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the international arm of Haidilao, Super Hi operated 115 restaurants in 12 countries across Asia,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ustralia by the end of 2023.

快讯:汇兑亏损增加 特海国际首季转亏

最新:火锅巨头海底捞(6862.HK)的国际业务部门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658.HK)周一宣布,今年首季度转盈为亏,录得454.5万元亏损,主要由于未变现汇兑亏损由180万元增至1,300万元。 利好:受惠于餐厅整体翻枱率、客流量及同店销售额上升,该公司期内的收入上升16.6%至1.88亿美元。 值得关注:由于餐厅网络扩张、员工人数及工资增加,该公司的原材料与员工成本,分别上升16.5%及19.8%。 深度:作为海底捞的国际业务分支,截至2023年底,特海国际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12个国家经营115家餐厅,当中大部分于东南亚及北美西岸,并于最近开始涉足中东市场。该公司过去三年收入持续增长,并于2022年以介绍形式在港股上市。今年4月26日,特海国际提交赴纽约第二上市的招股说明书,计划集资1亿美元,一度刺激股价大升。 市场反应:特海国际周二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0.48%至16.6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高点。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aidilao's Super Hi files for IPO

特海国际申美上市 集资提速海外扩张

火锅巨头海底捞的国际业务部门去年收入增长23%,并首次实现盈利,集团希望借此吸引投资者的兴趣 重点: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特海国际报告去年收入增长23%,并首度实现盈利,公司目前在香港挂牌,并已申请赴纽约二次上市 作为在香港上市的知名火锅公司海底捞的附属国际业务公司,特海国际在全球经营着 115 家餐厅,其中约一半位于东南亚 谭英 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658.HK)4月26日提交赴纽约二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后,公司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次日上涨5%。曾经的母公司海底捞(6862.HK)的股价涨幅更大,因为投资者笃信,海底捞的这家国际子公司,可能受益于新资金的注入,为全球扩张提速。 特海国际和海底捞是一家家族企业,由创始人张勇及其妻子舒萍掌控。舒萍于2022年12月将特海国际从海底捞分拆出来,现在负责两家公司的经营。张勇和舒萍拥有特海国际逾50%的股份。特海国际的总部位于新加坡,舒萍在管理家族企业的同时,也和儿子生活在那里。 据媒体报道,特海国际计划通过在纽约上市集资1亿美元,不过IPO定价尚未公布。此次上市将是张勇名下公司的第5个IPO。 火锅在中国很受欢迎,张勇正试图将这种吃法输出往世界其他地方。 尽管如此,与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麦当劳(MCD.US)等国际餐饮巨头或百胜中国(YUMC.US)相比,市值95亿港元的特海国际仍微不足道。 特海国际的市销率和市盈率分别为1.48倍和36.5倍,与一些同行相比看起来相当不错。这可能部分是由于海底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30位雅虎财经分析师对海底捞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海底捞的估值被低估了高达50%。 特海国际的市值不到前母公司的十分之一,名气也没有那么大。关注最新上市申请情况的Seeking Alpha撰稿人多诺万·琼斯(Donovan Jones)表示,要获得类似的地位,特海国际可能面临诸多艰难。“中餐厅市场仍然高度分散,”他写道。“由于在地域上缺乏重点,于个别地区或缺乏当地知识,公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特海国际拥有115家餐厅,其中大部分位于亚洲和美国西海岸,不过公司最近开始涉足中东市场,在迪拜开设了一家门店。自2019年以来,它的收入稳步增长,除了疫情的第一年,即2020年下降5%外,去年增长更达23%至6.86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2,520万美元,这是自海底捞2019年开始公布海外业务数据以来的首次盈利。