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類 - Bamboo Works - China stock insights for global investors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category/新能源類/ Just another WordPress site Fri, 10 May 2024 09:28:21 +0000 zh-HK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1.1 https://thebambooworks.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cropped-BBW_website_icon_20221228-32x32.png 新能源類 - Bamboo Works - China stock insights for global investors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category/新能源類/ 32 32 認股證計劃帶動 路特斯科技爆升四成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8%aa%8d%e8%82%a1%e8%ad%89%e8%a8%88%e5%8a%83%e5%b8%b6%e5%8b%95-%e8%b7%af%e7%89%b9%e6%96%af%e7%a7%91%e6%8a%80%e7%88%86%e5%8d%87%e5%9b%9b%e6%88%90/ Fri, 10 May 2024 06:27:22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886 Lotus Technology shares rally英國豪車品牌路特斯的電動汽車部門股價在過去兩周上漲超過40%,但目前仍遠低於2月的發行價 重點: 陽歌 自今年2月完成借殼上市以來,躊躇滿志的豪華電動汽車(EV)製造商路特斯科技公司(LOT.US)的發展道路並不平坦。2月22日,也就是與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完成合併的當天,該公司衝進上市大門並收於13.51美元,之後的兩個月公司股價基本處於下跌趨勢,跌幅超過一半,最低見5.64美元。 但過去兩周情況有所好轉,公司透露正在推進一項計劃,如果先前獲發認股權證的持有人選擇行使權利,其支持者將可籌集高達1.73億美元的資金。它上周公佈了該計劃的最新進展,但也指出,認股權證持有人極有可能選擇不行使購買股票的權利。 這是因為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為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11.5美元,仍遠高於該股的最新收盤價。但似乎有一些股票買家認為認股權證持有人仍可能購買股票,因為該股在過去兩周內上漲了40%以上,週四收於8.01美元。 歸根結底,其實取決於你認為這家公司值多少錢,對路特斯科技公司這樣一家年輕公司來說,是件棘手的事情。該公司是英國標誌性豪華汽車品牌路特斯的電動汽車部門,路特斯現在由吉利控股,後者於2017年收購了51%的股份。 此後,為了重振路特斯品牌,吉利向其注入3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在武漢建廠的13億美元。路特斯是吉利覆蓋廣泛的電動汽車品牌計劃中的豪華品牌,定位於8萬美元以上的汽車市場。吉利還在發展一個價格略低一些,但仍屬高端的品牌極氪,後者也計劃在紐約上市。 在食物鏈的更下游,吉利2010年從福特手中收購的沃爾沃,正在研發電動汽車,它自家的吉利品牌也在製造更主流的電動汽車。 但我們再回到路特斯和它尋求獲得投資者更多尊重的努力上吧。根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最新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2021年至2031年,預計全球8萬美元以上電動汽車市場,將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長。到2031年,每年需求量將達到近190萬輛。研究指出,目前全球範圍內處於這個價格區間的電動汽車只有10款,相比之下,同一價格區間內使用傳統內燃機的汽車超過100款。因此,路特斯認為自己處於有利地位,是此類豪華電動汽車市場的先行者。 增加收入 經過幾年的準備,公司於去年開始報告第一筆可觀的收入。去年全年銷售額為6.79億美元,交付了6,970輛汽車,較2022年的960萬美元收入大幅增長。 過去三年,它的研發費用實際上一直在下降,從2021年的5.11億美元降至去年的3.69億美元,之前研發費較高,可能是由於研發首款電動車的大量支出。雖然研發支出一直在下降,但銷售和營銷成本卻恰恰相反,從2021年的3,800萬美元升至去年的3.29億美元,全因擴大銷售網絡、推廣產品所致。 值得注意是,政府的支持也在減少。在世界各地,政府支持都很重要,但在中國尤為要緊。由政府補助中獲得的收入,從2021年的4.91億美元降至去年僅400萬美元。最重要的是,該公司的運營費用從2021年的1.13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7.36億美元,隨著業務的增長,這一數字可能會繼續增長。 它的毛利潤為1.02億美元,毛利率約為15.5%,不過公司表示,它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毛利率提高到21%至23%。行業巨頭特斯拉(TSLA.US)在2022年底和2023年初,曾處於這一範圍內,但由於競爭激烈,今年第一季度其毛利潤率跌至15.2%。路特斯科技或許能夠避免一些壓力,因為它所處的市場競爭要小得多,但這個市場也比特斯拉的市場要小得多。 路特斯科技去年錄得7.5億美元的淨虧損,略高於2022年的7.25億美元,但對於一家在新業務上投入巨資的公司來說,還算不錯。公司去年在首次公開募股前籌集了約10億美元,但我們應該注意到,如果我們之前提到的11.50美元認股權證的持有人行使認購權,它將不會獲得新增的1.73億美元收益。 儘管去年獲得了10億美元的現金注入,但截至2023年底,它的現金總額從一年前的7.4億美元下降近一半,至4.27億美元。意味如果繼續以同樣的速度消耗現金,公司幾乎肯定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需要籌集更多資金。 綜上所述,我們不禁要問,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錢?它目前的漲勢是否反映了投資者對其股票的“重新發現”?它目前的市銷率為8.6倍,高於特斯拉的6.4倍,也比全球電動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1211.HK; 002594.SZ)的1倍高出不少。雖然路特斯科技的市銷率很高,但如果公司今年能實現大幅增長,這一數字可能會有所下降。 鑒於它跟本地龍頭品牌吉利的聯繫,加上在2023年錄得強勁的第一年銷售額,以及所處的細分市場競爭相對較小,如果能夠保持強勁的銷售增長,公司看上去確實前途光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認股證計劃帶動 路特斯科技爆升四成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小馬智行趕美上市 雙戰略加快商業化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5%b0%8f%e9%a6%ac%e6%99%ba%e8%a1%8c%e8%b6%95%e7%be%8e%e4%b8%8a%e5%b8%82-%e9%9b%99%e6%88%b0%e7%95%a5%e6%8f%90%e5%8d%87%e5%95%86%e6%a5%ad%e5%8c%96/ Tue, 07 May 2024 07:08:31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746 Pony.ai approved for U.S. IPO這家以自動駕駛出租車聞名的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在紐約上市,它降低了野心以更快增加收入 重點: 陳竹 上月末,汽車界的焦點都集中在北京,因為有中國首屈一指的年度車展。在展出的諸多豪車中,來自小馬智行的第七代豐田bZ4X Robotaxi 概念車備受矚目。這款車展示的不僅是公司與一家大型車企的合作關係,還有它對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承諾——儘管它的很多競爭對手都著眼於技術含量較低的輔助駕駛技術,因可以更快實現商業化。 北京車展前夕,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小馬智行在美國上市的計劃,公司在財務方面得到了顯著提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4月2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小馬智行擬發行不超過9,800萬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批准小馬智行赴美上市,是中國監管機構放鬆對赴境外上市科技公司的最新信號之一,此前兩年,只有少量大型上市獲批。境外上市放緩可追溯到2021年初,當時網約車巨頭滴滴在美國進行了備受爭議的IPO,最終卻在上市幾個月後就退市。 中國監管機構的一個主要擔憂是數據安全,因為滴滴甚至是小馬智行這樣的小公司,都收集了大量數據,涉及從個人用戶到中國道路網絡狀況的各種數據。監管機構擔心在紐約上市後,美國官員可能會獲取這些信息,不過隨著新的數據安全審查監管框架的出台,這些擔憂正在緩解。 小馬智行只是越來越多試圖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中的最新一家,前不久縱目科技也申請在香港上市。任何一家能成功上市,都能提振市場信心。這些公司商業化步伐緩慢,且多年持續未兌現承諾,導致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投資者越來越沒有耐心。 