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售強勁 易鑫與中國汽車市場同頻共振
這家在線汽車貸款服務商的業務增速與中國汽車市場相近,但後者在經歷了多年的強勁增長後減速 重點: 一季度易鑫集團車貸平台的交易量增長約10%,與整個市場同期的增速相當 儘管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好於預期,但易鑫集團仍面臨國內消費疲軟的挑戰 梁武仁 也許不會再有急速增長了,但在搖搖欲墜的中國汽車市場,在線汽車貸款服務商易鑫集團有限公司(2858.HK)似乎運行仍然平穩,儘管速度有所放緩。 上周,該公司表示一季度其汽車融資平台上處理的交易總量同比增長約10%,與同期中國汽車銷量10.6%的增速大致相當。以價值計算,易鑫集團本季度促成的融資額達1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8%。 對新能源汽車(NEV)的需求是易鑫集團本季度主要的增長動力,反映了在推動綠色發展的政策背景下,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個重要主題。該公司本季度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新車和二手車)融資交易量同比激增89%左右,約佔期內促成的貸款總筆數的16%。 最新的季度業務更新顯示,易鑫集團沒有跑贏中國整個汽車市場,但也沒有落後。在當前的疲軟環境下,消費者控制支出,尤其是在汽車等大件商品上,這其實還算不錯。但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太興奮的事情。隨著4月國內汽車銷售進入收縮模式,僅僅與整個市場保持同步可能不足以讓易鑫集團的業務在第二季度保持增長。 業務更新公告發布後,易鑫集團股價上漲,但很快止步並回吐了漲幅,這種複雜情緒可見一斑。自2017年上市以來,該股已下跌90%。目前的市盈率(PE)相對疲軟,為7.8倍,遠低於在線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的14倍。這或許反映了該公司的額外風險,即因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身份而頻繁經歷監管調整。 最新的經濟指標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前景發出了複雜的信號。從好的方面來看,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3%,高於全年5%的增長目標,遠好於市場預期。這也標誌著增長較之前三個月有所加速。 不過,經濟勢頭主要是由出口帶動的。在去年大部分時間保持下降後,出口已在近幾個月恢復增長。這雖然對整體經濟有利,卻無助於像易鑫集團這類依賴國內消費來維持業務引擎運轉的公司。 一些跡象表明國內消費正在復蘇,包括消費者價格連續三個月上漲,表明需求正回升。 雖然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理由,但消費者信心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大幅回升,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繼續給經濟蒙上陰影的情況下。3月零售額的同比增長較前兩個月有所放緩,再現了近期反復出現的一個主題,即指標短暫顯示出改善跡象,但很快就失去動力。 對易鑫集團來說,令人擔憂的一個主要原因是4月國內汽車銷量下降,儘管汽車出口猛增逾三分之一。這意味著如果完全與市場表現一致,那麼易鑫集團4月的交易量可能也收縮了。 多方面的問題 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消費者的謹慎是最明顯的問題之一,這導致汽車製造商以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加劇。結果就是殘酷的價格戰,許多汽車經銷商隨之陷入虧損。 雖然從理論上講,降價會促進銷售,但也有可能讓潛在買家打消購買念頭,等待進一步降價。在已披露2023年銷量的13家車企當中,有9家未能實現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消費者的觀望態度。 中國龐大的汽車工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推出刺激銷售的措施也就不足為奇了,尤其是那些針對與北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努力一致的新能源汽車的舉措。就在今年3月,李強總理重申,政府將支持環保汽車的消費。然而,政府的許多激勵措施對銷售影響甚微。 與該行業的許多公司一樣,易鑫集團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實現業務增長的唯一途徑就是犧牲利潤率。去年,公司平台上的融資交易量增長超過20%——無論是在汽車銷量還是貸款額方面,因此它的年度營收強勁增長30%。但毛利潤只增長了12%,這表明它向貸款合作夥伴支付的佣金增加了,導致毛利率從2022年的56%下降到2023年的49%,回落7個百分點。公司通過控制運營費用部分抵消了這種影響,從而使全年的淨利潤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由於國內市場發展緩慢,易鑫集團正採取中國企業的普遍做法,出海尋找增長機會。