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芢生物爭取港上市 核心產品研發逾十年
華芢生物重點開發血小板衍生生長因數(PDGF)藥物,核心產品Pro-101-2預計2027年第三季度啟動3期臨床試驗 重點: 華芢生物過去兩年虧損近兩億元,行政開支甚至高於研發開支,研發團隊僅有33人 總裁為創辦人之子,加入公司前的工作履歷集中在智能駕駛系統、無人駕駛系統領域 莫莉 最近港股氣氛熾熱,恒指連續十日上漲,帶動新股市場回暖。自4月19日起,至少有16家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主要來自醫療、金融、人工智能、消費等行業。上週一,專注於生物大分子藥物研發的華芢生物科技(青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遞表,但這間已成立12年的企業,至今尚無成功上市的產品。 華芢生物的主攻方向是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傷口癒合的多功能療法,目前重點開發血小板衍生生長因數(PDGF)藥物,核心產品為重組人血小板衍生生長因數-BB(rhPDGF–BB)藥物Pro-101-1及Pro-101-2,現正分別進行2b期和2期臨床試驗。早在2013年8月,華芢生物就開始與軍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開始Pro-101-2的臨床前研究,直到2021年,Pro-101-2啟動了針對糖尿病足潰瘍治療的臨床試驗,從臨床前研究至今,研發時間已超過10年,公司預計2027年第三季度啟動3期臨床試驗。 PDGF是血小板在損傷後分泌的生長因數之一,能促進新血管的生成、調節炎症並刺激細胞增殖和遷移,加速傷口的癒合,常用於慢性傷口、糖尿病潰瘍。雖然研究已經證明PDGF的有效性,但是中國至今尚無一款獲批上市的PDGF藥物,各大藥企的在研藥物中也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中藥企業天士力醫藥(600535.SH)曾經開發過一款PDGF-BB候選藥物,2014年就已進入3期臨床試驗,但至今沒有進展。 而在美國市場,至今僅有一款施樂輝(SNN.US)旗下的PDGF藥物Regranex由FDA在1997年批准上市用於治療糖尿病足潰瘍,但治療該疾病的新一代產品速必一已於2023年底在中國獲批上市。 從行業來看,PDGF所屬的生長因數藥物的市場規模並不算大。根據招股文件引述的研究,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生長因數藥物市場呈下降趨勢,但是受需求增加、適應症範圍擴大及家庭消費能力提升的推動,預計該市場將進一步增至2026年的86億元。 長遠來看,這個市場的增長速度仍然有限,該研究預計,2026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3%。不過,華芢生物的10款在研管線中的7款PDGF候選產品,覆蓋了多種適應症,除了燒傷和糖尿病足潰瘍外,還涉及痔瘡和放射性潰瘍等適應症。 研發團隊僅33人 由於暫無上市產品,在2022年和2023年,華芢生物分別錄得8,593萬元及1.05億元虧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虧損由行政開支佔主導,而非研發開支。公司2023 年的行政開支和研發開支分別為4,212萬元和3,992萬元,行政開支主要包括行政人員的薪金、花紅以及其他僱員福利、招待及差旅費用、與融資活動及招聘諮詢服務有關的服務費等。 從僱員人數來看,作為一間生物醫藥公司,華芢生物的研發團隊人數僅有33人,行政人員的人數卻有44人,2023年研發人員的人均福利開支為31.9萬元,甚至不如行政人員的人均福利開支32.3萬元。 從華芢生物的高級管理團隊成員履歷來看,他們在醫藥研發領域的經驗似乎尚有不足。公司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為現年55歲的賈麗加,她曾在北京的多間醫藥企業擔任過銷售經理、副總經理,主要負責醫藥的銷售及運營管理。公司的董事會副主席、執行董事以及總裁王軻瓏是賈麗加之子,年僅33歲,在加入華芢生物之前,王軻瓏的主要經歷集中在智能駕駛系統、無人駕駛系統領域。 華芢生物負責產品研發和技術的執行董事翟俊輝於2019年加入公司,他擁有預防醫學的博士學位,曾經擔任過微生物學的副研究員;另一位負責領導公司臨床前研發工作的首席研發官趙興卉,則擁有遺傳學博士學位,曾在多間研究所和醫院擔任副研究員。這兩位研發核心人員都曾在軍科院工作,而華芢生物的核心產品Pro-101-1及Pro-101-2都是與軍科院合作研發。 從2012年成立以來,華芢生物直到2021年5月才拿到第一筆外部融資,Pre-A輪的投後估值為8億元。