成立於2016年的小馬智行,在吸引投資方面相對成功,包括在去年10月的上一輪融資中,從沙特阿拉伯的NEOM及其附屬投資基金獲得了1億美元資金。據天眼查網站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已通過九輪融資籌集了超過11億美元。2022年初D輪融資結束後,其估值達到85億美元,鞏固了它作為高科技“獨角獸”的地位。 投資者看好公司部分是因為創始人彭軍和樓天城的背景,他們都曾在百度(BIDU.US;9888.HK)的自動駕駛部門工作過,那裡被認為是中國自動駕駛的前沿。 投資者可能還喜歡公司的願景,主要關注L4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通常是指在大多數情況下,無需人工干預即可運行的完全自動駕駛車輛。這使其有別於很多同行,後者專注於複雜程度較低的L2級駕駛輔助系統,不是完全自動,但更容易商業化。 商業化計劃 小馬智行是首批獲准在中國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個中國一線城市擁有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隊,並在其中三個城市推出了商業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公司向通過其PonyPilot+應用程序預訂乘車的人,收取按里程計算的費用。但它的收入相對較小,因為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運營的區域,仍然嚴格限定在人口較少的指定區域。比如,在北京,目前其自動駕駛出租車僅限於亦莊一個區域,這裡遠離主城區。 2018年,小馬智行成立卡車事業部,建立了自動駕駛卡車業務線,隨後在2020年註冊了一家名為小馬智卡的獨立公司。 但該業務成立一年後卻毫無進展。 2021年底,小馬智行合併了自動駕駛卡車和乘用車研發團隊,據報道,由於美國研發中心幾乎全部解散,卡車業務團隊縮減至僅10人左右。 自動駕駛卡車的商業化困難重重,原因有很多,包括監管準備不足和技術不成熟。雖然自動駕駛在高速公路上比在城市道路上看起來簡單,但現實要複雜得多。一眾專注於自動駕駛卡車的公司都在最近遇到了困難,包括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圖森未來(TSPH.US),該公司早前憑借自動駕駛技術贏得喝彩,但最近宣佈退出美國市場。 由於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商業化上面臨多重障礙,小馬智行開始追隨越來越多的同行,採取更務實的策略,專注於技術含量較低的L2級別。一年前,小馬智行進行戰略轉型,公司創始人、CEO彭軍宣佈,作為整個商業化努力的一部分,公司將全面發力“乘用車智能駕駛業務”。 不過,小馬智行並不是第一個嘗試L2駕駛輔助的公司。據中國媒體雪豹財經社報道,比亞迪(1211.HK;002594.SZ)、廣汽埃安、小鵬汽車(XPEV.US;9868.HK)等國內主要車企都已經選定了該技術的首選供應商,這意味小馬智行可能很難為這項技術找到主要合作夥伴。 儘管如此,此舉對小馬智行在短期內開始產生更可觀的收入來說,恐怕是必要的。灼識咨詢的數據顯示,儘管競爭激烈,但中國的輔助駕駛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迅速,2018年為93億元,2022年達到了413億元。 由於多年來在L4甚至更高級的自動駕駛方面積累了尖端技術優勢,小馬智行可能比縱目科技等更具優勢。儘管如此,在北京車展期間對旗下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大力宣傳似乎表明,公司仍將L4級別的技術視為長期目標。現在,它需要想辦法在提交美國上市文件時,能激起投資者對其雙重戰略的興趣。 當然,要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目標,需要持續的大筆研發支出,意味小馬智行可能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持續虧損。它可能很快就會知道,投資者對這類故事的看法,包括他們對小馬智行的估值是否和2022年的85億美元一樣高。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小馬智行趕美上市 雙戰略加快商業化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高瓴資本正將重心轉向全球市場 公司被調查後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9%ab%98%e7%93%b4%e8%b3%87%e6%9c%ac%e6%ad%a3%e5%b0%87%e9%87%8d%e5%bf%83%e8%bd%89%e5%90%91%e5%85%a8%e7%90%83%e5%b8%82%e5%a0%b4-%e5%85%ac%e5%8f%b8%e8%a2%ab%e8%aa%bf%e6%9f%a5%e5%be%8c%e9%9c%80%e5%86%8d/ Fri, 26 Apr 2024 01:28:06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324 Hillhouse fined for selling down Longi stake without disclosure這家私募股權公司在沒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應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要求,高瓴資本需要回購這些股份。 重點 余特莉 陽歌 在中國龐大的私募股權界這個複雜的行業中,即使是最熟練的操盤手也偶爾百密一疏。高瓴資本就是這種情況。高瓴是一家中國私募股權公司,目前正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違規減持太陽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厲批評。 根據隆基上週五提交給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購了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將其持股比例從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舉是回應中國證監會去年 11 月對其“間接減持”隆基股份但未進行適當披露的立案調查。 像高瓴這樣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犯下這樣的錯誤並不常見,或許可以解釋監管機構為何展開調查。尤其是在當前中國股市疲軟的情況下,任何此類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視為對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現。 一家植根中國的基金在當前環境下向全球轉型 高瓴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因投資了一批消費、醫療保健和科技領域的中國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為中國頂級遊戲公司的騰訊控股 (0700.HK) 和與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競爭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請在香港上市的百麗時尚以及抗癌藥物製造商百濟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資組合中。 高瓴的失誤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尤其是該基金正謀求從中國本土轉向成為立足亞洲區域的基金管理公司,並向全球其它市場擴張,以此對衝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轉型對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別是其擁有龐大的美國LP基礎,其中大部分是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他們對中國投資環境的擔憂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網站目前幾乎沒有提及其在中國的成功投資案例,而只是強調其在美國、新加坡、韓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等地已有佈局。 在違規減持隆基股份的調查進行5個月後,高瓴向中國監管機構表示,除了重新增持隆基股份外,高瓴還承諾將增加對中國 A 股市場的配置比例,加大投資中國 A 股市場。高瓴將如何兼顧其經營重心轉移至海外,和對中國監管機構的最新承諾這兩個相互矛盾的要求,還有待觀察。 無論如何,高瓴已經面臨整個對衝基金行業的挑戰。據路透社最近的一份報道,由於業績不佳,高瓴的幾位美國投資者已經決定“用腳投票”,而且其對衝基金資產價值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跌至 275 億美元。 被逮個正著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最終引起證監會的關注? 高瓴是隆基股份的第三大股東,通過其位於新加坡的實體 HHLR Management Pte. Ltd. 持有隆基5.85% 的股份。 2023年3月,HHLR 借出了隆基1%的股份,借期最長為182天,使其持股量低於5%的水平——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超過這個門檻,股東必須披露其持股情況,但低於這個門檻則沒有這樣的要求。在這種交易中,股東通常將其在上市公司的持股借給借貨人,後者必須在商定的期限前歸還借來的股票,並支付預先商定的費用。 然而,9月底借貸股份到期歸還後,HHLR持有的隆基股份僅回升至4.98%,這意味著高瓴在此期間減持了0.87%的股份,即5,461萬股,但這一減持行動並未作出披露,從而引發了爭議。 