.7倍,但比另一火锅连锁品牌呷哺呷哺(0520.HK)的17.8倍略低。 投资银行及券商大致看好海底捞持续复苏,建银国际表示,其分店在新春假期销售稳定,顾客人数同比大增35%,相信有利因素今年可望持续,认为海底捞股价可以“跑赢大市”,目标价19.7港元。中信证券则称,海底捞今年以来的同店增长领先行业,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港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 International in need of more cash commitment

需注入更多资金助力 Tims天好中国扩张计划放缓

由于与品牌所有者在新投资方面存在分歧,Tims天好咖啡连锁在华运营商的扩张落后于计划 重点: Tims天好咖啡品牌的所有者RBI的首席执行官表示,Tims天好中国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扩大这个咖啡品牌的在华业务 此前的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月中旬Tims天好中国在华拥有909家Tims天好咖啡门店,低于此前计划到2023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 阳歌 有没有人想要甜甜圈? 自从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的运营商去年决定把该品牌的这道招牌餐点之一从菜单上去掉后,如今在它的中国门店里,你很有可能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现在,对于该连锁品牌在中国的运营商Tims天好中国(THCH.US)来说,现金似乎也越来越少,而这正在侵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的计划。 这是餐饮品牌国际(QSR.US)上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多番言论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息。该公司是Tims天好咖啡品牌的所有者,也是Tims天好中国的合作伙伴。作为一家合资企业,Tims天好中国的其他股东包括Cartesian Capital,以及中国本土合作伙伴腾讯和物美。在电话会议上,餐饮品牌国际(简称RBI)首席执行官乔希·科布扎(Josh Kobza)发表一些言论,暗示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的业务意外放缓。 单独上市的Tims天好中国尚未公布第四季度的业绩。一位发言人告诉咏竹坊,公司对科布扎的言论不予置评(科布扎具体说了什么,我们稍后再做介绍)。 但这并不妨碍投资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在RBI公布第四季度业绩并发表中国市场相关言论当天,Tims天好中国在纽约挂牌交易的股票下跌了5.6%。今年迄今为止,该股已下跌22%,自2022年9月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以来,该股已下跌超过80%。 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是,最新这一轮抛售导致Tims天好中国的市销率(P/S)跌至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1倍以下,截至上周末是0.97倍。相比之下,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9987.HK)的市销率为1.54倍,而披萨连锁达美乐比萨(DPZ.US)在中国的运营商达势股份(1405.HK)的市销率则为3.75倍。 我们上月首次指出可能出了问题,当时Tims天好中国公布的部分最新门店数量数据似乎表明,该公司落后于在华开店目标。数据显示,1月初,该公司在中国拥有909家Tims天好咖啡餐厅,远低于其在2023年中预测的到去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 扩张放缓背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中国经济放缓,加上Tims天好咖啡连锁在中国的业绩不及预期造成的双重打击。经济放缓的影响谁都逃脱不过。但就具体公司而言,2018年进入中国并在几年后开始大举扩张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似乎仍在努力站稳脚跟。 科布扎含蓄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到“在华业绩疲软”是对四季度RBI总的同店销售额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因素。他没有具体提到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RBI旗下的另一个大品牌汉堡王也通过另一个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疲软的国际业绩 话到这里,我们就来仔细看看科布扎究竟说了什么,从他的话里,可以听出Tims天好咖啡未能达成开店目标是因为资金短缺。  “关于Tims天好咖啡的业务,我们认为我们的合作伙伴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扩大这项业务,我们认为他们这么做至关重要,”他在谈到该品牌在华业务时说。“我们正在与这两家公司合作,为实现我们的增长愿望奠定必要的基础,我们知道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在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几位分析师问到了中国市场的情况,科布扎随后补充说:"我们也确实认为,需要向该业务投入更多资金,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这些言论似乎都表明,Tims天好中国正在犹豫是否要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大举向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投入资金。