在這個方向上,該公司去年與一些外國金融機構建立了夥伴關係。還試圖讓國內收入來源多樣化,包括通過自己的汽車行業平台銷售軟件即服務(SaaS)。 但如果真的有成果的話,這些努力需要時間。尤其是,海外擴張往往知易行難,因為這會把中國企業帶入陌生的領域,在那裏它們通常會面臨來自老牌本土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這意味著易鑫集團及該公司的業務增長能力,可能還是直接取決於中國的汽車市場及其復蘇能力。在此之前,易鑫集團和它的股票可能會面臨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押注商業地產反彈 眾安在線14億購上海商廈
這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已同意購買上海外灘的兩棟寫字樓,有跡象顯示中國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已經觸底 重點: 眾安在線已同意從洛克菲勒財團控股的一家合資企業手中購買上海的兩棟寫字樓 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但商業地產已初顯復蘇跡象 梁武仁 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60.HK)正向中國房地產市場投下信任票,至少在某種程度說是這樣。 上周二,這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宣布已簽署協議,以14.4億元從洛克菲勒財團控股的一家合資企業手中,購買位於上海外灘的兩棟寫字樓。對該公司來說這是一筆巨額支出,幾乎相當於它去年底持有的所有現金。 眾安在線表示將由內部資源撥付此次收購所需資金,但考慮到其現金持有量僅能勉強覆蓋,有關資金籌集計劃的更多細節會有助我們瞭解整體情況。公司表示,將在下週三前支付約5.9億元,獲得其中一棟樓的全部所有權,並在明年5月15日之前支付8.45億元,獲得另一棟樓的全部所有權。 除了耗資巨大之外,此舉的時機也很有趣。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從住宅地產開始,蔓延至商業地產。幾十年來,為了給新一代提供住房並推動經濟增長,政府一直在政策上提供支持,終導致市場出現供應過剩。 商業地產市場的問題略有不同,之前市場上的大量辦公空間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直到新冠疫情暴發,居家辦公的時代到來。當前中國經濟放緩,導致問題變得愈發嚴重,因為很多企業被迫縮小規模,搬到更便宜的辦公空間,甚至徹底關閉。 從眾安在線的角度看,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表示購買上海的地產並不是為了投資。它說此次收購旨在降低其租賃成本,表明這兩棟樓至少有部分用作自己的辦公室,而不是純粹用於賺取租金收入。這筆交易還可以幫助眾安在線在當地贏得好感,因為它有助於上海市政府的宏偉規劃,讓上海成為區域金融科技的中心。 截至去年底,眾安在線的上海總部擁有近2000名員工,它在上海確實需要大量辦公空间。 物美價廉? 不管購買動機為何,眾安在線似乎確實認為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已經接近觸底,現在是鎖定一些便宜貨的好時機。公司表示,截至2月底,獨立評估師對這些房產給出的公允市場價值為14.9億元,高於其支付的總價。換句話說,它認為這次交易時相當於打了折扣,儘管折扣幅度很小。 在目前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這樣的折讓並不令人意外,相對較小的降價幅度可能表明,隨著商業地產的供需逐漸趨於平衡,這類折扣的幅度會變得越來越小。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就在今年1月,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還計劃出售上海的兩座辦公樓,售價擬在2018年12億元購買價的基礎上折價30%。 同樣是在2022年,中國各地還受疫情限制,友邦保險在上海的北外灘購得一個寫字樓項目90%的股份,按平米計算,價格遠低於新加坡房地產公司——凱德集團2018年在附近購入的一個項目。 現在,又有跡象表明,商業地產可能正在復蘇。例如,今年前三個月,北京黃金零售地段的租金增長速度是2019年以來最快的。1月和2月,北京商用物業的銷售量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而住宅物業的交易量卻繼續下降。 這意味著,眾安在線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可謂先發制人,目的是避免在商業地產市場走出低迷後,不用支付更多的租金。當然,如果這些項目的價值上漲,公司肯定樂見其成,儘管它當初購買這些樓並非為了投資。 風險在於,如果剛剛出現的復蘇被證明並不屬實的話,公司可能會被迫減記這兩座大樓的價值。這樣的發展可能會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造成相當嚴重的打擊,因為根據公司簽署這筆房地產交易披露的最新關鍵償付能力相關指標,公司支付的金額相當於其截至3月底核心資本的80%以上。 