与此同时,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1年的区区430万美元,增至去年的1.14亿美元。 海底捞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餐厅,开始向中国境外扩张,一年后在洛杉矶开了第二家店。它在美国的主要目标客戶是熟悉火锅就餐风格的海外华人,在美国的13家餐厅中有10家位于加州。 东南亚基地 特海国际的主要市场在东南亚,那里有51家门店,占其门店总数近一半。它在日本和韩国还有13家门店,在加拿大有3家,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有5家。2022年,该公司重组为一家开曼群岛公司,以便在香港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场数据,以2022年5.58亿美元的收入计算,特海国际是全球第三大中国餐饮连锁品牌,也是中国最大的中餐厅品牌。招股说明书指出,国际火锅市场在2022年规模达到了343亿美元,占整个国际中式餐饮市场3,061亿美元的十分之一以上。 特海国际指出,像它这样的大型全球中餐馆运营商还不多见,因连锁品牌的市场一般局限在个别国家。截至2022年底,在国际市场拥有10家以上餐厅的中餐品牌仅占总数的13.1%,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的更是稀少,仅占总数的5%。 特海国际在管理如此分散的资产方面能取得成功,来自于它跟海底捞的联系,或者更准确地说,得益于其创始人的本事,他们打造了中国最成功的本土连锁品牌之一。虽然在知名度上仍落后于母公司海底捞,但差距不大,因为海底捞报告整体翻台率每天为3.8次,而特海国际为3.5次。 海底捞在中国的主导地位部分归因于其标准化食材的能力。品牌也以确保顾客满意而闻名,从建立每位顾客个人特征的数据库,到顾客等位时为他们提供擦鞋和免费的美甲、洗头等服务。特海国际开设的餐厅提供的类似特色服务,包括在餐桌旁制作手工面条。 海底捞紧跟国内外同行的最近趋势,在3月宣布推出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对它的1,374家自营店(去年底的数据)形成补充,采用许多连锁品牌都会用的战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快的增长。特许经营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餐饮品牌的欢迎,它们希望打入中国的中小城市,那里的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 1994年,张勇辞去了在四川简阳一家国营工厂的电焊工作,开始火锅店生意,信奉“服务会影响顾客的味觉”。他要求员工孝敬父母,体现了中国敬老的价值观。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张勇为员工提供住房等福利,这令员工流失率很低。他利用品牌的知名度筹集资金,并创建了一系列相关公司。其他早期分拆上市的公司包括生产火锅调料的颐海国际(1579.HK)和曾在北京上市的北京优鼎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许可以解释海底捞在中国本土市场取得成功的原因:颐海国际让海底捞对供应链有了更大的控制权,同时还能为自己筹集资金,减少对母公司的依赖。但在海外建立类似的网络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特海国际的业务分布在广泛地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uoquan Food is on a bumpy journey ahead

盈增全赖降成本 锅圈前景有压力

疫情期间,火锅食材供应商锅圈凭借“在家吃饭”的契机突围,并成功将业务上市,如今疫情退却,消费者用餐习惯复常,导致锅圈收入大跌,管理层如何变阵开拓新财源 重点: 去年锅圈收入同比减少15%至60.9亿元,但受益于更好的成本控制,净利润反增9.3% 锅圈已从三方面应对消费者用餐习惯的改变,大大压缩销售成本,但今年能压缩的成本空间或有限 罗小芹 疫情期间,“在家”概念企业纷纷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17.HK)以“在家吃饭”餐食产品作招徕,创业初期业务不愠不火,直至疫情爆发,推动了外卖DIY火锅食材生意,锅圈亦成功在去年11月登陆港股,并于上月28日交出上市后首份业绩成绩单。 随着疫情缓解,人们外出用餐增加,对外卖DIY食材的需求相应减低,导致锅圈去年度收入由2022年的71.7亿元(9.91亿美元)降至60.9亿元,同比减少15%,与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全国餐饮收入取得20.4%的同比升幅大相径庭,反映外卖DIY市场份额正逐步流失至户外餐饮市场。 