同年10月及2023年5月,公司分別完成A輪和B輪融資,最後一輪融資的投後估值高達33億元,兩年來估值增長三倍。 華芢生物的外部投資者包括專注於私募股權投資的鼎暉投資,以及由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控股的政府產業基金青島高科,在拿到後者的投資後,華芢生物在2023年6月將公司註冊地址從北京遷到青島。 雖說華芢生物暫未公佈招股詳情,亦無收入和利潤,但是在若以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來看,港股市場上有不少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的市值遠低於33億元。例如專注於罕見病治療領域的北海康成(1228.HK),市值僅約1.5億元。對於研發進展較為緩慢、研發投入不高的華芢生物,投資者或許難以給予太多熱情。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佰澤醫療趕上市 融資續打併購戰
中國民營醫療機構併購潮方興未艾,民營腫瘤醫療集團佰澤醫療申港上表,加入這一波併購戰 重點: 過去三年,佰澤醫療營收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2.4% 公司毛利從2021年的4,139萬元快速增長至2023年的1.78億元 李世達 在中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醫療衛生類事業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民營醫院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後,民營醫療集團掀起併購潮,彼此之間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為了擴大醫療事業版圖,多家民營醫療機構積極尋求上市。今年以來,腫瘤醫療服務提供商美中嘉和(2453.HK)於1月登陸港交所;3月,樹蘭醫療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至4月,台灣佳世達科技(2352.TW)旗下江蘇南京明基醫院也向港交所遞表。 近日,以癌症篩查與腫瘤治療業務為主的佰澤醫療集團向港交所遞表申請上市,由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是中國民營醫療赴港上市的又一案例。 佰澤醫療於2018年收購北京京西腫瘤醫院後開始拓展業務,先後收購及託管多家醫院,主要提供癌症篩查、腫瘤診斷、腫瘤治療、腫瘤康復等腫瘤全周期醫療服務。截至2023年底,佰澤醫療集團在中國內地共擁有六家自有醫院及兩家託管醫院。 毛利大幅提升 根據申請文件,佰澤醫療自有醫院門診人數從2021年的19.6萬人次增長至2023年的70.1萬人次。住院人數則從5,834人次增至4.4萬人次。託管醫院去年的門診與住院人次則分別為49.3萬人次及2.9萬人次。 財務數據方面,2021至2023年,佰澤醫療的營收分別為4.6億、8億和10.7億元。同期虧損分別為6,195.5萬、7,551.5萬和2,440.6萬元,虧損持續收窄。 其中2023年佰澤醫療營收同比增長約33.7%,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3.7%,成本增幅顯著低於營收。從銷售費用看,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僅增加約145萬元,而營收則增加約超過兩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出現顯著增長,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4,139萬元、7,995萬元及1.7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07.5%。毛利率則從2021年的9%增至2023年的16.6%,大幅提升7.6個百分點。 商譽減值風險較大 業績快速成長,來自公司對外收購增加。2021年至2022年,佰澤醫療陸續收購太原和平醫院、武陟濟民醫院兩家自有醫院,以及增加託管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另外,去年佰澤醫療與最大客戶黃山首康醫院(託管醫院之一)產生大額關聯交易,後者為前者貢獻收入1.8億元。同時,過去三年佰澤醫療還為黃山首康醫院提供了1.1億元的無息借款,以及5.6億元的融資擔保。 多項併購交易也為佰澤醫療帶來大額商譽。2021年至2023年,分別錄得商譽5億元、6.4億元及6.4億元。