根據最新的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今年前三個月出現虧損。它沒有提供財務業績的更多細節,但未能在此期間實現盈利,凸顯了它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去年盈利約41億元之後。 在收購物業的消息公布後,眾安在線的股價連續三天上漲,表明投資者或許對這項收購持歡迎態度。但過去一年,該股已跌去逾45%,遠高於恆生指數9%的跌幅,目前的市盈率只有4.7倍,只有中國平安(2318.HK; 601318.SH)香港上市股票9倍市盈率的一半。 考慮到在當前環境,購買寫字樓在多個方面看起來都相對明智——假設商業地產市場確實很快開始企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押注商業地產反彈 眾安在線14億購上海商廈
這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已同意購買上海外灘的兩棟寫字樓,有跡象顯示中國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已經觸底 重點: 眾安在線已同意從洛克菲勒財團控股的一家合資企業手中購買上海的兩棟寫字樓 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但商業地產已初顯復蘇跡象 梁武仁 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60.HK)正向中國房地產市場投下信任票,至少在某種程度說是這樣。 上周二,這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宣布已簽署協議,以14.4億元從洛克菲勒財團控股的一家合資企業手中,購買位於上海外灘的兩棟寫字樓。對該公司來說這是一筆巨額支出,幾乎相當於它去年底持有的所有現金。 眾安在線表示將由內部資源撥付此次收購所需資金,但考慮到其現金持有量僅能勉強覆蓋,有關資金籌集計劃的更多細節會有助我們瞭解整體情況。公司表示,將在下週三前支付約5.9億元,獲得其中一棟樓的全部所有權,並在明年5月15日之前支付8.45億元,獲得另一棟樓的全部所有權。 除了耗資巨大之外,此舉的時機也很有趣。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從住宅地產開始,蔓延至商業地產。幾十年來,為了給新一代提供住房並推動經濟增長,政府一直在政策上提供支持,終導致市場出現供應過剩。 商業地產市場的問題略有不同,之前市場上的大量辦公空間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直到新冠疫情暴發,居家辦公的時代到來。當前中國經濟放緩,導致問題變得愈發嚴重,因為很多企業被迫縮小規模,搬到更便宜的辦公空間,甚至徹底關閉。 從眾安在線的角度看,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表示購買上海的地產並不是為了投資。它說此次收購旨在降低其租賃成本,表明這兩棟樓至少有部分用作自己的辦公室,而不是純粹用於賺取租金收入。這筆交易還可以幫助眾安在線在當地贏得好感,因為它有助於上海市政府的宏偉規劃,讓上海成為區域金融科技的中心。 截至去年底,眾安在線的上海總部擁有近2000名員工,它在上海確實需要大量辦公空间。 物美價廉? 不管購買動機為何,眾安在線似乎確實認為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已經接近觸底,現在是鎖定一些便宜貨的好時機。公司表示,截至2月底,獨立評估師對這些房產給出的公允市場價值為14.9億元,高於其支付的總價。換句話說,它認為這次交易時相當於打了折扣,儘管折扣幅度很小。 在目前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這樣的折讓並不令人意外,相對較小的降價幅度可能表明,隨著商業地產的供需逐漸趨於平衡,這類折扣的幅度會變得越來越小。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就在今年1月,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還計劃出售上海的兩座辦公樓,售價擬在2018年12億元購買價的基礎上折價30%。 同樣是在2022年,中國各地還受疫情限制,友邦保險在上海的北外灘購得一個寫字樓項目90%的股份,按平米計算,價格遠低於新加坡房地產公司——凱德集團2018年在附近購入的一個項目。 現在,又有跡象表明,商業地產可能正在復蘇。例如,今年前三個月,北京黃金零售地段的租金增長速度是2019年以來最快的。1月和2月,北京商用物業的銷售量同比增幅達到兩位數,而住宅物業的交易量卻繼續下降。 這意味著,眾安在線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可謂先發制人,目的是避免在商業地產市場走出低迷後,不用支付更多的租金。當然,如果這些項目的價值上漲,公司肯定樂見其成,儘管它當初購買這些樓並非為了投資。 風險在於,如果剛剛出現的復蘇被證明並不屬實的話,公司可能會被迫減記這兩座大樓的價值。這樣的發展可能會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造成相當嚴重的打擊,因為根據公司簽署這筆房地產交易披露的最新關鍵償付能力相關指標,公司支付的金額相當於其截至3月底核心資本的80%以上。 