若与经营太二酸菜鱼品牌的母企九毛九国际(9922.HK)及海底捞国际(6862.HK) 等有提供火锅餐食作比较,两家中式餐饮店去年度在营收及利润上均有相当增长。 财报显示,九毛九去年收入为59.9亿元,同比增长49.4%,股东应占溢利4.53亿元,同比更激增8.2倍;海底捞收入增长33.6%至414.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增长1.75倍至4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中式餐饮店的收入和净利润都远超公司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经过三年疫情洗礼,内地餐饮市场大洗牌,在汰弱留强下,能够杀出重围的都非泛泛之辈,个别餐饮店生意远超疫情前水平并不令人意外。 面对户外餐厅业务快速复苏,预计锅圈收入跌势要持续一段时间,它既要压缩成本,也要避免收入进一步下滑,这是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管齐下 锅圈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公司去年已经从三方面应对消费者用餐习惯的改变,一是开发新产品和将原有产品升级,二是通过收购工厂提升自产比例,强化整合垂直供应链,三是增加加盟店数目,利用规模优势提升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三者中以产品升级最为关键,因这是开拓新收入来源的必要手段,而提升自产比例和增加门店所带来的规模效益亦能产生额外毛利,但今年要进一步压缩成本未必有很大空间。 在三管齐下后,锅圈成功将去年销售成本由2022年的59.2亿元大大挤压至47.4亿元,刚好抵销了收入跌幅,令去年毛利同比增加8.2%至13.51亿元,毛利率也由2022年的17.4%改善至去年的22.2%。 另外,去年净利润同比亦增加9.3%至2.6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加23.8%。 锅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有10,307家零售门店,较2022年底增加1,086家,包括10,300家加盟店及7家自营门店,公司大部分收入也是通过加盟店进行,达到53.7亿元,占整体收入90.3%。不过,去年锅圈在增加门店数目后,收入却不升反跌,似乎希望以增加门店来提升收入已经进入瓶颈。 至去年底止,锅圈注册会员数目达到约2,790万名,随着公司继续加强预付卡计划,预付卡预存金额达约7.2亿元,同比上升18%,若能壮大注册会员的基础,反而更有助锅圈开拓收入来源。 力促在线销售 为赋能加盟商并促进其销售增长,为消费者提供更灵活的购物体验,锅圈亦开发了多种在线销售网络或渠道,包括锅圈APP、微信小程序、第三方外卖平台以及流行社交商务平台(如抖音),数字化成为公司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及提升效率的必要手段。 除了与超过279名食材供应商合作,公司在河南设有三个生产基地,可自行处理及生产一定比例的牛肉、肉丸和火锅汤底等主要产品,一方面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稳定供应。以锅圈持有19.36亿元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去年6.78亿元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却只有8,030万元,向上游收购投资更多生产线应该绰绰有余。 锅圈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明超指出,上市融资主要目的是围绕上游的供应链进行延伸扩展,对于上游供应链合作商中,有潜力成为未来的食品品类工厂,将会考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投资。 以现价计,锅圈的追踪市盈率为58倍,相比之下,九毛九、海底捞和颐海国际(1579.HK)分别为16.6倍、20.08倍和16.7倍,锅圈股价无疑偏贵,加上外卖DIY火锅食材市场正遇冷锋,锅圈今年业务将面对户外餐饮业的挑战,现时并非低捞的时机。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Chinese restaurant sector is continuing a run of upbeat results and earnings forecasts, with hotpot giant Haidilao saying its profits surged last year.