截至去年底,公司商譽佔淨資產比重達54.7%,意味著承擔較大的商譽減值風險。 自成立以來,集團累計進行了四輪融資,融資總額近7.4億元,投資方包括上海栩琨管理、正奇(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北醫匯金等多家投資機構及醫療產業基金。截至B輪融資後,集團的投後估值達到26.2億元。 相較於自建醫院的周期長與大投入、管理團隊組建耗時,併購是民營醫療機構進行擴張的重要方式。 近年醫院併購規模激增,收購方也不限於醫療集團,如字節跳動在2022年全資收購婦幼醫院美中宣和、平安保險(2318.HK;601318.SH)收購北大國際醫院、泰康保險收購蘇州口腔醫院等。 經營及管理16家醫療機構的海吉亞醫療(6078.HK),去年便一連收購三家醫院、5月豪擲16.6億元收購三甲醫院長安醫院、11月又收購曲阜城東醫院,擴張的腳步並未停歇。 佰澤不易突圍 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正處於擴張爬坡期的佰澤醫療也不敢停下腳步,直言本次融資後將通過收購新醫院的方式進行擴張,並將強化腫瘤全周期醫療服務(包括採購設備、聘請專業醫療人員)、擴展醫院管理業務、升級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系統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在中國所有民營腫瘤治療集團中,佰澤醫療的腫瘤收入市佔率約0.5%,排名第五,但是在早癌篩查中心數量、胃腸鏡檢查病例數上均排名第一,並在提供腫瘤服務的自有醫院數量方面排名第三。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隨著對腫瘤治療的需求不斷增長和,中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7,687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6%。 中國腫瘤醫療市場具有較大的成長前景,行業龍頭海吉亞醫療目前市盈率約27倍;而今年初上市的美中嘉和,上市後股價目前來到36.9元高點。顯示當前市場或許對民營醫療概念股並不排斥。消化系統方面的癌症治療與篩查,是佰澤醫療最大的優勢,但在民營醫療收購戰方興未艾的環境下,佰澤醫療想要突圍而出有一定難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泰格醫藥營收利潤雙降 政策扶持或可帶來轉機
雖說淨利潤大幅收縮近六成,資本市場仍給了泰格醫藥最新財報不錯的回饋,在財報公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其股價大漲8.4% 重點: 從2023年的年報中可以窺見,泰格醫藥正在進行的臨床項目數量已有縮減趨勢 相比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的主陣地仍然是國內,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的風險較小 莫莉 今年以來,整個醫藥外包服務(CXO)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資本市場對生物醫藥板塊整體悲觀,1月底以來,美國國會議員的提案《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的動向,也反復牽動著CXO行業龍頭藥明康德(2359.HK; 603259.SH)的股價變動,讓其他上市的CXO公司的股價同步受到重挫。相比之下,國內市場為重的臨床新藥研發外包(CRO)龍頭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347.HK; 300347.SZ)卻成為資金避風港,即便業績表現平平,股價卻在波動中上行。 上週四,泰格醫藥公佈了今年第一季的業績,營收及利潤同時下滑。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億元,按年減少8%,淨利潤僅有2.35億元,按年減少5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3.03億元,按年減少20.5%。 雖說淨利潤大幅收縮近六成,資本市場仍給了這份財報不錯的回饋。在財報公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泰格醫藥股價大漲8.4%,投行平安證券給出增持建議。該行分析師表示,由於部分來自2022年第四季的訂單,因疫情押後到2023年第一季兌現,導致上年同期的營收基數較高,再加上2023年下半年創新藥的研發需求減弱,也影響了今年第一季新開的臨床項目。平安證券認為,第一季的表現符合預期,全年業績有望呈現前低後高趨勢,逐季實現改善。 