根據最新的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今年前三個月出現虧損。它沒有提供財務業績的更多細節,但未能在此期間實現盈利,凸顯了它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去年盈利約41億元之後。 在收購物業的消息公布後,眾安在線的股價連續三天上漲,表明投資者或許對這項收購持歡迎態度。但過去一年,該股已跌去逾45%,遠高於恆生指數9%的跌幅,目前的市盈率只有4.7倍,只有中國平安(2318.HK; 601318.SH)香港上市股票9倍市盈率的一半。 考慮到在當前環境,購買寫字樓在多個方面看起來都相對明智——假設商業地產市場確實很快開始企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高瓴資本正將重心轉向全球市場 公司被調查後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這家私募股權公司在沒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應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要求,高瓴資本需要回購這些股份。 重點 高瓴因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調查後,已將隆基綠能股份的持股比例恢復至5% 儘管高瓴力圖轉型全球並刻意擺脫與中國的關聯,但它向中國監管機構承諾,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並增加在當地的資產配置 余特莉 陽歌 在中國龐大的私募股權界這個複雜的行業中,即使是最熟練的操盤手也偶爾百密一疏。高瓴資本就是這種情況。高瓴是一家中國私募股權公司,目前正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違規減持太陽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厲批評。 根據隆基上週五提交給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購了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將其持股比例從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舉是回應中國證監會去年 11 月對其“間接減持”隆基股份但未進行適當披露的立案調查。 像高瓴這樣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犯下這樣的錯誤並不常見,或許可以解釋監管機構為何展開調查。尤其是在當前中國股市疲軟的情況下,任何此類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視為對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現。 一家植根中國的基金在當前環境下向全球轉型 高瓴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因投資了一批消費、醫療保健和科技領域的中國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為中國頂級遊戲公司的騰訊控股 (0700.HK) 和與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競爭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請在香港上市的百麗時尚以及抗癌藥物製造商百濟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資組合中。 高瓴的失誤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尤其是該基金正謀求從中國本土轉向成為立足亞洲區域的基金管理公司,並向全球其它市場擴張,以此對衝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轉型對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別是其擁有龐大的美國LP基礎,其中大部分是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他們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擔憂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網站目前幾乎沒有提及其在中國的成功投資案例,而只是強調其在美國、新加坡、韓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等地已有佈局。…
復星一減再減 瘦身還債停不了
