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弃小攻大 再录季度盈利
退出小市场,专注大城市后,这家中国领先的生鲜电商在第一季度恢复增长 重点: 一季度叮咚买菜的收入小幅增长,结束了一年多的萎缩状态 公司录得上市以来第二个季度净利润,并表示预计今年收入和利润都将“同比大幅增长” 阳歌 是生鲜故事还是科技公司? 说到中国领先的生鲜电商叮咚(开曼)有限公司(DDL.US)时,投资者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公司周一发布财报称,在经历了一年的收缩后,今年一季度收入恢复增长,并实现自2021年上市以来的第二次GAAP的盈利。尽管如此,公司的股价在业绩公布后还是下跌16%,显示投资者的期待远不止于此。 我们应指出,即使经历了这一轮抛售,在近期海外上市中概股普遍上涨的带动下,该股今年迄今仍上涨21%,较1月的低点上涨了67%。尽管如此,叮咚买菜18倍的远期市盈率,跟体量更大的美国生鲜巨头克罗格(KR.US)一样,但落后于沃尔玛(WMT.US)的25倍。 关键是,叮咚买菜是一家生鲜杂货销售商,由于难以在竞争对手之间做到产品差异化,因此这一行的利润微薄且竞争激烈。叮咚买菜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降低配送成本存在困难,这是它主要的支出之一,而它正在取得一些进展的一个领域是,削减供应链中大量环节涉及的中间商。 叮咚买菜也承认最好把重点放在更大、更富裕的城市,那里的消费者不那么注重成本。该公司从去年开始退出亏损巨大的小市场,导致全年收入萎缩。 随着从小市场撤出的影响逐渐减弱,公司表示预计今年将重返增长轨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在公司的业绩公告中表示:“我们上调了对净利润和规模的预期,预计二季度和今年都将同比大幅增长。”梁昌霖没有细说“规模”的意思,不过他指的可能是收入。 叮咚买菜还一直在尝试通过增加自有品牌来提高利润率,这些产品的利润率往往更高,是它能够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少许领域之一。但在最新业绩中它几乎没有提及这些努力,首席财务官王松仅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积极致力于提高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开发能力”。 那么,这家公司在投资者眼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尽管最近市场普遍看好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但分析机构对叮咚买菜的看法明显还是好坏参半。雅虎财经调查的九家机构中,只有五家给出了“买入”或“强力买入”的评级,其他四家给出的评级为“持有”或“表现不佳”。但它们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2.65美元,意味该股较最新收盘价1.82美元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言归正传,我们来仔细看看该公司显得相对稳健的最新财务数据。首先,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1.4%,达到55.3亿元,而一季度同店GMV更是同比增长4.4%。公司提到2023年前两个月仍受疫情影响,并指出今年3月GMV同比增长6.5%,3月是一年前消费模式恢复正常后,更适合作为参照对象的第一个月。 收入增长 随着GMV的提升,叮咚买菜在一季度实现了营收从上年同期的50亿元小幅增长至50.2亿元。在此之前,公司上一次报告类似的同比收入增长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当时它还没有开始“瘦身”。 总部位于上海的叮咚买菜在华东地区(包括上海以及临近的浙江、江苏两省)实现了盈利。公司指出,三月份这三个地方每个站点的订单量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指出,在南方城市广州和深圳,以及北京市场,亏损都在“快速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市场,前竞争对手每日优鲜(MFLTY.US)倒闭,它因而受益,每日优鲜曾在首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里也是它的总部所在地。叮当买菜也面临着来自领先的外卖配送公司美团(3690.HK)和电商巨头拼多多(PDD.US)的竞争,不过这两家公司都更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的市场。 叮咚买菜表示,最近一个季度的运营成本和支出基本持平,为50.5亿元,上年同期为50.4亿元。公司在该季度的履约开支同比下降3.9%,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3.9%降至22.8%,主要得益于订单规模的扩大。不过,销售和营销及一般和行政费用增长超过20%,抵消了履约开支的下降。 重要的是,公司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非GAAP(不包括与员工股票薪酬相关的成本)盈利。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公布了自2021年上市以来的第二次GAAP的盈利1,230万元,扭转了去年亏损5,240万元的局面。 公司还表示财务状况相当稳健,指出一季度实现了现金流为正数,这是它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运营现金净流入。 