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快訊:摩通指資本增值稅令港樓現恐慌性拋售
劉智恒 ▷ 香港 陳茂波稱短期不推增值稅 香港股樓稅收大減,政府財政收入面臨大壓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曾表示,開徵資本增值稅是政府一個研究範圍。消息一出後,引起市場一片爭議聲,特別是地產發展商,更是大力反對;投資銀行即時配合,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以部分國家實施50%資本增值稅率為例子,港樓有可能在實施前出現一波恐慌性拋售。 摩通的報告似有點危言聳聽,世界上多個地方如中國及美國也有實施相類稅種,香港即使推行,未必如摩通說般嚴重。香港稅基十分狹窄,資本增值稅無疑是其中一個稅源,但在經濟疲弱,股市每況愈下,樓市亦在調整的時候推出,確實對經濟不利。不過,及後陳茂波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回應,表示須顧及本港競爭力,短期內無意開徵資本增值稅。一場茶杯裏的風波,終在財爺一句說話而消弭下來。 打擊濫用公屋嚴查內地資產 為要有效運用房屋資源,房屋署近年致力打擊濫用公屋單位,今財年首8個半月,房署已回收2,100個濫用或違約的單位,是上一個財年的總量。與此同時,房署正研究,嚴查公屋住戶在內地及海外的資產申報,署長羅淑佩強調是「有的放矢」。 現時港人申請公屋時,為免超越資產規限,許多時未必將內地或海外的資產申報,過去房署在此方面的審查沒那麼嚴謹,加上香港政府向內地機構查核需要一定程序及時間,令到部分違規者得以瞞天過海。但現時署長已開腔,會在此加大力度,以打擊濫用公屋資源,相信會有一批沒上報或虛報者受到懲處。 港發展商納入支持名單 早前內地政府指示銀行要在融資上支持部分房企,據市場消息,平安銀行已列出一份白名單,總共有41家房企被納入其中,當中除了內地耳熟能詳的龍湖(0960.HK)、萬科(000002.SE),金地(600383.SH)及綠城(3900.HK)外,香港的開發商新鴻基地產(0016.HK)及新世界發展(0017.HK)也在名單之中。 香港發展商的財務狀況並沒太大問題,負債比率相對要低,財政穩健,對資金需求沒急切性。當然,這次在白名單榜上有名,對本港發展商來說,屬好事一椿,反正就是多了一個融資窗口。相反,內地政府對情況較差的房企,暫未有任何方法施以援手,目前大方向仍是以支持具實力房企為先,避免不利消息會令優質企業受牽連。 ▷ 內地 內地新盤樓價六連跌 內地樓價仍然持續下調,路透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推算,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去年12月按年下跌0.4%,跌幅是過去九個月最大,亦是連續第六個月下跌。70大城市中,下跌的有62個,上升的只有7個,只有一個是持平。四大城市中,按月比較只有上海升0.2%,北京持平,廣州和深圳分別下跌1%及0.9%。 我們認為,房價一形成下行趨勢,跌勢將會持續,雖然中間或會有所反彈,但整體方向是跌多於升。事實上,歐美國家針及西方資金外流下,內地經濟受到相當壓力,世界銀行也估計內地今年經濟增長4.5%;至於房地產,房屋供應沒減少,但需求正在減弱,房企去年第四季的按月銷情走弱,趨勢很大機會延續,今年也未許樂觀。 融創文旅項目乏人問津 內房企業急需現金還債,又或將發展中項目脫手,以減輕資金負擔,《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融創中國(1918.HK)在近一個月,先後放售4個文旅項目,包括武漢甘露山文創城、成都融創施柏閣酒店、成都融創堇悅酒店,以及昆明城,但反應十分冷淡,有項目甚至無人問津。 