經歷2022年的流動性危機,復星國際持續「減重瘦身」,最新舉措是出售跨國保險公司Ageas股權 重點: 截至去年底,復星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0.4%,較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 過去兩年復星出售資產回籠現金573億元 李世達 「我們以前在全世界『探礦』『開礦』,現在已經有足夠的『好礦』給我們挖,並且在這些領域是有優勢的。」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董事長郭廣昌,今年3月底在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如此說。 不再「找礦」,而要「挖深礦」、「挖好礦」是這家廣受矚目的中國民營集團自2022年以來的核心策略,換句話說,就是要減輕資產、甩掉負債,聚焦具有優勢的核心領域。而出售跨國保險公司Ageas最多8.19%股權,就是復星國際減重的最新舉措。 復星國際近日公告,向法國巴黎銀行(BNP)旗下的法巴人壽(BNP Cardif)出售歐洲保險公司Ageas最多1,540.1萬股或8.19%股權,總作價介乎6.26億至6.7億歐元(約48.5億至51.6億元),所得款項將用於一般資金用途。 復星國際表示,是次出售目標是精簡投資組合,聚焦公司核心業務,預計交易將帶來稅前利潤6,000萬至6,500萬歐元,而復星仍將持有Ageas的195.2萬股,持股比例跌至約1.03%。 這是復星國際繼1月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5.6%股權後,今年第二次出售金融資產。 兩年套現573億 今年1月,復星國際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隨後至今年3月中旬,有消息稱復星國際願意進一步出售剩餘的20%股份,約值8.4億歐元,目前未有進一步消息。 自2022年遭穆迪列入下調觀察名單後,復星集團一改「買買買」策略,提出多項「瘦身」計劃,持續變賣子公司股權及資產,包括南鋼股份、建龍股份、泛亞航運、Ameritrust Group等。2023年全年回籠現金273億元,加上2022年的300億元,復星這兩年已收回573億元現金。 儘管出售資產的行動持續,復星確實在減債瘦身的道路上取得成果。 截至2023年末,集團合併報表層面的有息債務為2,119.2億元,較2022年末降低150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0.4%,較2022年12月31日下降2.9個百分點。在去年半年報中,復星便已宣布未來12個月已無大額美元債償付壓力。2023年中,標普將復星國際評級展望上調為「穩定」。 不過,雖然集團的中長期債務佔總債務比例,由2022年底的53.2%提升到55%。不超過12個月的短期債務也從2022年底的1,062.8億元減少至953.7億元,但仍高於集團持有現金924.6億元。 核心業務漸趨穩定 因此割肉還債還要繼續,而郭董從不吝惜出售優質資產。 路透社上月報道,復星國際正考慮出售復星旅文(1992.HK)旗下三亞亞特蘭蒂斯大型度假酒店的部分或全部資產,以及核心資產Club Med部分股份。要知道,這兩大核心業務去年都創下歷史新高,可說是集團重要的「搖錢樹」。而復星對此消息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但至今尚未有進一步消息。 翻開復星國際2023年年報,去年集團總收入達1,982億元,同比增長8.6%,股東應佔溢利13.8億元,2022年虧損8.3億元。旗下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旅文和復星葡萄牙保險等均收入穩健,對復星營收貢獻率佔比達72%,核心產業的業務能力顯著提升。 花旗本月發布的報告指出,集團資產組合獲利能力改善,也帶動資產管理部分虧損收窄。 花旗認為大部份負面因素已在股價中反映,將其目標價由7.1元下調至6.3元,維持買入評級。 最重要是活下去 除了頻繁出售資產,復星也持續進行戰略布局,尤其是在醫藥與文旅領域。 去年7月,復星醫藥(2196.HK)與深圳坪山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要在坪山建設「復星醫藥大灣區總部」,打造復星醫藥「全球第二總部」。 今年3月,復星醫藥與深圳市引導基金等其他七方投資人,擬共同出資設立5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復星醫藥旗下復健資本通過深圳市公開遴選中標,獨家管理該基金。…
眾淼利潤率雖高企 別忽視業務及監管風險
這家由家電製造商海爾控股的保險代理公司已提交上市申請,由於主打企業保險並且採用了輕量化的成本結構,該公司盈利可觀 重點: 家電巨頭海爾集團支持的保險代理公司眾淼創科已申請在香港上市 該公司的收入基礎小,但通過聚焦利潤豐厚的企業保險,並採用輕量化的成本結構,公司利潤強勁 梁武仁 投資者對保險代理公司通常不會很感興趣,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們往往缺乏像那些科技公司那樣吸引人的增長故事。但任何一個尋找高盈利公司的人,不妨認真考慮一下眾淼創新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 乍一看,眾淼創科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它的多數股權由中國最著名的家電製造商之一海爾集團持有。但這家上周申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真正的突出之處在於它的高利潤商業模式,該模式的基礎是專注於企業保險和輕量化的成本結構。 