海底捞去年盈利倍增 新策略应对消费降级

多家中国内地餐饮企业公布了不错的业绩或发出盈利预喜,包括这家火锅连锁集团“一哥” 重点︰ 海底捞发盈喜,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1.7倍,最少有44亿元 在“消费降级”的大前提下,海底捞也部署推出廉价品牌及产品   欧美美 经过两年多新冠疫情,内地餐饮业去年终于等到春天,纷纷公布理想的业绩表现。 其中,在中国经营必胜客及KFC的百胜中国(YUM.US; 9987.HK)去年盈利大升87%至8.27亿美元新高、主打酸菜鱼的九毛九(9922.HK)也预期盈利增长不低于813%,深圳上市的全聚德(002186.SZ)也预期由2022年亏损2.78亿元,至2023年转赚5,600至6,600万元。最近,到了火锅一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发出盈利预喜,预计去年盈利同比大升不低于168%至最少44亿元。 餐饮界巨头业绩改善,无疑是因为去年初中国官方全面撤销“清零政策”,饿了近两年的消费者们终于可以放心外出用膳,令一众餐厅的客流量大幅回升。海底捞在盈喜报告中提到,去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33.3%,达414亿元,而盈利增加主要是因为翻枱率提升与运营效率改善。 值得留意的是,海底捞无论是收入或盈利,都已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比当年增长不低于65.9%及71.8%,主要因为管理层的积极扩张策略。 说起海底捞的扩张,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勇曾经历最痛苦的至暗时刻,幸好他决定壮士断臂,今天才能走出阴霾。 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由于张勇当时认为疫情很快过去,所以趁机快速开店,一年间新增门店多达544家,全球门店一举增至1,298家;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继续扩充,半年就开了近300家新店,但疫情挥之不去,导致公司财政急速恶化。 直到2021年6月,张勇承认误判形势,直言2020年的扩店计划是“盲目自信”,并于年底启动大规模关店的“啄木鸟计划”,单在2021年年底便关闭260家餐厅,展开裁员行动,以提升运营效率。 到2022年下半年,张勇眼见疫情开始缓和,紧接起动“硬骨头计划”,重开之前关闭的门店,虽然全年只新增24家海底捞餐厅,另有48家恢复营业,但最终成功从2021年的亏损41.6亿元,到2022年扭亏为盈赚13.7亿元。 张勇并没有急于在疫情后扩充,截至去年6月底,中国门店总数为1,382家,比2022年底只增加了11家;他选择专注于加速内部改革,包括下放产品上下架的权力,再将海底捞门店按地区划分,由19名“区域教练”分管,而店长也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 去年,海底捞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花式服务吸客,例如部份海底捞分店自发提供了“散场巴士”接送观众:而不少分店则自创多种独特菜式,例如北京、东北区域的“酸菜白肉锅底”,河南的“胡辣汤底”,苏州的“小龙虾炒饭”等,希望以独特化口味留住客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全国餐饮收入约5.3万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但餐饮同时是“内卷”最严重的行业,海底捞靠修甲、擦鞋、服务员举灯牌为客人唱生日歌等服务杀出一条血路,而去年员工大跳火爆抖音的“科目三”舞蹈,更成为网络热话。 转攻廉价市场 不过,即使扭尽六壬增加客源,也要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由于内地居民消费力下降,近年出现了“消费降级”的现象,而各大餐饮品牌也打响了消费降级战。例如海底捞推出去服务化的平价品牌“嗨捞”应战,人均消费仅79元,比海底捞便宜逾20%,除了无人唱歌跳舞外,锅底也只有售价19.8元的清油麻辣鸳鸯锅,以及29.8元的川味麻辣鸳鸯锅,而每碟牛肉也只是28元至49元不等,比海底捞便宜超过一半。 