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 Bamboo Works - China stock insights for global investors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category/新能源/ Just another WordPress site Fri, 10 May 2024 10:03:1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1.1 https://thebambooworks.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cropped-BBW_website_icon_20221228-32x32.png 新能源 - Bamboo Works - China stock insights for global investors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category/新能源/ 32 32 认股权证计划带动 路特斯科技爆升四成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8%ae%a4%e8%82%a1%e8%af%81%e8%ae%a1%e5%88%92%e5%b8%a6%e5%8a%a8-%e8%b7%af%e7%89%b9%e6%96%af%e7%a7%91%e6%8a%80%e7%88%86%e5%8d%87%e5%9b%9b%e6%88%90/ Fri, 10 May 2024 06:27:22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883 Lotus Technology shares rally英国豪车品牌路特斯的电动汽车部门股价在过去两周上涨超过40%,但目前仍远低于2月的发行价 重点: 阳歌 自今年2月完成借壳上市以来,踌躇满志的豪华电动汽车(EV)制造商路特斯科技公司(LOT.US)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2月22日,也就是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完成合并的当天,该公司冲进上市大门并收于13.51美元,之后的两个月公司股价基本处于下跌趋势,跌幅超过一半,最低见5.64美元。 但过去两周情况有所好转,公司透露正在推进一项计划,如果先前获发认股权证的持有人选择行使权利,其支持者将可筹集高达1.73亿美元的资金。它上周公布了该计划的最新进展,但也指出,认股权证持有人极有可能选择不行使购买股票的权利。 这是因为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11.5美元,仍远高于该股的最新收盘价。但似乎有一些股票买家认为认股权证持有人仍可能购买股票,因为该股在过去两周内上涨了40%以上,周四收于8.01美元。 归根结底,其实取决于你认为这家公司值多少钱,对路特斯科技公司这样一家年轻公司来说,是件棘手的事情。该公司是英国标志性豪华汽车品牌路特斯的电动汽车部门,路特斯现在由吉利控股,后者于2017年收购了51%的股份。 此后,为了重振路特斯品牌,吉利向其注入3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在武汉建厂的13亿美元。路特斯是吉利覆盖广泛的电动汽车品牌计划中的豪华品牌,定位于8万美元以上的汽车市场。吉利还在发展一个价格略低一些,但仍属高端的品牌极氪,后者也计划在纽约上市。 在食物链的更下游,吉利2010年从福特手中收购的沃尔沃,正在研发电动汽车,它自家的吉利品牌也在制造更主流的电动汽车。 但我们再回到路特斯和它寻求获得投资者更多尊重的努力上吧。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最新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2021年至2031年,预计全球8万美元以上电动汽车市场,将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到2031年,每年需求量将达到近190万辆。研究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处于这个价格区间的电动汽车只有10款,相比之下,同一价格区间内使用传统内燃机的汽车超过100款。因此,路特斯认为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是此类豪华电动汽车市场的先行者。 增加收入 经过几年的准备,公司于去年开始报告第一笔可观的收入。去年全年销售额为6.79亿美元,交付了6,970辆汽车,较2022年的960万美元收入大幅增长。 过去三年,它的研发费用实际上一直在下降,从2021年的5.11亿美元降至去年的3.69亿美元,之前研发费较高,可能是由于研发首款电动车的大量支出。虽然研发支出一直在下降,但销售和营销成本却恰恰相反,从2021年的3,800万美元升至去年的3.29亿美元,全因扩大销售网络、推广产品所致。 值得注意是,政府的支持也在减少。在世界各地,政府支持都很重要,但在中国尤为要紧。由政府补助中获得的收入,从2021年的4.91亿美元降至去年仅400万美元。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运营费用从2021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7.36亿美元,随着业务的增长,这一数字可能会继续增长。 它的毛利润为1.02亿美元,毛利率约为15.5%,不过公司表示,它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毛利率提高到21%至23%。行业巨头特斯拉(TSLA.US)在2022年底和2023年初,曾处于这一范围内,但由于竞争激烈,今年第一季度其毛利润率跌至15.2%。路特斯科技或许能够避免一些压力,因为它所处的市场竞争要小得多,但这个市场也比特斯拉的市场要小得多。 路特斯科技去年录得7.5亿美元的净亏损,略高于2022年的7.25亿美元,但对于一家在新业务上投入巨资的公司来说,还算不错。公司去年在首次公开募股前筹集了约10亿美元,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如果我们之前提到的11.50美元认股权证的持有人行使认购权,它将不会获得新增的1.73亿美元收益。 尽管去年获得了10亿美元的现金注入,但截至2023年底,它的现金总额从一年前的7.4亿美元下降近一半,至4.27亿美元。意味如果继续以同样的速度消耗现金,公司几乎肯定会在今年晚些时候需要筹集更多资金。 综上所述,我们不禁要问,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它目前的涨势是否反映了投资者对其股票的“重新发现”?它目前的市销率为8.6倍,高于特斯拉的6.4倍,也比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1211.HK; 002594.SZ)的1倍高出不少。虽然路特斯科技的市销率很高,但如果公司今年能实现大幅增长,这一数字可能会有所下降。 鉴于它跟本地龙头品牌吉利的联系,加上在2023年录得强劲的第一年销售额,以及所处的细分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如果能够保持强劲的销售增长,公司看上去确实前途光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认股权证计划带动 路特斯科技爆升四成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小马智行赶美上市 双战略加速商业化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b0%8f%e9%a9%ac%e6%99%ba%e8%a1%8c%e8%b5%b6%e7%be%8e%e4%b8%8a%e5%b8%82-%e5%8f%8c%e6%88%98%e7%95%a5%e5%8a%a0%e9%80%9f%e5%95%86%e4%b8%9a%e5%8c%96/ Tue, 07 May 2024 07:08:31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749 Pony.ai approved for U.S. IPO这家以自动驾驶出租车闻名的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在纽约上市,它降低了野心以更快增加收入 重点: 陈竹 上月末,汽车界的焦点都集中在北京,因为有中国首屈一指的年度车展。在展出的诸多豪车中,来自小马智行的第七代丰田bZ4X Robotaxi 概念车备受瞩目。这款车展示的不仅是公司与一家大型车企的合作关系,还有它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承诺——尽管它的很多竞争对手都着眼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辅助驾驶技术,因可以更快实现商业化。 北京车展前夕,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小马智行在美国上市的计划,公司在财务方面得到了显著提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4月2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小马智行拟发行不超过9,80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批准小马智行赴美上市,是中国监管机构放松对赴境外上市科技公司的最新信号之一,此前两年,只有少量大型上市获批。境外上市放缓可追溯到2021年初,当时网约车巨头滴滴在美国进行了备受争议的IPO,最终却在上市几个月后就退市。 中国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担忧是数据安全,因为滴滴甚至是小马智行这样的小公司,都收集了大量数据,涉及从个人用户到中国道路网络状况的各种数据。监管机构担心在纽约上市后,美国官员可能会获取这些信息,不过随着新的数据安全审查监管框架的出台,这些担忧正在缓解。 小马智行只是越来越多试图上市的自动驾驶公司中的最新一家,前不久纵目科技也申请在香港上市。任何一家能成功上市,都能提振市场信心。这些公司商业化步伐缓慢,且多年持续未兑现承诺,导致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投资者越来越没有耐心。 成立于2016年的小马智行,在吸引投资方面相对成功,包括在去年10月的上一轮融资中,从沙特阿拉伯的NEOM及其附属投资基金获得了1亿美元资金。据天眼查网站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已通过九轮融资筹集了超过11亿美元。2022年初D轮融资结束后,其估值达到85亿美元,巩固了它作为高科技“独角兽”的地位。 投资者看好公司部分是因为创始人彭军和楼天城的背景,他们都曾在百度(BIDU.US;9888.HK)的自动驾驶部门工作过,那里被认为是中国自动驾驶的前沿。 