其實又很易理解,內地大部份民企負債纍纍,大家似乎也要趕賣資產,那有能力去買新項目。資金仍然較充裕的,主要是幾家大型國企,但目前樓市每況愈下,他們手上也不是沒有存貨,那為何還要入貨。而且融創出售的是文旅項目,主要以收租為主,資金回籠更慢,對開發商來說吸引力低,即使賣家願意大幅劈價,也不容易找到買家。 ▷ 咏竹坊文章 百果園出師未捷先插水 剛迎來上市一周年的百果園(2411.HK),股價突然閃崩,一天下跌30%,市場推測是部分股份鎖定期過去,即被大手拋售,公司只回應業務一切正常。此前,《咏竹坊》報道百果園的十年發展大計,在2034年前自建平台的商品交易總額要超過1,000億元,門店數量逾1萬家,最終成為全球果王。 咏竹坊報道指出,百果園的經營模式最大問題是如何管理好旗下加盟商,過去市場有垢病,加盟商在水果質素、送貨時間及服務態度都未到位。另外,公司的毛利率較低,純利率更只有低單位數,但市盈率則偏高,股價未跳水前高達21倍,相較同行洪九果品(6689.HK)的4倍,就顯得較高。至於企業管治亦需要進一步加強,公司曾未按規定期限公示2022年報告,被深圳官方機構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去年中大股東按股,予外界感覺也不太好。這次股價突崩盤,市場對百果園的投資價值肯定大打折扣。 中免前景佳具值博率…
地產快訊:碧桂園終止六連冠 保利成賣樓之王
劉智恒 ▷ 內房 去年內地銷售三甲:保萬中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去年內地房企的銷售冠軍是保利發展(600048.SH),全年銷售金額4,207億元人民幣(下同),萬科(000002.SZ)緊隨其後,銷售3,755.4億元,第三位是中海地產(0688.HK),銷售額3,098億元。至於連續六年冠軍的碧桂園(2007.HK),去年跌至第七位,只有2,200億元,中國恒大(3333.HK)排名27位,銷售金額589.4億元。以首100位房企的銷售金額計算,合共62,791億元,按年下跌17.3%。 至於銷售額逾1,000億元的房企,按年減少4家至16家,達到100億元但未夠1,000億元的有100家,按年減少10家。中指研究院指出,重點房企去年銷售呈前高後低走勢,展望今年有望築底企穩。 然而,我們不能只看百大房企銷售金額情況,相信許多細規模的開發商應在水深火熱之中,估計今年會有更多開發商倒閉,房企問題能否紓緩,仍是今年中國經濟能否走出陰霾的一大關鍵。 金茂分拆Reit上市套現 內房企業負債纍纍,需要透過出售資產套現,金地集團(600383.SH)出售位於深圳的金地環灣城股權及所欠的股東借款,總作價72.8億元。出售項目有助金地減輕債務壓力,集團今年1至4月,將有3筆公司債及3筆中期票據到期。另外,中國金茂(0817.HK)透過分拆旗下資產,打包成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上市,藉此可套回資金。基金定名為華夏金茂商業,每基金單位2.67元,預計出售所得約10.7億元。 我們相信,今年將有更多大型項目出售的消息,畢竟開發商要紓減債務壓力,要各施各法賣家當,除賣樓外,就是將整個發展中項目或投資物業轉手,又或效法金茂,將投資物業以Reit模式上市。不過,在賣家不斷增加,供應多於需求下,擔心內地房產市場將進一步下調。 ▷ 香港 怕流標不推住宅地 香港政府本財年最後一季度賣地計劃,只會推出一幅位於元朗的工業地,可建總樓面約172萬方呎。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考慮到近期市況,加上投地氣氛較冷淡,決定暫不推售住宅及商業地。