此外,该公司最近也很有可能难以获得资金,因为出于对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中美紧张局势相关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心,许多银行和其他资金来源都在减少对华投资。 由于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不及预期,RBI表示将把今年全球餐厅数量的增长预测,从5%下调至4.5%左右。 科布扎在谈到中国时提到的“业绩疲软”,体现在了Tims天好咖啡国际业务的同店销售额数据中。尽管汉堡王的国际业务录得同店销售额增长,但在四季度,Tims天好咖啡的同店销售额却下滑6.3%,较上年同期4.3%的降幅有所加快。 发布最新季度业绩的同时,RBI公布了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到2028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7,000家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这将比去年底的4,525家增加50%以上。该连锁店的中国业务是其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在华连锁门店数量为909家,约占去年底全球1,308家门店总数的70%。 除了在去年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之外,Tims天好中国此前还表示,他们计划到2026年底在华拥有3,000家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这些计划与百胜中国和达势股份等公司的大举扩张计划相类似。百胜中国的目标是到2026年在华拥有2万家门店,达势股份的目标是到2026年在华开设1,500家门店。 Tims天好中国去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42.7%,达到4.36亿元。表面上看可能还不错,但要考虑到大部分乃至全部增长可能都来自新店开业,而同期新店开业增幅更是高达57%。所有这些都表明,Tims天好中国在华扩张计划面临阻力,并且除非RBI愿意介入并提供更多援助,否则它可能需要收缩扩张计划。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umaojiu tries franchising

九毛九试推加盟求突破

这家餐厅运营商表示,将在交通枢纽和新疆及西藏地区,尝试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的加盟业务 重点: 九毛九尝试将旗下的太二连锁和一个新的火锅连锁引进加盟模式,开设数量有限的加盟店 中国越来越多的餐饮连锁开始尝试加盟业务以推动扩张,九毛九是其中之一      阳歌 九毛九控股有限公司(9922.HK)周日宣布,将从本月起在指定范围尝试开放加盟业务,成为最新一家加入这股席卷中国餐饮业潮流的公司。这家时尚连锁餐厅运营商采此一模式发展似乎再合适不过,该趋势推动了很多初创连锁品牌的爆炸式增长。 投资者对于该公司初步拥抱加盟模式的反应不大热烈。周一开盘时九毛九股价小幅高开,但中午收市时又小幅下跌。该股最近显然需要一些利好消息。 九毛九一度是投资者的宠儿,股价从2019年IPO时的6.60港元飙升至最高32港元,因为投资者喜欢它旗下太二连锁餐厅强劲增长的故事,该连锁餐厅的招牌菜是“酸菜鱼”。但后来疫情暴发,迫使餐馆频繁关门,并普遍抑制了外出就餐的热情。在此背景下,九毛九股价暴跌,并在去年12月首次跌破发行价。 实际上该公司的业务在疫情后强劲反弹,意味着目前远期市盈率(P/E)仅为7.4倍,确实相当便宜。这个数字大约是海底捞(6862.HK)14.7倍的一半。即便是菜式更简单的面店运营商谭仔国际(2217.HK),远期市盈率也比九毛九高,为8.6倍,这好像说明九毛九的辉煌时期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九毛九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开店,据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截至去年6月底,九毛九营业门店621家,同比增长31%。所有这些门店都是自营的,公司之前仅有的加盟经验涉及旗下一个规模较小的连锁品牌2颗鸡蛋煎饼,后者后来因业绩不佳被出售。 九毛九对加盟模式态度谨慎,强调一开始会慎重使用该模式。它表示,一开始会在中国人口稀少、不那么发达的西部新疆和西藏地区,以及高铁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开设新的太二加盟店。该公司还将用加盟经营的方式进军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海外市场,扩大由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有门店组成的海外自营门店网络。 此外,公司表示还将向“山外面酸汤火锅”引进加盟模式,后者是一个新连锁品牌。公告称,该品牌将寻找加盟合作伙伴在若干指定购物中心开店。 九毛九表示将继续专注于自营店,自营店通常比加盟店更赚钱,但需要更多资源。 公司称:“本公司认为,加盟及合作模式带来的好处包括(i)加快品牌扩张及区域渗透;(ii)有效利用合作伙伴的创业精神、当地专业知识及业务网络;及(iii)与自营模式相比降低了本集团的营运风险。” 