公司此前曾表示,预计“二季度和今年”在“规模”和净利润方面都将实现可观的同比增长”,对此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对此并未抱持太大期望,至少在营收增长方面是如此。它们预测二季度的营收增幅仅为2%,全年为4.3%。 在未来几周,这些预测很可能会有上调,甚至评级也会上调。总言之,叮咚买菜似乎正在集中精力,专注于能够盈利的大城市,并通过更直接地控制供应链来提高效率。归根结底,它始终是一家生鲜运营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成为庞大的中国生鲜市场的领导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市场要闻:收入跌利润升 叮咚首录非GAAP盈利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生鲜电商,因专注利润最高的市场,第四季度的收入下降了近 20% 余特莉 总部位于上海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DDL.US)上周四公布业绩,通过专注于利润最高的市场,公司在 2023 年首次实现非GAAP年度利润 4,540 万元人民币(合 630 万美元),其前竞争对手每日优鲜 (MFLTY.US) 因战略失误而于 2022 年中期倒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但伴随着这个利润里程碑却有一个重要的备注,公司正逐步退出无利可图的较小市场,这些市场曾经是其增长故事的主要部分,因此公司的收入也在加速萎缩。 叮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非公认会计准则基础上,我们在 2023 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对叮咚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补充道:“这反映我们如何成功应对极具挑战性的宏观经济和竞争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许多人对公司的可持续性曾经表示担忧。” 去年第四季度,叮咚的收入接近50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19.5%。这一下降归因于疫情限制放松后导致订单量减少。此外,叮咚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撤出了几个利润较低的城市,进一步对该季度的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 全年看,叮咚的营业收入为199.7亿元,较2022年的242亿元人民币下降了约17%。然而,2023年的平均订单价值从58.6元增加到72.1元,平均每月订单频率增加到4笔订单。 尽管存在这些积极的发展,投资者更关注持续的营收下降而非其盈利里程碑。在此次业绩发布后,叮咚的股价下跌了10%。自公司两年多前公开招股上市以来,叮咚的股价已经缩水了超过90%。 关于盈利能力方面,叮咚在去年实现了非GAAP净利润率为0.2%,这是继2022年的净利润率为负2.4%和2021年的负30.4%之后的正面转变。 按季度计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非GAAP净利润1,630万元,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非GAAP利润。然而,公司在该季度仍然录得440万元的净亏损,尽管这相比去年同期4,990万元的亏损有了显著改善。 梁昌霖说:“我们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能再度实现非GAAP盈利,”他续称: “在当前环境保持盈利,能够凸显我们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并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额外资源。” 公司表达了对今年重新获得增长势头并保持非通用会计准则盈利能力的信心,並表示将继续贯彻其专注于高端市场的新策略,将自己定位为高质量服务提供商,并达致最高的成本效益。 公司刚于1月底宣布了一项2,000万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来支持其股价。 叮咚于2017年在上海成立,2021年在纽约上市。公司在主要城市经营广泛的分销和送货网络,向消费者提供新鲜农产品、熟食和其他食品产品。它还在自己的设施中经营较高利润的自有品牌业务,涵盖各种食品类别。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人民币持续回升 旅游、生鲜零售冰火两重天——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人民币持续回升 ▷ 中国沙特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北京批准Broadcom巨额并购 ▷ 亚朵收入飙升 本周中概股评分:50/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DlVHdPsSqKQ 》》宏观 人民币持续回升 美国人在过感恩节的时候,人民币正在迅速收复失地。上周,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在7月以来,首次同时超过了中间价。 中间价机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些复杂,但总的来说,这代表了市场认为经过一年的下跌,人民币已经触底。同时随着美元开始走弱,美联储加息空间的减少,相对而言,人民币也应该有更强的反弹动力了。 