投资者可能还喜欢公司的愿景,主要关注L4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通常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运行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这使其有别于很多同行,后者专注于复杂程度较低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不是完全自动,但更容易商业化。 商业化计划 小马智行是首批获准在中国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公司之一。该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中国一线城市拥有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队,并在其中三个城市推出了商业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公司向通过其PonyPilot+应用程序预订乘车的人,收取按里程计算的费用。但它的收入相对较小,因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运营的区域,仍然严格限定在人口较少的指定区域。比如,在北京,目前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仅限于亦庄一个区域,这里远离主城区。 2018年,小马智行成立卡车事业部,建立了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线,随后在2020年注册了一家名为小马智卡的独立公司。 但该业务成立一年后却毫无进展。 2021年底,小马智行合并了自动驾驶卡车和乘用车研发团队,据报道,由于美国研发中心几乎全部解散,卡车业务团队缩减至仅10人左右。 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化困难重重,原因有很多,包括监管准备不足和技术不成熟。虽然自动驾驶在高速公路上比在城市道路上看起来简单,但现实要复杂得多。一众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的公司都在最近遇到了困难,包括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图森未来(TSPH.US),该公司早前凭借自动驾驶技术赢得喝彩,但最近宣布退出美国市场。 由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化上面临多重障碍,小马智行开始追随越来越多的同行,采取更务实的策略,专注于技术含量较低的L2级别。一年前,小马智行进行战略转型,公司创始人、CEO彭军宣布,作为整个商业化努力的一部分,公司将全面发力“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 不过,小马智行并不是第一个尝试L2驾驶辅助的公司。据中国媒体雪豹财经社报道,比亚迪(1211.HK;002594.SZ)、广汽埃安、小鹏汽车(XPEV.US;9868.HK)等国内主要车企都已经选定了该技术的首选供应商,这意味小马智行可能很难为这项技术找到主要合作伙伴。 尽管如此,此举对小马智行在短期内开始产生更可观的收入来说,恐怕是必要的。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尽管竞争激烈,但中国的辅助驾驶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2018年为93亿元,2022年达到了413亿元。 由于多年来在L4甚至更高级的自动驾驶方面积累了尖端技术优势,小马智行可能比纵目科技等更具优势。尽管如此,在北京车展期间对旗下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大力宣传似乎表明,公司仍将L4级别的技术视为长期目标。现在,它需要想办法在提交美国上市文件时,能激起投资者对其双重战略的兴趣。 当然,要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目标,需要持续的大笔研发支出,意味小马智行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持续亏损。它可能很快就会知道,投资者对这类故事的看法,包括他们对小马智行的估值是否和2022年的85亿美元一样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小马智行赶美上市 双战略加速商业化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高瓴资本正将重心转向全球市场 公司被调查后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9%ab%98%e7%93%b4%e8%b5%84%e6%9c%ac%e6%ad%a3%e5%b0%86%e9%87%8d%e5%bf%83%e8%bd%ac%e5%90%91%e5%85%a8%e7%90%83%e5%b8%82%e5%9c%ba-%e5%85%ac%e5%8f%b8%e8%a2%ab%e8%b0%83%e6%9f%a5%e5%90%8e%e9%9c%80%e5%86%8d/ Fri, 26 Apr 2024 01:28:06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320 Hillhouse fined for selling down Longi stake without disclosure这家私募股权公司在没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应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要求,高瓴资本需要回购这些股份。 重点: 余特莉 阳歌 在中国庞大的私募股权界这个复杂的行业中,即使是最熟练的操盘手也偶尔百密一疏。高瓴资本就是这种情况。高瓴是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目前正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违规减持太阳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根据隆基上周五提交给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购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将其持股比例从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举是回应中国证监会去年 11 月对其“间接减持”隆基股份但未进行适当披露的立案调查。 像高瓴这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犯下这样的错误并不常见,或许可以解释监管机构为何展开调查。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股市疲软的情况下,任何此类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视为对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现。 一家植根中国的基金在当前环境下向全球转型 高瓴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因投资了一批消费、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的中国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为中国顶级游戏公司的腾讯控股 (0700.HK) 和与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竞争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请在香港上市的百丽时尚以及抗癌药物制造商百济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资组合中。 高瓴的失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尤其是该基金正谋求从中国本土转向成为立足亚洲区域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向全球其它市场扩张,以此对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转型对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其拥有庞大的美国LP基础,其中大部分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他们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网站目前几乎没有提及其在中国的成功投资案例,而只是强调其在美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地已有布局。 在违规减持隆基股份的调查进行5个月后,高瓴向中国监管机构表示,除了重新增持隆基股份外,高瓴还承诺将增加对中国 A 股市场的配置比例,加大投资中国 A 股市场。高瓴将如何兼顾其经营重心转移至海外,和对中国监管机构的最新承诺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还有待观察。 无论如何,高瓴已经面临整个对冲基金行业的挑战。据路透社最近的一份报道,由于业绩不佳,高瓴的几位美国投资者已经决定“用脚投票”,而且其对冲基金资产价值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跌至 275 亿美元。 被逮个正着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最终引起证监会的关注? 高瓴是隆基股份的第三大股东,通过其位于新加坡的实体 HHLR Management Pte. Ltd. 持有隆基5.85% 的股份。 2023年3月,HHLR 借出了隆基1%的股份,借期最长为182天,使其持股量低于5%的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超过这个门槛,股东必须披露其持股情况,但低于这个门槛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在这种交易中,股东通常将其在上市公司的持股借给借货人,后者必须在商定的期限前归还借来的股票,并支付预先商定的费用。 然而,9月底借贷股份到期归还后,HHLR持有的隆基股份仅回升至4.98%,这意味着高瓴在此期间减持了0.87%的股份,即5,461万股,但这一减持行动并未作出披露,从而引发了争议。 