根據隆基股份最新的文件,自去年11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以來,HHLR一直積極配合調查,並通過購買130萬股隆基股份,將其持股比例提高至5%。HHLR通過股票回購獲得的任何利潤都將歸隆基所有。 高瓴將隆基股份增持至5%,表明已遵守監管機構的要求,並可能不打算將其持股量進一步提高到之前的水平(5.85%)。考慮到隆基股價的動蕩局勢,這並不足為奇。 隆基曾被譽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太陽能公司,並被視為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領域的頂級企業,但由於整個光伏行業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其市值較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70%以上。價格下跌擠壓了利潤率,損害了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上月隆基透露,將在全球裁員5%,以削減成本,理由是“經營環境日益複雜和競爭激烈”。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高瓴資本正將重心轉向全球市場 公司被調查後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增長緩慢虧損持續 縱目科技乏上市亮點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5%a2%9e%e9%95%b7%e7%b7%a9%e6%85%a2%e8%99%a7%e6%90%8d%e6%8c%81%e7%ba%8c-%e7%b8%b1%e7%9b%ae%e7%a7%91%e6%8a%80%e4%b9%8f%e4%b8%8a%e5%b8%82%e4%ba%ae%e9%bb%9e/ Tue, 16 Apr 2024 04:22:54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1008 Zongmu files for IPO這家自動泊車解決方案研發商,去年虧損嚴重且收入增長乏力,僅錄得6%,不太可能給投資者留下深刻印象 重點: 陳竹 在過去的一年里,自動駕駛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曾經被炒作得沸沸揚揚但隨後就被遺忘。但相關技術終於開始成熟,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等全球有遠見卓識的人提出了大膽的主張,並為推出全自動汽車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時間表。在中國,隨著新一代電動汽車在這個擁擠的市場中爭奪注意力,採用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賣點。 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月末申請在港交所上市,希望這股重新燃起的樂觀情緒能夠吸引投資者。在上周修訂的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最初的兩家承銷商華泰金融和法國巴黎的基礎上,增加中信里昂為承銷商,這三家二級公司構成了一個相對穩固的組合,為公司的第三次上市嘗試護航。 縱目科技早在2017年就在新三板上市,新三板是中國一個面向中小企業的場外交易市場,交易清冷。但不到一年,它就退出了新三板。2022年,公司申請在類似於納斯達克的上海科創板上市,但最後又主動撤回了申請。 縱目科技由唐銳在2013年創立,主要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主攻軟件。這讓它有別於業內一眾公司,如計劃打造自己的自動駕駛車隊的小馬智行,和聚焦自動駕駛車輛傳感器的禾賽(HSAI.US)。 招股說明書顯示,縱目科技自成立以來已通過九輪融資,籌集資金22億元。它最有名的支持者是小米集團(1810.HK),小米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堅定支持者,並於上月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NEV)。縱目科技的上一輪融資是在2022年3月,籌集資金近10億元。在那一輪融資中,公司估值超過90億元,躋身“獨角獸”俱樂部,獨角獸是指估值在10億美元或以上的初創企業。 如果能完成首次公開募股,能不能保持這麼高的估值則是另一回事,因為股市投資者最近對新上市的科技股估值,遠沒有那麼慷慨了。禾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去年2月上市時,它的估值在25億美元左右,但上市後估值已跌至約5.5億美元。 縱目科技自稱是一家全自動駕駛技術的供應商,但其主要關注點是自動泊車,這是一種專門的自動駕駛應用,通常用於停車場或車庫等嚴格控制的封閉環境中。 在中國的乘用車自動泊車解決方案(APS)市場,按2022年的銷售額計算,縱目科技在供應商中排名第五。公司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顯示,2022年中國APS整體市場規模達81億,縱目科技佔4.9%。 公司還強調自己在APS的一個細分市場,即它所說的自動泊車輔助(APA)領域領先國內同行,市場份額達5.6%。 增長乏善可陳 在包括泊車和駕駛解決方案在內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市場,縱目科技僅佔1%的份額。中國ADAS市場經歷了大幅增長,從2018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13億元。 2022年,縱目科技的泊車解決方案銷售收入為4億元,佔其全年總收入4.695億元的85%以上。駕駛解決方案業務則貢獻了剩餘的7,000萬元,表明這部分業務仍然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不過,縱目科技把一大部分研發費用都花在駕駛解決方案上,這似乎表明它對這部分業務成為未來的增長引擎寄予了厚望。 縱目科技去年的營收僅錄得6%的增幅,達到4.98億元,這令人難免質疑它能否有效實現技術的商業化並擴大業務規模,尤其是考慮到它在該行業已有十多年的歷史。 雖然增長緩慢可能會引起一些投資者的擔憂,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研發支出巨大,該公司虧損嚴重。縱目科技報告稱,在截至2023年底的三年里,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其中去年虧損5.64億元。同期,該公司的研發支出總額接近10億元。 投資者應該注意的另一個重大風險,是它嚴重依賴少數關鍵客戶。2021 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72.5%,到去年這一比例已上升到93%。在此期間,最大客戶在公司收入中的份額從28.5%增至43.8%。 雖然許多公司都面臨類似情況,但在中國迅速變化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這種風險可能尤其需要警惕,在這個行業,今天的超級明星可能明天就出局了。 儘管存在這些風險,縱目科技也有自己的優勢。其中之一是與商業夥伴的合作關係密切,這使它能夠不斷改進產品。公司表示,2022年與中國十大汽車製造商全都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這些製造商佔中國乘用車總銷量的72.1%。 投資者是否看好縱目科技的IPO,可能取決於該公司是否有能力加快商業化步伐,特別是其ADAS駕駛解決方案,尤其是在該公司表示短期內盈利無望的情況下。 類似的邏輯可能也適用於越來越多嘗試赴港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包括地平線機器人和黑芝麻智能。這些公司的表現將證明,投資者究竟是認為這類公司將在不久的將來加速增長,還是認為它們的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增長緩慢虧損持續 縱目科技乏上市亮點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小牛電動能否再次高歌前行?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5%b0%8f%e7%89%9b%e9%9b%bb%e5%8b%95%e8%83%bd%e5%90%a6%e5%86%8d%e6%ac%a1%e9%ab%98%e6%ad%8c%e5%89%8d%e8%a1%8c%ef%bc%9f/ Thu, 11 Apr 2024 03:16:12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862 Niu returns to growth這家電瓶車製造商一季度銷量大幅上漲,扭轉了去年全年增長乏力的態勢 重點: 譚英 2018年10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北京牛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NIU.US) 經歷了艱難的日子。2017年時,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電瓶車銷售商,按銷量計算佔26%的市場份額,按價值計算佔39.5%。它在歐洲也高居第三位,按銷量計算佔據11.1%的市場份額。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其銷量大幅增長,從2017年的189,467輛增加到了2021年逾100萬輛。 之後增長開始放緩,其後更逆轉下跌,即便常州工廠的擴建將年產能提高到了200萬輛。2023年,年銷量回到71萬輛,較2022年下降15%,原因是電瓶車市場整體下滑,部分是鋰價飆升,導致電池組價格上漲所致。2023年下半年,鋰價開始回落,但小牛電動仍被迫關閉500家門店,至去年底,其在國內的門店數量減少至2,856家。 