泰格醫藥主要業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包括藥物臨床研究、器械臨床研究等,二是臨床試驗相關及實驗室服務,細分為資料管理與統計分析、醫學影像等,這兩大板塊基本覆蓋了國內藥物臨床試驗品質管制規範(GCP)所提出的全部臨床試驗的內容,泰格醫藥 2021 年在中國臨床外包服務市場份額達 12.5%,位列第一。臨床CRO是市場規模和研發投入最大的一環,據Frost & Sullivan研究報告,臨床試驗的支出約佔總研發支出的67%。 在第一季財報中,泰格醫藥並未詳細披露業務細節。不過,從2023年的年報中可以窺見,泰格醫藥正在進行的臨床項目數量已有縮減趨勢,截至2023年底共有752個數目,比2023年中期減少了20個項目。2023年淨新增的訂單金額為78.52億元,按年下滑18.8%,公司解釋一方面因為部分客戶在2023年第四季取消之前的訂單,或在執行專案中發生了負面變化,另一方面則是新增訂單的過手費(Handling fee)按年大幅下降。 泰格醫藥第一季財報顯示,期內的銷售毛利率為37.83%,按年下降1.82個百分點。平安證券指出,在新簽訂單相比23年初普遍降價的情況下,泰格醫藥毛利率能保持相對平穩,是因為輕資產的臨床CRO在行業寒冬時能更有效地通過提升效率、優化架構等方式降低成本,對沖價格壓力。 值得一提,泰格醫藥除了CRO的主業之外,也曾長期在醫療健康行業進行投資,通過投資平台入股了多家已經實現IPO的企業,包括嘉和生物、北海康成、智雲健康等。但是,近兩年來生物醫藥行業不景氣,泰格醫藥投資虧損額亦不低,今年第一季公司的投資虧損為359萬元,因公司投資的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按年下滑92.77%至1275萬元。 創新藥期待政策支持 受美元加息等諸多因素影響,近年來中國的創新藥融資活動明顯減少,這也大大影響了為藥企提供服務的CXO企業的訂單收入。因此,許多CXO企業加大海外拓展的力度,其中尤以藥明康德為佼佼者,2023年來自境外的收入佔比已經超八成。 然而,今年1月,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擬禁止聯邦機構購買特定生物技術公司的設備及服務,當中點名提到藥明康德。對於營收主要來自美國的中國CXO企業來說,這條法案可說攸關生死存亡。相比之下,泰格醫藥的主陣地仍然是國內,2023年約57%的收入來自中國,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的風險較小。 另一方面,近期北京、廣州等地密集出台創新醫藥及生物醫藥相關的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及相應部門從創新藥物探索、研發、申報、使用、支付等多角度進行鼓勵,有望刺激創新藥行業及投融資市場,對於紮根本地市場的泰格醫藥來說,屬利好消息。 雖然疫情之後,泰格醫藥訂單相應減少,但主營業務保持平穩。目前,泰格醫藥的市盈率約為16倍,高於藥明康德的9倍。如果在中國各地政府政策支持下,創新藥研發能進一步復甦,泰格醫藥或迎來更廣闊前景。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盛禾生物將上市 傳聞籌資額大減
這家2018年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5月引入唯一一輪融資,投後估值剛好達到在港交所上市的最低要求 重點︰ 盛禾生物的產品仍在研發或臨床階段,並末有任何產品及授權收入,去年虧損1.3億元 市傳盛禾生物將集資5,000萬美元,比去年傳出的1.5億美元的集資額大減66.7% 裴梓龍 香港股市近年持續疲弱,新股市場更陷入寒冬,今年首季成功在港上市的新股只有12隻,總集資額僅47億港元,創2009年同期以來新低,全球排名更跌至第10位,跑輸印度和沙地阿拉伯等新興市場。 這兩年來,在美國持續加息的大環境下,市場「便宜錢」不再,導致靠燒錢發展的初創科技企業,尤其是創新藥企,比以往更難以在市場融資,只能靠消耗自有資本艱難維生。不過,內地開發免疫療法、包括用於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的抗體細胞因數的創新藥企業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正正在去年8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前獲得融資,引入生物醫藥專業投資機構倚鋒資本,以2.1億元購入14.89%股份,投後估值達到14.1億元,折合約15.3億港元。 正正是因為這筆「救命錢」,令盛禾生物剛好跨過港交所對未盈利生物公司申請上市的門檻。根據港股《上市規則》第18A章的要求,申請公司上市時的市值至少達到15億港元,同時其營運資金足以應付集團由上市檔刊發日期起至少12個月所需開支的至少125%。 