根据隆基股份最新的文件,自去年11月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HHLR一直积极配合调查,并通过购买130万股隆基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5%。HHLR通过股票回购获得的任何利润都将归隆基所有。 高瓴将隆基股份增持至5%,表明已遵守监管机构的要求,并可能不打算将其持股量进一步提高到之前的水平(5.85%)。考虑到隆基股价的动荡局势,这并不足为奇。 隆基曾被誉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太阳能公司,并被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领域的顶级企业,但由于整个光伏行业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其市值较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70%以上。价格下跌挤压了利润率,损害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上月隆基透露,将在全球裁员5%,以削减成本,理由是“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高瓴资本正将重心转向全球市场 公司被调查后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增长缓慢亏损持续 纵目科技乏上市亮点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a2%9e%e9%95%bf%e7%bc%93%e6%85%a2%e4%ba%8f%e6%8d%9f%e6%8c%81%e7%bb%ad-%e7%ba%b5%e7%9b%ae%e7%a7%91%e6%8a%80%e4%b9%8f%e4%b8%8a%e5%b8%82%e4%ba%ae%e7%82%b9/ Tue, 16 Apr 2024 04:22:54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005 Zongmu files for IPO这家自动泊车解决方案研发商,去年亏损严重且收入增长乏力,仅录得6%,不太可能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 重点: 陈竹 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动驾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曾经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但随后就被遗忘。但相关技术终于开始成熟,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等全球有远见卓识的人提出了大胆的主张,并为推出全自动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时间表。在中国,随着新一代电动汽车在这个拥挤的市场中争夺注意力,采用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卖点。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月末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希望这股重新燃起的乐观情绪能够吸引投资者。在上周修订的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最初的两家承销商华泰国际和法国巴黎银行的基础上,增加中信里昂为承销商,这三家二级公司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组合,为公司的第三次上市尝试护航。 纵目科技早在2017年就在新三板上市,新三板是中国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清冷。但不到一年,它就退出了新三板。2022年,公司申请在类似于纳斯达克的上海科创板上市,但最后又主动撤回了申请。 纵目科技由唐锐在2013年创立,主要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主攻软件。这让它有别于业内一众公司,如计划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车队的小马智行,和聚焦自动驾驶车辆传感器的禾赛(HSAI.US)。 招股说明书显示,纵目科技自成立以来已通过九轮融资,筹集资金22亿元。它最有名的支持者是小米集团(1810.HK),小米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坚定支持者,并于上月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NEV)。纵目科技的上一轮融资是在2022年3月,筹集资金近10亿元。在那一轮融资中,公司估值超过90亿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独角兽是指估值在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 如果能完成首次公开募股,能不能保持这么高的估值则是另一回事,因为股市投资者最近对新上市的科技股估值,远没有那么慷慨了。禾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2月上市时,它的估值在25亿美元左右,但上市后估值已跌至约5.5亿美元。 纵目科技自称是一家全自动驾驶技术的供应商,但其主要关注点是自动泊车,这是一种专门的自动驾驶应用,通常用于停车场或车库等严格控制的封闭环境中。 在中国的乘用车自动泊车解决方案(APS)市场,按2022年的销售额计算,纵目科技在供应商中排名第五。公司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APS整体市场规模达81亿,纵目科技占4.9%。 公司还强调自己在APS的一个细分市场,即它所说的自动泊车辅助(APA)领域领先国内同行,市场份额达5.6%。 增长乏善可陈 在包括泊车和驾驶解决方案在内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市场,纵目科技仅占1%的份额。中国ADAS市场经历了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9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13亿元。 2022年,纵目科技的泊车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为4亿元,占其全年总收入4.695亿元的85%以上。驾驶解决方案业务则贡献了剩余的7000万元,表明这部分业务仍然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不过,纵目科技把一大部分研发费用都花在驾驶解决方案上,这似乎表明它对这部分业务成为未来的增长引擎寄予了厚望。 纵目科技去年的营收仅录得6%的增幅,达到4.98亿元,这令人难免质疑它能否有效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并扩大业务规模,尤其是考虑到它在该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虽然增长缓慢可能会引起一些投资者的担忧,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研发支出巨大,该公司亏损严重。纵目科技报告称,在截至2023年底的三年里,累计亏损超过15亿元,其中去年亏损5.64亿元。同期,该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接近10亿元。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重大风险,是它严重依赖少数关键客户。2021 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2.5%,到去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93%。在此期间,最大客户在公司收入中的份额从28.5%增至43.8%。 虽然许多公司都面临类似情况,但在中国迅速变化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种风险可能尤其需要警惕,在这个行业,今天的超级明星可能明天就出局了。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纵目科技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之一是与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密切,这使它能够不断改进产品。公司表示,2022年与中国十大汽车制造商全都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这些制造商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72.1%。 投资者是否看好纵目科技的IPO,可能取决于该公司是否有能力加快商业化步伐,特别是其ADAS驾驶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该公司表示短期内盈利无望的情况下。 类似的逻辑可能也适用于越来越多尝试赴港上市的自动驾驶公司,包括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这些公司的表现将证明,投资者究竟是认为这类公司将在不久的将来加速增长,还是认为它们的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增长缓慢亏损持续 纵目科技乏上市亮点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小牛电动能否再次高歌前行?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b0%8f%e7%89%9b%e7%94%b5%e5%8a%a8%e8%83%bd%e5%90%a6%e5%86%8d%e6%ac%a1%e9%ab%98%e6%ad%8c%e5%89%8d%e8%a1%8c%ef%bc%9f/ Thu, 11 Apr 2024 03:16:12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860 Niu returns to growth这家电瓶车制造商一季度销量大幅上涨,扭转了去年全年增长乏力的态势 重点 谭英 2018年10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北京牛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NIU.US) 经历了艰难的日子。2017年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电瓶车销售商,按销量计算占26%的市场份额,按价值计算占39.5%。