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stop for Geely-backed CaoCao: a Hong Kong IPO

曹操出行成敗全繫聚合平台

為抗衡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格局,曹操出行借力其他平台增加下單量,有抱團取暖的用意,但必須小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重點: 過去三年,曹操出行收入雖呈增長趨勢,但仍未錄得利潤,去年度虧損及經調整虧損分別為19.81億元及9.66億元 由之前的超過一半訂單來自自營管道,轉變為超過七成收入來自於第三方聚合平台,      羅小芹 中國網約車三甲選手曹操出行有限公司剛於4月底遞表申請來港上市。這個總部位於蘇州的網約車平台,背後有吉利集團做靠山,近年借力第三方聚合平台,在競爭失衡的共享出行市場,希望闖出一片天,成為繼滴滴出行(DIDIY.US)後,同一賽道上最矚目的IPO。 曹操出行成立於2015年,大股東李書福通過吉利控股和浙江濟底持股達83.87%,主要經營網約車出行服務,業務覆蓋全國51個城市。有別於同行普遍使用私家車作為網約車運營車服務,該公司近年布局專為用於共享出行而設計的定制車和車服解決方案,截至2023年底,在24個城市擁有一支約31,000輛車的定制車車隊,為全國最大。 行業排名第三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平台交易總額(GTV)計,曹操出行過去三年均擠身中國前三大網約車平台。以2023年為例,GTV約122.1億元,按年增長37.5%,市佔率為4.78%,排行第三;當中定制車貢獻GTV約24.58億元,佔比由2022年的5.3%,大幅上升至20.1%。同年,市場最大參與者滴滴出行的GTV為1,924億元,市佔率達75.4%。 收入方面,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別為71.53億元、76.31億元及106.7億元;在扣除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折舊費用及車服成本等等後,年度虧損為30.1億元、20.1億元及19.8億元,若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過去三年經調整虧損分別為29.6億元、16.5億元及9.7億元。期內毛利率則由2021年的負24.4%,提升至2023財年的正5.8%。 曹操出行解釋,收入於2022年按年僅增長6.68%,主要是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拖累;而2023年按年大幅增長39.8%,除了受益於後疫情時代共享出行快速復蘇,公司採取新策略,從第三方聚合平台獲得更多用戶流量,並憑藉擴大定制車車隊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兩者均有很大貢獻。 與滴滴出行於2021年下架整改前「一家獨大」的格局不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近年通過地圖、導航及本地服務等各種軟件應用,作為聚合平台引流的網約車訂單,佔網約車總訂單比例,由2018年的3.5%增至2023年的30%,以往嘗過燒錢搶市場的曹操出行,也順勢接入了高德、滴滴、美團、騰訊等多家聚合平台。 三年間,來自聚合平台的訂單的GTV,分別為39億元、44億元及89億元,佔同期總GTV的43.8%、49.9%及73.2%;總獲客成本佔總GTV的百分比則由2021年的23.6%下降至18.1%。 曹操出行由之前的超過一半訂單來自自營管道,轉變為超過七成收入來自於第三方聚合平台。成功藉戰略同盟獲取更多高性價比流量,並減少在推廣、廣告及客戶推薦補貼方面的投入。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期內支付予第三方聚合平台的佣金,也由2021年的2.77億元,飆升逾1.4倍至2023年的6.67億元,佔銷售及營銷開支百分比,由54.7%上升至79.7%。 網約車量近飽和 與吉利汽車(0175.HK)的密切關係,讓曹操出行可深度參與定制車的設計過程,按照乘客及司機需求度身定制,如提高車輛的耐用性、可維修性及採用創新的換電架構,並設置智能座艙功能等。吉利生態系統中不斷擴大的換電站以及汽車維修店網路,也為平台司機提供了一套強大的車輛服務解決方案,間接優化車輛的總擁有成本(TCO)。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曹操出行已推出的兩款定制車楓葉80V及曹操60,預計TCO分別為每公里0.53元及0.47元,與具有電池更換功能的典型純電動車相比,分別減少了32%至40%。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共享出行服務市場規模,在去年已增至2,821億元。近兩年由於經濟增長減慢,網約車用戶規模已基本趨於穩定;但網約車司機數量卻持續增長,去年多個城市發出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提醒網約車數量已飽和,行業景氣情況逼近警戒紅線,更有城市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車輛運輸證核發業務。 此外,由於聚合平台增加了交易環節,造成訂單被層層轉賣,實際抽成比例大幅增加,影響到網約車司機的平均收入。2023年4月,交通運輸部出台了新政策,要求平台方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準;降低平台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新政策出台後 ,大部分自營平台和聚合平台均降低佣金,恐怕會進一步削弱平台盈利能力,帶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hares in the Chinese mining giant have plunged about 40% in the past year, as it grapples with falling lithium prices and uncertainties over a deal in Chile.

