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深陷疫情困境 季度貸款量首現收縮
這家網上貸款服務商正在承擔更多信用風險,因為它使用第三方為其促成的貸款進行保險和擔保,而這方面的成本正在升高
重點:
- 陸金所的收入和利潤第三季分別下降17%和67%。為了使貸款損失最小化,它對借款人的篩選變得更加嚴格
- 該公司的未償貸款總額自2020年IPO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信貸減值損失激增138%
梁武仁
由於北京方面堅持新冠「清零」政策,中國最大的網上貸款服務商陸金所(LU.US)似乎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這家由平安保險(2318.HK; 601318.SH)支援的公司針對小企業擁有人未被滿足的信貸需求,其商業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在不直接承受大量信用風險的情況下,將機構貸款人與借款人聯繫起來。該公司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使用第三方公司為自己安排的貸款提供保險或擔保。
但貸款保險和擔保的成本也已經上升,雖然陸金所的大部分此類服務都由其關聯方平安財產保險承接。因為在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之下,小企業經常被迫關門或限制營業,違約風險隨之升高。
因此,陸金所正在硬著頭皮承擔更多信用風險。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在當前環境下極有可能發生的違約,它對借款人的篩選變得更加嚴格,這自然會減緩業務增長。更糟糕的是,貸款減值損失仍在激增,對公司的盈利狀況造成了嚴重打擊。
陸金所及其同行面臨的諸多壓力,在其上周發佈的最新季報中可見一斑。該公司第三季促成的新貸款按年減少約30%,令該公司的未償貸款總額減少1.3%,這是公司2020年10月上市以來,該數字首次下滑。因此,陸金所的總收入按年下降約17%,至132億元。
但與收入相比,該公司淨利潤的降幅更大,為67%。這主要是因為信貸減值損失激增138%,成為該公司僅次於銷售和行銷費用的第二大成本。
截至9月底,陸金所貸款90天及以上的拖欠率略高於2%,高於上季度的1.7%。這個比例在同行中處於中等水平,高於360數科(QFIN.US)於9月底的1.44%,但低於樂信(LX.US)的2.66%。
截至9月底,陸金所為其促成、略低於四分之一的貸款承擔了信用風險,包括通過其擔保子公司。這意味著當這些貸款出現壞賬時,該公司必須承擔貸款合作夥伴所遭受的損失。陸金所直接擔保的貸款比例,在疫情前的最後一年2019年僅為約2%,此後大幅增長。
陸金所還增加了對信用風險的直接敞口,因為它更多地使用信託計畫來促成貸款服務,稱這種方法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在這種模式下,第三方信託公司從投資者那裏收集資金,然後讓陸金所把錢提供給借款人。陸金所有時也為信託計畫提供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它把貸款記入資產負債表並賺取利息收入。隨著陸金所越來越多地為此類貸款擔保,它自己的資產負債表面臨的信用風險也越來越大。
前景暗淡
為了將新貸款的損失降至最低,陸金所正在嘗試鎖定經營狀況相對良好的小企業擁有人,即使這會損害公司的收入增長。陸金所董事長趙容奭在討論最新業績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隨著公司變得謹慎,今年的放貸量預計只有景氣年份的三分之二左右。
趙容奭還說,預計陸金所的盈利狀況在2024年之前都不會有顯著的改善。這樣的前景相當嚴峻,但不能責怪該公司管理層在中國目前的形勢下過於悲觀。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明確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將徹底放棄清零政策,儘管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代價,公眾的失望情緒也越來越大。
在本月較早前,政府確實放寬了一些規定。但隨著疫情再起,封鎖措施也回來了。對於陸金所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因為作為其主要借款人的小企業主,最容易受到關停命令的影響。
隨著封鎖的來來去去,陸金所的貸款業績往往會大幅波動。以上海為例,在四五月封城期間,陸金所第二季預計三個月後變成不良貸款的比例超過2%,較封城前的水平增長了兩倍。城市重新開放後,這個數字很快就降下來了。
陸金所第三季業績不佳,低於分析機構的預期,導致其股價在報告發佈後的次日暴跌 20%,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一些投行下調了該股的目標價。
自兩年前上市以來,陸金所的股價已經蒸發了近90%。現在回過頭來看,該公司的上市時機實在太糟糕,當時適逢疫情之初,再加上中國的監管機構對金融科技公司正在進行持續打擊。
在過去的兩年裏,陸金所的年收入和利潤一直都得以保持增長,但現在看來,這種狀況似乎要結束了。據雅虎財經總結的平均估計,公司的收入和淨利潤預計今年都將下降。
陸金所股票的市盈率為2倍,遠低於信也科技(FINV.US)近4倍的水平,後者是一家消費融資平台,憑藉持續的收入增長和較低的壞賬率,能夠淡定地面對當前的經濟衰退。估值的差異表明,與其他的貸款服務商相比,對小企業的關注使得陸金所較其他的貸款服務商的日子更難捱,不過大家的日子也都不好過。
對於陸金所和同業來說,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躺平,等待艱難時日的結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