日本商界看衰中国 尽管人民币在强力回升,但这不代表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也在回升。来自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7.7%的日本公司高管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在中国的业务。 这是该项调查开展以来,这一项数据首次跌破30%。去年和前年的数字分别是33.4%和40.9%。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海外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前景和运营环境的忧虑。 中国沙特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与沙特签署了价值约70亿美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方将在更多贸易和投资领域用本地货币代替美元进行交易。 截止上个月,有效的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已经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与沙特的新协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又是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还需要看到,主要石油输出国家的石油贸易,还是必须用美元来结算,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目前还只能在石油贸易之外,寻求美元的替代。 中概股徘徊在旧金山会晤余韵中 由于没有重大的催化剂,中概股上周仅录得了小幅攀升。恒生H股指数上涨1.1%,iShares MSCI China ETF上涨0.9%,而恒生综指上涨0.6%。 投资者们还沉浸在旧金山元首会晤的余韵中,而会晤所传达出的正面情绪,已经慢慢开始转化为一些积极的行动,我们接下来会展开讲一下。 》》行业…
叮咚买菜收入跌盈利增 竞争仍激烈前路续难行
这家生鲜电商三季度收入下降,但在中国竞争激烈的食品配送行业,它继续录得盈利 重点 因为退出了收益较差的城市,叮咚买菜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14% 公司正透过节省成本和利息收入来保持盈利,同时努力提高利润率较高的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 梁武仁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 同理,叮咚买菜(DDL.US)的表现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怎么看它。 这家生鲜电商现在处于盈利状态,这绝非易事,因为与大多数线上和线下同行一样,它所处的是一个利润微薄、竞争激烈的市场。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其有别于很多崭露头角的中国科技初创公司,后者尽管产品华丽且增长迅速,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叮咚买菜的成就,与曾经的劲敌每日优鲜(MF.US)的消亡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增长也不会是无限,而叮咚买菜在提高收入方面似乎遇到了瓶颈。归根结底,投资者想要的是增长,尤其是对于叮咚买菜这样的年轻科技企业来说。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能够实现盈利,但叮咚买菜的实际业务仍在亏损,并且它依靠非经营性因素来支撑利润。 上周四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叮咚买菜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14%至52亿元(7.05亿美元)。虽然这样的下滑怎么看都不是好事,但叮咚买菜将其归因于公司退出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城市,转而专注于最赚钱的中心,比如华东基地。 为了弥补收入损失,该公司削减成本,从而大幅缩小营业亏损。而且其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但利息支出却减少了,可能是因为未偿还银行的贷款减少所致。因此,叮咚买菜较上年实现扭亏为盈,尽管只是微额利润。 按照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的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叮咚买菜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叮咚买菜管理层在最新财报中谈到这一点。 “在非公认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过去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对叮咚买菜和整个行业都至关重要,”叮咚买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表示。 他还称赞公司度过“艰难的宏观经济和竞争环境”的能力,以及公司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表示公司有信心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 所有这些都确实值得称赞。