天齊鋰業首季巨虧 惹深交所高度關注

這家國內鋰礦龍頭企業,H股股價在過去一年大跌約四成 重點︰ 天齊鋰業表示今年第一季虧損介乎36億至43億元之間,比去年第四季擴大349%至437%後,惹來深交所高度關注,要求公司書面解釋 市場關注天齊鋰業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智利SQM的稅務爭議,以及與智利國家銅業簽署的諒解備忘錄(MoU)對公司的影響   歐美美 市場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鋰礦龍頭企業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SZ)今年第一季居然爆雷,會錄得36億元至43億元的巨額虧損,遠差於去年同期錄得的48.75億元淨利潤。 這份震驚市場的盈利預警於4月23日晚上刊登,天齊鋰業的A股翌日開盤便一度跌停,H股更單日暴瀉約19%,更同時引發同業贛鋒鋰業(1772.HK; 002460.SZ)和盛新鋰能(002240.SZ)同日下挫。 天齊鋰業在去年第四季已虧損8.01億元,今年第一季的虧損比去年第四季大幅擴大349%至437%,難怪惹來市場及監管機構高度關注。根據天齊鋰業在盈警通告中解釋,主要是受到鋰產品市場波動影響、鋰產品銷售價格按年大幅下降,導致鋰產品毛利減少。 其次是公司作為第二大股東的聯營公司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基於最新裁決情況重新審視所有稅務爭議金額的會計處理,並預計可能將減少其2024年第一季的淨利潤約11億美元,直接導致天齊鋰業對SQM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 這些解釋不但無法滿足投資者,更觸動了深交所的神經。深交所立即向天齊鋰業發出關注函,要求結合業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量化分析首季虧損比去年第四季大幅增加的原因,還有聯營公司SQM稅務爭議裁決的具體情況及後續進展情況等。 4月27日,天齊鋰業用了11頁回覆深交所關注。公司稱首季度生產經營正常,累計銷售鋰鹽產品16,739噸,按季增長20.49%,按年增長約109%,但是鋰礦銷量按季大跌26.8%,首季度只有143,488噸,再加上同期國際鋰價大跌,令公司整體收入比去年第四季下跌63.61%,只有25.85億元。 鋰價持續下跌 天齊鋰業在回覆中引用了上海有色網(SMM)的電池級碳酸鋰和鋰精礦市場價格走勢圖,電池級碳酸鋰由去年第四季初期的每噸16.9萬元,大幅下跌至今年第一季後期約10.98萬元,跌幅達35%;至於鋰精礦的市場價格在期內跌幅更高達57%,由每噸2,560美元,跌至1,099美元,所以公司首季電池級碳酸鋰銷售均價按季下跌約35%,鋰精礦銷售生價按季跌約70%。至於該跌幅比市場大,是因為受到公司間接持股的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文菲爾德)定價週期縮短影響。 至於聯營公司SQM稅務爭議裁決問題,天齊鋰業解釋稱,根據SQM披露的2023年財務報告,預計SQM第一季淨利潤減少約11億美元,金額是覆蓋了從2012至2023納稅年度期間所有有爭議的礦業稅費用。公司經過多輪溝通後,了解到SQM較大可能在第一季進行會計調整,按天齊鋰業持股22.16%計算,應分擔淨利潤影響約17億元。 為什麼市場及監管機構都如此關注SQM呢?因為SQM或是天齊鋰業目前潛在的最大風險。 2018年,天齊鋰業豪花40.66億美元收購總部位於智利聖地牙亞哥的SQM 23.77%股權,目前持股約22.16%股權,是第二大股東。SQM擁有2023年全球在產鋰鹽湖產量最高的智利阿塔卡馬鹽湖的採礦經營權。 根據天齊鋰業去年年報,公司收到SQM分紅折合約22.76億元,本應是天齊鋰業的「現金牛」。然而去年底殺出了「程咬金」,智利國家銅業(Codelco)與SQM就2025年至2060年期間阿塔卡馬鹽湖的營運及開發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MoU),雙方成立合營公司,以可持續的方式在阿塔卡馬鹽湖生產鋰產品並銷售,SQM將擁有合營公司50%減1股的股權,智利國家銅業擁有50%加1股的股權,這為投資天齊鋰業的投資者帶來潛在不確定性,如果SQM和智利國家銅業未來真的合作,很大機會影響SQM對天齊鋰業的分紅。 對此深交所表達了高度關注,要求天齊鋰業說明應對措施和提示相關風險。天齊鋰業也坦白了風險,稱就目前的MoU及相關內容而言,SQM在阿塔卡馬鹽湖的開採經營權有望從2030年到期延長至2060年,但到2031年之後,阿塔卡馬鹽湖的核心鋰業務將由智利國家銅業控股。 