它在欧洲也高居第三位,按销量计算占据11.1%的市场份额。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其销量大幅增长,从2017年的189,467辆增加到了2021年逾100万辆。 之后增长开始放缓,其后更逆转下跌,即便常州工厂的扩建将年产能提高到了200万辆。2023年,年销量回到71万辆,较2022年下降15%,原因是电瓶车市场整体下滑,部分是锂价飙升,导致电池组价格上涨所致。2023年下半年,锂价开始回落,但小牛电动仍被迫关闭500家门店,至去年底,其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减少至2,856家。 因此,公司上周发表报告称一季度国内外销量大幅反弹后,其股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上涨了34%,为其摇摇欲坠的故事提供了急需的提振。小牛电动表示,一季度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35%至110,115辆,海外销量(主要在欧洲)增长48%,达到19,024辆。 小牛电动表示,2月推出的高端电动自行车NXT,占当季国内销量的26%。据公司称,推出两周内,该车型的预售订单就达到了10,000辆。它将强劲的国际增长归功于“全面的产品线”和零售渠道扩张的进展。 “在新车型和销售渠道扩大的带动下,我们预计在2024年重获增长动力,”公司表示,“对恢复增长的坚定信心,凸显了我们对行业领导地位的责任。”小牛电动首席执行官李彦在3月发布去年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100万至120万辆。 在那次电话会议上,首席财务官周雯娟表示,公司预计一季度收入将增长约10%,远低于上周宣布的销量增长。这意味着,在国内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其平均售价同比下降,延续了去年的趋势。 投资者更关注最新公告中增长恢复的情况,可能也对小牛电动的战略规划感到满意。在发布NXT的同时,公司2月还推出了电动摩托车NX和智能驾驶越野电动摩托车X3,标志着公司向高端产品的战略转型,以抵销消费者支出疲软的影响。首席执行官李彦向财经杂志《第一财经》表示,虽然竞争对手可能会降价,但小牛电动将继续走高端路线,脱离过热的低端市场。 巨大的潜在市场 李彦在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去年中国售价在3,500元以上的高端电瓶车市场规模在1,400万至1,600万辆,但小牛电动在该类别仅售出了约60万辆。 除了走高端路线,小牛电动还有意在今年回归扩张模式,计划在国内开设1,000至2,000家门店,并尝试直接向海外零售商分销,认为这样有助于建立品牌忠诚度。公司还致力于品牌推广和营销计划,从直播到与中国领先的电子竞技团队京东电子竞技俱乐部合作,后者是2023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入围者。 恢复增长看起来不错,但小牛电动今年能维持整体好转吗?公司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的最新财报仍有需要作很大的改进。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1.8%,至4.787亿元,同期毛利率从22.5%降至19%。小牛电动报告称,2023年四季度净亏损1.302亿元,较2022年的3,710万元亏损有所扩大。 全年营收26亿元,较2022年下降16.3%,去年毛利率为21.5%,较2022年的21.1%略有上升,小幅增长归因于在中国市场新推出的高端产品。年度净亏损从2022年的4,950万元扩大至2023年的2.718亿元。 虽然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牛电动每辆电瓶车的收入继续下降,但一个鼓舞人心的迹象是,下降速度同2023年相比似乎趋于平缓。去年第四季度,每辆电动车的平均收入为3,482元,同比下降21%。 总的来说,小牛电动似乎正在开始兑现走高端市场的承诺,并尽其所能应对艰难的市场环境。其市值为1.76亿美元,市销率为0.36倍,与九号公司(689009.SS)持平,后者拥有标志性的赛格威(Segway)品牌,市值2.72亿美元,市销率0.36倍。两者都落后于意大利的比亚乔集团(PIA.MI),后者制造的Vespa品牌电瓶车名气更大、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不过它的市销率只有0.52倍,并没有令人特别兴奋。与小牛电动不同,九号公司和比亚乔集团都处于盈利状态。 近几个月,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四家分析机构,对小牛电动的股票给出的建议不是“买入”,就是“持有”。但一个积极的迹象是,随着公司恢复增长,它们本月转向了“买入”和“强力买入”。两家提交财务预测的分析机构也预计,该公司今年将恢复盈利。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小牛电动能否再次高歌前行?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忧市况逆转 极氪赶美上市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bf%a7%e5%b8%82%e5%86%b5%e9%80%86%e8%bd%ac-%e6%9e%81%e6%b0%aa%e8%b5%b6%e7%be%8e%e4%b8%8a%e5%b8%82/ Tue, 09 Apr 2024 05:18:22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769 Zeekr steps on the IPO acclerator据报道,随着同行估值迅速下跌,这家新能源车企正在重启纽约上市计划 重点: 阳歌 在因市场情绪疲弱而暂停赴美IPO后,新能源车企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突然猛踩油门,似乎想在情况进一步恶化之前上市。 这是我们根据路透社的最新报道做出的评估,报道称公司已重启赴纽约上市的计划。事实上,自去年11月首次提交申请以来,极氪每个月都会定期更新招股说明书,距今最近的更新是在3月20日。 最新文件让外界对极氪的近况有了一些了解,包括2023年全年的数据。更新文件显示,极氪的销售情况在去年下半年大幅放缓,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同步。 与此同时,极氪的劲敌如理想汽车(LI.US; 2015.US)和蔚来(NIO.US: 9866.HK)的估值也迅速缩水,因为投资者为它们的持续亏损和销售增长放缓感到担忧。蔚来最近跨过了一座不甚光彩的里程碑,市销率(P/S)正式跌破1倍,目前只有0.97倍。市销率1倍本来没有什么可以说,但对于一家自认为处于热门增长领域的公司来说,低于这个数字就相当尴尬。理想汽车的市销率高于1倍,目前为1.84倍,但如果最近的趋势持续下去,它可能很快也会跌破这个数。 鉴于极氪的情况与蔚来类似,它1倍的市销率似乎是合适的,以此计算,按照最新招股说明书中的2023年销售数据,该公司的市值为71亿美元。这远低于我们去年11月首次关注极氪IPO时,进行类似分析后得出的100亿美元估值结果,大约是该公司在2023年2月融资时130亿美元估值的一半。 据报道,估值迅速缩水促使极氪推迟了最初的上市计划。但现在看来,该公司正急于在估值进一步下滑之前登陆资本市场。据路透社报道,极氪的筹款计划已从之前10 亿美元或以上的目标,降至5亿美元左右,可见市场情绪不断恶化。 此次IPO正值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整体疲软之际。一季度,此类上市仅筹集资金4,690万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4.28亿美元,成为2017年以来最慢的第一季度。 事实上,最近境外上市中国股票整体显示出一些新的活力迹象,中国ETF-iShares MSCI (MCHI.US) 较1月底的近期低点上涨约10%。但由于对经济放缓,以及西方限制进口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的担忧,新能源汽车股逆势而跌。反映这一点的是,近期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上涨,而同期蔚来的股价却下跌了约30%。 销售放缓 极氪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较晚,直到2021年10月才推出首款车型。它的最大优势是拥有一批顶级支持者,其中以吉利汽车为首。吉利是中国领先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之一,除吉利品牌外,还拥有沃尔沃和路特斯等品牌。极氪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2021年之前,但在那之前,它的所有收入都来自销售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主要是卖给吉利旗下企业。 公司目前有四款车型在售,包括最初的Zeekr 001。招股说明书显示,最新款是极氪高档轿车车型,去年11月发布,今年1月开始交付,目标客户是“精通技术的成年人和家庭”。该公司认为自己是一个高端品牌,售价一般不低于30万元,与蔚来的定位类似。 公司在2022年取得爆炸式增长,因为它在2021年10月才开始交付产品。去年的增长更能反映它未来的潜力,全年总收入从2022年的319亿元增长到517亿元,增幅达62%。以半年为单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会发现,它的收入增长从上半年的136%大幅放缓至下半年的33%。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前约占该公司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其增长趋势也出现了类似的放缓,从去年上半年的约150%降至下半年的44%。 一个略显积极的趋势是,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增长了72%,超过了汽车交付量65%的增幅,这表明公司每辆车获得的收入增加了。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随着销售开始放缓,去年很多新能源车企大部分时间都在降价。但这也可能反映出,在最初的Zeekr 001之后,极氪正在推出越来越高档的车型,而Zeekr 001的起步价为30万,处于目标区间的底部。 该公司表示,今年的目标是交付23万辆新能源汽车,这几乎是2023年交付的118,685辆的一倍。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显示,公司在年初的销量有望达到这一增速,1月和2月的总销量同比增长134%,达到20,047辆。但在市场放缓的情况下,这种增长将越来越难以维持。 