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速遞的目標,是要打入內地速遞市場三甲之列

重點

  • 過去三個財年,極兔速遞實際仍處於虧損狀況
  • 極兔速遞能否再上一層樓,海外及跨境業務的發展,將至為關鍵

 

易焬

剛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市場估計,集資金額約10億美元(72億元)。這個市場的「搞局者」、速遞界的「野蠻人」,若成功集資,口袋裡多了錢,又背靠資本市場平台,隨時有能力再在市場興風作浪,衝擊業務剛露龧光的速遞巨頭。

極兔一如其名,成長速度快如脫兔,創立只有八年,迅即成為東南亞快遞市場的龍頭大哥。這家由中國智能手機品牌OPPO前印尼市場一把手李傑創辦的企業,從印尼開始攻城掠地,短時間已打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及新加坡市場,2022年在東南亞處理的境內包裹超過25億件。

光東南亞,又怎能載得下李傑的雄心,極兔藉收購龍邦快遞,一腳踏進中國市場,2020年3月展開服務,2021年斥資68億元鯨吞百世集團,去年在內地處理120億件境內包裹,佔據速遞市場份額近一成一。

國內速遞巨頭花十多年才建立起來的江山,極兔瞬間就穩佔一席位,靠的是龐大銀彈攻勢,短時間將市場攻克下來。極兔經過9輪融資,籌得50億美元,前期投資者星光熠熠,騰訊、博裕、ATM、DI、高瓴、紅杉及招銀國際等,甚至連競爭對手順豐(002352.SZ),也是投資者之一。

大灑銀彈連年虧損

在實力雄厚的投資者支持下,極兔有能力大灑金錢,不過代價是集團連年虧損。據上市申請文件披露,2020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別是15.4億美元、48.5億美元及72.7億美元,但三年的營業成本分別是18億美元、54億美元及75.4億美元。成本高於收入,別說盈利,就連毛利也談不上,連續幾年出現毛損。

2020至2021年度業績,分別虧損5.6億美元、60.5億美元,去年表面有16.6億美元盈利,其實是因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產生30.5億美元收益所致。若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三年的虧損是4.8億美元、9.1億美元及8億美元。

事實上,與內地速遞巨頭「三通一達」及順豐比較,極兔在盈利能力上就顯得遜色。2022年度,順豐圓通(600233.SH)的毛利率都超過百分之十,中通快遞(ZTO.US; 2057.HK)更是一枝獨秀,毛利率高達25.6%,今年首季,更提升到28.09%,對於沒利潤可言的極兔,可說被對手遠遠拋離。

若計算去年單票收入,圓通、韵達(002120.SZ)及申通(002468.SZ),平均單票收入介乎2.55至2.69元水平,中通不含派費收入1.4元,但成本只是1.03元,單票利潤相當可觀。極兔在中國單票收入0.34美元,但成本要0.4美元,即每單生意都要虧蝕。以業務情況來說,投資極兔似乎並不化算。

未來還看海外擴張

要看極兔未來,或許著眼點可放於海外擴張,以及跨境物流上的增長。從過去的經營看,極兔在東南亞等地表現出色,證明公司有能力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去年公司已進一步擴展至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

這幾個新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整個市場的快遞包裹量,2022年接近31億件,預計2023至2027年,複合年增長率接近18%,包裹量將達到71.4億件。

另外,東南亞及中國的跨境電商零售市場總額,亦處於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可達6,052億美元,至2027年將升至12,57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0%。全球跨境物流市場將由2023年的4,561億美元,升至2027年的6,80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接近11%。