但是,因為SQM與智利國家銅業簽署的MoU並不具法律約束力,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所以天齊鋰業現階段暫無法對事件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考慮和評估,也無法判斷會否影響SQM的收益,公司已兩度要求召開股東會以獲取更詳細資訊,並將持續關注相關MoU的進展。 投行大和及摩根士丹利對天齊鋰業首季度業績均感到失望,前者認為天齊鋰業首季經調整虧損遠遜預期,重申「跑輸大市」評級;至於摩根士丹利認為,過往落後的定價機制對公司鋰產品毛利率仍有滯後影響,或造成減值虧損,但仍給予「增持」評級,H股目標價52港元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here is the hope for Asia Cement

從賺30億到蝕1億 亞洲水泥未見曙光

受房地產市場疲弱影響,水泥價格持續低走,亞洲水泥首季度按年轉盈為虧 重點: 亞洲水泥發盈警,首季蝕近1.3億元 水泥價格不斷下調,暫時未見可扭轉頽勢      劉智恒 2019年時,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公司(0743.HK)盈利高達31.5億元(4.44億美元),一度風光不已。但高光時刻一瞬即逝,及後四年業績直往下走,2020至2022年,分別賺26.7億元、17.7億元及4.2億元,去年更跌至僅賺1.06億元。 今年首季,情況更顯嚴峻,集團近日發盈警,首季度將錄得虧損近1.3億元,去年同期有盈利4,070萬元,究竟發生甚麼問題,讓一家年賺數十億的企業,竟然日走下坡,甚至變成虧損。 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亞洲水泥,屬台資企業,在當地甚具規模,至2000年於內地開展業務,2004年正式註冊成立亞洲水泥(中國),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水泥、混凝土及相關產品,2008年在香港上市。公司目前有15條生產線,日產約3,000到6,000噸,年產能可達3,500萬噸。 需求萎縮競爭激烈 業績從亮麗到黯淡,集團解釋全因產品價格下跌。所謂產品,其實就是水泥,而水泥價近幾年持續下滑,主因是房地產市場不振,銷售未見起色,民營房企負債纍纍,導致新項目日漸減少,在建的樓盤又因資金問題停滯不前。作為建屋主要材料的水泥,在需求疲弱下,價格當然往下走,水泥企業首當其衝受嚴重打擊。 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9%,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卻下降9.6%。 綜合國家統計局及數字水泥網數據,去年全國水泥產量20.2億噸,同比下降0.7%,預計水泥行業利潤約320億元,同比下降達五成5。 面對房企的需求大幅減少,水泥企業為搶生意,只好打出最後一張牌,就是「降價」。亞洲水泥公布2023年業績時,就此困局解釋得十分清楚:「地產行業處於深度調整階段,對水泥需求的拖累非常明顯,總量呈下降趨勢。在此環境,各地水泥企業均不希望丟失市場份額,價格競爭激烈, 促使水泥價格底部震蕩運行,行業利潤萎縮。」 需求疲弱迭加行業降價搶客,水泥價格拾級而下,據中國水泥協會的數字水泥網統計,2023年全國水泥成交價,每噸平均為394元,同比下跌15%,價格處於六年最低水平。 行業前景陰霾密布 談到行業前景,全看房地產能否復蘇,但今年開首幾個月內房公告的銷售數據仍然不樂觀。同時,內房企業債務問題尚未看到絲毫曙光,反之愈來愈多房企被債權人申請清盤,重組個案浪接浪,個別如中國恒大(3333.HK)更已被判清盤。 近日連內資銀行亦按耐不住,開始向內房企業施加壓力,如建銀亞洲申請將世茂集團(0813.HK)清盤,涉及資金15.8億港元。在此情況,寄望今年民營房企開展項目似乎不切實際,市場對水泥的需求將持續減弱,暫難見到水泥價格可收復失地。 需求持續減弱,未來水泥企業或許要大幅減產,當水泥供應減低時,或可將價格穩定下來;但別忘記,這樣無可避免會拖低了銷量,影響水泥企業的收入。 禍不單行的是,前幾年興建的水泥廠陸續建成投產,供應似乎難以短期減低。亞洲水泥估計,今年市場仍有新增產能投放,行業高庫存狀況很可能持續,水泥價將繼續呈底部震蕩。即使海螺水泥(0914.HK)亦預計,今年水泥價格行情將持續震盪走勢。 市場另一擔心是成本問題,特別是煤價走向。