雖然如此,盛禾生物首次上市申請卻無功而回,今年2月捲土重來,直到4月15日,終於成功闖關。 事實上,盛禾生物去年8月首次申請上市時,市場傳聞公司會集資1.5億美元,然而這次捲土重來後,市傳的集資金額大幅縮減至5,000萬美元。雖然最終集資額仍要公司正式啟動招股時才公佈,但這個消息也側面反映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企業集資並不容易。 創新藥這個賽道曾獲資本力捧,雖然前期要靠燒錢研發,但如果有一兩款產品能夠成功商業化,因為有專利,就會成為「印鈔機」。但這也伴隨極高風險,萬一全部失敗,那投資就化為烏有。盛禾生物在招股文件首頁就有這麼一句︰「無法保證我們最終能夠成功開發和銷售我們的核心產品或我們的任何管線產品。」 根據盛禾生物的介紹,公司正在開發的9個管線中,有6個已經處於臨床階段,其中有三個屬於核心產品,包括兩個抗體細胞因數和一個ADCC增強抗體。據招股書引述的研究機構資料,盛禾生物旗下的三款抗體細胞因數,是全球治療癌症患者臨床進展最快的抗體細胞因數。 所謂抗體細胞因數,是由腫瘤相關抗原識別部分和細胞因數有效載荷組成的融合蛋白亞群,是近年較為新興的生物製藥方向。抗體細胞因數可為腫瘤細胞和某些白細胞(如T細胞和NK細胞)搭橋,類似於雙特異性抗體的功能。通過啟動免疫系統的各種成分,細胞因數分子以高密度固定在腫瘤病變處,抗體細胞因數進而顯示出強大的腫瘤殺傷作用。 集資用於臨床試驗 目前盛禾生物所有的產品都在研發或臨床階段,過去兩年的收入大多來自政府補助向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還有合約生產服務銷售收入,去年共錄得2,100萬元收入,但單單計算研發費用,過去兩年分別花了5,317萬元及4,304萬元,兩年用了約9,600萬元。根據時間表,盛禾生物有6款產品已進入臨床一期或二期,這也意味需要更多資金應付高額花費,這也正是急於上市的主因之一,公司也直言集資所得將全部用於三款核心產品的臨床試驗。 由於欠缺收入來源,盛禾生物過去兩年分別虧損約5,200萬元和1.33億元。事實上,在2022年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182萬元,根本無法應付開支,幸好去年獲得倚鋒資本2.1億元融資,才有足夠資金繼續營運。而截至去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剩下1.25億元,到了今年2月底,再降至約1.02億元,流動負債總額高達3.98億元,當中有3.17億元是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今年以來,暫時只有專注於針對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生物療法的荃信生物(2509.HK)這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時的市值近44億港元,上市首天股價大漲23.7%,表現相當不錯。不過,統計去年成功在港上市的7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只有科倫博泰生物(6990.HK)的股價目前仍錄得超過一倍升幅,其餘已全數跌穿招股價,跌幅達37%至69%,反映投資市場在目前高利率的大環境下,對生物科技板塊的前景不太看好。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諾輝銷售真實性再遭質疑 核數師倡獨立委員會調查
諾輝健康今年1月曾發出盈喜,但這份利好財報遲遲未現蹤影,原因竟然是審計機構德勤質疑其收入表現 重點: 為回應質疑,諾輝健康新增了兩名資深會計師作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成立獨立特別委員會監督調查 該公司的業績爭議主要在於特殊的收入確認方式有虛增收入的可能性,過高的應收帳款可能與經銷商壓貨有關 莫莉 作為中國的「癌症早篩第一股」,諾輝健康(6606.HK)的業績曾讓許多同行眼熱,三年收入增長超過25倍,毛利率過去三年從52%擴大到90%。可是,2023年下半年的一份沽空報告,讓諾輝光鮮亮麗的財報出現裂痕,市場開始質疑,「一路高歌」的財務表現背後,究竟是數字遊戲還是真材實料。 近期,諾輝再陷風波,原因仍然與財務資料有關,只是這一次質疑其銷售真實性的變成了「友軍」——會計師事務所德勤。 早在今年1月,諾輝就曾向市場透露業績的正面資訊。公司在盈利預喜中預告,2023年收入將按年增長158.9%至168.2%,最高達到20.49億元,其中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更是成為年銷售額破10億元的超級單品。