從以上數字分析,海外及跨境快遞仍處於高速增長水平,若極兔能在新市場及跨境物流發展上續創佳績,未來無疑可派出一張亮麗的成績表,說不定業績可以有一個大躍進。

大打廣告兼殺價搶客

至於中國市場,相信極兔也不甘於屈居人下。以極兔擅於癲覆市場規律,上市後會否故技重施,令內地剛歸於穩定的速遞行業再掀起千重巨浪,又要拼個你死我活。

別忘記,極兔是市場的「搞局者」,打廣告做宣傳推廣,一刻也不手軟,去年卡塔爾世界盃期間,一擲千金聘請阿根廷球王梅西做品牌代言人。今年央視春晚,它豪花重金,成為春晚物流行業甄選品牌,出盡風頭。

再講年前的價格戰,更叫行內頭部企業猶有餘悸,其揮金如土的氣概,不惜大手劈價,以本傷人。讓公司在短短十個月時間,每日單量由零突破2,000萬宗,這個紀錄,中通用了十六年,更別說申通花了二十五年。

極兔肆意衝擊市場的蠻勁,恨得一眾巨頭咬牙切齒,更搞亂市場運作,最終市場監管總局及國家郵政總局亦看不過眼,相繼出台法規,要求快遞企業不得以低於成本價格傾銷,或操縱市場價格,經有關當局出手,極兔才偃息旗鼓。

雖然在政府政策下,極兔未必能再透過減價去搶佔市場,然而「搞局者」就是「搞局者」,在自身條件突然變強時,說不定再以另類策略,發動新攻勢。別忘記,2020年,李傑曾向中國代理發出一封信,內容大意是當有一天,極兔打入內地速遞三甲,大家的名字將名留行業青史,這是何等驕傲的事情。言下之意,極兔又怎會甘心於今天在內地的排名,只是區區的第六位。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RLX returns to growth

