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快訊:未來建41萬公屋 足夠香港10年之用
劉智恒
▷ 香港
公營房屋供應充裕
香港一直透過公營房屋去解決基層住屋需求,香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多年來香港興建超過13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售出近51萬個資助房屋單位。現時房委會管理193個公共屋邨,約有210萬人居住在公屋。未來10年,房委會將建41萬個單位,足夠應付30多萬的公營房屋需求。
內地政府早明言要解決香港住屋問題,港府近年即時加把勁去發展房屋,公營房屋當然是重中之重,從政府的行動可見,未來公營房屋的供應問題理應不大。另外,政府同時亦增加推出私樓土地,加快及簡化規劃、以及重建與補地價等各項程序,亦籌劃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原在可見未來,私樓供應問題可以逐漸緩紓。然而,近期發展商擔憂樓市前景而不投地,接連有六幅土地流拍,對未來私樓的供應會有影響。
李寧買商廈被指不務正業
李寧(2331.HK)斥資近21億港元購入恒基地產(0012.HK)位於北角的「港滙東」,將用作香港總部,作為擴展香港及海外業務的分部辦公室。消息公布後,市場有認為李寧不務正業去投資物業,股價即時插水,迫得李寧急不及待斥資30億港元進行股份回購。
企業購商廈作總部其實並不罕見,只不過現時香港商廈租金回軟,而李寧收購金額又龐大,加上公司今年業績表現停滯不前,令市場批評聲音不絕於耳。不過,樓價起起伏伏難料,若有實際需要亦無可厚非,大家沒忘記的話,2001年時任金管局總裁的任志剛也在樓市疲弱時,以37億港元購入國金中心二期14層樓面,當時也被市場大肆批評,認為金管局不應置業;但今天回望,中環商廈價值以倍計上升,或許市場又說任志剛眼光獨到,決斷英明。
地產中介又要政府撤辣
那些人最想政府撤辣?答案是地產代理。仲量聯行預期明年中小型住宅樓價將跌10%,豪宅亦會下跌5%。該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認為,政府只是減辣對樓市沒有大幫助,建議多項救市措施,包括要政府全面撤辣,並為首次置業的年輕人提供無息貸款等。
仲量聯行的建議非但要撤辣,還要落藥刺激樓市。事實上,樓市是否這樣差勁,或頻臨崩潰緣,以致要大力去拯救。若曾經歷97年的香港人,當年的情況遠較現時嚴重,亞洲金融風暴後,樓價一開首暴跌三成,接著經濟出現通縮,打工仔別說減薪,連工作也未必能保得住,租金又大幅下挫。相比現時情況,香港樓市及經濟遠遠未如當年嚴峻。
▷ 內地
內房問題拖經濟後腿
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中國經濟續要穩中求進。但部份證券界對明年的內地經濟有一定保留。野村證券認為中央若將經濟增長定在4.5%會較合理,因為內房債務危機持續,將拖累內地經濟表現。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估計,內房企業債務沈重,開發商缺資金完成項目,地區政府要照顧保交樓,市民又不願置業,令市場陷於惡性循環,經濟增長受到影響。我們也認為,內地債務問題在明年不但難以解決,隨時會惡化,有企業或會被清盤,土地及項目有機被拋售,牽連整個內房市場,樓價有機進一步下滑。
碧桂園救亡態度正確
受債務困擾的碧桂園(2007.HK)公布,將持有的珠海萬達商管1.79%股權,以30.7億元售予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或萬達指定的一方。碧桂園指出,正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而且持有珠海萬達商管的權益有限,出售是提前退出及鎖定價格
。另外,碧桂園多名董事減薪,當中楊惠妍年薪由37萬元減至12萬元,莫斌及楊子瑩減幅最大,分別由每年300萬元及200萬元,降至12萬元。
按目前集團負債,出售少數投資股權套現是合理做法,至於減薪,區區數目只不過杯水車薪,不過起碼態度正確,能夠從自身開始去盡力救公司,不像中國恒大(3333.HK),在頻臨倒閉邊緣時,前主席許家印涉嫌藉與妻子離異,將資金調走美國。
▷ 咏竹坊文章
恒大真的大到不能倒?
本周《咏竹坊》文章探討恒大問題,究竟一家負債逾兩萬億的公司,是否能大到不能倒,還是負債多到不能救?這情況確實讓債權人及中國政府費煞思量。債權人若要將恒大清盤,雖然恒大手上有龐大資產,但當短期拋出市場放售,肯定令供應大增,拖累整個樓市,樓價急跌,結果是資產價值大貶,債權人最終能收回多少,實屬未知之數。
若希冀政府打救,是否又過份樂觀?雖然恒大破產,勢必牽連甚廣,但正如前面所講,天價的債項又是否政府能解決;若政府出手,其它有問題的內房是否又要政府救助。事實上,政府的「白名單」已經提示,有資格接受政府融資支持的,只有財務相對穩健的房企。政府是怕市場的不利消息影響,會導致較健康的房企面對流動性的風險,於是才定出名單相助較健全房企。反之債務問題幾已病入膏肓的房企,若希冀政府出手,或許是市場一廂情願。
蔚來獨立造車降成本
《咏竹坊》亦報道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汽車(9866.HK, NIO.US),剛獲得造車資質,同時又向江淮汽車收購部份資產。一連串的動作顯示,蔚來向獨立造車邁進。集團作出此決定,一方面是將生產上的各個環節掌握在自家手上,另外就如集團創始人李斌所說,可將成本下降10%。
目前多家電動車公司,亦先後斥資收購車廠以獲取生產資質,各自爭取在生產上的話語權及減成本。我們可以預見,未來電動車的競爭會更趨白熱化,各大造車新勢力開始要為前期的投資埋單,不能再一味燒錢去擴張及爭市場,要開始交出盈利的成績表,否則市場隨時會離棄那些連年虧損的公司,畢竟投資者現時及可見未來的選擇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