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授權引入藥物獲批 雲頂新耀商業化見收成
雲頂新耀預告表示去年總收入將達到1.24億元至1.26億元,較2022年大幅增長868%至884%
重點:
- 業績增長主要受惠於兩款重磅產品商業化上市,公司還預計今年將在大中華區和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陸續推出多款重磅新藥
- 現有的12款研發管線中有10款來自授權引入,與吉利德的一次轉手交易,賺得超過3億美元差價
莫莉
對於採用授權引入(License-in)模式的創新藥企而言,高價引入的臨床管線能否實現商業價值,就如同賭搏一樣,考驗的是團隊的預見性與判斷力。不過,在蕭條的市場環境下,大手筆開支的授權引入已經快速降溫,投資者更期待的是真金白銀的入帳。作為該模式的佼佼者,雲頂新耀有限公司(1952.HK)正走在商業化穩步回報的道路上。
上週一,雲頂新耀發佈2023年業績預告,稱基於未經審計的初步計算,預計去年總收入達到1.24億至1.26億元,較2022年的1,280萬元大幅增長868%至884%。消息公佈後,雲頂新耀的股價在三日內大漲8.4%,顯示投資者看好其長期前景。
該公司指出,去年的業績增長主要受惠於創新型強效抗菌藥物依拉環素的上市,該藥物於當年3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4個月後即實現商業化上市。依拉環素是一種新型、全合成、廣譜抗菌藥物,用於治療多重耐藥(MDR)菌感染,俗稱「超級抗生素」。
此外,全球首個IgA腎病靶向藥物耐賦康,於2023年11月獲中國藥監局批准上市,同年12月也在中國澳門商業化上市,為該公司去年貢獻一定收入。中國是全球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作為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腎病約佔35%至50%,中國約有500萬患者,而且發病年齡較輕。之前,中國IgA腎病的臨床主要用藥為全身性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伴有嚴重感染等副作用,缺少從疾病源頭改變疾病進展的針對性治療方法。
耐賦康作為靶向腸道的黏膜免疫調節劑,是第一個針對IgA腎病疾病源頭的治療方案,填補了中國IgA腎病無適應症治療藥物的空白。耐賦康在中國人群中的臨床三期研究顯示,經過9個月的治療以及15個月的停藥觀察後,仍能減少腎功能衰退達66%,預計可延遲12.8年進展至腎功能衰竭。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耐賦康去年4月在海南博鼇獲准進入樂城先行區,可供小範圍臨床使用,截至同年12月,有一千多人申請使用該項目,顯示其較大的商業潛力,羅永慶稱該藥物有望於今年第一季在中國實現商業化上市。
根據公司去年的中期財報,預計在2024年還將在大中華區和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陸續推出多款重磅新藥。去年4月,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已經受理耐賦康的上市許可申請,公司預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重磅新藥伊曲莫德(Etrasimod),以及針對尿路感染的抗生素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Taniborbactam),也有望在今年獲批。
在多款新藥上市之際,雲頂新耀開始著手籌建商業化團隊,主要聚焦抗感染及腎科疾病領域。截至去年中,商業團隊有約138名成員,包括銷售、行銷、市場准入、醫學事務、管道及商業卓越的員工。同時也與中國領先的多個藥品供應鏈服務提供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包括國藥集團、廣州醫藥集團、重慶醫藥、上藥控股等企業。
出色的選品眼光
雲頂新耀的成功背後,依託的是康橋資本強大的資本能力,現有的12款研發管線中,有10款來自授權引進。為了降低引進後無法上市帶來的資本沉沒風險,雲頂新耀在引進時已規避早期管線,選擇已經在歐美進入臨床後期的管線進行佈局。
其中,耐賦康是雲頂新耀2019年從Calliditas Therapeutics(CALTX.STO)引進的管線,以首付款1,500萬美元加上1.06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獲得大中華地區和新加坡的開發以及商業化權利。Calliditas已推進該藥物於2021年12月在美國上市,2022年7月在歐盟獲批。伊曲莫德則是雲頂新耀2017年以首付款1,200萬美元購入的新藥,這款藥物在大中華區及韓國以外的權益被跨國藥企輝瑞(PFE.US)收入囊中,去年10月已經獲美國FDA批准上市,被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列為2023年十大重磅新藥。
此外,雲頂新耀於2022年還將一款從吉利德引進的藥物Trodelvy反向授權給吉利德(GILD.US),2019年4月買入Trodelvy時,雲頂新耀支付的首付款僅為6,500萬美元,而此次轉手賺得超過3億美元差價。該交易在2023年第一季完成,雲頂新耀收到合計3.14億美元的費用,讓公司擁有更穩健的財務狀況,截至2023年中,其擁有25.4億元的現金儲備。
按預期收入計算,雲頂新耀的市銷率約為42.5倍,遠高於同屬授權引入藥企再鼎醫藥(ZLAB.US;9688.HK)的8.7倍,顯示前者頗受投資者歡迎。在去年上半年實現收入 890 萬元,到全年總收入增至最高1.26億元,顯示雲頂新耀的商業化回報增長之快。但值得留意的是,銷售啟動的同時,也意味著相關開支驟增,對於這家去年上半年仍有4.23億元虧損的公司來說,何時能實現收支平衡,仍需投資者長期關注。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