霧芯科技曙光漸現 投資者取態仍審慎

這家中國領先的電子煙公司表示一季度收入增長近兩倍,不過具體數字仍遠低於2021年遭受監管打擊前的水平 重點: 隨著從監管打擊中恢復過來,霧芯科技一季度收入增長兩倍,公司恢復盈利 尋求在本土市場外實現多元化發展的霧芯科技表示,近期國際擴張“進展順利” 陽歌 隨著國內監管環境變得明朗,差點因政府監管陰雲而窒息的電子煙公司霧芯科技有限公司(RLX.US),顯露了新生的跡象。 公司報告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潤均同比大幅增長,同時還開啓了國際擴張,以規避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並尋求新的增長機會。其最新收入還未達到受監管打擊前的三分之一。但是,嘿,你總得重新開始。 “儘管各地區的監管變革帶來了挑戰,但我們將繼續尋找機會,並利用自身的核心優勢審慎進入潛在市場。”霧芯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汪瑩(英文名Kate)表示。“在國內,我們對中國最近對非法產品的監管打擊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感到鼓舞,但仍需取得更多進展。” 投資者似乎同意汪瑩的觀點,認為該公司需要取得更多進展。最新報告發佈後,霧芯科技的股價在週五下跌5.1%。更重要的是,該股較1月底的低點僅上漲18%,遠遠落後於中國ETF-iShares MSCI(MCHI.US)同期超過30%的漲幅。 與同業相比,霧芯科技的股價被嚴重低估,當前市盈率僅為11倍。相比下,國內競爭對手斯摩爾國際(6969.HK)和華寶國際(0336.HK; 300741.SZ)的市盈率要高得多,分別為28倍和34倍。霧芯科技對中國電子煙市場的嚴重依賴,可能是其估值低的部分原因——該公司正在通過新的全球化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去年11月,公司終止了與分銷網絡Relx Inc.的非競爭條款,為全球擴張鋪平了道路。公司在最新財報和電話會議中多次提到全球市場的潛力,但除了說自己已進入北亞和東南亞的新市場外,拒絕給出任何具體細節。 去年,公司還獲得了國際認證機構,歐洲技術頒發的檢測設施證書,暗示了未來在歐洲市場的抱負。 “我們在東南亞和北亞的業務運行順利,國際擴張進展理想,”汪瑩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計劃擴展到更多地區……我們最近在東南亞新推出的電子液體產品備受好評,有望初見成果。” 在中國2021年出台新規,對當時的大部分現有產品發出禁令後,霧芯科技及其同行險些覆滅。與中國煙草壟斷關係密切的行業監管機構,將從明年開始對電子煙產品加收36%的消費稅。最重要的是,它還禁止銷售深受年輕用戶喜歡的調味電子煙,迫使電子煙製造商只能生產煙草口味的產品。 取締非法產品 最後同樣重要的,霧芯科技和其他遵守新規的企業,面臨大量無視新規的非法產品湧入市場。霧芯科技的管理層表示,隨著政府取締非法產品,這一問題已開始有所緩解,他們具體指的是浙江和甘肅兩省取締非法經營的行動。 「我們對中國有關部門在3月宣佈,對非法產品展開新一輪專項打擊行動感到鼓舞。」汪瑩說:「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的監管機構,正在解決這些嚴重問題,儘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下來,我們仔細看看霧芯科技的最新財務數據,它們顯示了公司自監管打擊以來取得的進展,但從中也能看到,它的業務要恢復到之前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霧芯科技最近的股價僅為2.04美元,遠低於2021年IPO時的12美元,也遠不及電子煙在中國和全球風靡時30美元的歷史高點,該公司面臨的艱難由此可見一斑。 公司公佈的一季度營收為5.52億元,幾乎是去年同期1.89億元的兩倍,但不到打擊行動前2021年一季度17.1億元的三分之一。 該公司似乎在成本管理方面做得不錯,運營成本從一年前的4.19億元降至1.94億元,其中銷售費用減少了38%,研發費用下降了50%以上,以及由於員工股權激勵薪酬成本降低,帶來總務與行政開支大幅度降低。 新規,尤其是新增的消費稅,對霧芯科技的利潤率造成了很大影響,這可能是自從公司業務開始復蘇以來,投資者尚未全面接納該股票的原因之一。最新季度毛利率為25.9%,較一年前的24.2%有所改善,但僅為規管前近50%的一半左右。 最重要的是,霧芯科技一季度實現淨利潤1.33億元,扭轉了去年同期虧損5,630萬元的局面。 儘管股票買家仍未對霧芯科技的復蘇表示信服,但分析機構的看法卻更加積極。 公司仍受到美國和中國一些頂級經紀機構的關注,花旗銀行、中金和中信證券的分析師都參加了財報電話會議。雅虎財經調查的四家分析機構中,全部將該公司評為“買入”或“強烈買入”。 然而,它們預計在本年度剩下來的時間里,霧芯科技增速會有所放緩,而且都預測它的全年收入將增長67%。 歸根結底,鑒於公司已經穩定下來,並且利潤和收入都恢復增長,即便利潤率不大可能恢復到被打壓前的水平,其股價看起來也確實有點被低估了。毫無疑問,觀察人士會關注其全球化行動在今年的進展情況。這方面若是進展強勁,可能會為該股帶來一些上漲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JM’s prospect does not inspire confidence