去年煤價雖然逐漸回落至每噸900至1,200元水平,但仍處於歷史高位,今年二月國務院通過《煤礦安全生產條例》,未來監管將進一步趨嚴,煤炭供應端可能出現一定收緊,煤價存在上行態勢,再而推高水泥生產成本。 水泥企業將陷虧損  綜而論之,市場對今年水泥價格不寄厚望,即使價格能穩定下來,銷售也將持續在低位徘徊,水泥企業前景難有轉機,甚至有可能陷入虧損狀況, 面對嚴峻的前景,幾家龍頭企業的市盈率也在低水平,海螺水泥只有7.8倍、華潤建材(1313.HK)10.3倍,中國建材(3323)更只有5.4倍,相對來說,亞洲水泥的市盈率為24.5倍,確實不便宜。 事實上,除了亞洲水泥外,中國建材亦發盈警,預期首季度股東應佔虧損達13億元。可以預計,今年水泥企業別說要賺錢,不虧損已屬萬幸,若年內情況未改善而全年錄得虧損,或許連市盈率也不用提了。對於水泥股,暫時還是少沾手為妙。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EHang prepares to raise new funds

億航智能求財若渴 計劃集資1億美元

這家自動駕駛飛行器製造商正尋求通過公開發行新股,籌集最高1億美元的資金 重點: 億航智能表示計劃在紐約發行高達1億美元的新股,金額是2019年IPO時所籌集資金的一倍多 公司離旗下自動駕駛飛行器的商業化越來越近,包括不久前獲監管機構發證,允許大規模生產旗下一款旗艦產品 梁武仁 億航控股有限公司(EH.US)正準備加油,這似乎是起飛前最後的滑行動作。 上周五提交給證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這家自動駕駛飛行器製造商公佈通過公開發行美國存托股票(ADS),最高籌集1億美元資金。對於公司來說,這個金額相當大,是截至去年底其現金持有量的三倍多。也是它2019年IPO時所籌資金數額的一倍多,幾乎相當於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 億航智能銷售無人駕駛飛行器的監管障礙尚未完全清除,這意味公司仍依賴外部資金來維持虧損業務。但公司距離將產品推向市場又近了一步,包括去年10月旗下一款主要產品,獲得中國航空監管機構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從而掃清了一個關鍵障礙。在接近終點線之際,公司似乎認為現在是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一大筆資金的好時機,資金用於在不久將來對其產品進行量產。 畢竟,儘管最近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億航智能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利潤以維持自身運營。因此,公司似乎正在趁熱打鐵,利用積極的投資者情緒籌集新資金。 億航智能對融資並不陌生,自2014年成立以來,它一直通過融資來為虧損業務提供資金。不到一年前,公司向以韓國音樂製作人李秀滿(Lee Soo Man)為首的一批投資者,定向增發了總值2,300萬美元的股票。李秀滿是著名的韓國流行音樂唱片公司SM娛樂(041510.KS)的創始人。 在進行這些籌款行動的同時,億航智能繼續達成飛行器商業化所需的更多要求。繼大約六個月前獲得“型號合格證”後,本月早些時候,公司獲得中國民用航空航局頒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張生產許可證允許億航智能量產EH216-S。使得它向已下訂單的公司交付飛行器又近了一步,其中很多訂單取決於公司獲得必需的監管批准。 由於交付的EH216系列產品增加,億航智能去年的收入較2022年增長165%,達到1.17億元。2023年,該公司飛行器出貨量為52架,截至年底總交付量達到237架,其中大部分是EH216-S。 億航智能目前交付的飛行器,大部分試運營於全國各地旅遊景區。但公司也在慢慢增加海外訂單。2021年在韓國和印度尼西亞取得首批海外合同後,截至去年底,公司已將國際客戶群擴大到10個國家,包括日本、巴西、哥倫比亞、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儘管如此,銷往中國境外的飛行器總數仍微不足道。 虧損收窄 儘管億航智能的收入大幅增長,但去年淨虧損僅小幅收窄8%,因為它的運營支出繼續遠超有限的收入基礎。但實際運營現金損失幾乎減半,降至約1,200萬美元,因為去年的淨虧損很大一部分來自非現金支出。 一旦飛行器開始實現商業化,並且收入增長開始加速的話,公司的財務狀況可能會進一步改善。Seeking Alpha安排的分析師一致認為,億航智能今年的收入預計將增長兩倍以上,明年將增長一倍以上。