叮咚买菜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中国人不再像新冠疫情期间那样积极网购生鲜食品。毕竟,只要附近有市场,很多人还是更喜欢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新鲜的肉类和农产品,而这些也正是叮咚买菜所销售的产品。 每日优鲜的消亡 即使每日优鲜倒闭,叮咚买菜仍然面临许多竞争。虽然它专注于生鲜,但要与拥有专业生鲜服务的综合电商平台竞争,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拼多多(PDD.US)。此外,传统的实体生鲜连锁也越来越多推出与叮咚买菜类似的产品,包括在网上下单时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送货服务。 面对如此多类似的产品和服务选择,像叮咚买菜这样的公司,很难找到提高利润的新增长点。在控制成本方面,它还需要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最新的业绩表明,它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就此而言,至少有部分成本的下降,可能来自于它撤出了利润较低的城市。 但一家公司能削减的成本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叮咚买菜来说,它的服务涵盖采购、加工到配送等一系列工作,整个业务链的运营成本结构十分沉重。在第三季度,其毛利率确实略有提高,但仍只有30%左右。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叮咚正在努力提升自有品牌产品的销量,这些产品的利润率高于竞争对手同样产品的利润率。梁昌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8月,公司推出了用于包水饺和馄饨的“手作纸皮”,两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600万元。 撇开种种挑战不谈,叮咚买菜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就已经遥遥领先于每日优鲜,后者的壮观崩盘可能很快就要画上句点了。自2014年成立以来,每日优鲜亏损累累,现金消耗殆尽,去年它关闭了能在一小时内送达货物的前置仓业务。其他业务也没逃过关闭命运,包括数字化赋能传统生鲜市场业务。 由于成本结构过于沉重,每日优鲜无法盈利,而且还遭遇会计丑闻。在通过出售新股筹集了约2,700万美元后,公司试图通过收购一家香港公司转型为数字营销机构。但上周五,公司(目前市值仅800万美元)表示,这一计划已经失败,其股票将退市。 叮咚买菜的利润微薄,但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跟每日优鲜的倒下相比,可以说还是值得一些肯定。但投资者对于最新业绩不大买账,在财报发布当天,该股下跌了7%。 也许投资者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线上生鲜生意。自两年多前首次公开募股以来,叮咚买菜的股价下跌了90%以上。它目前的市销率 (P/S) 只有0.14倍,远期市盈率 (P/E) 也不高,为5.9倍。广受欢迎的大润发连锁超市运营商高鑫零售(6808.HK)的市销率同样低迷,仅为0.17倍,反映出投资者对生鲜运营商普遍缺乏兴趣。 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叮咚买菜能够在一个困难重重的行业找到利润,应该得到更多的赞誉。但与其他利润率较高、竞争较少的生意相比,这个行业一直不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叮咚买菜赢得投资者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提供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客户,从而重振增长势头。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锅圈疫情销售爆升 疫后面临增长考验
这家中国内地领先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终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审批 重点: 锅圈食品今年首四个月扭亏为盈,赚近1.2亿元 截至今年4月底止,锅圈在中国有近一万家零售分店 刘智恒 过去几年,新冠疫情令中国内地经济大受打击,特别餐饮零售,人们经常被迫留在家里,足不出户,食店生意自然大受影响。然而,有人愁时亦有人受惠,经营一站式食材的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借此机会急速增长。 刚过去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台州站的一位笑容满面、身材微胖的火炬手,正是锅圈创始人杨明超。199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原获得政府招聘,但杨明超不选择“铁饭碗”工作,反而在夜市经营烧烤店,开设大排档,年纪轻轻已当起小老板。 经营一段时间后,杨明超看准内地人对火锅的嗜好,转而开设火锅店,但相类门店五步一门,十步一阁,竞争十分激烈。具有生意头脑的杨明超,于是改攻火锅上游市场,做起食材生意;2015年成立锅圈,2017年在郑州开设第一家火锅食材超市。 杨明超转赛道成功 锅圈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营运,经营哲学是“多、快、好,以及为市民解决在家吃饭的难题。”