总言之,极氪的前景及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总体前景正迅速失去动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该公司突然如此急于重启上市,它最终筹集到的资金甚至可能低于已经调低了的5亿美元目标,因此估值可能会远低于100亿美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忧市况逆转 极氪赶美上市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中国市场销售额开始萎缩 金风科技利润大幅下滑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4%b8%ad%e5%9b%bd%e5%b8%82%e5%9c%ba%e9%94%80%e5%94%ae%e9%a2%9d%e5%bc%80%e5%a7%8b%e8%90%8e%e7%bc%a9-%e9%87%91%e9%a3%8e%e7%a7%91%e6%8a%80%e5%88%a9%e6%b6%a6%e5%a4%a7%e5%b9%85%e4%b8%8b%e6%bb%91-2/ Mon, 01 Apr 2024 00:47:17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477 Goldwind's China revenue starts to contract这家领先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去年下半年利润下降83%,因为来自中国核心市场的收入开始萎缩 重点: 阳歌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8.HK; 002202.SZ)的最新年度业绩中充斥着大量好坏不一的信号,该公司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政策驱动的中国风电市场息息相关。该公司是过去几年将中国建设为风电强国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这种清洁能源全球装机容量的一半左右都在中国。 据伍德麦肯兹称,去年上半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70吉瓦,其中远超一半以上(约44 吉瓦)来自中国。这使得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去年底达到440吉瓦,而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为900多吉瓦。 然而,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影响了金风科技的利润,去年下半年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与此同时,由于现有供应量巨大,中国流露出了放慢新风电场建设的迹象。对于金风科技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变动,不仅因为中国市场占其总销售额的80%以上,还因为该公司是主要的风电场开发商。 最重要的是,金风科技的利润率已经受到挤压,并且可能在未来一年继续承压。这在该公司的净利润上有所反映,用最新年度业绩中的数据计算会发现,该公司去年下半年净利润暴跌83%,较上半年35%的降幅加快。 金风科技全年净利润下降44%至13.3亿元,远超分析机构预测的14%的降幅,显示情况恶化的速度可能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尽管前景黯淡,但投资者可能会感到些许安慰,因为他们被告知利润大幅下降的背后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而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这表明该公司的业务相对稳健,更多的是受到了市场动荡的影响,而不是公司特有的问题。 金风科技周四发布最新报告后,香港市场因复活节假期休市,而在深圳挂牌交易的股票周五小幅上涨。不过,这对金风科技的长期股东而言并不算什么安慰,他们的投资在过去52周损失了一半以上。 该公司一度是投资者的宠儿,贝莱德、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等都是其主要支持者。但截至去年9月,上述机构中的很多已经放弃了该公司,只有摩根大通和贝莱德仍持有其在香港交易的股票,持股份额在应上报的5%以上。 经过长达一年的抛售之后,金风科技目前的市销率(P/S) 仅为0.25倍。中国风电同行明阳智能(601615)的市盈率为0.68倍,看上去稍好一些,但只要低于1倍都显得很疲软。丹麦的维斯塔斯(VWS.CO) 看起来要好一些,市销率为1.7倍。 来自中国的收入开始下降 虽然金风科技去年的利润大幅下滑,但收入仍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年收入从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增长8.4%至502亿元。不过,增速从上半年的14.5%大幅放缓至下半年的5.4%,表明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放缓。 按地域划分,该公司去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增长0.9%至424亿元。但上半年,该公司来自中国的收入增长了6.5%,这意味着下半年销售开始萎缩。该公司在中国以外的销售表现要好得多,全年增长约81%,至78亿元左右,不过这部分业务仅占其收入的16%。 该公司报告称,截至去年年底,其库存从上年同期的98.5亿元大幅攀升至153亿元,这反映了中国市场增长放缓的影响。 导致该公司去年利润减少的三个重要因素是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大幅上升,这些因素将继续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所得税费用几乎增长了两倍,从去年的3.35亿元升至9.97亿元,这可能是由于更高的税率取代了早期旨在刺激产业发展的低税率,但低税率已经到期。 该公司报告去年的净减值损失为3.07亿元,与2022年2.7亿元收益相比出现大幅逆转。这种变化可能与该公司记录的与建设风电场业务相关的亏损有关,由于市场供过于求,风电场的价值正在迅速下降。因此,该公司风电场建设业务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65.4%跌至去年的47.3%,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影响金风科技利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走软,这导致该公司去年出现 2.25 亿元的外汇损失,逆转了上年同期1.06亿元的收益。 这些不利因素导致金风科技去年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从上年的58.8亿元大幅下滑至18.5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去年底的现金也从上年同期的152亿元降至137亿元。这一变化意义重大,因为其现金在前一年大约翻了一番。 总而言之,金风科技正受到中国风电市场的影响。经历了数年的迅猛增长后,中国风电市场正迅速收缩。虽然该公司可通过海外销售部分抵消中国市场的不景气,但这很可能不足以弥补重要的国内市场的销售萎缩。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中国市场销售额开始萎缩 金风科技利润大幅下滑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国富氢能成功与否 还看技术突破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9b%bd%e5%af%8c%e6%b0%a2%e8%83%bd%e6%88%90%e5%8a%9f%e4%b8%8e%e5%90%a6-%e8%bf%98%e7%9c%8b%e6%8a%80%e6%9c%af%e8%83%bd%e5%90%a6%e7%aa%81%e7%a0%b4/ Tue, 26 Mar 2024 04:02:14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296 Guofu Hydrogen files for IPO这家新能源公司已申请在香港上市,它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氢气运输和加氢设备 重点:       陈竹 中国已把发展氢能作为国家优先事项。当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意味着任何愿意参与的公司都可以赚取丰厚的利润。随着中国政府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净零排放,因而在过去几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政府的政策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氢能创业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现在寻求上市,欲从对该行业的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最新的一家,该公司上周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请。而就在它提交申请的一周前,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交了赴港上市的申请。 国富氢能成立于2016年,生产用于制造、存储和运输氢气的专用设备。其主要客户是清洁能源生态系统中的很多公司,包括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汽车制造商、能源公司和城市公交运营商。 然而,尽管经过政府的多年支持,氢燃料的采用率却相对较低,导致国富氢能及其同行的销售额不高。上市文件显示,该公司去年销售额仅5.22亿元,较2022年的3.59亿元增长了45%,2021年的销售额为3.29亿元。 与新兴领域的许多初创公司一样,国富氢能尚未实现盈利,不过过去三年的亏损相对较小。该公司的净亏损从2021年的7,100万元增至2022年的9,400万元,去年又回落至7,300万元。 公司已获得多轮融资,主要来自东方江峡、金浦投资、遨问创投、锦泰金泓和涌铧投资等二线投资者。今年2月,暨阳氢能出资2,000万元收购了该公司0.52%的股份,表明它当时的估值约为38亿元。 这意味着国富氢能距离“独角兽”(指估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公司)的地位还很远。但按照这个估值,它的市销率为7.3倍,对于这种成长型公司来说,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国富氢能宣称自己是氢能价值链的领导者,但仔细研究它的产品目录就会发现,这家公司缺乏氢能制造和存储的很多核心技术。