她補充,今年首三季度,土地供應可建住宅7,960伙,若計入第四季度的供應,將可達11,530伙,接近全年目標的12,900伙。 本財政年度政府推出的多幅地皮均以流標告終,我們估計政府被迫要放緩推住宅及商業地。然而,當住宅用地推出量減少,教人擔憂是未來的住宅供應量或會受一定影響。另一方面,過往政府的收入有頗大部分來自賣地及補地價,按目前情況看,賣地收益勢難達標,財政收入也受拖累。 花旗勁劈地產股目標價 外資銀行對本港樓市較悲觀,花旗預測今年樓價將下跌超過一成,加上內地及香港經濟經疲弱,美國利息持續高企等,將15隻地產股的目標價大幅調底,平均降幅達21%。更將九龍倉(0004.HK)、新世界發展(0017.HK)及港鐵(0066.HK)評級調低至「沽售」,其中港鐵的目標價由47港元大降至26.5港元,九倉則由24.5港元調低至19.8港元,港鐵當天股價即時大跌近6%。 我們相信香港樓市正在受壓,唯現時情況遠遠不如97年的嚴峻,因此樓價會調整,但不會出現大跌。然而,股票是看前景,若今年樓價難有起色,上市公司的估值將會收縮,實際上這個情況已經發生,而投資銀行將地產股評級及目標價調低亦屬無可厚非。 今天港樓是平還是貴? 過去一年我們經常聽到地產發展商及中介高聲疾呼,要全面撤辣,並要引入救市措施,講到香港樓市好像要末日一般。我們認同樓價是較高峰期有所回落,但若有注意本港新樓價格及銷售情況,又不如他們口中所說那樣嚴重。中國海外(0688.HK)位於九龍啟德的維港1號,於本月6日推12伙發售,入場費最低的一個單位在20樓,實用面積只有459方呎,折實售價近961萬港元,呎價20,934港元。 一個只有400多方呎的單位,總樓價竟然接近1,000萬,呎價近21,000元,基層市民一個月工資也買不了一方呎樓,你叫小市民如何上車?打工仔如何負擔?而發展商及中介還說地產行業很差勁,經常在媒體上呼天搶地求救,現實卻是樓價與市民負擔能力仍然大脫節,出現調整根本是好合理事情。 ▷ 咏竹坊文章 中東資金能頂半邊天 本周《咏竹坊》報道富豪酒店(0078.HK)夥四海國際(0120.HK),與沙特阿拉伯投資部(MISA)簽定備忘錄,合作酒店開發及項目管理,初步涉及投資總額約50億美元(357億元),預計在中東新增50間酒店。富豪酒店主要提供品牌、營運及管理等服務,MISA會尋找及介紹投資者、企業或基金等,為項目提供發展資金,四海或會成為一個籌集資金的投資平台。 近年中東致力打破倚賴石油為主要收入的來源,並推出「2030願景」計劃,具體是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加快發展新投資機會。適逢中國在歐美的打壓下,有部分海外資金撤離中港,於是有意另覓投資方,雙方一拍即合,中東資金大舉投資中國,如入股蔚來(9866.HK)及金蝶(0268.HK),及夥同海昌海洋公園(2255.HK)在中東建新項目。香港的企業亦把握機會,與中東資金合作拓展業務,我們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多中東資金在中港投資。 復星旅文迎來最好時光?…
香港舊樓林立 重建問題迫在眉睫
劉智恒 ▷ 香港 千幢大樓已屆70高齡 香港舊樓林立,截至2020年,樓齡達70年的舊樓約1,000幢,達50年的更達12,500座,重建問題迫在眉睫。香港政府除透過市區重建局去進行都市更新外,亦倚賴私人發展商的收購重建。然而,由於許多舊樓業權分散,要成功統一十分困難,政府最近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建議降低舊樓「強拍」申請的門檻,由現時收購八至九成,按不同物業及樓齡而放寬到六成半,即只要收購舊樓業權至65%,就可以向政府申請在公開市場強制拍賣。 對發展商來說,放寬收購成數要求可以大大增加成功機會。我們認為,市區舊樓問題嚴峻,若有方法加快重建步伐,對社會及民生也有好處。