當然,眾淼創科也未能幸免於中國經濟迅速放緩的影響,近年來其收入增長放緩就表明瞭這一點。但即便如此,它仍然穩定地實現了盈利,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高效的商業模式。 這家保險經紀公司的總收入在2023年同比增長約17%,達到1.74億元,較2022年24%的增長有所放緩。鑒於它收入基礎較小且2017年才成立,儘管收入增長速度平平,但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並且同樣重要的是,它的毛利率超過40%,以致最後的純利率達20%。 眾淼創科的銷售成本,即每1美元收入的成本,主要是向分銷渠道合作夥伴和代理人支付的推薦費和傭金。而營業支出還不到其收入的四分之一。 相比之下,競爭對手泛華控股集團(FANH.US)去年的經營開支佔據了90%以上的收入,而線上保險公司水滴(WDH.US)實際上出現了營業虧損。平心而論,泛華控股集團和水滴的規模都比眾淼創科大得多,而且業務側重點不同,這會增加運營的複雜性和成本控制的難度。 但眾淼創科卓越的運營效率似乎確實表明,有時候越簡單越好。公司的運營相當精簡,圍繞主要的保險業務展開,不依賴投資收入,投資收入在經濟繁榮時期對很多保險公司來說可能都是賺錢,但在金融市場表現不佳時卻是一種負擔。 眾淼創科還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向企業而非消費者銷售保險。因為企業經常購買長期保單,此類保險可以成為更穩定的收入來源。針對公司的保障計劃往往也更複雜,因此保險公司的收費可以更高。 眾淼創科主要面向企業銷售的財產保險,去年的平均傭金比例接近18%,意味每收取100美元的保費,該公司能賺18美元。主要面向消費者的車險傭金,其比例則要低得多,僅為5.6%。眾淼創科同時面向企業和個人銷售的意外傷害保險,其傭金比例最高,達到30%以上。這麼高的傭金比例,意味儘管意外險在公司的總保費中所佔的份額較小,但對公司收入的貢獻巨大。 企業的側重點 總的來說,企業保險銷售佔眾淼創科保險收入的41%左右,去年的毛利率為66%。這遠高於個人保險24%的毛利率。因此,儘管企業保險的營收貢獻較小,但佔公司總毛利潤的三分之二。 眾淼創科由海爾旗下的一家實體於七年前創建,接管了海爾保險代理,該公司主要是為海爾的客戶提供服務。眾淼創科仍在向海爾銷售保險,但一直在減少對這一業務的依賴。去年,眾淼創科面向非海爾企業的銷售額,超過了來自海爾內部的貢獻。同時,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比例逐年下降,這對利潤率有利。 眾淼創科也確實存在弱點,主要是對少數承保方的高度依賴。其中,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去年就佔眾淼創科收入的35%以上,前五大承保合作夥伴貢獻了近三分之二的銷售額。意味著哪怕是失去其中一個承保方,都可能給公司造成巨大打擊。 如果承銷商決定專注於自己的直接業務,競爭就是另外一個因素,尤其是對眾淼創科這樣的中間商來說。至於公司對海爾的依賴,也是一個潛在的弱點。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監管打壓的可能性一直都有,過去五六年里,監管部門對中國民營金融業的打壓非常常見。 撇開這些風險不談,眾淼創科最終需要證明,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能夠在增長的同時保持利潤率,以保持投資者的興趣。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它將可吸引尋求穩定盈利公司的投資者。 目前,尚不清楚眾淼創科希望從香港IPO中籌集多少資金,也不清楚它將如何使用這筆資金。該公司從運營中產生現金,但也一直在從外部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最近的一次是在2021年,從海爾員工創建的一個團體里籌集了1,400萬元,這筆交易中公司的估值約為9.3億元。 按照這個估值,根據眾淼創科2021年的淨利潤計算,其市盈率超過30倍。即便按照2023年更高的利潤計算,市盈率也遠遠超過20倍,遠高於泛華的4.7倍,但非常接近水滴的23倍。眾淼創科卓越的盈利能力,可能為其在香港上市時獲得更高的估值提供了理由。 能否以如此高的估值向投資者出售股票,可能取決於它能否讓投資者相信,它良好的利潤率從長遠來看是可以持續的。加速實現更強勁的營收增長(可能通過收購實現),也可能會增強它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PO市場陷困境 天圖急轉策略應對