它的四个主要产品类别主要集中在氢气运输和加氢设备,而不是更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的制氢和液化设备上。 说实话,制造氢气运输和加注设备并没有那么复杂,真正的挑战在于这种燃料的实际制造和存储。生产涉及对水进行分解或从天然气中提取氢气,而存储则需要通过将氢气冷却至极低的温度进行液化,成本昂贵。 专注技术含量不高的设备 国富氢能显然专注于运输和加氢这两类技术含量不高的设备,它们在2023年贡献了81.2%的收入。其余的收入来自销售氢气液化和液氢储运设备,这些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试验阶段。 尽管进行了多年的投资,但该公司在开发制氢和储氢技术方面并未取得重大进展。上市文件显示,过去三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保持相对稳定,从2021年的4,200万元微降至2023年的3,900万元。 国富氢能面对的挑战反映出中国氢能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尽管政府推动氢能行业发展的时间相对较长,但该行业尚未起飞。 目前的补贴主要集中在对终端用户的资金支持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提供了此类激励措施。自去年以来,支持步伐有所加快,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来推广这种能源。例如,沈阳的一个区已经开始为购买氢动力汽车的人提供财政补贴,每辆车的补贴金额从50万元到105万元不等。 尽管有这些补贴,但氢动力汽车目前是氢能源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一直发展缓慢,这与近来锂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氢动力汽车的销量仅为5,800辆,与全年3,000多万辆汽车的销量相比,这个数字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在整个氢能领域,国富氢能的技术可能并不领先,但就产品的市场份额而言,国富氢处于领先地位。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显示,该公司在它生产的主要的氢气运输设备的两个子市场中占有约30%的份额。 然而,这些领域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它的地位可能很快就会发生变化。而国富氢能目前的领先地位并不稳固。比如,该公司去年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为30.4%,并没有领先第二和第三的竞争对手多少,后两者市占率分别为24.6%和22.9%。 除了持续的亏损,投资者可能还需要考虑该公司的另一个重大风险因素:收入高度集中在有限的客户身上。国富氢能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44.8%和2022年的53.5%,上升到了2023年的56.7%,表明公司对一个相对较小的客户群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归根结底,国富氢能的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否在氢能“食物链”更为复杂的环节取得技术突破。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将把通过上市筹集到的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改进制氢设备技术,但它未说明具体金额。 毕竟,制氢是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增长潜力巨大,进入壁垒更高。预计从2023年到2028年,此类设备在中国的市场每年将增长约80%,从19亿元增至642亿元。在这个市场赢得可观的份额将为国富氢能,或任何一家能够找到安全、经济的氢能生产方式的公司提供巨大的增长动力。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国富氢能成功与否 还看技术突破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合并失败李嘉诚撤投 Apollo急集资还债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90%88%e5%b9%b6%e5%a4%b1%e8%b4%a5%e6%9d%8e%e5%98%89%e8%af%9a%e6%92%a4%e6%8a%95-apollo%e6%80%a5%e9%9b%86%e8%b5%84%e8%bf%98%e5%80%ba/ Tue, 26 Mar 2024 00:13:46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259 Apollo Future Mobility hastens to secure funds for debt reliefApollo出行宣布折让9.8%配售新股,集资约2.1亿港元,这是公司去年收购威马汽车失败后,今年第二度配股集资还债 重点:      李世达 近年内地新能源车产能过剩,行业进入价格战阶段,竞争力不足的末位车企纷纷面临淘汰,去年寻求借壳上市失败而申请破产的威马汽车,以及今年春节过后宣布停产的高合汽车,是最受关注的两个例子。 去年曾欲收购威马汽车的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0860.HK),近日宣布发行4.46亿股认购股份,相当于扩大后股本的43.6%,每股认购价0.46港元,折让约9.8%,集资约2.1亿港元(1.9亿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6亿港元。 以港澳资本为主的Apollo出行,前身为力世纪有限公司,最早经营珠宝钟表产品销售业务,2015年开始进军电动车市场,先后收购有”日本特斯拉”之称的电动车整车制造商GLM,以及德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Ideenion Automobil AG。至2020年又收购德国小众超跑品牌Apollo,两年后更将力世纪易名为Apollo,力求转型新能源造车公司,主打顶级新能源超跑。 曾吸引李嘉诚投资 相较其产品Apollo EVO,Apollo出行的投资人反而更为人关注。大股东何敬民为澳门前特首何厚铧之子,公司前主席何敬丰则是何厚铧侄子。宣布转型电动车业务时,更获得长和系创办人李嘉诚、维港投资周凯旋、刘梓浩及宝龙地产(1238.HK)大股东许华芬等人旗下公司认购可换股债注资。 然而在去年9月威马汽车借壳上市失败后,李嘉诚、周凯旋等投资人纷纷要求提前赎回。公司在去年10月已向李嘉诚旗下的Able Catch Ltd偿还3,51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至于周凯旋、刘梓浩、许华芬旗下公司则同意延迟至今年赎回。 今次配股集资已是Apollo出行今年以来第二次,今年1月15日公司曾发行新股集资4,800万港元,其中1,000万港元用于还债,另外3,800万港元则作为营运资金。而今次配股所得资金,大部分也都用于还债。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参与认购者除一家投资公司外,其余均为公司现有股东,显示现有股东在公司面对财务困难时,愿意加大投入完成今次配股。配股后股权也相对更集中,其中何敬民持股降至为21.53%,但仍为最大股东,新入股的新加坡MPW Index Supreme Investment Fund持14.99%股权成第二大股东。 不过,即使度过这次危机,公司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新能源车业务的前景。主打新能源超跑的Apollo过去曾发布全新一代超跑Apollo IE,“全球限量10台”,每台售价高达230万欧元。至于雄心勃勃的电动车项目Apollo EVO,至今仍在开发阶段,2021年曾公开展示的首款四座电动跑车Apollo Evision S,暂时没有下文。 收入仍靠珠宝钟表 Apollo出行也就年度业绩发布盈警,预告2023年将亏损7至11亿港元,而2022年综合纯利为2.7亿港元。公司表示,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出售若干附属公司,导致并无应付或然代价公平值收益,而上一期此收益约为2.7亿港元。另外预期商誉及承兑票据减值也较上期的1亿港元有所增加。 事实上,虽然公司名称及Logo都换了,Apollo出行的收入却仍然以珠宝钟表销售为主。2023年上半年,分销汽车与汽车相关的收入仅约360万港元,而珠宝钟表销售收入则约1亿港元,公司其他收入为贷款融资,并获利息收入约2,072万港元。即使是表现较好的2022年同期,汽车相关收入1.7亿港元,也远低于珠宝钟表销售的2.7亿港元。 没有量产能力、在中国市场缺知名度与生产资质,是实现造车梦的最大障碍。原本并购威马汽车的计划,正好能购补足Apollo出行无法在中国内地造车量产的短板,无奈最终失败。威马汽车虽仍持有Apollo 11.13%权益,但威马已向法院申请重整,Apollo造车只能另想办法。 其实,在收购威马汽车失败后,不仅威马创办人沈晖出走,当初怀抱造车梦的前主席何敬丰,也因身体因素去职。造车经验丰富的总经理兼执董戚正刚也求去。而继任主席的许敬瑛是一名律师,是餐饮流动应用程序Repeat App的共同创办人,没有任何造车经验。去年底公布的董事名单内已无任何具有车企经验的成员。 目前,还债仍是公司首要任务。截至去年6月30日,公司记息借款及可换股债券分别为8,140万港元及1.6亿港元,而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2亿港元。今次认购事项净筹额约1.6亿港元,其中7,500万港元将用于还债,另外7,130万港元用于发展业务,剩下则用于营运资金。 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Apollo出行仍然依靠老本行收入,很难真正被视为“车企”。去年收购威马汽车告吹后公司股价跌破1港元,今年以来则在0.5至0.8港元徘徊,市销率约0.33倍,吸引力非常有限。可以想见,即使在股东的支持下公司营运状况获得改善,但要在造车业务上有所成长,或许仍需要寻求外部合作机会。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合并失败李嘉诚撤投 Apollo急集资还债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太阳能风暴让晶科能源黯然失色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5%a4%aa%e9%98%b3%e8%83%bd%e9%a3%8e%e6%9a%b4%e8%ae%a9%e6%99%b6%e7%a7%91%e8%83%bd%e6%ba%90%e9%bb%af%e7%84%b6%e5%a4%b1%e8%89%b2/ Fri, 22 Mar 2024 04:14:53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205 JinkoSolar predicts accelerating consolidation去年第四季度,这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收入仅增长了9.4%,远低于66%产品出货量的增速,原因是行业受到了价格暴跌的影响 重点:      阳歌 感谢政府补贴。 