不過,現時樓市疲弱,發展商對收購舊樓重建的意欲大減,即使新例通過,發展商也不願貿然冒進,因看不透未來樓市前景,發展商擔心樓價持續下跌,重建項目隨時要損手,即使樓價持平,他們花幾年時間去重建發展,在高息環境下亦不化算。 信置投長沙地博撈底 本財政年度政府招標的土地經過六次流拍後,大嶼山長沙東涌道的低密度住宅地,終成功由信和置業(0083.HK)投得,作價近2.04億港元,每方呎樓面地價2,492港元,屬市場估值2,370至5,000港元的下限,而且信置是唯一入標者,反映發展商仍對未來樓市相當審慎。 根據資料,是次的成交呎價,是七年半以來最低的住宅土地成交價。不過,這幅土地位置較偏遠,發展規模有限,可建總樓面面積約8.2萬方呎,預計建110個單位,實際的代表性未必全面。姑勿論如何,以信置的規模,只花兩億元買入作土儲及試市場水溫,亦屬便宜,即使樓價再下跌,對集團影響有限。 新世界大執位有玄機 新世界集團近期就繼任人問題引起市場話題,主席鄭家純表示仍在物色接班人,近日旗下公司又有變動,鄭家純長子鄭志剛原任新創建(0659.HK)執董,現調任為非執董,新創建的行政總裁馬紹祥亦辭任,轉而擔任新世界發展(0017.HK)首席營運總裁。至於鄭家二公子鄭志明,亦是現任新創建執董,將出任新創建的聯席行政總裁。 由於鄭志剛續任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市場估計,鄭氏家族將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各分予一位兒子管理,將兩人的權責劃清,大兒子續掌舵新世界發展,二兒子就專職掌管新創建,各主理一家公司,可以減少爭拗,又可看看不同公司在兩人管治下,那間做得更出色,到時或許會決定繼任人誰屬。 ▷ 內地 碧服盈警股價急插水 內房債務揮之不去,房企的負債更連累旗下公司,碧桂園服務(6098.HK)發盈警,指因要為關聯方(外界估計是碧桂園)的應收款減值撥備,以及為商譽與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料今年淨利潤將減少約32億至41億元。受到消息影響,碧服股價翌日一度跌近13%至6.05港元。 我們估計,碧服受關聯方所拖累的事件只屬冰山一角,市場有多家房企旗下的物管公司也在港上市,當母公司債務纒身自顧不暇時,隨時會拖累物管公司的收益,甚至要為之前雙方的生意往還作出減值或撥備。極端例子是之前中國恒大(3333.HK),動用旗下的恒大物業(6666.HK)逾百億資金,以解燃眉之急,結果被揭發而受港交所譴責。 海口放寬規管救樓市 內地房產市場經過一輪政策刺激後,銷售又再歸於平淡,多個省市政府因應當地情況,都酌量調整規限,希望可以盤活市場。據悉海南省海口市住建部,近日向當地房企口頭轉達政策變化,調整核心區限購、取消離異限購及企業購買住宅限制等。 海南省於2018年時實施全城限購,當時被視為最嚴厲的限購政策,現時將規限放寬,反映樓市情況確實十分不濟。不過,我們認為現時樓市疲不能興,即使放寬部分措施,實際效力有限。畢竟市場供應實在太多,樓價正陷入下行螺旋,加上市民擔心房企能否交樓,影響購買意欲。人們買樓的心態就如是,「愈升愈要去搶,愈跌愈沒有人買」,除非跌至一個極度便宜水平。情況一如香港97年後,至2003年樓價累跌七成,才陸續吸引買家入市。 ▷ 咏竹坊文章 港產獨角獸成功故事 《咏竹坊》報道港產獨角獸Klook的成功故事,公司由三位年輕人於2014年成立,主要經營網上旅遊及體驗平台,期間獲多輪融資,投資者星光熠熠,包括有紅杉、高盛,軟銀願景等大型基金。Klook今年的銷售額高達30億美元,並首次獲得盈利,預計會在美國或香港上市,市場估計集資3至5億美元。 Klook受港人注目,皆因香港近年甚少有創意而做得成功的企業,而且是港人一手一腳成立,具有一定代表性。不過,我們看見旅遊平台強手環伺,內地有攜程(9961.HK, TCOM.US)、途牛、飛豬,外地亦有Expedia及Tripadvisor,還有台灣的KKDay,Klook要突圍而出並不容易。公司在最新一輪融資後,亦提到會加強產品、拓展KOL社群,以及會開拓人工智能服務。Klook能否應對競爭日烈的挑戰,尚待時間證明。…
