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科技加快國際擴張步伐
這家金融科技貸款機構宣佈,從印尼合作夥伴獲得的貸款額度大幅提升,不過增加的數額不大,僅為3,000萬美元左右
重點:
- 信也科技宣佈,從印尼合作夥伴PT Bank Jago獲得的融資額度大幅提升
- 這家金融科技信貸機構在海外的業務比重仍然微不足道,國際貸款僅佔其貸款交易額的2%
陽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你離開熟悉的國內市場,進入陌生的土地時,這第一步就更加重要。
這可能正是金融科技信貸機構信也科技(FINV.US)的心聲,它剛剛宣佈在印尼邁出新的一步,其象徵意義似乎大於實際業務方面。該公司稱,建立夥伴關係近一年之後,其印尼分公司AdaKami在當地合作夥伴PT Bank Jago Tbk的融資規模擴大到了之前的五倍。
雖然如此大的增幅聽上去令人印象深刻,但經過貨幣轉換之後,就沒那麼激動人心了,其最新的貸款規模僅為5,000億印尼盾,相當於3,300萬美元(2.35億元)。這意味著之前的規模1,000億印尼盾相當小,如果平均貸款規模是1萬美元,或許只能向幾百人提供貸款。
因此,此舉或許不會很快對信也科技的業務產生太大影響。但是,如我們在開頭所說,每一段旅程都有第一步。確實,信也科技似乎在這場國際征途中處於領先地位,因為沒有一個主要競爭對手在最新的季報中提到國際業務。
投資者似乎對信也科技有限的國際化進展表示謹慎的認可,其紐約股市股價週一上漲3.3%,但在最後一小時的交易中回吐了所有升幅,收市時股價無變化。不過,這仍然好過標準普爾500指數1%的跌幅,因此我們認為投資者對其持謹慎的認可態度。
與其他金融科技信貸同行相比,投資者似乎更偏愛信也科技,它的市盈率達到3.7倍。與之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3.5倍的陸金所(LU.US),但該公司規模更大,並且由於享有金融巨頭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H)的福蔭,因此各方面的關係更扎實。規模類似的360數科(QFIN.US)和樂信(LX.US)市盈率都較低,分別為3.0倍和2.2倍。
信也科技的海外旅程跟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類似,它們經常選擇東南亞作為出海的第一站。這些市場與中國有更多接近之處,因為發展階段相似,西方國家市場雖然更有利可圖,但遠沒有那麼令人熟悉,競爭也非常激烈。
小米(1810.HK)和Oppo等大部分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在東南亞都十分活躍,將那裡作為進入西方市場的跳板。同樣地,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US; 9618.HK)也選擇在該地區開展中國以外的一些大型項目。
像信也科技這樣的金融科技信貸機構,還沒有在中國境外有過類似的大動作,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公司還很年輕,它們的歷史只能追溯到約七八年前,當時北京首次向私營領域放開國內金融服務市場。但由於對缺乏風險控制經驗導致的激進借貸行為感到擔憂,中國對該群體的監管越來越嚴格,其他公司可能很快追隨信也科技海外擴張的腳步。
不斷增長的足跡
說到這裡,我們就來仔細看看信也科技在東南亞的成長足跡,以及這個市場可以提供怎樣的潛力。其最新年報顯示,早在2018年和2019年,它就在菲律賓拿到了在該地區最早的許可證。2019年,它成立了印尼子公司,之前它獲得了該市場的金融科技貸款牌照。在其最新年報中,該公司還將越南列為國際市場之一,但沒有提到是否獲得在那裡開展業務的許可證。
去年10月,它與印尼Jago銀行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最新公告表明,該行可能成為它未來在印尼市場的主要合作夥伴。從邏輯上講,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進展,因為這樣一個當地合作夥伴不僅將為它在印尼的業務提供資金,或許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關係有助於信也科技開拓這個東南亞最大的陌生市場。
從規模上看,信也科技的國際業務與它在中國的業務相比仍然很小。在今年二季度,它的國際借款交易總額只有9.1億元,僅佔其總額的2.1%。更重要的是,它的國際交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對於一個潛在的新增長領域來說,這並不是最健康的跡象。
在整體的未償還貸款餘額方面,它的國際業務看起來略好一些。該公司在中國境外的未償還貸款餘額按年增長60%至4.8億元。但同樣,絕對數字相當小,截至第二季尾,國際貸款佔該公司未償還貸款餘額總額的比例不足1%。
就用戶數量而言,截至去年年底,信也科技的海外業務註冊用戶為900萬,是2020年底400萬的兩倍多。但同樣,與去年年底該公司在中國的1.31億註冊用戶相比,900萬用戶仍然微不足道。所有這些都說明,信也科技的海外業務正在增長,但與中國本土市場相比,規模仍然很小。
這並不是說,一旦公司找到了正確的成功模式,業務就只能緩慢增長。另外兩家金融科技公司——網上券商富途證券(FUTU.US)和老虎證券(TIGR.US)就是很好的例子。過去十年,這兩家公司都是從説明中國客戶在美國和香港購買股票的經紀商起家。但在中國的監管機構發出越來越多的不祥信號,表明這兩家公司缺乏必要的營運執照後,它們目前都把業務重心放到了中國境外。
信也科技及其金融科技貸款同行似乎比這兩家中國經紀公司擁有更穩固的監管基礎,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對於在海外實現業務多元化缺乏緊迫感的原因。儘管如此,對於這樣的金融科技貸款機構來說,現在開始考慮未來永遠都不嫌早,因為中國的監管機構為了消除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對國內年輕的私營金融部門的打擊力度。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