这是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JKS.US; 688223.SH)去年第四季度没有陷入亏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家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预测,2024年将面临更多动荡,并预计行业整合将会加速,目前该行业正努力应对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价格暴跌。 尽管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保持了盈利,但投资者对晶科能源周三公布的业绩似乎并不太满意。该股在业绩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下跌了10.5%,今年以来已下跌34%。这个下跌速度远大于中国ETF-iShares MSCI今年1.6%的跌幅,后者追踪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 由于太阳能行业的动荡,晶科能源的表现落后于其他中国股票并不奇怪,但它的表现在业内也不及对手。在遭遇此轮抛售后,它的市盈率只有2.3倍,落后于在纽约上市的同行阿特斯太阳能(CSIQ.US)的3.8倍,以及在中国上市的隆基绿能(601012.SH)和晶澳科技(002459.SZ)的10倍与6.8倍。 晶科能源何以不及同行,没有明确的原因,不过它严重依赖中国本土市场,可以说占其第四季度销售额的一半,这可能是造成目前困局的原因。在经历了几年的爆炸性增长后,预计今年中国新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将开始大幅放缓。 在各国竞相减少碳排放的背景下,晶科能源及其同行一直在加紧增加产能,以满足对太阳能的强劲需求。过去两年,晶科能源每年都将产能提高约50%或以上,而它的竞争对手也有类似的增长幅度。所有这些都导致了目前的产能过剩状态,对价格造成了压力。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仙德表示:“由于四季度组件价格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跌,我们有接近50%的组件销往价格较低的中国市场,四季度毛利率为 12.5%,较第三季度的19.3%明显下降。” 价格下跌反映在晶科能源产品销量与实际收入的巨大差距上。去年第四季度,产品销量增长相当强劲,而实际收入的增长要慢得多。公司当季各种产品的出货量为27.9吉瓦,主要是太阳能组件,较2022年同期的16.8吉瓦增长了66%。但公司同期实际营收仅增长9.4%至328亿元。 公司的救命稻草是补贴收入的大幅增长,从2022年同期的9,400万增至5.55亿元。这帮助公司维持了盈利,净利润为2,93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6.65 亿元和第三季度13.2亿元的利润相比大幅下降。 行业整合加速 尽管依赖政府补贴才能保持盈利,但分析机构仍然预计,晶科能源及其大多数同行今年仍将保持盈利,尽管它们仍在继续建扩大产能。公司表示,预计今年各种产品的产能将提高45%至60%,但预计今年组件出货量的增幅会下降到34%,介于100吉瓦至110吉瓦之间。 这个预测数字较去年大幅放缓,去年公司的组件出货量从2022年的44.5吉瓦跃升76%至78.5吉瓦。 预计今年新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将会放缓,按照能源咨询顾问公司伍德麦肯兹的预测,太阳能行业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扩张后,将进入缓慢增长或没有增长的新阶段。伍德麦肯兹称,2019年至2023年期间,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每年增长约28%。但它表示,未来四年将几乎没有增长,还说在某些年份,新增装机量甚至可能出现萎缩。 相比之下,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今年新装机量将保持强劲增长。它预测,2024年新装机容量将增长近30%,达到547吉瓦,但预测2025年将急剧放缓,仅增长9%。 虽然放缓的确切时间似乎尚不确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价格将持续走低,以至许多规模较小、效率较低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将开始出现亏损。晶科能源预测,随着这种情况的发生,今年的行业整合将会加速。它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前十大厂商将占据全球销量的90%,而2023年它们控制的市场份额仅为70%。 作为领军企业,一旦整合完成,晶科能源的地位肯定会更加强大。截至去年底,公司坐拥近200亿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较2022年底的113亿元大幅增加,意味它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现金短缺。 公司有两个稍微令人担忧的趋势:应收账款不断增长,以及库存不断增加。去年第四季度,前者增长至227亿元,相当于同期收入的71%,远高于上年同期的56%。库存也从一年前的175亿元增加4%至182亿元,不过仓库中实际产品数量的增幅可能要大得多,因为现在的价格要比上年同期低得多。 综合考虑,晶科能源的股价目前看起来有些被低估,这反映出在太阳能行业经历重大调整之际,大家普遍看跌这个行业。这意味着,就目前的价格而言该股可能物有所值,因为从中长期来看,在未来一两年调整结束后,它可能会有相当可观的上涨潜力。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太阳能风暴让晶科能源黯然失色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政策影响利润大跌 金力永磁今年有机复苏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6%94%bf%e7%ad%96%e5%bd%b1%e5%93%8d%e5%88%a9%e6%b6%a6%e5%a4%a7%e8%b7%8c-%e9%87%91%e5%8a%9b%e6%b0%b8%e7%a3%81%e4%bb%8a%e5%b9%b4%e6%9c%89%e6%9c%ba%e5%a4%8d%e8%8b%8f/ Thu, 21 Mar 2024 08:00:47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140 JL Mag sags in 2023, but seen rebounding this year在钕价暴跌之后,该公司正在经历艰难的调整,钕是其核心产品稀土永磁体的关键成分 重点:      谭英 这似乎有悖常理,但中国保持稀土材料和技术主导地位的雄心壮志,可能正在伤害业界领先的稀土磁材制造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 金力永磁上周发布了2023年业绩快报,它延续了去年前六个月的中期业绩下滑的趋势。其全年的营收下降了6.7%,至66.9亿元,利润更是下降了19.8%,至5.64亿元。这与2022年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75.6%和55.1%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司将形势逆转归咎于稀土材料价格的波动,稀土材料是生产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材料。钕就是一种稀土,是金力永磁的磁性材料产品的核心成分,自2022年2月达到每吨150万元的峰值后,它的价格一直在急剧下跌。这种元素现在的售价为每吨43.7万元,不到峰值的三分之一,自2023年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40%。 2022年1月在香港上市后,当时公司的情况看起来要强劲得多,利润和收入均快速增长,钕价接近峰值。自那以后,与新经济产品相关的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锂是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蓄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已从2022年的峰值暴跌了逾80%。 但就金力永磁而言,钕价大幅下跌,降低了公司一种关键材料的成本,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并非如此。 钕是金力永磁生产的稀土永磁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永磁体,就是它们不会失去磁荷。最近,中国对这种产品的需求疲软,尤其是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下,导致需求旺盛时生产的产品大量积压。这其中就包括金力永磁的永磁体库存,生产这些永磁体使用的钕,是在价格高得多的时候购买的,意味生产成本现在可能超过了能向客户收取的实际价格。 除了需求疲软外,压低钕价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的钕和其他稀土产量大幅增加。中国最近提高了稀土产量,以维持在行业的主导地位,因为其他国家试图开发自己的资源,以减轻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还采取措施,保护像金力永磁这样直接购买稀土用于生产永磁体等其他产品的公司。去年12月底,中国禁止制造稀土永磁体的技术出口,之前还禁止了提取和分离稀土永磁体关键原材料的技术出口。 稀土主导地位 十年前,中国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开采和加工。现在,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加大开采和加工力度,这一比例已经降到了70%。但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中国在精炼稀土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产量占90%。 中国寻求通过提高生产配额(其实就是产量目标)来维持主导地位,目的是将价格压低到足以阻止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的程度。