因此,公司上周發表報告稱一季度國內外銷量大幅反彈後,其股價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上漲了34%,為其搖搖欲墜的故事提供了急需的提振。小牛電動表示,一季度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35%至110,115輛,海外銷量(主要在歐洲)增長48%,達到19,024輛。 小牛電動表示,2月推出的高端電動自行車NXT,佔當季國內銷量的26%。據公司稱,推出兩周內,該車型的預售訂單就達到了10,000輛。它將強勁的國際增長歸功於“全面的產品線”和零售渠道擴張的進展。 “在新車型和銷售渠道擴大的帶動下,我們預計在2024年重獲增長動力,”公司表示,“對恢復增長的堅定信心,突顯了我們對行業領導地位的責任。”小牛電動首席執行官李彥在3月發佈去年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今年銷量將達到100萬至120萬輛。 在那次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周雯娟表示,公司預計一季度收入將增長約10%,遠低於上周宣佈的銷量增長。這意味著,在國內外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其平均售價同比下降,延續了去年的趨勢。 投資者更關注最新公告中增長恢復的情況,可能也對小牛電動的戰略規劃感到滿意。在發佈NXT的同時,公司2月還推出了電動摩托車NX和智能駕駛越野電動摩托車X3,標誌著公司向高端產品的戰略轉型,以抵銷消費者支出疲軟的影響。首席執行官李彥向財經雜誌《第一財經》表示,雖然競爭對手可能會降價,但小牛電動將繼續走高端路線,脫離過熱的低端市場。 巨大的潛在市場 李彥在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去年中國售價在3,500元以上的高端電瓶車市場規模在1,400萬至1,600萬輛,但小牛電動在該類別僅售出了約60萬輛。 除了走高端路線,小牛電動還有意在今年回歸擴張模式,計劃在國內開設1,000至2,000家門店,並嘗試直接向海外零售商分銷,認為這樣有助於建立品牌忠誠度。公司還致力於品牌推廣和營銷計劃,從直播到與中國領先的電子競技團隊京東電子競技俱樂部合作,後者是2023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入圍者。 恢復增長看起來不錯,但小牛電動今年能維持整體好轉嗎?公司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的最新財報仍有需要作很大的改進。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1.8%,至4.787億元,同期毛利率從22.5%降至19%。小牛電動報告稱,2023年四季度淨虧損1.302億元,較2022年的3,710萬元虧損有所擴大。 全年營收26億元,較2022年下降16.3%,去年毛利率為21.5%,較2022年的21.1%略有上升,小幅增長歸因於在中國市場新推出的高端產品。年度淨虧損從2022年的4,950萬元擴大至2023年的2.718億元。 雖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小牛電動每輛電瓶車的收入繼續下降,但一個鼓舞人心的跡象是,下降速度同2023年相比似乎趨於平緩。去年第四季度,每輛電動車的平均收入為3,482元,同比下降21%。 總的來說,小牛電動似乎正在開始兌現走高端市場的承諾,並盡其所能應對艱難的市場環境。其市值為1.76億美元,市銷率為0.36倍,與九號公司(689009.SS)持平,後者擁有標誌性的賽格威(Segway)品牌,市值2.72億美元,市銷率0.36倍。兩者都落後於意大利的比亞喬集團(PIA.MI),後者製造的Vespa品牌電瓶車名氣更大、同樣具有標誌性意義,不過它的市銷率只有0.52倍,並沒有令人特別興奮。與小牛電動不同,九號公司和比亞喬集團都處於盈利狀態。 近幾個月,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四家分析機構,對小牛電動的股票給出的建議不是“買入”,就是“持有”。但一個積極的跡象是,隨著公司恢復增長,它們本月轉向了“買入”和“強力買入”。兩家提交財務預測的分析機構也預計,該公司今年將恢復盈利。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小牛電動能否再次高歌前行?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憂市況逆轉 極氪趕美上市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6%86%82%e5%b8%82%e6%b3%81%e9%80%86%e8%bd%89-%e6%a5%b5%e6%b0%aa%e8%b6%95%e7%be%8e%e4%b8%8a%e5%b8%82/ Tue, 09 Apr 2024 05:18:22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773 Zeekr steps on the IPO acclerator據報道,隨著同行估值迅速下跌,這家新能源車企正在重啓紐約上市計劃 重點: 陽歌 在因市場情緒疲弱而暫停赴美IPO後,新能源車企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突然猛踩油門,似乎想在情況進一步惡化之前上市。 這是我們根據路透社的最新報道做出的評估,報道稱公司已重啓赴紐約上市的計劃。事實上,自去年11月首次提交申請以來,極氪每個月都會定期更新招股說明書,距今最近的更新是在3月20日。 最新文件讓外界對極氪的近況有了一些瞭解,包括2023年全年的數據。更新文件顯示,極氪的銷售情況在去年下半年大幅放緩,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趨勢同步 。 與此同時,極氪的勁敵如理想汽車(LI.US; 2015.US)和蔚來(NIO.US: 9866.HK)的估值也迅速縮水,因為投資者為它們的持續虧損和銷售增長放緩感到擔憂。蔚來最近跨過了一座不甚光彩的里程碑,市銷率(P/S)正式跌破1倍,目前只有0.97倍。市銷率1倍本來沒有什麼可以說,但對於一家自認為處於熱門增長領域的公司來說,低於這個數字就相當尷尬。理想汽車的市銷率高於1倍,目前為1.84倍,但如果最近的趨勢持續下去,它可能很快也會跌破這個數。 鑒於極氪的情況與蔚來類似,它1倍的市銷率似乎是合適的,以此計算,按照最新招股說明書中的2023年銷售數據,該公司的市值為71億美元。這遠低於我們去年11月首次關注極氪IPO時,進行類似分析後得出的100億美元估值結果,大約是該公司在2023年2月融資時130億美元估值的一半。 據報道,估值迅速縮水促使極氪推遲了最初的上市計劃。但現在看來,該公司正急於在估值進一步下滑之前登陸資本市場。據路透社報道,極氪的籌款計劃已從之前10 億美元或以上的目標,降至5億美元左右,可見市場情緒不斷惡化。 此次IPO正值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整體疲軟之際。一季度,此類上市僅籌集資金4,690萬美元,低於上年同期的4.28億美元,成為2017年以來最慢的第一季度。 事實上,最近境外上市中國股票整體顯示出一些新的活力跡象,中國ETF-iShares MSCI (MCHI.US) 較1月底的近期低點上漲約10%。但由於對中國經濟快速放緩,以及西方限制進口中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的擔憂,新能源汽車股逆勢而跌。反映這一點的是,近期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上漲,而同期蔚來的股價卻下跌了約30%。 銷售放緩 極氪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較晚,直到2021年10月才推出首款車型。它的最大優勢是擁有一批頂級支持者,其中以吉利汽車為首。吉利是中國領先的民營汽車製造商之一,除吉利品牌外,還擁有沃爾沃和路特斯等品牌。極氪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2021年之前,但在那之前,它的所有收入都來自銷售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主要是賣給吉利旗下企業。 公司目前有四款車型在售,包括最初的Zeekr 001。招股說明書顯示,最新款是極氪高檔轎車車型,去年11月發佈,今年1月開始交付,目標客戶是“精通技術的成年人和家庭”。該公司認為自己是一個高端品牌,售價一般不低於30萬元,與蔚來的定位類似。 公司在2022年取得爆炸式增長,因為它在2021年10月才開始交付產品。去年的增長更能反映它未來的潛力,全年總收入從2022年的319億元增長到517億元,增幅達62%。以半年為單位,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後會發現,它的收入增長從上半年的136%大幅放緩至下半年的33%。 新能源汽車銷量目前約佔該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其增長趨勢也出現了類似的放緩,從去年上半年的約150%降至下半年的44%。 一個略顯積極的趨勢是,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增長了72%,超過了汽車交付量65%的增幅,這表明公司每輛車獲得的收入增加了。這一點意義重大,因為隨著銷售開始放緩,去年很多新能源車企大部分時間都在降價。但這也可能反映出,在最初的Zeekr 001之後,極氪正在推出越來越高檔的車型,而Zeekr 001的起步價為30萬,處於目標區間的底部。 該公司表示,今年的目標是交付23萬輛新能源汽車,這幾乎是2023年交付的118,685輛的一倍。招股說明書中的數據顯示,公司在年初的銷量有望達到這一增速,1月和2月的總銷量同比增長134%,達到20,047輛。但在市場放緩的情況下,這種增長將越來越難以維持。 總言之,極氪的前景及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總體前景正迅速失去動力。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該公司突然如此急於重啓上市,它最終籌集到的資金甚至可能低於已經調低了的5億美元目標,因此估值可能會遠低於100億美元。