地產快訊:樓價仍處高位 港府「減辣不撤辣」合理
劉智恒 香港政府施政報告中大減樓市辣招,將針對炒賣的「額外印花稅」,由三年減至兩年。「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均由15%降至至7.5%,即是對擁有住宅物業而又再增購者,以及非香港永久居民在港置業,稅費都得以減半。而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則採取「先免後徵」,即是在購入物業時,先暫免徵收稅項,若他們未能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才補付相關稅款 地產商及中介等認為減辣未夠徹底,實施力度不夠,擔憂樓價續向下走,特別樓價從2021年至今年9月,已跌了16.7%。從這個數據看,兩年不到跌逾成半,似乎十分嚴重,但他們只見樓價跌,卻沒提到過去十年樓價升幅是何等驚人。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由2010年到2021年,住宅樓價足足升了1.6倍,即使是從2016年到2021年間計算,短短五年,已升了4成。 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今年發表報告,香港已連續13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首位。調查指出,按香港樓價中位數對比家庭入息中位數,一個家庭即使完全不支出,光靠收入去買樓,也要超過18年的時間。香港金管局年初的調查亦顯示,港人平均供樓年期是28年,可見小市民為一層樓,幾乎耗盡半生精力。因此,樓價自2021年高峰至今回落一成多,實在不至於好像世界末日,呼天搶地要政府大救亡,樓價只是逐漸回歸理性。 海灣賣大包益買家? 「不計成本,明益買家」,想不到動輒數百萬元至逾千萬港元的樓盤單位,竟用地攤式叫賣方法作口號。嘉華國際(0173.HK)牽頭的啟德海灣第1期將推售208伙,折實每方呎均價19,798港元,最低入場費是一樓的308方呎單位,折實575萬港元。 2019年時發展商以樓面呎價近12,000港元投得地皮,縱使加上建築及財務費等,以今天首批呎價賣兩萬港元,肯定不是不計算成本。別忘記,項目可建單位1,017個單位,是次推售只屬首批單位,以發展商售樓手法,後期大多會按情況調升價格。 至於是否明益買家?近期港鐵啟德站一帶屋苑,例如尚.珒溋及啟德1號,二手平均成交呎價約1.88萬至2.29萬港元,所以海灣是否益買家,真的見仁見智。而且所謂折實不足2萬港元呎價推售,實際要符合許多條件,包括要在建築期付款,及需提前付清樓價等。 新世界高層未能共渡時艱 剛發表2023年報的新世界發展(0017.HK),主席鄭家純及行政總裁鄭志剛的總薪酬大幅上升,分別增加23.8%及12.8%,達到6,030萬及5,280萬港元,遠高於市場平均薪酬升幅。然而,公司去年純利下跌近三成,末期息減八成,若計及永續債,負債比率亦達80%。 雖說公司高層對一家企業舉足輕重,但在盈利倒退、債務高企、經濟前景不理想,地產市場疲弱下,高層對於薪酬一事理應審慎處理,不減反大加薪酬,給予市場的印象,是未能與股東共渡時艱,對一家歷史悠久的藍籌企業來說,聲譽會受影響。 中海內地斥巨資投地 中國海外(0688.HK)與上海龍華建設,聯手投得六幅土地,涉及金額240.2億元,是近期難得的大項目成交。中海佔合營企業85%權益,地皮位於上海市徐滙區龍華街道,總面積13.5萬平方米,屬住宅及商業用途。 