经过一连串改革,海底捞去年多个假期的客流均大幅增长,截至去年6月底,其翻枱率同比上升0.4次,至每天3.3次,虽重回3次以上水平,但对比最辉煌时的每天5.2次,仍有一段距离;至于平均单价也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整体单价只有102.9元,比2022年同期的105元减少约2%,市场预计,由于公司去年下半年持续提供折扣优惠,以及推出更多促销活动,预计单价会持续下跌。 海底捞的盈喜公布后,其股价在三个交易日内上涨约4%,预测市盈率16.7倍,稍高于九毛九的15.7倍,但比另一火锅连锁品牌呷哺呷哺(0520.HK)的17.8倍略低。 投资银行及券商大致看好海底捞持续复苏,建银国际表示,其分店在新春假期销售稳定,顾客人数同比大增35%,相信有利因素今年可望持续,认为海底捞股价可以“跑赢大市”,目标价19.7港元。中信证券则称,海底捞今年以来的同店增长领先行业,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港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umaojiu tries franchising

九毛九试推加盟求突破

这家餐厅运营商表示,将在交通枢纽和新疆及西藏地区,尝试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的加盟业务 重点: 九毛九尝试将旗下的太二连锁和一个新的火锅连锁引进加盟模式,开设数量有限的加盟店 中国越来越多的餐饮连锁开始尝试加盟业务以推动扩张,九毛九是其中之一      阳歌 九毛九控股有限公司(9922.HK)周日宣布,将从本月起在指定范围尝试开放加盟业务,成为最新一家加入这股席卷中国餐饮业潮流的公司。这家时尚连锁餐厅运营商采此一模式发展似乎再合适不过,该趋势推动了很多初创连锁品牌的爆炸式增长。 投资者对于该公司初步拥抱加盟模式的反应不大热烈。周一开盘时九毛九股价小幅高开,但中午收市时又小幅下跌。该股最近显然需要一些利好消息。 九毛九一度是投资者的宠儿,股价从2019年IPO时的6.60港元飙升至最高32港元,因为投资者喜欢它旗下太二连锁餐厅强劲增长的故事,该连锁餐厅的招牌菜是“酸菜鱼”。但后来疫情暴发,迫使餐馆频繁关门,并普遍抑制了外出就餐的热情。在此背景下,九毛九股价暴跌,并在去年12月首次跌破发行价。 实际上该公司的业务在疫情后强劲反弹,意味着目前远期市盈率(P/E)仅为7.4倍,确实相当便宜。这个数字大约是海底捞(6862.HK)14.7倍的一半。即便是菜式更简单的面店运营商谭仔国际(2217.HK),远期市盈率也比九毛九高,为8.6倍,这好像说明九毛九的辉煌时期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九毛九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开店,据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截至去年6月底,九毛九营业门店621家,同比增长31%。所有这些门店都是自营的,公司之前仅有的加盟经验涉及旗下一个规模较小的连锁品牌2颗鸡蛋煎饼,后者后来因业绩不佳被出售。 九毛九对加盟模式态度谨慎,强调一开始会慎重使用该模式。它表示,一开始会在中国人口稀少、不那么发达的西部新疆和西藏地区,以及高铁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开设新的太二加盟店。该公司还将用加盟经营的方式进军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海外市场,扩大由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有门店组成的海外自营门店网络。 此外,公司表示还将向“山外面酸汤火锅”引进加盟模式,后者是一个新连锁品牌。公告称,该品牌将寻找加盟合作伙伴在若干指定购物中心开店。 九毛九表示将继续专注于自营店,自营店通常比加盟店更赚钱,但需要更多资源。 公司称:“本公司认为,加盟及合作模式带来的好处包括(i)加快品牌扩张及区域渗透;(ii)有效利用合作伙伴的创业精神、当地专业知识及业务网络;及(iii)与自营模式相比降低了本集团的营运风险。” 加盟热 餐厅加盟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但直到最近才被主要运营商所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现代餐饮业直到世纪之交才真正开始腾飞,当时中国年轻的民营企业开始陆续出现。 