主要销售家庭火锅及烧烤食材,虽然旗下超过九成门店是以特许经营模式运作,但公司收入并不依赖加盟费,大部分收益是来自向加盟商提供自有品牌“锅圈食汇”的产品。 锅圈食汇提供火锅底料、涮肉、时蔬、特色海鲜等,但为了减低季节性波动对业务的影响,近年引入烧烤产品、即煮餐包、生鲜食品、饮料和零食等合共8 大类产品。 初期业务发展缓慢,直到新冠疫情大爆发,成为锅圈的一大契机。由于市民经常留在家中用膳,锅圈的预制食材既方便储存,又种类丰富,迎合当时的市民需要,锅圈生意出现爆发性增长,杨明超亦把握时机,将加盟店数量大幅提升,由2020年1月的1,441间,急升至2022年底的9,216间,至今年4四月,更增至9,844间。 锅圈的经营模式也打动了投资界的注意,在2019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公司一共完成7轮融资,累计筹集约30亿元。投资者包括IDG资本、天图投资、茅台基金与招银国际等,而其主要供应商三全食品亦有参与。据企业征信机构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在申请上市前,锅圈的估值已高达130亿元。 急速成长或已过去 据招股文件露,锅圈在2022年扭亏为盈赚2.41亿元,今年首四个月,锅圈的收入为20.8亿元,按年跌3.7%,但录得利润1.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502万元,期内毛利率增加7个百分点至21.1%。 业绩虽然一直改善,但未来亦面对几项问题,首先是收入高速增长或已过去。2022年集团收入大幅上升,主要是三年疫情期内,去年是市民居家最多的一年;而预制火锅食材因其卫生及方便储存,加上种类丰富,适合作为长期居家的储备食品,因而大受市场欢迎。 然而疫情过去,市面复常,过去躲在家里用膳的模式不再,人们重返街外吃饭,更甚是因关在家久了,出现报复式反弹,反而一窝蜂出外用餐。因此,对于锅圈来说,爆发式增长很大机会已过去,从今年首四个月的收入同比下跌,不难看见公司的销售确实出现放缓,可幸锅圈能将毛利率大幅提升,盈利才不跌反升。 竞争激烈管理不易 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企业纷纷加入这个战场。无可否认,食材销售这盘生意的门槛并不高,火锅汤底、肉丸、肉类等预制菜品,技术处理含量需求不大,竞争者要加入并不是十分困难。 因此,行业最大的护城河,就是要看其规模效应,倘若没有了规模效应,企业的竞争力就十分薄弱。目前,锅圈除要跟超市和菜市场竞争外,盒马鲜生及叮咚买菜(DDL.US)等电商平台亦是强大对手,均有多类的火锅预制菜可供选择,可见锅圈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 至于锅圈采用的加盟模式,确实让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亦有一定的风险,就是食品安全,以及库存管理等各方面容易出问题。事实上,在新浪的黑猫投诉页面,就出现不少锅圈食品的投诉个案,内容涉及食品质量及安全、门店的服务态度、以及宣传不实等。要知道,锅圈的加盟店占公司门店九成九以上,实际自营店只有6家,如何确保各加盟店可以遵循公司的要求,确实费煞思量,一不留神,随时会影响整个集团。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叮咚买菜寄望华东大本营提高利润
这家中国首屈一指的在线生鲜杂货商,正在努力把重点放在会员服务,以及富裕的上海和毗连的浙江省和江苏省构成的市场,来提高利润 重点 叮咚买菜二季度收入下降27%,因为在经历了去年同期中国新冠疫情封控最严重时的激增之后,恢复了正常 这家在线生鲜杂货商录得强劲的会员服务增长,并正在重组地理布局,以便把重点放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作为它的大本营,该地区已经实现了盈利 阳歌 领先的在线生鲜杂货商叮咚买菜(DDL.US)正在成为投资者和分析师之间的战场,前者对该公司相当不看好,而分析机构则对其相当看好。上周五叮咚买菜公布最新业绩后,这种不断扩大的分歧就显现了出来,投资者纷纷离场,但关注该公司的10名分析师却都给出了“买入”或“强烈买入”的评级。 那么,双方的观点为何如此迥异呢? 答案似乎在于人们普遍缺乏对生鲜杂货商的尊重,由于高度商品化的业务竞争激烈,生鲜杂货商的利润极其微薄。叮咚买菜一度凭借它的中国故事让投资者兴奋不已,让他们相信它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但现实却截然不同,叮咚买菜的最新业绩表明,除了在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大本营外,公司在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境艰难。 约两年前,该公司在美国上市,以每股23.5美元(171.65元)的价格出售美国存托凭证(ADS),估值约为50亿美元。之后,该股稳步下跌,因为该公司虽然增长相对强劲,但还不足以满足不切实际的投资者预期。在最新季度业绩公布后,该股上周五再度下跌7.3%,1.90美元的收盘价创下历史新低。 按照目前的水平,叮咚买菜在估值方面与国内外其他大型生鲜杂货商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目前,该股市销率仅为0.13倍,略低于颇受欢迎的大润发连锁超市的运营商高鑫零售(6808.HK),后者的市销率也不高,只有0.19倍。而美国巨头克罗格(KR.US)的市销率也只比它略高,为0.22倍。 尽管投资者对叮咚买菜和其他杂货商一视同仁,但它正在采取措施,试图让自己的估值不再像克罗格,而是更像亚马逊(AMZN.US)。随着2017年收购连锁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亚马逊大举进军生鲜杂货业务。 和亚马逊一样,叮咚买菜正在努力将更多用户转化成会员,这是从亚马逊Prime服务的巨大成功中受到的启发。