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憂市況逆轉 極氪趕美上市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中國市場銷售額開始萎縮 金風科技利潤大幅下滑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4%b8%ad%e5%9c%8b%e5%b8%82%e5%a0%b4%e9%8a%b7%e5%94%ae%e9%a1%8d%e9%96%8b%e5%a7%8b%e8%90%8e%e7%b8%ae-%e9%87%91%e9%a2%a8%e7%a7%91%e6%8a%80%e5%88%a9%e6%bd%a4%e5%a4%a7%e5%b9%85%e4%b8%8b%e6%bb%91-2/ Mon, 01 Apr 2024 00:47:17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481 Goldwind's China revenue starts to contract這家領先的風力渦輪機製造商去年下半年利潤下降83%,因為來自中國核心市場的收入開始萎縮 重點: 陽歌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8.HK; 002202.SZ)的最新年度業績中充斥著大量好壞不一的信號,該公司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與政策驅動的中國風電市場息息相關。該公司是過去幾年將中國建設為風電強國政策的主要受益者,這種清潔能源全球裝機容量的一半左右都在中國。 據伍德麥肯茲稱,去年上半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約70吉瓦,其中遠超一半以上(約44 吉瓦)來自中國。這使得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在去年底達到440吉瓦,而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為900多吉瓦。 然而,中國市場激烈的競爭影響了金風科技的利潤,去年下半年公司利潤大幅下滑。與此同時,由於現有供應量巨大,中國流露出了放慢新風電場建設的跡象。對於金風科技來說,這是一個重大變動,不僅因為中國市場佔其總銷售額的80%以上,還因為該公司是主要的風電場開發商。 最重要的是,金風科技的利潤率已經受到擠壓,並且可能在未來一年繼續承壓。這在該公司的淨利潤上有所反映,用最新年度業績中的數據計算會發現,該公司去年下半年淨利潤暴跌83%,較上半年35%的降幅加快。 金風科技全年淨利潤下降44%至13.3億元,遠超分析機構預測的14%的降幅,顯示情況惡化的速度可能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 儘管前景黯淡,但投資者可能會感到些許安慰,因為他們被告知利潤大幅下降的背後並不是某個單一因素,而是多個因素共同造成的。這表明該公司的業務相對穩健,更多的是受到了市場動蕩的影響,而不是公司特有的問題。 金風科技週四發佈最新報告後,香港市場因復活節假期休市,而在深圳掛牌交易的股票週五小幅上漲。不過,這對金風科技的長期股東而言並不算什麼安慰,他們的投資在過去52周損失了一半以上。 該公司一度是投資者的寵兒,貝萊德、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等都是其主要支持者。但截至去年9月,上述機構中的很多已經放棄了該公司,只有摩根大通和貝萊德仍持有其在香港交易的股票,持股份額在應上報的5%以上。 經過長達一年的拋售之後,金風科技目前的市銷率(P/S) 僅為0.25倍。中國風電同行明陽智能(601615)的市盈率為0.68倍,看上去稍好一些,但只要低於1倍都顯得很疲軟。丹麥的維斯塔斯(VWS.CO) 看起來要好一些,市銷率為1.7倍。 來自中國的收入開始下降 雖然金風科技去年的利潤大幅下滑,但收入仍實現了一定的增長。年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63億元增長8.4%至502億元。不過,增速從上半年的14.5%大幅放緩至下半年的5.4%,表明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放緩。 按地域劃分,該公司去年來自中國的收入增長0.9%至424億元。但上半年,該公司來自中國的收入增長了6.5%,這意味著下半年銷售開始萎縮。該公司在中國以外的銷售表現要好得多,全年增長約81%,至78億元左右,不過這部分業務僅佔其收入的16%。 該公司報告稱,截至去年年底,其庫存從上年同期的98.5億元大幅攀升至153億元,這反映了中國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 導致該公司去年利潤減少的三個重要因素是資產減值損失和所得稅大幅上升,這些因素將繼續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所得稅費用幾乎增長了兩倍,從去年的3.35億元升至9.97億元,這可能是由於更高的稅率取代了早期旨在刺激產業發展的低稅率,但低稅率已經到期。 該公司報告去年的淨減值損失為3.07億元,與2022年2.7億元收益相比出現大幅逆轉。這種變化可能與該公司記錄的與建設風電場業務相關的虧損有關,由於市場供過於求,風電場的價值正在迅速下降。因此,該公司風電場建設業務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65.4%跌至去年的47.3%,下降了18個百分點。 影響金風科技利潤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民幣走軟,這導致該公司去年出現 2.25 億元的外匯損失,逆轉了上年同期1.06億元的收益。 這些不利因素導致金風科技去年來自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從上年的58.8億元大幅下滑至18.5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去年底的現金也從上年同期的152億元降至137億元。這一變化意義重大,因為其現金在前一年大約翻了一番。 總而言之,金風科技正受到中國風電市場的影響。經歷了數年的迅猛增長後,中國風電市場正迅速收縮。雖然該公司可通過海外銷售部分抵消中國市場的不景氣,但這很可能不足以彌補重要的國內市場的銷售萎縮。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裡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The post 中國市場銷售額開始萎縮 金風科技利潤大幅下滑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國富氫能成功與否 還看技術突破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5%9c%8b%e5%af%8c%e6%b0%ab%e6%88%90%e5%8a%9f%e8%88%87%e5%90%a6-%e9%82%84%e7%9c%8b%e6%8a%80%e8%a1%93%e8%83%bd%e5%90%a6%e7%aa%81%e7%a0%b4/ Tue, 26 Mar 2024 04:02:14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299 Guofu Hydrogen files for IPO這家新能源公司已申請在香港上市,它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氫氣運輸和加氫設備 重點:  陳竹 中國已把發展氫能作為國家優先事項。當政府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意味著任何願意參與的公司都可以賺取豐厚的利潤。隨著中國政府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淨零排放,因而在過去幾年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政府的政策催生了越來越多的氫能創業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現在尋求上市,欲從對該行業的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最新的一家,該公司上周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請。而就在它提交申請的一周前,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交了赴港上市的申請。 國富氫能成立於2016年,生產用於製造、存儲和運輸氫氣的專用設備。其主要客戶是清潔能源生態系統中的很多公司,包括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商、汽車製造商、能源公司和城市公交運營商。 然而,儘管經過政府的多年支持,氫燃料的採用率卻相對較低,導致國富氫能及其同行的銷售額不高。上市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銷售額僅5.22億元,較2022年的3.59億元增長了45%,2021年的銷售額為3.29億元。 與新興領域的許多初創公司一樣,國富氫能尚未實現盈利,不過過去三年的虧損相對較小。該公司的淨虧損從2021年的7,100萬元增至2022年的9,400萬元,去年又回落至7,300萬元。 公司已獲得多輪融資,主要來自東方江峽、金浦投資、遨問創投、錦泰金泓和湧鏵投資等二線投資者。今年2月,暨陽氫能出資2,000萬元收購了該公司0.52%的股份,表明它當時的估值約為38億元。 這意味著國富氫能距離“獨角獸”(指估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公司)的地位還很遠。但按照這個估值,它的市銷率為7.3倍,對於這種成長型公司來說,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然國富氫能宣稱自己是氫能價值鏈的領導者,但仔細研究它的產品目錄就會發現,這家公司缺乏氫能製造和存儲的很多核心技術。