賭枱大減衛星場結業 澳博前景難寄厚望

澳博今年首季業績大幅改善,但仍未能扭虧為盈,表現落後於一眾博企 重點: 集團首季虧損收窄逾九成,蝕7,400萬港元 投資銀行對澳博前景看法一般,大摩給予「減持」評級   劉智恒 已故賭王何鴻燊曾雄霸澳門賭業40年,今天家族成員在博彩業上仍具影響力,但旗艦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0880.HK)的市佔率已大不如前,市場泰半被外來者瓜分,昔日主宰澳門賭業的時代一去不返。 相對於其它博企,澳博在疫後復蘇較緩慢,剛公布的首季業績仍虧損7,400萬港元($9.47 million),雖遠較去年同期虧損8.69億港元理想,但始終未有盈利可言。期內淨收益升73%至69.2億港元,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為8.64億港元,按年增長近27倍。 新葡京總收益19.58億港元,經調整物業EBITDA為5.35億港元,按年升2.4倍。上葡京綜合渡假村總收益大幅改善,大升近兩倍至14.2億港元,經調整物業EBITDA為8,800萬港元,去年同期虧損2.3億港元。至於衛星賭場,經調整物業EBITDA仍錄得虧損5,200萬港元。業績公佈後,翌日澳博股價微升0.35%報2.87港元。 投行態度保留 即使發布一份大有改善的成績表,投資市場對於澳博仍甚有保留,摩根士丹利指出,澳博的首季業績與該行大致符合,續給予澳博「減持」評級,目標價2.15港元。中金則維持「中性」評級,只微升今年EBITDA預測1%至42.1億港元,維持2025年為48.22億港元,目標價3.3港元。匯豐上調集團今明兩年的EBITDA預測5至6%,並將目標價由2.6港元上調至3港元,維持「持有」評級。 事實上,澳博遲遲未獲盈利,其中很大程度是上葡京的業務尚在發展期,收入仍然未趕上新葡京。雖然今年首季已有較大改善,代價是要大手投入資源,進行持續的推廣。 2023年的市場推廣及宣傳開支達38.25億港元,較2022年大升7.3倍,拖低了去年整體業績表現。預計澳博為推動上葡京的旅客量,推廣費用會持續加碼,至於能否同時大幅提升上葡京的收益,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 賭枱大減三成 另外,澳博的一大問題是集團整體賭枱數量被澳門政府大幅削減。2022年博彩牌照競投中,澳門政府根據標書得分來分配賭枱數量,美高梅中國(2208.HK)獲批750張,較之前上升近36%,金沙(1928.HK)與銀河娛樂(0027.HK)所獲分配數量跟過去相若,永利(1128.HK)減少10.7%至570張,新濠(0200.HK)旗下的新濠博亞(MLCO.US)減少17.8%至750張,澳博成為大輸家,賭枱數量大減29.2%至1,250張。 賭枱數量大減,暫時或許未有太大影響,但隨著賭客量慢慢上升,澳博能再提升收入的空間會受到賭枱量的制肘,直接影響收入。此亦所以投資市場對澳博未來發展有一定戒心,畢竟集團業務縱使做得好,也受到賭枱數量的限制而難擴大收益。 瑞信指出,今天澳門的博彩生態出現大變化,由以往貴賓廳主導,轉而向中場及休閒玩家為主,賭枱數量至關重要,政府的賭枱安排,對澳博控股和新濠國際未來發展有負面影響。 衛星賭場關門 另外,新的博彩法例修改了規則,賭廳的運營模式改變,過去中介人向博企承包賭廳,雙方再而分成的時代一去不返。新法例下賭廳不再外包,中介人只能收取傭金卻不能攤分盈利,令原先賭廳中介人的積極性大大減低;加上現時內地禁止北上拉客,貴賓廳的營運變得艱難,而衛星賭場很倚賴VIP客戶,業務自然受到影響,收入亦難復舊觀。 衛星賭場眼見盈利大不如前,甚至有虧損風險,許多經營者意興䦨珊。澳門2022年修訂博彩法及新賭牌落實後,期間已有7間衛星賭場結業。現時尚有11間繼續營運,銀河娛樂及新濠博亞各佔1間,余下9間屬於澳博。由於澳博是雲雲博企中,擁有最多衛星賭場,自然受影響最大。2019年高峰時澳博有16家衛星賭場,現只余下9家,可想而知在此次新賭牌競投中,受到了一定重創。 今年首四個月,澳門博彩收入達758.7億澳門元,按年升54%,預計全年的賭收可逾兩千億澳門元。在大環境不斷改善下,博企的收益將陸續增加,澳博也可受惠;然而在賭枱及衛星賭場數量減少,上葡京的業務提升未能一蹴而就,預期澳博今年的股價只能較去年略佳,整體上升空間受到局限。正如投行給予的目標價每股介乎3至3.3港元,較上週五收市的3.1元差距不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概要:國際業務增長放緩 信也科技收入微增

