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公司提出新申請 中美IPO列車緩緩前行
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成為首家赴美上市候選企業,正在按照中國對所有尋求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要求的新申請流程推進
重點:
-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表示,已收到威美控股赴美上市的申請
- 這則通知表明,持續兩年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暫停可能很快就要結束了,或釋放數十億美元的新IPO
陽歌
上海的威美控股有限公司名字聽上去相當普通。同樣毫無新奇之處的,是它的業務——為紡織企業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
但上周出現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上的一份公告裏後,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所承載的含義,可能遠非其名字和業務所能比擬。在週三的一則簡短通知中,中國證監會稱,它已於5月30日收到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提出的赴美上市申請。
這是自3月31日新規定生效以來,中國證監會首次發出此類涉及中國公司尋求赴美上市的通知。新規定要求所有希望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首先獲得國內證券監管機構的批准。觀察人士將此通知解讀為,恢復美國上市的申請已悄然開始進入了中國證監會的審批程序,首批公司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獲得批准。
這樣的發展最終可能會打破兩年多來的僵局——一度源源不斷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近乎停止。此前三十年裏,這列橫跨太平洋的IPO列車曾幫助數以百計的中國企業在紐約上市,包括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京東(JD.US),以及領先的搜索引擎百度(BIDU.US;9888.HK)和類似Twitter的微博(WB.US;9898.HK)等知名企業。
這裏面有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我們稍後再來詳細介紹。但最重要的是,中國公司在紐約IPO的恢復或將釋放大量被壓抑的需求,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引發數十億美元的新上市。
當然,自從美中雙方在2021年年中對中國公司在紐約新上市猛踩剎車以來,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年全球IPO市場進入深度凍結狀態,因此我們很可能不會看到很多中國公司在紐約上市,即便它們依然可以這麼做。以前湧向紐約的中國民營企業現在有了許多其他同樣有吸引力且爭議較小的選擇,可以在離家更近的地方上市。
儘管如此,紐約對許多中國公司來說始終比兩個主要的替代選擇,即港交所和中國內地兩個納斯達克式的市場更有吸引力。特別是後面的兩個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之前湧向紐約的高增長初創企業的需要。
最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提供的流動性遠高於其他替代選擇,包括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幾乎所有大中型機構投資者。它還有著相對簡單的註冊制上市體系,並提供中國境內通常更難實現的外幣。
持續兩年的僵局已呈現可能很快就會被打破的跡象,也許是上周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大幅上漲的一個因素,從中國ETF-iShares MSCI (MCHI.US)上漲 9%這一點中可見一斑。此輪上漲背後更大的不相關因素可能是,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會議發出的訊號,種種跡象表明,北京可能終於準備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扶持中國疲軟的經濟。
兩年的沉默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將在本文的後半部分回顧使我們走到這一步的歷史。我們還將仔細研究一下威美控股有限公司。
IPO暫停兩年是太平洋兩岸的力量共同所致。美國方面,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對於在懷疑中國公司存在違規行為時,無法獲取其會計記錄從而進行調查感到失望。中國的擔憂則落腳於數據安全,因為它擔心擁有大量數據的中國大型企業在美國上市可能會導致美國政府獲取這些數據,從而危及國家安全。
大約一年前,美國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簽署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信息共享協議,美國的擔憂得到了解決。在目前的試行階段,該協議得到了雙方的積極評價。中國通過設立申請程序解決了自己的擔憂,該程序於3月31日正式啓動,之後中國證監會就發佈了威美控股有限公司IPO申請備案的通知。
選擇威美控股有限公司作為首家可能恢復在紐約上市的公司似乎並非巧合。這是因為它非常普通,沒有爭議,從事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不太可能構成任何國家安全風險。威美控股有限公司自己似乎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對自己非常有信心,它已於4月底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說明書,並於5月中旬進行了更新。
文件顯示,該公司規模相當小,尋求籌集約1,500萬美元(1.07億元),市值達到5,000萬美元左右。它的收入相當一般,增長速度也不是太快,去年增幅15%,約1.15 億元。
事實上,中國證監會迄今已發佈了10份中國企業尋求海外上市的通知。但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明確尋求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其他幾家公司都瞄準了不那麼敏感的港交所。自新的申請程序啓動以來,已有近100家公司提交了海外上市申請,其中約四分之三的企業的目標是香港,其餘的則尋求赴美上市。
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重新啓動中美IPO列車的公司,這似乎頗為合適,因為它既傳統,又帶點高科技成份——它的定位是紡織行業的供應鏈管理服務供應商。
在某種程度上說,該申請的批准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因為監管機構可能會認定,這樣的上市不會帶來任何國家安全風險。如果接下來有一家規模更大、更注重技術的公司走通這條新的IPO道路,那麼下一個重大步驟將會到來。這才是更為典型的情況,大型中國科技公司過去往往瞄準紐約上市,籌集的資金往往在1億美元或更多。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