這家風險投資公司去年錄得8.14億元投資虧損,2022年則錄3.37億元收益 重點: 天圖投資去年轉盈為虧,錄得淨虧損8.73億元, 2022年則有盈利5.59億元 這家風險投資公司正受香港IPO市場疲軟的打擊,這原是它處置消費相關投資的主要市場 陽歌 主要一大收入來源枯竭時,你會怎麼做? 這是天圖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973.HK)首份財報中的核心問題,公司去年成為中國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風險投資公司,也算是創造了歷史。不幸的是,由於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不足,去年在港上市的新股相對較少,跌至20年來的最低點。 對天圖投資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它們嚴重依賴IPO來回收對企業的投資。隨著這種“退出”策略變得越來越難,天圖投資表示正在轉向“不依賴IPO退出的投資策略”,比如把所持股份賣給其他買家。 最重要的是,天圖投資去年陷入嚴重虧損,改變了2022年的盈利局面,原因是它的資產處置收入下降,現有資產價值也出現下跌。公司在復活節前的週四發布的業績顯示,去年虧損 8.73億元,相比下2022年則取得了5.59億元的利潤。 大部分虧損源於去年8.14億元的投資損失,扭轉了2022年3.37億元的收益。公司還取得了其他一些收入,主要來自管理費。但即便是管理費,去年也從2022年同期的4,600萬元下降3%至4,460萬元。 復活節加上周末的長假結束後,天圖投資的股價週二上漲了2.3%。但自3月初發佈盈警,預示2023年出現巨額虧損以來,公司的股價已下跌約23%。按約3.10港元的最新價格計算,相對去年10月6.50港元的上市價,現已縮水超過一半。 公司處境艱難,原因是多方面。它主要的關注點是消費公司,早期投資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如乳製品製造商中國飛鶴(6186.HK)、茶飲銷售商奈雪的茶(2150.HK)和水果零售商百果園集團(2411.HK),現已全部在香港上市。 天圖投資的投資目標往往會設法登陸香港交易所,而不是尋求在中國國內的A股市場或美國上市(最受中國公司歡迎的另外兩大上市地點),這並非偶然。香港投資者對這種消費類股票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該類股票通常增長較慢,並通過派息來吸引投資者。 相比之下,美國投資者傳統上青睞來自科技和制藥等高增長領域,以及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公司。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監管機構扮演著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上市時的把關人角色。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能源、微芯片等北京重點發展領域的公司,往往會在上市申請人中獲得優先考慮。 低迷的香港股市 這一切都將我們帶回香港,那是其投資的公司最青睞的上市地點,但香港正遭受數十年來最糟糕的市場情緒。天圖投資指出,基準恒生指數去年下跌了14%,並表示,另一個追蹤中國消費類股的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12%。 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在市場情緒如此低迷下,去年只有73家公司能夠在香港上市,籌資463億港元。籌資總額尤其疲軟,較2022年下降56%,為20年來最低。在成功上市的企業中,消費品和服務是最大的群體,佔所有新上市公司的29%。 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IPO市場的疲軟,也打擊了對中國企業的整體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它們在去年下降了27%至426億美元。 隨著市場下滑,天圖投資指出,它管理的資產價值從去年3月底的255億元,降至去年底的244億元。公司表示,去年通過資產處置獲得了4.33億元的資金,但未提供2022年的可比數據。 但在去年的IPO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的三年多時間里,通過資產處置產生了40億元的收入,平均每年12.3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去年從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收益,可能比前幾年減少了三分之二或更多。 天圖投資表示,作為轉向IPO替代方案的一部分,它將尋求與政府優先事項更一致的投資。在目前的環境,這個決定看起來相當明智,因為中國的許多大型國有投資公司都喜歡購買這類資產,以示對政府的支持。不幸的是,天圖投資通常瞄准的基本消費相關企業,並不是北京方面優先考慮的對象。 不過,天圖投資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雖然它去年推出的五隻新基金中,有四支瞄准了消費品和服務,但第五支基金著眼於生物技術。公司去年的最新投資之一是上海悅鯤,這是一家經營智能回收系統的企業。生物技術和回收利用都是更有可能吸引大型國有投資者,或獲准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高科技領域。 隨著天圖投資的戰略轉變,其估值水平與全球同行相比有大幅折讓。它的市淨率(P/B)只有0.28倍,相當於美國私募股權巨頭凱雷集團(CG.US)和KKR (KKR. US) 3.3倍和3.9倍的零頭。 在轉型過程中,公司不需要擔心現金問題,因為截至去年底其資金儲備達到11.1億元,幾乎是上一年6.14億元的一倍。而且確實,香港股市有望在未來幾年,隨著中國經濟企穩而有所改善。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