虽然从长远来看,价格下降或许有利于金力永磁这样的公司,但短期来看,情况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客户希望企业用降价的形式,将省下的大部分费用转移给他们。这对金力永磁来说,可能是个问题,因为它当前的部分库存是用钕价仍在高位时购买的稀土制造的。 这种态势体现在金力永磁2023年的稀土永磁体产量增长25.6%,达到15,122吨,但公司当年收入却下降了。 不过,分析机构预计,在钕价格更低、更稳定的新环境下,金力永磁今年将恢复强劲的利润和收入增长。雅虎财经调查的十几家分析机构预计,它2024年的营收将增长约50%,利润增幅也应该会与之相当。 金力永磁并非唯一一家在去年感到痛苦的企业。北方稀土(600111.SS)今年1月宣布,由于稀土价格持续下跌,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21.7亿元至23.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三分之二。 金力永磁上周公布业绩快报后,它在香港和深圳挂牌交易的股票走势各异,一周后,前者下跌了5%多一点,后者则上涨了1%。 中国内地投资者总体上更看好该公司,其在深圳挂牌的股票当前市盈率为45倍,而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市盈率要低得多,只有18倍。相比之下,仅在国内A股上市的北方稀土的市盈率为27倍。 金力永磁在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市场占据14.5%的份额,堪称中国该领域的国家级旗舰企业之一。在它的收入当中,只有13%来自国际销售,因此其产品相对不受地缘政治的冲击影响。然而,这种情况也可能出现变化,因为该公司正在墨西哥建造一座耗资1亿美元的回收厂,把废弃合金转化为永磁材料,这可能表明该公司有更大的全球抱负。 稀土价格反弹可能会使永磁体今年的预期反弹复杂化。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价格反弹似乎不太可能。专家认为,中国还将继续扩大稀土开采和选矿的产量目标。该公司2023年的总配额达到创纪录的25.5万吨,较2022年增长21.4%,今年这一数字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以维持它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政策影响利润大跌 金力永磁今年有机复苏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搭上绿色快车申上市 重塑能源实现盈利路仍遥 https://thebambooworks.com/cn/%e6%90%ad%e4%b8%8a%e7%bb%bf%e8%89%b2%e5%bf%ab%e8%bd%a6%e7%94%b3%e4%b8%8a%e5%b8%82-%e9%87%8d%e5%a1%91%e8%83%bd%e6%ba%90%e5%ae%9e%e7%8e%b0%e7%9b%88%e5%88%a9%e8%b7%af%e4%bb%8d%e9%81%a5/ Wed, 06 Mar 2024 07:06:19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29376 Shanghai Refire files for Hong Kong IPO随着中国政府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家氢燃料电池制造商的产品增长迅速,并已申请在香港上市 重点: 梁武仁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对绿色未来的承诺,推动了生产环保技术公司的发展。然而,将快速的收入增长转化为利润并不是那么容易,这亦可能是氢燃料电池制造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寻求赴港上市之际,投资者担心的一个主要问题。 重塑能源上周四申请赴港上市,这是公司放弃在上海上市后的第二次IPO尝试。《华尔街日报》援引未具名人士称,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公司可能会筹集到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 目前尚不清楚重塑能源为何取消在上海的IPO计划,不过很多想在中国的两个纳斯达克式的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正面临漫长的等待时,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但该公司现在有很多优势。中国很重视摘下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头衔,并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中国经济运行方式进行重大转变,其中可再生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正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前景广阔,尤其是为汽车提供动力方面。氢燃料电池能高效地存储能量,而且唯一的副产品是排出的水。 看到氢燃料的巨大潜力后,中国政府为发展以这种替代能源为动力的汽车,推出了大量激励措施,这与中国大规模发展电动车产业的做法类似。国家发改委已将氢能源列入新能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 与此相关的是,财政部和其他一些政府机构也在2020年启动了一项试点项目,以发展包括京津冀在内的五个城市群,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打造氢燃料电池车产业链和相关技术。五个城市群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超过3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其中大部分是卡车等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的充电时间比电力电池要短得多,对这些车辆有利)。而达到目标的地区,可以获得中央政府的奖金,很多地方政府也提供自己的补贴。 政府的积极支持点燃了中国对氢燃料电池的需求。重塑能源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氢能消费总规模较四年前增长了36%,达到3,33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加速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6,130亿元。 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氢燃料市场的先驱和领军企业。招上市申请文件披露,按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输出功率计,重塑能源位居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按截至去年9月底,已售安装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汽车的累计行驶里程计,该公司同样高居榜首。 氢能一站式服务 重塑能源的业务不仅限于生产氢燃料电池,而是希望成为一站式服务商,覆盖与该技术相关的一切。这不仅包括电池的设计制造,还包括生产相关零部件。公司还销售氢燃料电池的生产系统,并提供工程和技术服务,尽管目前这些在其业务中还微不足道。 在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整体繁荣的背景下,重塑能源的业务蓬勃发展。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15%,达到6.05亿元,去年前9个月的增速较上年同期跃升90%。 但与许多新兴行业一样,公司在利润方面也存在问题。它的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较高,研发投入大,这让人对它能否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存有疑问。2022年,重塑能源的毛利率只有8.2%,不过去年前9个月毛利率提高到了15.8%。 但如果再加上营销、行政和研发支出,该公司就属于严重亏损了。它2022年净亏损5.46亿元,去年前9个月亏损4.6亿元,高于对上年度同期的4.43亿元。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经济的扩大,重塑集团的生产成本在销售额中的占比,将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同时,随着更多氢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国产化,消除进口需求,成本降低,公司还将进一步从中受益。 但要实现盈利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就像中国经常发生的那样,政府对发展这类新技术的激励措施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会吸引许多新玩家入局,而其中一些玩家拥有的资源,远比重塑集团更深厚。 高昂的成本是氢燃料电池制造商面临的共同挑战。在重塑集团的全球同行中,美国的Plug Power(PLUG.US)和加拿大的Ballard Power Systems(BLDP.US),在运营多年后都还未盈利。它们甚至还不如重塑集团,因为它们在加上运营费用之前就已经是亏损了。 Plug Power 的市销率为2.6倍,而Ballard Power 则高得多,为12.5倍。另一家没有盈利的氢燃料电池制造商FuelCell Energy(FCEL.US)的市销率为4.2倍。如果估值达到2022年收入的四倍(大致是其他三家厂商的中位数),重塑集团的市值将达到3.2亿美元左右。但至少从《华尔街日报》报道的1亿美元融资目标来看,该公司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在中国发展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重塑集团可以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增长故事。但如果不能展现出令人信服的盈利之路,单凭这一点可能不足以维持投资者的兴趣,而由于该行业仍处于相对较早的发展阶段,而且可能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实现盈利可能很难。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post 搭上绿色快车申上市 重塑能源实现盈利路仍遥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