加盟热 餐厅加盟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但直到最近才被主要运营商所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现代餐饮业直到世纪之交才真正开始腾飞,当时中国年轻的民营企业开始陆续出现。 尽管如此,大多数公司,尤其是西方大型连锁企业,出于对品控的担忧,相对不愿在中国采用这种模式。即使采用,像星巴克(SBUX.US)和麦当劳(MCD.US)这样的连锁品牌,往往选择大型的特许经营安排,与全国或中国主要地区的几个主要合作伙伴合作。 但随着中国餐饮业的成熟和更多合格运营商的涌现,越来越多的连锁品牌将加盟经营与自营店结合在一起,某些品牌甚至完全采用加盟的方式,以求实现爆炸式增长。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来,在中国经营肯德基和必胜客连锁餐厅的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坚持自营,最近才开始采用家加盟模式。 珍珠奶茶连锁店喜茶和奈雪的茶(2150.HK)等也开始尝试这种模式,以追赶增长更快的同行。在这方面最积极的企业之一,是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蜜雪冰城,它通过纯加盟的模式,发展成为在境内外拥有超过3.6万家门店的庞然大物。 像九毛九这样的公司可能正羡慕地看着这样庞大的数字,希望也能通过加盟模式实现类似增长,让自己的故事重现兴奋点。 九毛九自身的增长看起来已经相当健康,尽管投资者似乎希望从该公司获得更多收益。公司的中期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2%至28.8亿元,同期利润增长约三倍至2.22亿元。 但与国内今天几乎所有企业一样,该公司也面临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挑战。这反映在餐厅的人均支出上,随着消费者变得谨慎,它三家主要连锁品牌中的两家人均支出有所下降。最值得注意的是,占公司收入约四分之三的太二连锁店,顾客平均支出从一年前的78元降至75元。 经济不景气的一个小小好处是,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似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九毛九称,去年上半年,劳动力成本占收入的比例降至24.9%,比上年同期的28.6%下降了逾三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九毛九的前景是乐观的,至少对那些想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上碰碰运气的投资者来说是这样的。该公司运营的是一家较受欢迎的连锁餐厅,谨慎开放加盟业务,可在自营店之外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当然,最大的问号还是中国经济,如果消费者继续减少消费,可能会导致其门店盈利能力下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比亚迪特斯拉隔空对战 中国游戏行业内外交困——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中美恢复军方对话 ▷ 比亚迪在欧洲建设新工厂 ▷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项目启动 ▷ 中国游戏产业内外交困 ▷  肯德基中国在杭州开设第一万家门店 本周中概股评分:40/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vmkZ8L0xSkY 》》宏观 中美恢复军方对话 中美军方高层在中断交流十六个月后,在上周又恢复了对话——双方的参谋长通过视频进行了通话。 台湾问题仍旧是讨论的重点之一,而之前的交流之所以中断,也是因为佩洛西访问台湾引起的,更早的导火索则是去年二月份的高空气球事件。中美军方的高层对话,也是保证区域稳定的一个基础因素之一。 中概股继续走弱 近期的中概股走势是在起起落落中缓慢下滑,而上周iShares MSCI China ETF的跌幅来到了两个月以来的最高值,达到了4.6%。同时,恒生H股指数上周下滑3.7%,恒生综指的表现继续优于H股指数,上周跌幅为2.7%。 中概股的表现受到了产业政策的重大影响。新闻出版署公布网络游戏管理新规后,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的市值缩水约500亿美元。 》》行业 游戏产业内外交困 新闻出版署的在12月22日公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整个游戏行业来说,并不是唯一的坏消息。更早前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已经提到,继2022年中国游戏的海外收入下降3.7%后,23年的降幅增加到了5.7%。 海外市场连年萎缩,国内市场又收到重大的政策影响,中国游戏产业的现状可谓是内外交困,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教培行业,让我们一起保持关注。…
The 10,000th store of KFC China in Hangzhou China

肯德基中国迎来万店里程碑