最重要的是,分析師預計該公司將於2025年開始盈利。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看好億航智能。去年11月,公司遭到興登堡研究公司的做空攻擊。這家美國公司專門對涉嫌誤導投資者的公司進行鑒證研究,最出名的或許是2020年針對美國電動卡車製造商Nikola Corp.的行動。當時,興登堡指責Nikola公司在技術能力方面存在欺騙行為,最終導致監管機構對其進行調查,公司創始人辭職。 至於億航智能,興登堡研究公司聲稱,該公司備受推崇的EH216-S型號合格證中包含許多飛行限制,但它並未向投資者充分披露。這些限制使該飛行器的許多潛在商業用途沒無法實現,包括在人口稠密地區和共享空域飛行,這需要花10億美元重新設計,並且需要完全不同類型的證書來解決。興登堡甚至表示,億航智能超過90%的訂單洽商,最終都未能達致。 億航智能發表了一份比較簡短的聲明,稱該報告包含“不實陳述和誤解”,表明瞭興登堡對公司行業和業務運營的“粗淺及不完整的瞭解”。投資者似乎對這份報告不以為然,億航智能的股價下跌了幾天就反彈了。 億航智能當前股價較IPO價格上漲了逾三分之一,在過去兩年大多數股票都下跌的環境下,對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來說絕非易事。由於收入有限,公司目前的市銷率 (P/S)高達63倍,不過如果未來兩年實現分析師預測的收入增長,市銷率將大幅下降。 鑒於億航智能似乎已經非常接近商業化,它可能會毫不費力地獲得現在所需的新資金。這可能會為該公司提供足夠的燃料來維持運營,直到它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大規模上天。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ow Tai Fook's first quarter sales rise 12%

金價屢創新高 周大福股價能否扭轉劣勢?

上周伊朗的無人機襲擊以色列後金價飆升至歷史新高,這家中國領先的珠寶銷售商能否從中受益 重點: 周大福今年前三個月的銷售額增長12.4%,高於公司截至2023年9月的中期的6%收入增長  作為中國最大的上市珠寶商,周大福可能會從近期金價升至歷史新高中受益 譚英 在痴迷於黃金的中國,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1929.HK)位於香港中環的展銷廳,是一個如夢境般的地方,展示了這種貴金屬的許多不同面貌,從沈甸甸的黃金飾品,到小巧的迪士尼主題兒童耳環。 公司1929年在廣州成立,並於1956年推出了999.99%的純度標準,這一標準隨後被香港政府採用,從而改變了整個行業。現在,隨著金價上漲,屢創歷史新高,該公司希望能乘上這股東風。從上周發布的最新經營數據來看,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的增長相對強勁,似乎已經從這一波漲勢中獲益了。 公司表示,在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里,中國內地零售值增長了12.4%,內地市場佔比88.6%。另外兩個主要市場香港和澳門的銷售額也增長了12.8%。 根據國家統計局本週公佈的數據,今年前三個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4.7%,達到120,327億元,增長速度遠不及周大福的增速。 然而,消息也不全是樂觀。在這三個月里,周大福在中國內地同店銷售同比下跌2.7%,同店銷量同比下降6.9%。在香港和澳門,同店銷售和銷量都增長了4.5%。 這次公布的最新數據相對有限,不包括實際銷售數據或其他財務指標。但這些數據確實反映了公司的銷售趨勢,可以作為衡量中國黃金和珠寶市場整體情況的標準。 黃金價格在過去四年里上漲了48%,而同期利率也在上升。這讓一些分析機構認為,加息可能會推高金價,就像上世紀70年代一樣。當時,由於美聯儲試圖抑制通脹,美國短期利率上升,黃金價格也隨之大漲,與現在的情況類似。 金價上漲可能會讓周大福這樣的黃金銷售商受益,當它公佈截至2024年3月整個財年的詳細業績時,投資者會尋找更多這方面的信號,這份財報很有可能在6月份公佈。 周大福從成立之初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路,已成為中國珠寶市場的一種 "金標",其中黃金珠寶是其主打產品之一。創始人周至元的女婿鄭裕彤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現代零售商。