它的四個主要產品類別主要集中在氫氣運輸和加氫設備,而不是更關鍵的、技術密集型的制氫和液化設備上。 說實話,製造氫氣運輸和加註設備並沒有那麼複雜,真正的挑戰在於這種燃料的實際製造和存儲。生產涉及對水進行分解或從天然氣中提取氫氣,而存儲則需要通過將氫氣冷卻至極低的溫度進行液化,成本昂貴。 專注技術含量不高的設備 國富氫能顯然專注於運輸和加氫這兩類技術含量不高的設備,它們在2023年貢獻了81.2%的收入。其餘的收入來自銷售氫氣液化和液氫儲運設備,這些設備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試驗階段。 儘管進行了多年的投資,但該公司在開發制氫和儲氫技術方面並未取得重大進展。上市文件顯示,過去三年公司的研發費用保持相對穩定,從2021年的4,200萬元微降至2023年的3,900萬元。 國富氫能面對的挑戰反映出中國氫能行業面臨的普遍困境。儘管政府推動氫能行業發展的時間相對較長,但該行業尚未起飛。 目前的補貼主要集中在對終端用戶的資金支持上,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提供了此類激勵措施。自去年以來,支持步伐有所加快,各地紛紛出台具體措施來推廣這種能源。例如,瀋陽的一個區已經開始為購買氫動力汽車的人提供財政補貼,每輛車的補貼金額從50萬元到105萬元不等。 儘管有這些補貼,但氫動力汽車目前是氫能源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一直發展緩慢,這與近來鋰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鮮明對比。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3年中國氫動力汽車的銷量僅為5,800輛,與全年3,000多萬輛汽車的銷量相比,這個數字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在整個氫能領域,國富氫能的技術可能並不領先,但就產品的市場份額而言,國富氫處於領先地位。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顯示,該公司在它生產的主要的氫氣運輸設備的兩個子市場中佔有約30%的份額。 然而,這些領域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這意味著它的地位可能很快就會發生變化。而國富氫能目前的領先地位並不穩固。比如,該公司去年在車載高壓供氫系統的市場佔有率為30.4%,並沒有領先第二和第三的競爭對手多少,後兩者市佔率分別為24.6%和22.9%。 除了持續的虧損,投資者可能還需要考慮該公司的另一個重大風險因素:收入高度集中在有限的客戶身上。國富氫能前五大客戶貢獻的收入佔比,從2021年的44.8%和2022年的53.5%,上升到了2023年的56.7%,表明公司對一個相對較小的客戶群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歸根結底,國富氫能的成功將取決於其能否在氫能“食物鏈”更為複雜的環節取得技術突破。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將把通過上市籌集到的資金的一部分,用於改進制氫設備技術,但它未說明具體金額。 畢竟,制氫是最有前途的領域之一,增長潛力巨大,進入壁壘更高。預計從2023年到2028年,此類設備在中國的市場每年將增長約80%,從19億元增至642億元。在這個市場贏得可觀的份額將為國富氫能,或任何一家能夠找到安全、經濟的氫能生產方式的公司提供巨大的增長動力。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國富氫能成功與否 還看技術突破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合併失敗李嘉誠撤投 Apollo急集資還債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5%90%88%e4%bd%b5%e5%a4%b1%e6%95%97%e6%9d%8e%e5%98%89%e8%aa%a0%e6%92%a4%e6%8a%95-apollo%e6%80%a5%e9%9b%86%e8%b3%87%e9%82%84%e5%82%b5/ Tue, 26 Mar 2024 00:13:46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264 Apollo Future Mobility hastens to secure funds for debt reliefApollo出行宣布折讓9.8%配售新股,集資約2.1億港元,這是公司去年收購威馬汽車失敗後,今年第二度配股集資還債 重點:      李世達 近年內地新能源車產能過剩,行業進入價格戰階段,競爭力不足的末位車企紛紛面臨淘汰,去年尋求借殼上市失敗而申請破產的威馬汽車,以及今年春節過後宣布停產的高合汽車,是最受關注的兩個例子。 去年曾欲收購威馬汽車的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0860.HK),近日宣布發行4.46億股認購股份,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的43.6%,每股認購價0.46港元,折讓約9.8%,集資約2.1億港元(1.9億元)。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1.6億港元。 以港澳資本為主的Apollo出行,前身為力世紀有限公司,最早經營珠寶鐘錶產品銷售業務,2015年開始進軍電動車市場,先後收購有「日本特斯拉」之稱的電動車整車製造商GLM,以及德國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Ideenion Automobil AG。至2020年又收購德國小眾超跑品牌Apollo,兩年後更將力世紀易名為Apollo,力求轉型新能源造車公司,主打頂級新能源超跑。 曾吸引李嘉誠投資 相較其產品Apollo EVO,Apollo出行的投資人反而更為人關注。大股東何敬民為澳門前特首何厚鏵之子,公司前主席何敬豐則是何厚鏵侄子。宣布轉型電動車業務時,更獲得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維港投資周凱旋、劉梓浩及寶龍地產(1238.HK)大股東許華芬等人旗下公司認購可換股債注資。 然而在去年9月威馬汽車借殼上市失敗後,李嘉誠、周凱旋等投資人紛紛要求提前贖回。公司在去年10月已向李嘉誠旗下的Able Catch Ltd償還3,510萬港元及應計利息。至於周凱旋、劉梓浩、許華芬旗下公司則同意延遲至今年贖回。 今次配股集資已是Apollo出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今年1月15日公司曾發行新股集資4,800萬港元,其中1,000萬港元用於還債,另外3,800萬港元則作為營運資金。而今次配股所得資金,大部分也都用於還債。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參與認購者除一家投資公司外,其餘均為公司現有股東,顯示現有股東在公司面對財務困難時,願意加大投入完成今次配股。配股後股權也相對更集中,其中何敬民持股降至為21.53%,但仍為最大股東,新入股的新加坡MPW Index Supreme Investment Fund持14.99%股權成第二大股東。 不過,即使度過這次危機,公司根本的問題在於其新能源車業務的前景。主打新能源超跑的Apollo過去曾發布全新一代超跑Apollo IE,「全球限量10架」,每架售價高達230萬歐元。至於雄心勃勃的電動車項目Apollo EVO,至今仍在開發階段,2021年曾公開展示的首款四座電動跑車Apollo Evision S,暫時沒有下文。 收入仍靠珠寶鐘錶 Apollo出行也就年度業績發布盈警,預告2023年將虧損7至11億港元,而2022年綜合純利為2.7億港元。公司表示,預期虧損主要歸因於出售若干附屬公司,導致並無應付或然代價公平值收益,而上一期此收益約為2.7億港元。另外預期商譽及承兌票據減值也較上期的1億港元有所增加。 事實上,雖然公司名稱及Logo都換了,Apollo出行的收入卻仍然以珠寶鐘錶銷售為主。2023年上半年,分銷汽車與汽車相關的收入僅約360萬港元,而珠寶鐘錶銷售收入則約1億港元,公司其他收入為貸款融資,並獲利息收入約2,072萬港元。即使是表現較好的2022年同期,汽車相關收入1.7億港元,也遠低於珠寶鐘錶銷售的2.7億港元。 沒有量產能力、在中國市場缺知名度與生產資質,是實現造車夢的最大障礙。原本收購威馬汽車的計劃,正好能購補足Apollo出行無法在中國內地造車量產的短板,無奈最終失敗。威馬汽車雖仍持有Apollo 11.13%權益,但威馬已向法院申請重整,Apollo造車只能另想辦法。 其實,在收購威馬汽車失敗後,不僅威馬創辦人沈暉出走,當初懷抱造車夢的前主席何敬豐,也因身體因素去職。造車經驗豐富的總經理兼執董戚正剛也求去。而繼任主席的許敬瑛是一名律師,是餐飲流動應用程式Repeat App的共同創辦人,沒有任何造車經驗。去年底公布的董事名單內已無任何具有車企經驗的成員。 目前,還債仍是公司首要任務。截至去年6月30日,公司記息借款及可換股債券分別為8,140萬港元及1.6億港元,而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1.2億港元。今次認購事項淨籌額約1.6億港元,其中7,500萬港元將用於還債,另外7,130萬港元用於發展業務,剩下則用於營運資金。 和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Apollo出行仍然依靠老本行收入,很難真正被視為「車企」。去年收購威馬汽車告吹後公司股價跌破1港元,今年以來則在0.5至0.8港元徘徊,市銷率約0.33倍,吸引力非常有限。可以想見,即使在股東的支持下公司營運狀況獲得改善,但要在造車業務上有所成長,或許仍需要尋求外部合作機會。