该公司正在大步朝这个方向迈进,指出二季度会员贡献了54%的商品交易总额(GMV),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个百分点。该公司还说,本季度会员的订购量也同比增长了9%,这表明会员在该平台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增加了。 叮咚买菜还试图从普通生鲜食品,转向自有品牌产品和预制菜等利润率更高的业务,从而使自己有别于其他生鲜杂货商。该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自两年前向这一重点进行战略转移以来,非新鲜食品在其产品组合中的占比已上升7个百分点。 “我们现有的免费领菜、绿卡专享品、绿卡专享价和会员日等会员权益只是一个开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们会继续推出更多福利来激励和回报我们的忠实会员。” 利润微薄 叮咚买菜对于高利润的产品或者更高利润的需求没有那么急迫,因为它拥有充足的现金,截至6月底,它的现金持有量为55.2亿元(7.62亿美元)。而且,它目前也非常接近收支平衡的状态。对于该公司来说,更紧迫的反而是让投资者相信,它可以成为一家利润丰厚的生鲜杂货商,这意味着它可能最终需要放弃早期的“全民生鲜电商”战略。 在最新财报中,这种内部冲突以微妙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包括对近期地理战略调整的讨论,该战略将瞄准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弱化对不太富裕地区的重视。 在二季度,该公司的整体营收大幅下降27%,从上年同期的66.3亿元下滑至48.4亿元。虽然这样的降幅一般说来是令人担忧的,但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春季的表现非常强劲。很多人都记得,当时中国采取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现已取消),实行大范围的封控,很多人求助于叮咚买菜这样的电商。 更为合理的比较,应该是2021年的二季度,当时叮咚买菜的营收总额为46.5亿元。虽然最新数字高于两年前的数字,但增幅仅为4%,这对于两年的跨度说,并非一个亮眼的增长幅度。 随着业务恢复到更为正常的水平,该公司二季度的运营成本也同比下降约27%。因此,叮咚买菜在该季度的净亏损为3,66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3,450万元大致持平。该公司指出,在不包括股票薪酬相关成本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基础上,该公司已经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了盈利。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叮咚买菜承认它在5月份退出了重庆、成都市场,但称此举为“临时性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梁昌霖还讨论了“下半年提高我们在华北和华南的运营能力”的计划,由此可见,这些地区也表现不佳。 该公司唯一盈利的地区是总部所在地上海,以及毗邻的浙江省和江苏省,统称为华东地区。该公司表示,将把重点放在这个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并将利用在这些市场的利润“为我们华北和华南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如果叮咚买菜很快离开其他市场,集中精力在安全的华东基地发展会员服务和高利润产品,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对于一家曾经有望成为全国性大型食品杂货商的公司来说,此举是一次挫折。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审慎之举,可以让公司更加专注,并提高盈利水平,或许日后还能以更有针对性、更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重返这些市场。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达达集团首次实现盈利 但为市场过高预期降温
这家同城配送服务供应商二季度首次录得非GAAP盈利,收入增长23% 重点: 达达集团二季度首次录得非GAAP盈利,但按净值和运营计算依然亏损 该公司可能会受益于对食品日杂配送的大力关注,因为在当前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消费者更多在家吃饭 阳歌 同城配送专家达达集团(DADA.US)首次实现调整后盈利,令投资者惊叹不已。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的逆风日渐加剧,其二季度仍录得强劲增长。不过,由电子商务巨头京东(JD.US;9618.HK)持有多数股权的该公司在最新季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警告,由于当前的经济不确定性,实现可观盈利的道路可能会崎岖不平。 “当然,我们预计关键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不会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前景下,”首席财务官陈兆明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如此表示。尽管他们都对该公司取得的这座盈利里程碑赞不绝口。 