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加快国际扩张步伐
这家金融科技贷款机构宣布,从印度尼西亚合作伙伴获得的贷款额度大幅提升,不过增加的数额不大,仅为3,000万美元左右
重点:
- 信也科技宣布,从印尼合作伙伴PT Bank Jago获得的融资额度大幅提升
- 这家金融科技信贷机构在海外的业务比重仍然微不足道,国际贷款仅占其贷款交易额的2%
阳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离开熟悉的国内市场,进入陌生的土地时,这第一步就更加重要。
这可能正是金融科技信贷机构信也科技(FINV.US)的心声,它刚刚宣布在印度尼西亚迈出新的一步,其象征意义似乎大于实际业务方面。该公司称,建立伙伴关系近一年之后,其印尼分公司AdaKami在当地合作伙伴PT Bank Jago Tbk的融资规模扩大到了之前的五倍。
虽然如此大的增幅听上去令人印象深刻,但经过货币转换之后,就没那么激动人心了,其最新的贷款规模仅为5,000亿印尼盾,相当于3,300万美元(2.35亿元)。这意味着之前的规模1,000亿印尼盾相当小,如果平均贷款规模是1万美元,或许只能向几百人提供贷款。
因此,此举或许不会很快对信也科技的业务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如我们在开头所说,每一段旅程都有第一步。确实,信也科技似乎在这场国际征途中处于领先地位,因为没有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在最新的季报中提到国际业务。
投资者似乎对信也科技有限的国际化进展表示谨慎的认可,其纽约股市股票周一上涨3.3%,但在最后一小时的交易中回吐了所有涨幅,收盘时股价无变化。不过,这仍然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的跌幅,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对其持谨慎的认可态度。
与其他金融科技信贷同行相比,投资者似乎更偏爱信也科技,它的市盈率达到3.7倍。与之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是3.5倍的陆金所(LU.US),但该公司规模更大,并且由于享有金融巨头平安保险(2318.HK; 601318.SH)的福荫,因此各方面的关系更扎实。规模类似的360数科(QFIN.US)和乐信(LX.US)市盈率都较低,分别为3.0倍和2.2倍。
信也科技的海外旅程跟许多中国科技公司类似,它们经常选择东南亚作为出海的第一站。这些市场与中国有更多接近之处,因为发展阶段相似,西方国家市场虽然更有利可图,但远没有那么令人熟悉,竞争也非常激烈。
小米(1810.HK)和Oppo等大部分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东南亚都十分活跃,将那里作为进入西方市场的跳板。同样地,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东(JD.US; 9618.HK)也选择在该地区开展中国以外的一些大型项目。
像信也科技这样的金融科技信贷机构,还没有在中国境外有过类似的大动作,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公司还很年轻,它们的历史只能追溯到约七八年前,当时北京首次向私营领域放开国内金融服务市场。但由于对缺乏风险控制经验导致的激进借贷行为感到担忧,中国对该群体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其他公司可能很快追随信也科技海外扩张的脚步。
不断增长的足迹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仔细看看信也科技在东南亚的成长足迹,以及这个市场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潜力。其最新年报显示,早在2018年和2019年,它就在菲律宾拿到了在该地区最早的许可证。2019年,它成立了印尼子公司,之前它获得了该市场的金融科技贷款牌照。在其最新年报中,该公司还将越南列为国际市场之一,但没有提到是否获得在那里开展业务的许可证。
去年10月,它与印尼Jago银行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最新公告表明,该行可能成为它未来在印尼市场的主要合作伙伴。从逻辑上讲,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进展,因为这样一个当地合作伙伴不仅将为它在印尼的业务提供资金,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有助于信也科技开拓这个东南亚最大的陌生市场。
从规模上看,信也科技的国际业务与它在中国的业务相比仍然很小。在今年二季度,它的国际借款交易总额只有9.1亿元,仅占其总额的2.1%。更重要的是,它的国际交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对于一个潜在的新增长领域来说,这并不是最健康的迹象。
在整体的未偿还贷款余额方面,它的国际业务看起来略好一些。该公司在中国境外的未偿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0%至4.8亿元。但同样,绝对数字相当小,截至二季度末,国际贷款占该公司未偿还贷款余额总额的比例不足1%。
就用户数量而言,截至去年年底,信也科技的海外业务注册用户为900万,是2020年底400万的两倍多。但同样,与去年年底该公司在中国的1.31亿注册用户相比,900万用户仍然微不足道。所有这些都说明,信也科技的海外业务正在增长,但与中国本土市场相比,规模仍然很小。
这并不是说,一旦公司找到了正确的成功模式,业务就只能缓慢增长。另外两家金融科技公司——在线券商富途证券(FUTU.US)和老虎证券(TIGR.US)就是很好的例子。过去十年,这两家公司都是从帮助中国客户在美国和香港购买股票的经纪商起家。但在中国的监管机构发出越来越多的不祥信号,表明这两家公司缺乏必要的运营执照后,它们目前都把业务重心放到了中国境外。
信也科技及其金融科技贷款同行似乎比这两家中国经纪公司拥有更稳固的监管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对于在海外实现业务多元化缺乏紧迫感的原因。尽管如此,对于这样的金融科技贷款机构来说,现在开始考虑未来永远都不嫌早,因为中国的监管机构为了消除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年轻的私营金融部门的整顿力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