The post 合併失敗李嘉誠撤投 Apollo急集資還債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太陽能風暴讓晶科能源黯然失色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5%a4%aa%e9%99%bd%e8%83%bd%e9%a2%a8%e6%9a%b4%e8%ae%93%e6%99%b6%e7%a7%91%e8%83%bd%e6%ba%90%e9%bb%af%e7%84%b6%e5%a4%b1%e8%89%b2/ Fri, 22 Mar 2024 04:14:53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202 JinkoSolar predicts accelerating consolidation去年第四季度,這家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的收入僅增長了9.4%,遠低於66%產品出貨量的增速,原因是行業受到了價格暴跌的影響 重點: 陽歌 感謝政府補貼。 這是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JKS.US; 688223.SH)去年第四季度沒有陷入虧損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家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預測,2024年將面臨更多動蕩,並預計行業整合將會加速,目前該行業正努力應對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的價格暴跌。 儘管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保持了盈利,但投資者對晶科能源週三公布的業績似乎並不太滿意。該股在業績後的兩個交易日下跌了10.5%,今年以來已下跌34%。這個下跌速度遠大於中國ETF-iShares MSCI今年1.6%的跌幅,後者追蹤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 由於太陽能行業的動蕩,晶科能源的表現落後於其他中國股票並不奇怪,但它的表現在業內也不及對手。在遭遇此輪拋售後,它的市盈率只有2.3倍,落後於在紐約上市的同行阿特斯太陽能(CSIQ.US)的3.8倍,以及在中國上市的隆基綠能(601012.SH)和晶澳科技(002459.SZ)的10倍與6.8倍。 晶科能源何以不及同行,沒有明確的原因,不過它嚴重依賴中國本土市場,可以說佔其第四季度銷售額的一半,這可能是造成目前困局的原因。在經歷了幾年的爆炸性增長後,預計今年中國新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將開始大幅放緩。 在各國競相減少碳排放的背景下,晶科能源及其同行一直在加緊增加產能,以滿足對太陽能的強勁需求。過去兩年,晶科能源每年都將產能提高約50%或以上,而它的競爭對手也有類似的增長幅度。所有這些都導致了目前的產能過剩狀態,對價格造成了壓力。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仙德表示:“由於四季度組件價格出現了超預期的下跌,我們有接近50%的組件銷往價格較低的中國市場,四季度毛利率為 12.5%,較第三季度的19.3%明顯下降。” 價格下跌反映在晶科能源產品銷量與實際收入的巨大差距上。去年第四季度,產品銷量增長相當強勁,而實際收入的增長要慢得多。公司當季各種產品的出貨量為27.9吉瓦,主要是太陽能組件,較2022年同期的16.8吉瓦增長了66%。但公司同期實際營收僅增長9.4%至328億元。 公司的救命稻草是補貼收入的大幅增長,從2022年同期的9,400萬增至5.55億元。這幫助公司維持了盈利,淨利潤為2,930萬元,與上年同期的6.65 億元和第三季度13.2億元的利潤相比大幅下降。 行業整合加速 儘管依賴政府補貼才能保持盈利,但分析機構仍然預計,晶科能源及其大多數同行今年仍將保持盈利,儘管它們仍在繼續建擴大產能。公司表示,預計今年各種產品的產能將提高45%至60%,但預計今年組件出貨量的增幅會下降到34%,介於100吉瓦至110吉瓦之間。 這個預測數字較去年大幅放緩,去年公司的組件出貨量從2022年的44.5吉瓦躍升76%至78.5吉瓦。 預計今年新太陽能發電廠的建設將會放緩,按照能源咨詢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的預測,太陽能行業在經歷了幾年的快速擴張後,將進入緩慢增長或沒有增長的新階段。伍德麥肯茲稱,2019年至2023年期間,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每年增長約28%。但它表示,未來四年將幾乎沒有增長,還說在某些年份,新增裝機量甚至可能出現萎縮。 相比之下,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今年新裝機量將保持強勁增長。它預測,2024年新裝機容量將增長近30%,達到547吉瓦,但預測2025年將急劇放緩,僅增長9%。 雖然放緩的確切時間似乎尚不確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價格將持續走低,以至許多規模較小、效率較低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將開始出現虧損。晶科能源預測,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今年的行業整合將會加速。它表示,預計到今年底,前十大廠商將佔據全球銷量的90%,而2023年它們控制的市場份額僅為70%。 作為領軍企業,一旦整合完成,晶科能源的地位肯定會更加強大。截至去年底,公司坐擁近200億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較2022年底的113億元大幅增加,意味它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出現現金短缺。 公司有兩個稍微令人擔憂的趨勢:應收賬款不斷增長,以及庫存不斷增加。去年第四季度,前者增長至227億元,相當於同期收入的71%,遠高於上年同期的56%。庫存也從一年前的175億元增加4%至182億元,不過倉庫中實際產品數量的增幅可能要大得多,因為現在的價格要比上年同期低得多。 綜合考慮,晶科能源的股價目前看起來有些被低估,這反映出在太陽能行業經歷重大調整之際,大家普遍看跌這個行業。這意味著,就目前的價格而言該股可能物有所值,因為從中長期來看,在未來一兩年調整結束後,它可能會有相當可觀的上漲潛力。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太陽能風暴讓晶科能源黯然失色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政策影響利潤大跌 金力永磁今年有機復蘇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6%94%bf%e7%ad%96%e5%bd%b1%e9%9f%bf%e5%88%a9%e6%bd%a4%e5%a4%a7%e8%b7%8c-%e9%87%91%e5%8a%9b%e6%b0%b8%e7%a3%81%e6%9c%89%e6%a9%9f%e9%87%8d%e5%9b%9e%e6%ad%a3%e8%bb%8c/ Thu, 21 Mar 2024 08:00:47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30143 JL Mag sags in 2023, but seen rebounding this year在釹價暴跌之後,該公司正在經歷艱難的調整,釹是其核心產品稀土永磁體的關鍵成分 重點:      譚英 這似乎有悖常理,但中國保持稀土材料和技術主導地位的雄心壯志,可能正在傷害業界領先的稀土磁材製造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 金力永磁上周發布了2023年業績快報,它延續了去年前六個月的中期業績下滑的趨勢。其全年的營收下降了6.7%,至66.9億元,利潤更是下降了19.8%,至5.64億元。這與2022年營收和利潤分別增長75.6%和55.1%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公司將形勢逆轉歸咎於稀土材料價格的波動,稀土材料是生產手機等高科技產品的關鍵材料。釹就是一種稀土,是金力永磁的磁性材料產品的核心成分,自2022年2月達到每噸150萬元的峰值後,它的價格一直在急劇下跌。這種元素現在的售價為每噸43.7萬元,不到峰值的三分之一,自2023年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40%。 2022年1月在香港上市後,當時公司的情況看起來要強勁得多,利潤和收入均快速增長,釹價接近峰值。自那以後,與新經濟產品相關的其他原材料的價格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鋰是電動汽車和太陽能蓄電池的關鍵原材料,其價格已從2022年的峰值暴跌了逾80%。 但就金力永磁而言,釹價大幅下跌,降低了公司一種關鍵材料的成本,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並非如此。 釹是金力永磁生產的稀土永磁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永磁體,就是它們不會失去磁荷。最近,中國對這種產品的需求疲軟,尤其是在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導致需求旺盛時生產的產品大量積壓。這其中就包括金力永磁的永磁體庫存,生產這些永磁體使用的釹,是在價格高得多的時候購買的,意味生產成本現在可能超過了能向客戶收取的實際價格。 除了需求疲軟外,壓低釹價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的釹和其他稀土產量大幅增加。中國最近提高了稀土產量,以維持在行業的主導地位,因為其他國家試圖開發自己的資源,以減輕對中國的依賴。 中國還採取措施,保護像金力永磁這樣直接購買稀土用於生產永磁體等其他產品的公司。去年12月底,中國禁止製造稀土永磁體的技術出口,之前還禁止了提取和分離稀土永磁體關鍵原材料的技術出口。 稀土主導地位 十年前,中國控制著全球90%的稀土開採和加工。現在,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加大開採和加工力度,這一比例已經降到了70%。但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在精煉稀土領域仍佔據主導地位,產量佔90%。 中國尋求通過提高生產配額(其實就是產量目標)來維持主導地位,目的是將價格壓低到足以阻止新的參與者進入市場的程度。