作为进入中国的首家西式快餐连锁品牌,36年后,肯德基在杭州开设了第一万家门店 重点: 肯德基在杭州开设了第一万家门店,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每年净新增门店数1,200家 疫情后,该连锁品牌强劲复苏,但也面对中国消费者谨慎消费带来的不确定性 阳歌 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人是谁?可能不是尼克松或者基辛格,而是哈兰·山德士上校。尽管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他的形象却是家喻户晓。上周五,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山德士上校又出现在肯德基中国开设的第一万家门店中。从36年前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这是该品牌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凸显了肯德基作为中国最大西式快餐连锁店的领导地位。 肯德基的万店之路历经了不少风雨曲折,包括2020至2022年疫情期间带来的种种挑战。即便在疫情期间,该品牌仍然保持了快速的扩张步伐,包括2022年新增的926家门店,以及今年前九个月又增加了823家。根据其关于开设第一万家门店的公告,肯德基计划在未来几年加快这一步伐,每年平均净新增1,200家门店。 在开设新店之外,肯德基还有其他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百胜中国CEO屈翠容表示,目前肯德基服务于中国14亿总人口中的三分之一,计划到2026年将覆盖人群比例提高到超过一半。百胜中国作为肯德基品牌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商,同时还经营其姊妹品牌必胜客。屈翠容同时表示,百胜中国对市场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正在关注超过1,100个其尚未进入的城市。 尽管公司在疫情后变得更加精简和高效,但仍然面对着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新挑战,特别是消费者支出的减少。为此,肯德基和必胜客更新了菜单,为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同时也加强了外卖服务,给顾客提供更方便、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挑战可能反映在了百胜中国的股价上,目前其市盈率(P/E)为22倍,略低于其前母公司Yum Brands、麦当劳以及Restaurant Brands等其他主要全球餐饮运营商的25至27倍。这些公司运营的全球连锁品牌也在中国拥有大量门店。 麦当劳是肯德基在中国最主要的竞品,目前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并计划到2028年达到一万家门店的目标。相比之下,如果肯德基能够继续按计划每年净新增1,200家门店,那么它将在2031年左右在中国达到20,000家门店的里程碑。 中国首家肯德基门店。北京,1987年。(图片由百胜中国提供) 从1987年在前门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肯德基已经在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初,它向不熟悉西式快餐的中国人提供基本菜单。从那个门店开始,肯德基已经遍布中国1,900个城市,并且现在每年交易量高达10亿单。该连锁品牌目前占据百胜中国销售额的大约四分之三,其余部分主要来自必胜客。 肯德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本地化”策略。这一策略如今已经相当普遍,但曾经对于全球快餐连锁店来说是一种禁忌。多年来,肯德基的菜单包括了粥、米饭、海鲜和蛋挞等项目——1952年在美国犹他州开设第一家连锁餐厅时,山德士上校可能不会考虑在菜单上加入这些选择。 肯德基在中国开发的两款产品——牛肉堡和炸全鸡,现在占其销售额约6%,超过了其传统炸鸡的总销售额。 组织精简 肯德基在中国的菜单与世界其他地区非常不同,百胜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多年来不断升级门店,使其更高效,更适应中国小城市较低的生活水平和不同的饮食习惯。目前,全球每三家肯德基中就有一家位于中国,其中许多位于这些小城市。 根据其最新财报,公司专注于降低固定成本,比如减少每家门店的现金投资,这显著提高了其门店运营的盈利能力。公司还专注于数字化,今年第三季度,肯德基和必胜客89%的订单通过数字渠道完成。还采用了多种店面形式,包括运营成本较低、更适合小城市的小型门店。 这样的定位帮助肯德基从疫情中迅速反弹。今年前九个月,连锁店的收入增长了13%,达到63.7亿美元,营业利润增长了54%,约为10亿美元。其同店销售额也在今年九个月同比增长了9%,扭转了2022年全年7%的下降趋势,同时其餐厅利润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达到了19.4%。 经过多年坚持自营模式后,为实现高速的增长目标,百胜中国也开始加大加盟力度,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快餐运营商中很常见。在其最新公告中,公司表示,今后新开设的肯德基门店中将有15%到20%为加盟店。 多年来,百胜中国与其供应商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包括入股关键合作伙伴,以确保大规模运营所需原料的稳定供应。2021年,百胜中国增持福建圣农发展(002299.SZ)5%的股份,后者是中国最大的白羽鸡生产商。两年后,公司又收购了上海宝立食品(603170.SH)40%的股份,这是其主要的调味品供应商之一。 百胜中国于2016年从Yum Brands分拆并独立上市,成为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商。自那以后的七年以来,其股价大约上涨了60%,而前母公司Yum Brands在此期间股价上涨了约一倍。 这可能反映了该股票曾经因为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而获得了高于其他同行的估值。但随着中国经济在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终于开始放缓,肯德基和百胜中国,以及市场上其他主要快餐运营商都必须适应新的现实。在努力扩张的时候,它们需要保持创新,并寻找更高效的运营方式,因为中国市场正在日益成熟,跟西方的稳定市场越来越像了。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