鄭裕彤91歲去世後,他的兒子鄭家純接過了公司的領導權。 對衝經濟的不確定性 過去兩年,由於人們認為黃金可以對衝經濟的不確定性,加上全球利率如果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開始下降,其他投資的回報可能會降低,所以金價不斷上漲。 在周大福的最新季報中,更值得關注的數字包括中國內地鑲嵌珠寶、鉑金及K金首飾同店銷售下降19.5%,而在香港和澳門該類別降幅更大,達到27.2%。這可能反映了在疫情後經濟增長放緩的時代,人們對珠寶首飾的需求有所下降。 但內地黃金首飾及產品類別的同店銷售表現較好,增加3.4%。在港澳,銷售情況更佳,漲幅達16.6%。在這三個月里,該公司關閉了88家門店,但在截至2024年3月的整個財年中,仍增加了153家門店,門店總數達到7,548家。 截至去年9月的前六個月,公司錄得營收同比增幅為6%,總銷售額為495億港元,而最近一個季度,兩位數的銷售額增幅明顯高於這一數字。在截至2023年3月的上一財年,該公司的銷售額實際上下降了4.3%,至947億港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令全國零售商陷入困境。 公司截至9月的六個月,利潤增長了27%達到45.5億港元,毛利率上升1.3個百分點,至24.9%。 市場並未從周大福的最新數據中發現太多亮點。自消息公佈以來,該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在一周內下跌10%,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13%。1,000億港元的市值使其成為全球第12大奢侈品公司,排在它前面的是Prada(1913.HK;PRPO.F),後面是Pandora(PNDORA.CO)。 公司的市盈率為16倍,低於Pandora的20倍和Prada的26倍。但它遠遠領先於規模較小的中國同行周生生(0116.HK)的5倍,後者也是源自廣州,成立於1934年,並在1973年成為香港第一家上市的黃金珠寶公司。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hengfeng stock settles after wild first year

獨角獸打回原型,盛豐物流股價暴起暴跌

自一年多前上市以來,這家專注細分市場的物流公司股價大幅波動,但現在可能終穩定在一個現實的水平 重點: 去年3月上市後,盛豐物流的股價在短短幾個月就上漲了一倍多,之後又經歷了暴跌和暴漲,最終跌至發行價下方 與股票表現不同的是,這家細分市場物流公司的收入正在穩步增長,同時盈利能力也在改善 梁武仁 盛豐物流集團有限公司(SFWL.US)的一大優點是利潤穩定增長,如今這是很多中國公司無法做到。但這一點,或是該公司其他基本面,對其股價的表現可能並沒有真正的影響,自該公司上市以來,其股票在一年里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軌跡,可能會吸引希望短線獲大幅回報的“迷因股”投資者贏的關注。 現距該公司2023年3月在美國上市僅過去了一年多,但期間它的股價已經經歷了不少高點和低點。盛豐物流的股價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從每股4美元的IPO價格上漲了一倍多。之後,該股經歷了同樣壯觀的暴跌,隨後又迎來了更強勁的牛市,到12月初突破了15美元大關,促使公司市值超過10 億美元,短暫地躋身“獨角獸”之列。 似乎這還不夠戲劇性,到去年底,公司股價再次暴跌,較發行價下跌了四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該股蒸發了80%以上。這些劇烈波動引人關注的地方在於,它們發生時幾乎完全沒有和該公司有關的新聞,不管是正面新聞還是負面新聞。 在沒有相關新聞的情況下出現的這種瘋狂走勢,讓人回想起2021年時的大量迷因股交易,當時,迷因股風靡一時,表現落後的遊戲商店運營商GameStop(GME.US)股價大幅上漲就是一個縮影。一年後,一批在美國上市的小體量中概股上演了這一現象的2.0版,它們的股價也出現了類似的劇烈波動。 自IPO以來,盛豐物流唯一一份與最新財報無關的新聞稿是去年6月發佈,稱斥資150萬美元購買電動重型卡車。儘管此消息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盛豐物流順應政府推動綠色發展的方向,但它很難引發公司股價朝任何一方大幅波動。事實上,消息發佈後,該股連續下跌數日,表明盛豐物流的股價走勢並非基於公司的基本面。 