內地樓市未見起色,地皮成交更加是大幅減少,私人開發商忙著減債務,首要是大幅減庫存,套回現金應急,根本沒有餘力去投地,目前主要是靠國企開發商支撐。可以預見,未來土地成交仍然會處於低位,暫時許多發展商也不願或沒能力開發新項目。 碧桂園債務正式違約 早前未能償付1,540萬美元利息的碧桂園(2007.HK),受託人花旗國際已向債權人正式發通知,碧桂園已構成違約,若佔本金額至少25%的票據持有人提出償還要求,花旗國際要宣布,碧桂園的債務本金及利息立時到期。 內房債問題已日趨白熱化,特別是外債方面,多家房企已無力償還,要進入重組債務,例如將債務展期、發新債換舊債,又或以股換債等。我們也擔憂,除外債,內債方面的壓力也陸續浮現。另一方面,相對去年,今年內房銷售日漸萎縮,靠賣樓還債都存在一定難度。如何去處理房產企業債務問題,政府暫時似乎未有妥善方案。 ▷ 咏竹坊文章 內房債影響蔓延 本周咏竹坊報道,建滔集團被碧桂園拖數,後者遲遲未償還16億元借貸,建滔或要在今年進行減值,對建滔的業績來說,肯定構成一定打擊。我們估計,內房債務的影響性陸續擴大,除內房企業本身,以及持有債券的機構投資者外,相信其它企業都要受牽連。 借貸予內房的企業故然受影響,而與處於樓房產業鏈的公司,相信也無一幸免,包括銀行、建築商、物業中介及相關專業機構等。幾家中介已表示受發展商拖佣以十億計,易居集團(2048.HK)更因此要為公司進行重組。市場擔心情況蔓延下去,對整個社會民生消費也構成影響,明年內地經濟面對的壓力將更大。 聯易融受樓市疲弱拖累 聯易融科技(9959.HK)就是典型受房地產不振而影響的企業,公司主要是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雖然沒有購入內房債,也沒向房企提供貸款,但因為業務與房企息息相關,結果受到頗大影響。2021年底,房地產企業在其平台的佔比高達42%,至今年中,比例已跌至15%。 面對房地產的困局,公司也嘗試改變,並發展中小企市場,將他們的應收賬款轉換為數字憑證,但暫時的成效有限。可以見到,地產市場不振,牽連甚廣,雖說企業願意作出改變,但成功與否未知,即使能成功,也非短時間可一蹴而就。
遠展分拆捷克娛樂場 「老虎仔」要做賭業大亨
從事物業發展的遠東發展,將旗下經營博彩業的百樂皇宮分拆上市 重點: 去年百樂皇宮收入近5.3億港元,賺逾4,000萬港元 公司去年亦取得馬爾他的線上賭博牌照 劉智恒 老牌發展商遠東發展有限公司(0035.HK)上月公佈,分拆旗下的百樂皇宮控股上市,並已遞交上市申請。許多市場人士這時才知道,原來遠展竟有博彩業務,而業務更遠在捷克。 根據上市文件,百樂皇宮主要有兩項業務,分別是博彩及酒店。博彩方面,公司於捷克持有一個娛樂場度假村及兩個娛樂場,今年3月底共有部角子老虎機560部,以及賭枱59張,此外,於去年11月,集團獲得馬爾他線上博彩牌照,但暫未開始營運。至於酒店,在德國持有三間,另在奧地利則有一家。 百樂皇宮是遠展於2018年收購,作價4,200萬美元(3億元),購入後遠展進行重整,包括擴展博彩遊戲組合,加入新型老虎機,並推出撲克遊戲,將娛樂場定命為「Palasino」。可惜生不逢時,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影響賭場收益,直至去年歐洲陸續解封,業務才漸漸重回正軌。 從2021至2023年度(3月分年結),百樂皇宮收入分別是1.46億港元、3.51億港元及5.29億港元。盈利連年增長,分別是260萬港元, 4,010萬港元及4,420萬港元。表面看,2023年度增長只有10%,但2022年度因疫情獲政府資助4,220萬港元,去年度只有517萬港元,因此過去年度的增長已是相當理想。 單計博彩收益,過去三個年度分別是1.08億港元、2.78億港元及3.9億港元,反映疫後當地賭業陸續復蘇。 