這家在線貸款服務商一季度國際業務增長41%,低於上一季度的85% 陽歌 周三,在線貸款中介服務商信也科技集團 (FINV.US) 發佈財報,一季度國際業務增速放緩,反映公司在擴大海外業務以抵消國內業務增長放緩上所面臨的困難。 與此同時,儘管在中國經濟放緩的不穩定環境下,公司利潤下降,不良貸款增加,但公司促成的交易額增長11.3%,助它實現整體收入的小幅增長。 財報公佈後,信也科技的股價在週四的交易中下跌了2.1%。今年到目前為止,該股上漲了2.2%,落後於iShares MSCI中國ETF的16%漲幅,原因是投資者擔心中國金融行業的貸款違約率上升。信也科技報告稱,截至今年3月31日,中國業務90天以上的拖欠率,從一年前的1.72%上升至2.45%。 雖然很多競爭對手在當前環境下趨向保守,導致它們在中國的貸款活動和收入下降,但信也科技仍在繼續推動貸款的增長。 公司最新公布的業績顯示,一季度居於核心地位的國內業務,促成交易額達4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18億元上漲10.3%。國際市場促成交易額22.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7億元同比增長40.8%,但增長率較去年第四季度的85%和第三季度的99%大幅下降。 信也科技正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以抵消國內市場增長放緩和風險上升的影響。在本土市場,它不僅面臨著經濟放緩帶來的違約增加,還有金融監管機構頻繁收緊政策,帶來的監管風險亦續漸上升。 不過,包括印尼和菲律賓業務在內的海外業務,仍只相當於中國業務的一小部分,海外貸款僅佔未償還貸款總額的2%。信也科技表示,一季度國際業務對營收的貢獻雖有增長,但還是相對較小,只佔集團總營收的18.8%。 信也科技中國業務的獨立借款人數量,在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8.2%至180萬。但由於平均貸款規模大幅增加,抵消了這一影響。它在中國的平均貸款規模增長28%,達到10,121元。因此,公司一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增長3.7%至31.7億元,但淨利潤下降了23%,為5.32億元。 信也科技表示:「儘管自2024年初以來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但我們所處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續稱:「已觀察到復蘇的積極跡象,並將繼續密切監測橫跨整個泛亞市場的宏觀狀況,並在業務運營中保持謹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epu touts itself as the only biotech company in China working on all three very promising fronts, with PD-1 products in the new drug application (NDA) stage, multiple “smart missile”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products in clinical trials, and OV products under development.

快訊:樂普生物配股籌近2.3億元

最新:創新藥企樂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57.HK)周五宣布,計劃以每股4.58港元,配售最多5,117萬股份,佔整體已發行股本約2.99%。 利好:該公司預計將得到約2.3億元集資淨額,以用來抗體偶聯藥物(ADC)及溶瘤病毒候選產品的研發、臨床試驗及其他工作流程,並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關注:這次配售股份的價格4.58港元,較該公司周四的收市價5.28港元折讓達13.09%。 深度:樂普生物聲稱是中國唯一一家既有新藥藥證申請報產階段(NDA)PD-1單抗、也有多個臨床II期抗體偶聯藥物(ADC,又稱聰明導彈)管綫產品,同時布局溶瘤病毒(OV)藥物的藥企。該公司2022年上市之際,由於遇上醫藥股「資本寒冬」,最終IPO定價較C輪融資價格打了86折,集資約8億港元。由於首款商業化產品於2022年底開始銷售,該公司去年錄得2.25億元收入,但未能擺脫虧損局面。 市場反應:樂普生物周五股價下挫,中午收市跌6.3%至4.94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 記者: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