儘管公司的股價今年開局不佳,前幾個月的漲幅已全部被抹去,但上月底發佈的最新年報顯示,公司的業務和盈利能力都有相當不錯的改善。 得益於新客戶訂單以及面向老客戶的銷售額增長,盛豐物流去年的淨收入較2022年增長約9%,達到4.04億美元。它還通過運輸服務外包、縮減冗余部門和配合一項“人力資源優化”計劃(可能是裁員的代號),從而提高了毛利率。因此,其毛利潤增長了12%,快於收入增長。 更好的是,它將營業費用的增長控制在了3%以下。部分原因是人力資源優化措施促使營銷費用減少。 但盛豐物流的管理成本(佔營業費用的大部分)增幅也不到 7%。如此嚴格的成本控制,幫助推動其淨利潤增長33%。去年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速度均快於2022年。 聚焦細分市場 雖然盛豐物流去年才上市,但它的歷史可不短。公司成立於2001年,專注於為企業而非消費者服務。它有三條業務線,B2B貨運、倉儲管理,以及包括提貨送貨、報關在內的增值服務。但它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運輸服務,客戶包括小米、施耐德電氣、順豐速運、光明乳業和寧德時代等大公司。 毫不奇怪,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擁有先進電子商務市場和數千家工廠(這為其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綽號)的國家,物流和其他供應鏈相關服務的需求量很大。盛豐物流招股說明書中的第三方數據顯示,中國獨立的B2B合同物流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8.32億元增至今年的12.3億元。 因此,投資者有充分理由對盛豐物流的前景抱有信心。但顯然,這並不能完全解釋其股價的不穩定走勢。盛豐物流的股價在發佈上市後首份年報後略有上漲,但隨後忽上忽下,不過波動幅度遠小於去年。 導致這種劇烈波動的一大因素,是其公開流通股份相對較少,也就是可交易股票總量的比例相對較小。盛豐物流去年股價急劇飆升,引起了線上投資社區的重視。大約四個月前,有Reddit帖子介紹了一些股票的交易策略,推薦在盛豐物流的股票大漲後做空。Reddit也是2021年許多迷因股上漲的發源地。 在經歷了所有的震蕩之後,盛豐物流的股票穩定在了14倍的市盈率上,不過它的市銷率相當低迷,僅0.38倍。在全球同行中,其市盈率大致與Hub Group(HUBG.US)的15.5倍和Air Transport Services Group(ATSG.US)的15倍持平,但遠低於Radiant Logistics(RLGT.US)的23倍。它的市盈率也與中通快遞(ZTO.US;2057.HK)的13倍大致相當,在中國六大物流公司中,中通普遍被視為效率最高的之一。 因此,盛豐物流目前的股價也許終於反映了它的真實價值。但如果它上市後的短暫歷史是一個指標的話,那麼當迷因股社區重新重視起這只股票時,這種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TO International replaces CEO amid 30% revenue decline last year

去年少賺近三成 圓通國際撤換CEO

受國際貨運價格與需求下滑影響,圓通國際去年盈利大減近三成,公司宣布撤換CEO,由原豐網速運CEO周建掌舵 重點: 2023年圓通國際股東應佔溢利9,680萬港元,按年大減29.2% 圓通國際宣布行政總裁孫建去職,由原豐網速運CEO周建接任       李世達 儘管全球供應鏈在疫情過後逐漸恢復正常,但在中國經濟放緩、需求減弱的情況下,去年國際貨運需求相對低迷。中國快遞業巨頭圓通速遞(600233.SS)旗下負責國際業務的子公司圓通國際快遞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6123.HK),近日公布去年業績,其中海空運業務都出現明顯下滑。 圓通國際公布,2023年全年收入約52.9億港元(6.76億美元),按年減少21.1%。股東應佔溢利9,680萬港元,按年大減29.2%。每股基本盈利23.15港仙,擬派末期息每股2.3港仙。 圓通國際原是圓通速遞的海外事務部,於2006年成立。2017年圓通速遞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先達國際物流,更名為圓通國際快遞,在港股市場借殼上市。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國際物流、跨境電商物流、國際貨代等服務,以及與跨境電商相關的倉儲、配送、清關等全球一體化解決方案。 