捷克賭業規限少 不過,看百樂皇宮前景如何,要從中歐的博彩市場開始探討。中歐博彩市場主要涵蓋捷克、德國、波蘭、奧地利及斯洛伐克,大多數的博彩項目在捷克都是合法,相反德國就禁止非體育賽事投注,奧地利禁止撲克營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瓦市,甚至禁止娛樂場及各形式的博彩。 受惠中歐多地對博彩業的限制,捷克成為中歐博彩業最繁榮的國家,德國及奧地利人,都愛到捷克博彩,因此捷克賭業發展,是有先天性的優勢,就是在區內接近獨市經營。 再看捷克市場規模有多大,據灼識諮詢研究,捷克博彩業的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08億港元,增至2022年的186億港元,復合年增長率14.5%,預期2027年將增至313億港元。由此可見,中歐市場正在發展中,預計規模會日漸壯大。 捷克有兩類博彩場地,一是娛樂場,是經營博彩遊戲及老虎機,另外是博彩大廳,只是經營老虎機。跟澳門以賭枱為博彩主要收入不同,捷克的博彩收入大部份來自老虎機,佔總博彩業務超過八成半。 2022年,捷克有逾28,000台認證老虎機,及超過4,000張賭枱。百樂皇宮共有492部老虎機,在當地市場位列第9。若公司能通過集資壯大規模,在當地發展中的博彩業,有機會爭取更佳的市場份額。 德國經濟或放緩 不過要注意,捷克博彩市場以德國及奧利地客人為主,但兩地經濟似在放緩。德國五大權威經濟研究機構上月將今年經濟發展預期,從年初預測的增長0.3%,調整為萎縮0.6%,並預計德國明年的增長為1.3%,低於先前預測的1.5%。至於奧地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3月時為1.8%,較去年底的2.9%有所下降。經濟放緩,對捷克的博彩業或許構成影響。 另外,捷克的博彩徵稅有機會進一步提高。目前當地的博彩稅率,老虎機是按總收益的35%徵收,現場博彩遊戲稅率則是23%。捷克正討論將現場博彩遊戲稅率提高至30%,若通過會於明年4月實施。 此外是牌照問題,捷克的博彩牌照時間為6年,時間相對較短(澳門是10年),營運者要經常面對能否續牌的不穩定性風險。 家族曾擁娛樂皇國 能否在捷克爭取更大市場份額,是往後百樂皇宮成敗關鍵,這就要看集團領導人的能耐。人稱「老虎仔」的邱達昌,父親是六十至八十年代的電影娛樂大亨邱德根,除了擁有多家電影院外,一度是亞洲電視大股東,至於荔園遊樂場,更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可以說是該年代的迪士尼樂園。 邱達昌年紀輕輕已出道,七十年代時向滙豐銀行借款18億港元,不斷在市場收購地皮,由於作風勇進,年紀又輕,被傳媒指為初生之犢不畏虎,獲專欄作家曹仁超稱為老虎仔。 正當邱達昌躊躇滿志時,1983年中英談判導致地價下跌,集團面臨財政壓力,迫不得已偃息旗鼓。之後轉戰大馬,創立大馬置地,成為當地最大的地產商。2000年,有見香港樓市大幅回調,認為是千載難逢機會,重返香港,大手收購地產項目,事實亦證明這步棋下得奇准,2003年後香港樓市拾級而上,他的身家亦水漲船高。 2017年與新世界發展(0017.HK)主席鄭家純、富力地產(2777.HK)主席李思廉成立的永升亞洲入股有線電視。不過時移世易,電視已是夕陽工業,加上香港人口少,觀眾有限,經營幾年沒甚起色,邱達昌亦意興䦨珊,最終將股權售予鄭家純。 從邱氏家族的背境及邱達昌的經歷,及他對娛樂事業的興趣,加上早在2015年購入澳洲賭場The Star Entertainment 5%權益,可見早有籌謀要涉足博彩業務,今次若成功將百樂皇宮上市,再在資本市場助力下,將可朝著賭業大亨之路一步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