投资者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告诫的言论,追踪这家规模相对较小、市值不足15亿美元(110亿元)的公司的大批分析机构也是如此。据雅虎财经称,目前关注该公司的所有18家分析机构均给予了“买入”或“强烈买入”的评级,其中10家将其评为“强烈买入”。 而且尽管该公司发出了警告,但分析机构预计达达集团的利润将从今年的约3,100万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4.08亿美元。 周三,也就是其在收盘后发布二季度业绩的第二天,达达集团的股价上涨5.2%,并在周四继续上涨。该股在过去52周的走势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去年10月的低点飙升至1月底的高点,涨幅接近四倍,但最终又回吐了大部分涨幅。在经历了所有的起起落落之后,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略低于52周前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在达达集团自身相当谨慎的情况下,分析机构和投资者却转而看好这家公司呢?这种分歧并不罕见,因为企业向来不想让投资者变得过于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似乎确信达达集团可以利用与京东日益密切的联系来推动自己的业务。他们似乎还相信,它可以挖掘自己作为中国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实体连锁超市主要送货合作伙伴的地位,来利用日益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该公司主营两项服务。达达快送在中国2,000多个城市提供同城配送服务。另一项服务京东到家与京东的联系更为紧密,人们可以从本地商家那里订购商品,然后送货上门。京东到家的业务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型超市连锁,它们利用达达集团的司机在本地送货,从而使这些商店能够与叮咚买菜(DDL.US)和美团(3690.HK)等只提供线上服务的杂货商竞争。 在这两项服务中,京东到家在过去两年取得更大发展势头,特别是京东去年将其在达达集团的股份提高到目前的53%,获得多数控制权之后。该服务目前出现在京东的大部分用户界面上,京东到家在最近一个季度贡献了该公司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二,而2020年仅为40%。 强劲的收入增长 我们将在本文的后半部分仔细看看达达集团最新的财务数据,包括其增长和实现盈利背后主要的驱动因素。 该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23%至28.1亿元。管理层指出,去年同期数字相对较高,是因为去年二季度中国大范围实施封控(包括该公司总部所在地上海为期两个月的封控),对送货上门服务的需求增加。因此,如果去年的收入处于更正常的水平,最新的增长数字可能会更高。 在总体收入当中,京东到家的收入同比增长25%至18.3亿元,而达达快送的收入也录得20%的增长,达到9.8亿元。 京东到家强劲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与一些超市合作伙伴开展的免费送货试验推广活动。鉴于这个试验项目的初步效果相当显著,达达集团表示将把它推广到其他大型连锁超市。 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食品日杂配送业务已经占到京东到家经手的商品交易总额(GMV)的近一半。在当前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在家吃饭,减少下馆子的次数。毫无疑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欢迎免费送货带来的额外节省,这将使京东到家在未来几个季度有可能实现强劲增长。 该公司表示,预计三季度收入将保持目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18%至26%。 在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达达集团成功地通过大幅削减促销支出、一般性和行政支出以及研发支出来控制成本。因此,当季总成本和支出仅增长3.8%。该公司仍报告了当季营业亏损和净亏损,不过这两项数据均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 但该公司最高兴的显然是宣布了有史以来的首个非GAAP利润,这通常不包括员工股票薪酬等一些非经营性项目。其非GAAP利润总额为840万元,数字不算大,扭转了去年同期3.96亿元的亏损。现在,该公司只需实现净利润,分析机构预计这将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实现。 正如我们之前所指出的,该公司在电话会议上也多次提醒投资者和分析师不要过于兴奋,因为中国经济面临日益强劲的逆风。其中包括近期陷入通货紧缩、出口大幅下滑、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以及对中国房市健康状况的担忧与日俱增。 达达集团的投资者关系主管卡罗琳·董在电话会议上说:“从宏观方面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和消费温和复苏,我们预计下半年消费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警告性言论无疑显得相当谨慎,并最终可能让近期围绕达达集团和其他公司的热情冷静下来。不过,至少就目前而言,该公司还是可喜可贺,因为它终于实现了盈利,即便这是在非GAAP基础上的盈利。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