可是到了3月,這份備受期待的年報卻遲遲未能見全貌,在預計發佈年報的日期,公司宣佈年報延期到3月28日再公佈,接近港股年報業績披露期的尾聲。 3月28日,投資者不僅未能等到業績大漲的年報,還等到一枚重磅炸彈——自諾輝上市以來就與其合作的審計機構德勤提出,需關注核心產品常衛清、噗噗管、幽幽管的交易有效性,以及相關銷售模式的商業實質和商業合理性、銷售及行銷開支的有效性。德勤甚至認為「進行獨立調查乃屬必要」。換句話說,德勤作為給諾輝的年報簽字背書的審計機構,對公司收入真實性產生了嚴重懷疑,導致這份年報無法發出。 市場似乎早已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在諾輝宣佈消息的前一個交易日,其股價在休市前突然大幅跳水,當日下跌19.8%,算上再之前一日的跌幅,其股價在停牌前兩個交易日已大跌25%,創17個月新低。 面對審計機構質疑,諾輝在11天后宣佈新增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二人均為資深會計師,在財務報告、企業內部調查及內部控制方面擁有豐富知識及經驗,而且兩人曾在德勤工作,其中一位更曾擔任合夥人17年。同時,諾輝成立了僅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內的董事會獨立特別委員會,根據之前德勤的強烈建議,公司已聘用第三方專家進行獨立調查,這次成立的獨立特別委員會專門負責監督調查等各類事項。 獨立特別委員會往往出現在上市公司出現企業管治問題、監管調查危機等情況,由多名獨立董事所組成,大多為高年資且具備一定聲望的法律和會計專家,且與調查所涉事項無利害關係。 爭論焦點何在? 雖然德勤對於諾輝產品的交易有效性、銷售模式等質疑的細節尚未明確,但是從去年8月的美國財經媒體Capitalwatch對諾輝的調查報告中或可一探究竟。 Capitalwatch當時聲稱,根據其歷時16個月在全國各地的跟蹤調查,認為諾輝通過不斷壓貨的方式,營造虛高的銷售收入。以核心產品常衛清為例,調查報告聲稱2022年常衛清在公立醫院的銷售量約為6,000份,以每份500 元供貨價計算,該部分的銷售確認收入僅為300萬元。但諾輝回應稱,常衛清來自醫院管道的收入約為2.6億元,已確認收入的銷量約為17.2萬份,每份約為1,483元,該單價遠高於調查報告中聲稱的500元,也高於常衛清在部分醫院的銷售價。 不過,諾輝的收入確認方式的確獨特,是樣本寄回實驗室且公司完成檢測服務,或採樣盒到達消費者手中超過12個月的服務有效期,這可能導致部分產品是以過期產品的形式被確認收入。2022年,常衛清出貨量80.6萬份,收入確認量為36.1萬份;2023年上半年,出貨量53.9萬份,收入確認量42.9萬份。這意味著,公司可能在財務報告中誇大出貨量或者存在其他形式的收入虛增。 此外,諾輝應收帳款佔營收的比例也不斷攀升,從2019年的31%上漲到2023年上半年的117%。Capitalwatch認為,應收帳款過高的原因是公司向經銷商壓貨,公司回應這是因為業務的服務確認方式,導致當期收入大部分需要等到下一期才能收回。 諾輝的獨立調查報告需時準備,但長遠來看,公司手握常衛清、噗噗管和幽幽管三款已上市的癌症早篩產品,針對的是中國最高發的消化道癌症中的結直腸癌和胃癌,隨著居家健康篩查的普及,諾輝的市場前景仍然相當廣闊,且看這次調查能能否給市場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明基醫院業務穩健 前景獨欠增長亮點
明基醫院是內地華東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計劃集資擴大發展,正向港交所申請上市 重點: 明基醫院去年收入26.9億元,按年增長15% 上市集資所得,將用於擴建及升級現有醫院 劉智恒 今年初,專注治療腫瘤的民營醫院美中嘉和(2453.HK)在港上市,由於股份背後的投資者星光熠熠,有中金、中信及石藥(1093.HK)等,市場寄望甚殷,想不到上市首天即跌破定價超過三成,令市場大跌眼鏡。可幸後來陸續收復失地,股價拾級而上,上周五更報23港元,較上市價升逾六成。 在市場對民營醫院股的印像稍為復修下,台灣資金背境的明基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本地首家掛牌的綜合民營醫院股。 持兩家三級醫院 根據申請文件,明基醫院旗下有兩間醫院,分別是2008年開始營運的南京明基醫院,屬三級甲等醫院,另外是2013年開始營運的蘇州明基醫院,屬三級醫院。兩家醫院總運營面積合計約38萬平方米,註冊床位1,850張,擁有超900人的醫生團隊,去年門診次數超過200萬,住院手術逾 20,000宗。 明基醫院背後大股東是台灣上市企業佳世達科技(2352.TW),公司成立於1984年,主要從事信息技術、醫療事業、智能解決方案及網絡通訊事業。在液晶顯示器和投影機等領域,佳世達更居全球領先地位。