雖然從長遠來看,價格下降或許有利於金力永磁這樣的公司,但短期來看,情況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客戶希望企業用降價的形式,將省下的大部分費用轉移給他們。這對金力永磁來說,可能是個問題,因為它當前的部分庫存是用釹價仍在高位時購買的稀土製造的。 這種態勢體現在金力永磁2023年的稀土永磁體產量增長25.6%,達到15,122噸,但公司當年收入卻下降了。 不過,分析機構預計,在釹價格更低、更穩定的新環境下,金力永磁今年將恢復強勁的利潤和收入增長。雅虎財經調查的十幾家分析機構預計,它2024年的營收將增長約50%,利潤增幅也應該會與之相當。 金力永磁並非唯一一家在去年感到痛苦的企業。北方稀土(600111.SS)今年1月宣佈,由於稀土價格持續下跌,預計2023年淨利潤為21.7億元至23.3億元,同比降幅高達三分之二。 金力永磁上周公布業績快報後,它在香港和深圳掛牌交易的股票走勢各異,一周後,前者下跌了5%多一點,後者則上漲了1%。 中國內地投資者總體上更看好該公司,其在深圳掛牌的股票當前市盈率為45倍,而在香港掛牌交易的股票市盈率要低得多,只有18倍。相比之下,僅在國內A股上市的北方稀土的市盈率為27倍。 金力永磁在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體市場佔據14.5%的份額,堪稱中國該領域的國家級旗艦企業之一。在它的收入當中,只有13%來自國際銷售,因此其產品相對不受地緣政治的衝擊影響。然而,這種情況也可能出現變化,因為該公司正在墨西哥建造一座耗資1億美元的回收廠,把廢棄合金轉化為永磁材料,這可能表明該公司有更大的全球抱負。 稀土價格反彈可能會使永磁體今年的預期反彈複雜化。但至少從目前來看,價格反彈似乎不太可能。專家認為,中國還將繼續擴大稀土開採和選礦的產量目標。該公司2023年的總配額達到創紀錄的25.5萬噸,較2022年增長21.4%,今年這一數字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以維持它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政策影響利潤大跌 金力永磁今年有機復蘇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
搭上綠色快車申上市 重塑能源實現盈利路仍遙 https://thebambooworks.com/zh/%e6%90%ad%e4%b8%8a%e7%b6%a0%e8%89%b2%e5%bf%ab%e8%bb%8a%e7%94%b3%e4%b8%8a%e5%b8%82-%e9%87%8d%e5%a1%91%e8%83%bd%e6%ba%90%e5%af%a6%e7%8f%be%e7%9b%88%e5%88%a9%e8%b7%af%e4%bb%8d%e9%81%99/ Wed, 06 Mar 2024 07:06:19 +0000 https://thebambooworks.com/?p=29373 Shanghai Refire files for Hong Kong IPO隨著中國政府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家氫燃料電池製造商的產品增長迅速,並已申請在香港上市 重點:      梁武仁 毫無疑問,中國政府對綠色未來的承諾,推動了生產環保技術公司的發展。然而,將快速的收入增長轉化為利潤並不是那麼容易,這亦可能是氫燃料電池製造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尋求赴港上市之際,投資者擔心的一個主要問題。 重塑能源上周四申請赴港上市,這是公司放棄在上海上市後的第二次IPO嘗試。《華爾街日報》援引未具名人士稱,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進行,公司可能會籌集到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 目前尚不清楚重塑能源為何取消在上海的IPO計劃,不過很多想在中國的兩個納斯達克式的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正面臨漫長的等待時,也採取了類似的舉措。但該公司現在有很多優勢。中國很重視摘下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頭銜,並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6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中國經濟運行方式進行重大轉變,其中可再生能源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這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正成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前景廣闊,尤其是為汽車提供動力方面。氫燃料電池能高效地存儲能量,而且唯一的副產品是排出的水。 看到氫燃料的巨大潛力後,中國政府為發展以這種替代能源為動力的汽車,推出了大量激勵措施,這與中國大規模發展電動車產業的做法類似。國家發改委已將氫能源列入新能源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約5萬輛。 與此相關的是,財政部和其他一些政府機構也在2020年啓動了一項試點項目,以發展包括京津冀在內的五個城市群,作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群,打造氫燃料電池車產業鏈和相關技術。五個城市群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超過3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推廣,其中大部分是卡車等商用車(氫燃料電池的充電時間比電力電池要短得多,對這些車輛有利)。而達到目標的地區,可以獲得中央政府的獎金,很多地方政府也提供自己的補貼。 政府的積極支持點燃了中國對氫燃料電池的需求。重塑能源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氫能消費總規模較四年前增長了36%,達到3,33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還將加速增長,到2027年將達到6,130億元。 重塑能源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氫燃料市場的先驅和領軍企業。招上市申請文件披露,按已售重卡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總輸出功率計,重塑能源位居中國氫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第一,市場份額超過四分之一。按截至去年9月底,已售安裝燃料電池系統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累計行駛里程計,該公司同樣高居榜首。 氫能一站式服務 重塑能源的業務不僅限於生產氫燃料電池,而是希望成為一站式服務商,覆蓋與該技術相關的一切。這不僅包括電池的設計製造,還包括生產相關零部件。公司還銷售氫燃料電池的生產系統,並提供工程和技術服務,儘管目前這些在其業務中還微不足道。 在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整體繁榮的背景下,重塑能源的業務蓬勃發展。公司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15%,達到6.05億元,去年前9個月的增速較上年同期躍升90%。 但與許多新興行業一樣,公司在利潤方面也存在問題。它的固定成本和生產成本較高,研發投入大,這讓人對它能否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存有疑問。2022年,重塑能源的毛利率只有8.2%,不過去年前9個月毛利率提高到了15.8%。 但如果再加上營銷、行政和研發支出,該公司就屬於嚴重虧損了。它2022年淨虧損5.46億元,去年前9個月虧損4.6億元,高於對上年度同期的4.43億元。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經濟的擴大,重塑集團的生產成本在銷售額中的佔比,將不可避免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同時,隨著更多氫燃料電池系統關鍵部件國產化,消除進口需求,成本降低,公司還將進一步從中受益。 但要實現盈利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就像中國經常發生的那樣,政府對發展這類新技術的激勵措施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地會吸引許多新玩家入局,而其中一些玩家擁有的資源,遠比重塑集團更深厚。 高昂的成本是氫燃料電池製造商面臨的共同挑戰。在重塑集團的全球同行中,美國的Plug Power(PLUG.US)和加拿大的Ballard Power Systems(BLDP.US),在運營多年後都還未盈利。它們甚至還不如重塑集團,因為它們在加上運營費用之前就已經是虧損了。 Plug Power的市銷率為2.6倍,而Ballard Power 則高得多,為12.5倍。另一家沒有盈利的氫燃料電池製造商Fuel Cell Energy (FCEL.US) 的市銷率為4.2倍。如果估值達到2022年收入的四倍(大致是其他三家廠商的中位數),重塑集團的市值將達到3.2億美元左右。但至少從《華爾街日報》報道的1億美元融資目標來看,該公司希望獲得更高的估值。 在中國發展綠色能源的大背景下,重塑集團可以成為一個令人興奮的增長故事。但如果不能展現出令人信服的盈利之路,單憑這一點可能不足以維持投資者的興趣,而由於該行業仍處於相對較早的發展階段,而且可能出現新的競爭對手,實現盈利可能很難。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he post 搭上綠色快車申上市 重塑能源實現盈利路仍遙 appeared first on Bamboo 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