尽管如此,大多数公司,尤其是西方大型连锁企业,出于对品控的担忧,相对不愿在中国采用这种模式。即使采用,像星巴克(SBUX.US)和麦当劳(MCD.US)这样的连锁品牌,往往选择大型的特许经营安排,与全国或中国主要地区的几个主要合作伙伴合作。 但随着中国餐饮业的成熟和更多合格运营商的涌现,越来越多的连锁品牌将加盟经营与自营店结合在一起,某些品牌甚至完全采用加盟的方式,以求实现爆炸式增长。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多年来,在中国经营肯德基和必胜客连锁餐厅的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坚持自营,最近才开始采用家加盟模式。 珍珠奶茶连锁店喜茶和奈雪的茶(2150.HK)等也开始尝试这种模式,以追赶增长更快的同行。在这方面最积极的企业之一,是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蜜雪冰城,它通过纯加盟的模式,发展成为在境内外拥有超过3.6万家门店的庞然大物。 像九毛九这样的公司可能正羡慕地看着这样庞大的数字,希望也能通过加盟模式实现类似增长,让自己的故事重现兴奋点。 九毛九自身的增长看起来已经相当健康,尽管投资者似乎希望从该公司获得更多收益。公司的中期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2%至28.8亿元,同期利润增长约三倍至2.22亿元。 但与国内今天几乎所有企业一样,该公司也面临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挑战。这反映在餐厅的人均支出上,随着消费者变得谨慎,它三家主要连锁品牌中的两家人均支出有所下降。最值得注意的是,占公司收入约四分之三的太二连锁店,顾客平均支出从一年前的78元降至75元。 经济不景气的一个小小好处是,劳动力成本的下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似乎趋于平稳,甚至有所下降。九毛九称,去年上半年,劳动力成本占收入的比例降至24.9%,比上年同期的28.6%下降了逾三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九毛九的前景是乐观的,至少对那些想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上碰碰运气的投资者来说是这样的。该公司运营的是一家较受欢迎的连锁餐厅,谨慎开放加盟业务,可在自营店之外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当然,最大的问号还是中国经济,如果消费者继续减少消费,可能会导致其门店盈利能力下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aidilao launches affordable brand "Hailao"

海底捞打消费降级战 推平价品牌“嗨捞”

为应对内地消费降级,海底捞推出平价品牌“嗨捞”,在经济环境疲弱时争取客源 重点: 嗨捞人均消费79元,较海底捞平均低23% 十一黄金周这几天,初步见市场对嗨捞反应理想      伊索 内地餐饮市场竞争激烈,花样百出,以服务为卖点的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甚至开始有分店提供免费洗头服务,但另一边厢,公司又开始推出“去服务化”的平价品牌“嗨捞”,以应对内地整体消费降级的大趋势。在黄金周,这个降级版的海底捞似乎亦受到消费者欢迎。海底捞竞争策略的灵活多变,意味正在适应疫情后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有望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海底捞的首间子品牌“嗨捞”火锅店,已于9月26日在北京龙湖北苑天街正式营业。在美团点评可见,当日只有寥寥几条评价,但之后评论数目每日激增,开业一个礼拜后(至10月3日),累计评论数已达164条,以好评为主,可见受到消费者追捧。 嗨捞的价格非常亲民,锅底只有两种选择,分别为19.8元的清油麻辣鸳鸯锅,和29.8元的川味麻辣鸳鸯锅(海底捞的鸳鸯锅锅底售价最低为88元),牛肉从28元至49元不等(海底捞的捞派肥牛和捞派脆脆毛肚每份售价分别为70元和84元)。