另外,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交易的綜合醫療服務供應商盛弘(8403. TWO),亦持有少量股份。 過去三年,明基醫院的業績均有增長,2021至2023年收入分別是22.2億元、23.4億元及26.9億元;盈利6,908萬元、8,955萬元及1.67億元。 過去多年,明基醫院在華東建立了一定的名聲,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醫療服務產生的收入計,2022年明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在全國排名第五。以每張登記床位的平均收入計,在內地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中排名第一。 醫療市場持續增長 對於內地民營醫院的前景,仍然在上升態勢。內地整體醫療市場整體穩中向好,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預計內地醫療總支出在2026年達到12萬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9.1%,並於2030年增至16.2萬億元 民營醫院的收入則由2017年的3,191億元增至2022年的6,07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7%。估計於2026年達到1.09萬億元,2022年至 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5.9%。 無可否認,醫療市場及民營醫院正處於穩定增長中,明基醫院亦在華東區站穩一席位,有相當知名度,業績也在穩步向上;但明基醫院缺乏一個增長亮點,能吸引投資者在現時疫弱的港股市場投下信心一票。 特別在資本市場,相比於醫藥或生物科技股份,民營醫療機構相關的股份相對乏爆炸點,前者有無限想像空間,後者的業務穩打穩紮,正所謂收入有數得計。強如海吉亞醫療(2453.HK),市值也不過179億元,市盈率在23倍水平。 缺乏擴張大計 明基醫院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住院服務,另外是門診服務,來自患者的每次住院平均支出,由2021年的19,142元跌至去年的17,042元,門診平均支出也出現飽和之態,過去三年分別是571元、599元及584元。公司去年整體收入能上升,全賴住院及門診人數提升所致。 然而,醫院目前的處理量已達到一定水平下,除非興建新醫院,否則不容易再有大幅增加,過去三年的床位數是1,600張、1,700張及1,850張,增長平穩,未來要大幅增長不易,因要考慮醫院是否有充足空間。至於平均床位周轉天數,分別是9.4天、9.2及8.2天,要增加周轉天數相信也不容易。 事實上,集團的毛利率也非吸引,經過之前努力,已由2021年的15.3%,提升至去年的18.9%,能否再有一個理想升幅,暫時很難說。若以現時看,毛利率較康寧醫院(2120.HK)的25.8%低,更遠遠及不上海吉亞的31.6%。 明基醫院表示,上市集資將用作擴建及升級現有醫院,部份或用於投資併購,另外是升級現時的「智慧醫院」。看見其未來發展,都只是在原有規模上構想,未見有新增醫院大計,亦乏在其它地區拓展的藍圖。 當然我們明白在內地要再建一家具規模醫院,除了涉及資金外,專業醫護人員也不易招聘,各地又有不同規限及要求;但若沒有一個更具前景的計劃,明基醫院的吸引力未夠強,特別在目前差勁的港股市場。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I製藥燒錢迅速 英矽智能再衝港股
這家AI製藥企業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合計集資約4億美元,但其燒錢速度亦十分驚人,急需在更大的資本市場融資「續命」 重點: 英矽智能去年收入按年增長70%,達到了5,118萬美元,其中有3,900萬美元來自藥物開發項目的對外授權 該公司目前還未有任何一種人工智能輔助開發藥物通過三期臨床試驗,若研發進展不順,將大幅影響公司市值 莫莉 在去年6月遞交的招股書失效之後,AI製藥企業英矽智能近期更新招股文件,將與2023年底赴港申請上市的同行晶泰科技爭奪「亞太AI製藥第一股」的名號。 英矽智能成立於2014年,是一間AI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最新的招股書中,英矽智能透露,2023年的收入按年增長了70%,達到了5,118萬美元,其中有3,900萬美元來自藥物開發項目的對外授權。在2023年9月和2024年1月,英矽智能接連完成兩項對外授權交易,合同金額總額最高可達15億美元,其中與Exelixis(EXEL.US)的合作,讓英矽智能可以獲得8,000萬美元的首付款,這也是亞太地區的第一個AI新藥的專利授權合作。 