分項業務看,佔收入比重最高的空運業務(54%),2023年收入28.6億港元,較2022年下跌22.3%,毛利增長22%至1.9億港元;海運方面收入6.5億港元,按年大跌62.7%,毛利亦減少47.5%至1.3億港元。至於國際快遞及包裹業務則增長47.4%至16.3億港元。 公司表示,去年盈利減少主要由於客戶對海運服務的需求下降,另外因為海空運艙位供應增加,導致去年海空運貨運費減少。 去年中國經濟趨緩,進出口表現不佳,全球對中國除汽車外的貨品需求下降。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去年全年出口總值以美元計為3.4萬億美元,同比減少4.6%,為2016年來首次不升反降。進口總值也下降5.5%至2.6萬億美元。 此外,全球海空運市場也從疫情期間的不正常狀態回歸穩定,在運能擴大與需求減少情況下,運價也大幅下滑。根據航空貨運數據公司WorldACD數據,相比於2022年,2023年全球平均空運運價下滑19%。海運方面,去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937.29點,同比下降66.43%。 雖然去年10月發生「胡塞武裝」(Houthis)攻擊紅海商船事件,一度推升運價,但漲勢不久便回落。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B.CO)執行長Vincent Clerc近日就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全球運能過剩、運價滑落的低迷市況,恐將持續數年。 受到國內外大環境因素影響,業績下滑不是圓通國際特有的現象。根據近期公布財報,嘉里物流(0636.HK)去年收入下跌42%至474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大減78%至7.9億港元,其中國際貨運業務盈利跌幅高達70%;貨運代理龍頭中國外運(0598.HK)去年收入亦下降6.9%,在海、空運代理方面的收入均出現下滑,總體仍錄得42.2億元歸母淨利、3.5%的增長幅度。 快遞業老將掌舵 未知是否業績不佳,圓通國際在年報公布同日宣布高層人事異動,原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孫建,因有意投放更多時間及精力於集團的貨運業務發展而辭職。公司另委任周建出任有關職位。 周建是快遞業老將,加入圓通國際前為豐網速運行政總裁,直至極兔速遞收購豐網為止。在此之前則為百世集團(BEST.US)國際事業部總經理,負責開拓國際市場,可以說在國際業務上具有豐富經驗。根據協議,周建每月酬金為138,462元,每個財政年度可收取酌情管理花紅,外加每12個月年終花紅。 周建也是圓通國際四年來第三位行政總裁,國際業務的經驗或許是喻會蛟(圓通速遞創辦人、董事會主席)選擇他的原因。圓通國際近年加快發展國際快遞及包裹業務,2023年該業務收入從2022年的11.1億港元增長47.4%至16.3億港元,佔去年總收入30.8%,而2022年僅佔16.5%。 圓通國際在年報中稱,將會加快拓展國際網絡,通過戰略合作、授權加盟等方式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增強公司全球服務能力,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內,實現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及海外子公司的基礎設施和運營能力。 拓展國際市場是各大物流企業當前致力的目標。京東物流(2618.HK)不久前推出「國際特快送」服務;嘉泓物流(2130.HK)去年12月亦開設跨境空運包機服務;嘉里物流也宣布與順豐控股(002352.SZ)附屬公司順豐多式聯運訂立協議,收購阿拉山口國際快鐵(主營國際班列、國際公路聯運、跨境電商專線及内貿鐵路運輸)的70%股權,為其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增值。 自收購先達國際物流七年來,圓通國際股價一直未見起色,目前市盈率約為4倍,低於嘉里物流的12倍、中國外運的6倍,市場吸引力不足。 圓通國際業務發展,仰賴與圓通速遞、圓通航空的關聯交易。今年首兩月,圓通速遞業務收入達84億元,按年增長19.7%,增長幅度僅次於申通快遞的22.7%。母企要加大力度發展國際業務,勢必會為圓通國際帶來更大的增長動力。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