嗨捞目前人均消费79元,明显低过今年上半年海底捞主品牌客单价的103元。 与海底捞不同的是,嗨捞火锅产品以牛肉为主,店内一款羊肉产品都没有,主打多款牛肉,包含澳洲牛五花、牛板腱、和牛上脑、和牛卡努比、牛前胸等。嗨捞火锅锅底和火锅配料数目限制,有利控制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嗨捞的部分火锅配料以自助形式售卖,顾客可以从橱柜里自主选择配料,意味将来可以大幅减少人力成本。 海底捞能在内地餐饮市场杀出,主要依靠其优质服务,顾客在等枱时可提供水果、手部护理、美甲等服务,甚至网上经常更见其侍应,帮顾客的小朋友辅导功课的搞笑片段。在今年8月,海底捞无锡店更开始推出洗头服务,再创火锅界的先河。但上述措施,亦导致海底捞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占营收比例高达30.5%,远高过同业九毛九集团(9922.HK)的25%。目前嗨捞并没有提供海底捞门店常见的配套服务,并以自助形式配料,将来可望大幅减少人力成本。 受疫情拖累,2021年是海底捞上市后最艰难的一年,当年亏损41.6亿元,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陷入亏损。公司宣布在当年年底前关停300家门店。在决定关店的同时,海底捞还宣布推出“啄木鸟计划”,从内部调整经营策略。该计划的主要举措包括关店、裁员、收缩战线、提升门店效率等。经过一年多调整,海底捞经营情况已经出现好转。海底捞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达到22.6亿元。 不过,作为行业龙头,海底捞的复苏反弹逊色于同处火锅赛道的连锁品牌竞争者。其中,呷哺呷哺(0520.HK)上半年收入为28.5亿元,同比增加约32%。拥有太二酸菜鱼和怂火锅的九毛九集团,上半年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1.6%,其中,怂火锅收入更是同比增长331%。 尽管如此,在业绩扭亏为盈及业务渐复旧观下,海底捞的股价自7月初以来上涨近30%。公司的预测市盈率为25 倍,高于九毛九的16 倍及呷哺呷哺的9 倍,反映市场对海底捞的前景更看好。 应对消费降级挑战 虽然疫情放开令餐饮收入反弹,但随经济下行,近年内地开始兴起消费降级。呷哺呷哺、海底捞、九毛九今年上半年的人均消费均有下跌。当中呷哺呷哺由去年的63.1元跌至今年的58.2元;九毛九旗下的品牌“太二”由78元跌到75元,“怂火锅”由130元跌至121元;海底捞则由105元跌至103元。 查看美团点评网站发现,除了北京龙湖北苑天街外,嗨捞火锅还有一家朝阳门外店在筹备中,近期也将开业。另外,有内媒查询天眼查App发现,早在2020年10月,海底捞母公司就在申请“嗨捞”相关餐饮商标,直到今年7月还在申请方便食品、广告销售、啤酒饮料等相关商标。因此,2020年和2021年申请的商标均已注册,今年申请的还在等待实质审查。这意味海底捞在低价市场的部署还有更多后着,以应付消费降级所带来的挑战。 由于海底捞供应链本就有非常强的议价能力,如果嗨捞火锅再可减少服务成本,可为集团提高毛利率。因此,建议投资者可留意今年嗨捞火锅的市场回馈及开店节奏。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umaojiu discloses loan to founder

关联借款影响九毛九企业形象

这家时尚连锁餐厅透露,今年1月在未知会董事会和股东的情况下,向创始人提供了一笔1,120万美元的借款 重点 九毛九称由于“判断错误”,未能向董事会和股东披露向创始人提供的8,070万元贷款 一年前,公司宣布将向广州总部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投资10亿元,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不满        阳歌 不久前,时尚餐厅运营商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的董事会注意到,1月份有一笔8,070万元(1,120万美元)的贷款借给一家名为广州言上投资的公司时,感到有些不大对劲儿。它四处打探,很快发现最终借款人不是别人,正是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管毅宏。 这笔内部贷款虽然并不违法,但理应经公司董事会审查,以避免形式上的不规范。