英矽智能的業務主要包括管線藥物開發、藥物發現服務,以及軟件解決方案服務三大領域。其中,管線藥物開發服務是支柱業務,公司通過研發內部管線候選藥物,在其對外授權或實現商業化後產生收入,該分部去年貢獻收入3,902萬美元。 藥物發現服務是與藥企等第三方合作,利用英矽智能研發的Pharma.AI平台發現與疾病有關的靶點,識別並進一步研發,從中收取服務費。軟件解決方案服務則是客戶使用Pharma.AI平台時,就該平台的存取權限收取的預付訂閱費。2023年,藥物發現服務以及軟件解決方案服務分別貢獻879.6萬美元和336.2萬美元,期間簽訂軟件客戶達50個,新增禮來(LLY.US)、諾和諾德(NVO.US)等大型藥企客戶。 在大額對外授權合作的加持下,英矽智能去年財務表現稍為好轉,除了收入上升,淨虧損也按年減少1,019萬美元至2.11億美元。不過,儘管通過多種管道獲取收入,這間技術驅動公司燒錢速度仍然十分驚人,過去三年累計虧損達到5.6億美元。 在過去生物醫藥融資活躍的時期,英矽智能依靠「人工智能+醫藥」的概念頗受資本青睞。自2014年成立以來,英矽智能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合計集資約4億美元,股東名單星光熠熠,包括啟明創投、創新工場、高瓴資本、藥明康德(2359.HK; 603259.SH)及復星醫藥(2196.HK; 600196.SH)等。2022年8月,英矽智能完成了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更獲沙特阿美旗下的多元化風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領投,公司的投後估值高達8.95億美元。 截至去年底,英矽智能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77億美元,這個金額與不少通過港股《上市規則》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比較,其實已為數不少,但以英矽智能的資金消耗速度來看,可能無法維持一年的營運開支。2023年,英矽智能的研發開支為9,734萬美元,按年增長24.5%,行政開支亦高達1,734萬美元,當中包括勞工成本、股份薪酬開支等項目。 此外,公司的負債水平較高,截至2024年1月31日,流動負債總額達到8.47億美元。由此可見,管理層或急於登上港股市場,獲得更為通暢的融資管道,為眾多管線的下一步研發提供資金。 AI製藥前路未知 招股文件披露,公司旗下擁有涵蓋纖維化、腫瘤學、免疫學和其他治療領域的15款候選藥物管線,其中6種已取得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批准。其中,小分子候選藥物ISM001-055是英矽智能的核心產品,也是研發進展最快的管線。對於AI製藥行業來說,這款候選藥物也有重要意義,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ISM001-055是全球首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發現靶點、並設計化合物的候選藥物。 過去兩年,由AI輔助研發並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不斷增加,但是目前還未有任何一種人工智能輔助開發的藥物通過了三期臨床試驗。部分AI設計的小分子藥物臨床研發進展不順,導致研發企業的市場估值一落千丈。2022年上市的英國AI製藥企業BenevolentAI(BAI.AS)曾備受矚目,但是其核心管線BEN-2293在II期試驗中未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公司隨後裁減一半員工,股價亦下跌超過90%。 英矽智能的ISM001-055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臨床項目,在中國和美國近40個研究中心同步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中美國2a期臨床試驗已於 2024 年2月完成首批患者給藥,在中國2a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完成,該候選藥物的研發情況,或對公司業務前景產生重大影響。 目前港股和A股市場尚未有AI製藥企業上市,另一間衝刺港股上市的晶泰科技在2021年的最後一輪融資中,投後估值高達19.7億美元,比英矽智能高出一倍有餘。與其他AI製藥公司相比,英矽智能不僅擁有自我造血能力,通過管線授權持續產生營收,還擁有進展較快的自研管線,值得投資者長期留意。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