上市规则还要求股东也应知情。在此事中,这两点都未做到,九毛九董事会在周五晚些时候发布的一份公告中表示,它在准备8月22日发布的公司中期业绩公告时才发现这笔贷款。 事实上,这笔贷款的金额相当小,特别是与九毛九在截至6月30日持有的约40亿元现金相比。该公司经营的太二连锁餐厅﹐以四川酸菜炖的“酸菜鱼”而闻名。它还有一家较新的快速增长连锁怂火锅,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比2022 年同期增长了四倍多。 这种随心所欲的内部借贷在很多中国公司中非常普遍,创始人经常把企业当作个人的存钱罐,借钱给自己及其合作伙伴,而目的却不一定是让公司本身受益。 也许这个故事中令人欣慰的一点是,九毛九的董事会发现了这笔贷款,并发布声明进行了披露,即便发布声明时距贷款发放已经过去了半年多。这意味着公司董事会确实独立于管毅宏行事,这也是董事会的应有之义。很多中国公司的创始人依然对董事会实施着强力控制,因此在可疑行径被发现时,创始人经常向董事会施以重压,要求其保密。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大约一年前,九毛九就陷入过类似争议,当时它宣布了一笔可疑的投资,涉及其总部广州的一个大型商业项目。 关于此事,稍后会详细介绍。 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最新这宗公司治理事件的细节,此事涉及九毛九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品芯悦谷向广州言上投资提供的一笔贷款,而广州言上投资的最终所有者是管毅宏。 根据该公司上周披露的信息,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2.6%,目前已全部偿还。 该公司表示,因“综合判断错误”,该公司未能向董事会披露这笔贷款。它还指出,公司管理层认为,这笔贷款是对九毛九庞大现金储备的充分利用,因为它“提供机会动用其部分闲置现金,赚取较银行活期存款更为有利的利息收入,且较银行定期存款具有更大灵活性”。 需要良好的治理 港交所周一上午因台风休市,下午开市后股价只轻微下跌,最終收市只微跌1.5%。但去年10月,该公司披露了一项类似的可疑交易后,市场反应相当消极,那笔交易似乎对管毅宏有利,但对九毛九却未必有利。 在那笔交易中,九毛九披露该公司将斥资10亿元收购广州国金购物中心项目的26%的股份,广州也是九毛九的总部所在。九毛九当时表示,该笔投资是因为计划未来将总部迁至该购物中心。 也许事实确实如此,但投资者似乎并不认同九毛九应该如此大手笔地投资房地产,因为这与其核心餐饮业务相去甚远。九毛九在披露这笔投资后,股价暴跌20%,市值缩水约46亿港元,远远超过了拟投资的规模。 在这种负面反应发生后不久,九毛九再次发布公告,称其改变了主意,该房地产项目的收购计划主体从九毛九公司变为管毅宏个人。其实,这种投资在中国并不少见,因为商人经常会被地方政府官员施压,要求他们协助当地的项目,尤其是在这些项目遇到财务困难的时候。 但至少在那件事中,股东们用钱包表达了他们对管毅宏这么做的不满。 这种“瞎胡闹”当然并非九毛九所特有,不过这次对公司的股价造成了影响。九毛九于2020年上市,IPO发行价为6.60港元,第二年随着太二连锁品牌的人气飙升,其股价一度飙升至31港元。但自那以来,该股跌回谷底,今年以来累计下跌逾一半,上周五收于10.76港元。 这些下跌使九毛九的远期市盈率达到15倍,在中国的餐饮企业中处于中游水平,与该公司早期明显领先的地位大相径庭。肯德基的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目前的远期市盈率要高一些,为19倍,火锅连锁店海底捞(6862.HK)的市盈率更是高达25倍。但高档茶饮店奈雪的茶(2150.HK)则较低,为11倍,全球餐饮品牌巨头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QSR.US)也较低,为13倍。 说到底,九毛九仍然经营着中国较为成功的中档餐饮连锁店之一——太二,而且可能还找到了一张新的制胜牌——怂火锅,以保持连胜势头。有些人甚至会称赞该公司在发现错误后及时披露的透明度。不过,该公司股价和市盈率的下跌表明,九毛九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赢得曾经相对于同行的巨大溢价。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